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心理與教學的無障礙----從樂生療養院談起

日前樂生療養院拆遷事件,表面看是既得者的抗爭,其實是「無障礙」(accessibility)觀念有無深化的問題。數百名痲瘋病患悠悠忽忽逾半世紀,也許已經無親無故,院民在這片小天地裡彼此偎依、相互取暖,這是他們無可取替的家園。離開這裡,他們走不出去,可能只有末路。政府看到的只是:已經安排大樓公寓、給錢補貼,為了國家建設,算是仁至義盡了。規劃建設路線起初,為何沒顧慮到這批特殊族群?對這些院民來說,樂生是他們「無障礙」的唯一樂土,大廈公寓儘管堅實遮風避雨,但對院民有著太多有形無形的障礙,絕非他們能夠存活的生態,人權社會是這樣辦事的?
○心理的無障礙不易實現
猶記得哪位政治人物說過「凡是能花錢能解決的事都好辦」,這話若用在無障礙環境的落實上,真是對極了!從觀念到行動,無障礙環境已經逐漸普及,並且透過政府立法強制實施,但還是偏重在硬體的環境。這只是狹義的無障礙,是花錢可以建造的物理的、有形的無障礙;真正心理的、無形的無障礙,礙恐怕較難實現。
本文就無障礙的概念,就學校層面做個比較概念性、概括性的整理。無障礙環境是針對身心障礙者衍生的概念,透過軟硬體的措施,協助身心障礙者在生活、學習及就業等的行動無礙,彌補其先天的不足,期能在最少限制的環境(the 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;LRE)之下,與一般學生一起學習,共同享用教育資源。換言之,希冀以人為的努力達成教育的真平等,也就是「有教無類」理想的實現。校園無障礙環境對象,以身心障礙的老師、學生為主;身心障礙的家長、社區人士及訪客為輔。
特殊教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:就讀特殊學校(班)及一般學校普通班之身心障礙者,學校應依據其學習及生活需要,提供無障礙環境、資源教室、錄音及報讀服務、提醒、手語翻譯、調頻助聽器、代抄筆記、盲用電腦、擴視鏡、放大鏡、點字書籍、生活協助、復健治療、家庭支援、家長諮詢等必要之教育輔助器材及相關支持服務。然而,這些都只是狹義的無障礙規範。廣義的無障礙概念至少包括四個層面:一、物理環境的無障礙,二、社會心理的無障礙,三、教學的無障礙,及四、生涯的無障礙。下文就以四個層面、十二個要點加以說明:
一、物理環境的無障礙
這是「身心障礙者保護法」所規範的,建築空間必須配合障礙者的行動需求所做的設施,目前除了老舊建築遷就現實採取彈性處理,新公共建築空間若不符規範,拿不到使用執照,所以學校這方面應該大致落實了,其內容一般多已瞭然,包括:
(一)肢體的無障礙空間:包括殘障指示標牌、斜坡道、專用廁所、電梯、廊道、扶手、降低高度之按鈕、提供輪椅或柺杖等。
(二)視覺的無障礙空間:包括導盲磚、點字開關按鈕、音效引導、提供視障電腦等。
(三)其他的無障礙設施:包括專屬停車格、無落差的地面動線、提供專人服務等。
二、社會心理環境的無障礙
心理的無障礙不容易,即本文開頭所言用錢買不到的,甚至用法規約束不來、用科技也未必能成事的部分,卻是今後無障礙推動的重點。簡單來說,就是消極的無歧視與積極的接納,學校中可以從師生、同儕、家長三個面向來看:
(一)師生之間的無障礙:如何平常心面對障礙學生,一直考驗著老師的智慧。關注不足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持,關注過多又有標籤(label)之虞,建議做法是,除非學生的障礙程度太重或獨立性太弱,自理能力、獨立性尚可者,教師不妨佯裝忽略,儘量與一般生同等對待,無須突顯其殘障。不過,老師的愛心與包容是絕對必備的。
身心障礙者比較缺乏自信,更需要培養正向的自我概念(self concept),依照「比馬龍效應」(Pygmalion Effect)理論,教師的正向期待,不但有助於引發同儕對其正面印象,也誘發障礙者自身的正向「自我應驗」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)。今殘障者多接受融合式的教育安置,特教老師可以針對障礙特質做教學或輔導,普通老師原則上雖然調整教學與目標,但應該儘量淡化特殊色彩,避免學生自我設限。
(二)同儕之間的無障礙:身心障礙學生困於缺憾,容易自暴自棄,惟自助才能人助,首先要輔導學生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陷,接納自己,以積極正向、不卑不亢與同學相處,除了自立自強,也願意適度接受他人的幫助,進而自我實現。
相對的,一般生也應體諒障礙者的困難,給予接納,並適度提供支持與協助。障礙者必須學習敞開心胸與他人互動,同學也應以「民吾同胞」的襟懷,學習與障礙者相處。學校是具體而微的社會,將來步出校門,不論障礙者或一般人,還得彼此正常互動,這也是學校必須修習的一門功課。學期初或有身心障礙者入班時,老師應對全班作安置輔導,區分障礙者不在場、在場兩種情境,透過團體諮商、角色扮演、故事欣賞、心得發表及自我承諾等方式,為障礙者與一般生營造溫馨安全的心理環境。
(三)家長觀念的無障礙:曩昔觀念偏頗,把身心障礙視為殘缺(handicapped),甚至一般家長誤以為與障礙者在一起會引發負面效應;身心障礙者只是某些功能障礙(disability),不會傳染散布,給予補救與接納,就能將障礙降到最低。這在師生的層面還算容易處理,家長部份就比較難以掌握,尤其像情緒障礙、過動或身體病弱引發衛生問題等情況,一般家長擔心干擾自己子女的學習,容易引起排斥,過去就曾有家長因此要脅集體轉學的例子。也的確有少數身心障礙者,可能對其他學生造成某種程度的困擾,不能全然漠視,除了觀念溝通,必要時要在調整處遇上妥適處理。
障礙生家長的支持度,是孩子能否正向成長的關鍵,過往沒有特教觀念的年代,身心障礙者被視為惡靈投胎,少數仍能突破荊棘坎坷的生命而成就傑出人生的,幾乎全賴不放棄的父母,一路艱苦扶持。父母本身的態度不但決定孩子的態度,也影響老師的態度。而其他家長的態度,則有賴學校、老師善做溝通,透過聯絡單或班親會,讓家長認知班級特殊生的狀況,消極面可以理解與接納,積極面可以爭取義工協助。
三、教學的無障礙
「特殊教育法」第五條規定,特殊教育之課程、教材及教法,應保持彈性,適合學生身心特性及需要。立法顯見我們對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的重視,然而部頒課程標準從來只有一般學生的,直到民國72年才先為啟聰學生訂定特殊教育的課程綱要,遲至77年才訂出智能障礙、視覺障礙、聽覺障礙、肢體障礙特殊學生的課程標準與課程綱要。
學者盧台華(2003)指出全方位課程設計的理念,是「每個學生無論是否有身心障礙或學習困難,都可以接受有意義且能發揮其優勢與專長的課程」,以克服生理、感官、情緒與認知的障礙。盧比較理想化,認為直接在課程設計中納入調整課程與教材,可節省教師的時間與精力,這種調整配套自然融入學習活動中,能促發動機而主動學習。看似沒錯,也許這就像無障礙環境一樣,提供可以「走」下去的學習條件;不過話說回來,身心障礙生個別差異甚大,光肢障一類就個個殊異,課程標準頂多也只能原則性規範,教學現場還是要依個別化來調整處遇。
須知,身心障礙者的教學,還是必須藉助個別而特殊的調整方式,以符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及需求,包括下列面向:
(一)教材的無障礙:相對於一般課程而言,必須依據障礙者的身心狀況調整課程質量,適度精簡課程內容,降低課程難度,以因材施教。通常採取簡化、減量、分解及替代等四種方案:簡化是降低難度、簡化內容;減量是減少部份內容;分解是將能力分解為幾個小步驟逐步學習;替代則是採取另種方式的學習活動。對於感官障礙者,必須經由特殊教材介面,才能順利學習進行學習,例如視障者使用的大字書本,盲生使用的點字課本,聽障生的擴音教材等。
(二)教法的無障礙:障礙學生需要依學生特質,採取個別化的教學、小組教學、合作學習、編序教學、行為改變技術及善用增強技術等;提供各種線索或運用多元感官教學、變化不同的教學策略及教學活動,以引起興趣及注意,還可以穿插一些遊戲活動;並且多安排練習表現的機會、適度的讚美、足夠的包容、積極性的回饋。最重要是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,包括座位的調整,安全的硬體空間等,避免干擾和分心的情境,像有過動兒牆面宜做軟墊防護,坐輪椅或使用助行輔具的學生應給予較大的伸展移動空間。有些課程如體育、游泳或自然實驗觀察等,雖然難以全然參與,但可規劃彈性教學活動,例如臨場觀摩、觀看影帶、蒐集資料等。過去常見身心障礙者眼巴巴孤零零留在教室,藝能科或下課玩耍幾乎都沒分兒,令人不捨,教學戲法萬千,老師稍加費心,就能讓障礙者得到比較美好的學習待遇。
(三)評量的無障礙:重點在於調整評量方式與目標,避免只用傳統的紙筆測驗。應該避開障礙特質的弱勢部份,根據學生的個別化教育目標,運用多元評量,如動態評量、檔案評量、實作評量、生態評量、課程本位評量等。評量的時間可彈性調整,通常是延長時間,可依需要允許使用科技輔具或專人協助,例如視障學生准許使用盲用電腦或專人報讀等。總之就是採取因材評量,以適應學生的特殊需求。
(四)提供科技輔具:學校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免費學習輔具,學習輔具的功能有二:一是擴大身心障礙者的殘存功能:例如視障者利用擴視機和放大鏡擴大視力,聽障者利用助聽器提高聽覺功能;二是迴避因身心障礙而無法發揮的功能:例如視障者利用有聲書接收資訊,採取聽力以迴避視力的缺憾。近來輔助科技( assistive technology)的發展日新月異,不但用於生活,也用於學習,輔具結合電腦科技,讓障礙者的感官缺陷得到最大的補償,大大提升了行為功能與生活品質。
四、生涯的無障礙
指學生畢業之後的生活與職業的安置與輔導。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(transition services)已經是特殊教育的顯學,身心障礙者離校後的生涯協助,追蹤輔導,是學校必須挑起的責任。「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實施要點」第八條規範,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畢業未升學者,學校應於學生畢業前一學年,邀請家長及相關人員,共同研商該學生進入社區生活之轉銜服務,並訂定於個別化教育計畫中。生涯進路的輔導內容,概分為職業與生活兩個面向:
(一)職業的安置:「身心障礙者保護法」第三十一條,各級政府機關、公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員工總人數在50人以上者,進用具有工作能力之身心障礙者人數,不得低於員工總人數百分之二;至於私立機構則額度減半。不過,若無學校或社政機構輔導,處於弱勢的身心障礙者不易進入職場。特教法施行細則第18條已經明訂,賦予學校轉銜工作的重責。轉銜主要是從學校畢業的升學、或進入職業生涯的銜接與安置。身心障礙者工作條件受限,畢業後的就業謀生可能遭遇困難,其進路有賴學校的轉解安置及追蹤輔導。途徑是透過資訊的整合,配合社政與職訓機構,導引學生發展就業生涯,例如庇護工廠(sheltered workshop),經由職訓輔導,提供輕、中度身心障礙者非技術或半技術的工作機會,使其自食其力。
(二)生活的輔導: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品質近年漸受重視,不但要求有正常的工作收入以維持生活,還要與常人一般有通暢的人際網絡、社區參與、休閒育樂及醫療復健服務。林宏熾(2006)歸納,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品質涵蓋四端:成人角色的獨立自主與完整、家庭和社區關係的和諧圓滿、心理和情緒的溫暖穩定、生理與物質的安全滿足。所以,除了環境的無障礙設施,還積極發展身心障礙者拓展生活領域延伸生活經驗的措施,提供參與的活動,例如配有升降機的復康巴士讓肢體障礙者暢行無阻,又如發展殘障運動競技等,都可豐富身心障礙者的生活內涵。
○結語:有愛無礙的校園
日本的特教影片《老師》中有令人感慨的一幕:特殊學校輕度智障生高志,在百般挫折之後捶胸頓足的哀吼:寧可自己是重度智障的同學佑矢,因為自己每天苦惱的面對輕侮與排斥,無有已時;而佑矢卻什麼都不知道,每天還是快快樂樂。這一幕透露二個訊息:一是身心障礙者面臨歧視環境的創痛,一是身心障礙者要站起來何其不易。好在,片中春風化雨的特教老師們終究以無比的愛心轉化了。我們的教育現場,真能這樣順利嗎?別以為無障礙環境就是導盲磚、殘障坡道!心扉不打開,再多殘障坡道都走不出去。讓校園全然有愛無礙,讓學生真正殘而不廢,這條長路,仍待堅持愛心與努力走下去。#

參考文獻:
內政部(2001)。身心障礙者保護法。民國93年06月23日修正。
林宏熾(2006)。身心障礙者生活品質。載於許天威等主編《新特殊教育通論》。 台北:五南。
教育部(2002)。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實施要點。中華民國91年03月
25日台(九○)特教字第九一○三四二六一號令修正發布。
盧台華(2003)。九年一貫課程在特殊教育之應用手冊。台北:教育部。

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

正視段考的價值----國小段考兩次或三次?

現行定期評量國中每學期三次,國小原則二到三次。目前多數國小每學期只定期評量兩次,三次的不多。不要小看只差一次,以學生普遍「大考大讀、小考小讀、不考不讀」的複習習慣,對於課業的學習結果差異甚大。
以國語來看,中高年級每冊十四課,如果分三次考,每次只要準備五課,學生覺得份量不多,可以從容複習;考兩次則每次要準備七課,份量一多,不但準備不來,有的學生乾脆採取「債高不愁」,連準備都懶了。
段考是主要的教學評量方式,是教學歷程中承接轉合的部分,目的不在給分數、比成績。簡紅珠(1989)指出教學評量主要目的,在分析教學得失及診斷學習困難,作為補救教學和個別輔導的依據。可見,段考扮演教學的積極作用。
○主張多元評量,段考變少了
傳統定期評量是國小三次,國中四次,所以也叫月考。教改以來,為了減輕學生負擔,降低紙筆測驗的比重,把月考改成像大學的期中、期末考,而少一次的考試,便以其他評量方式來彌補,以期符合多元評量的精神。
多元化評量是突破紙筆測驗的限制,讓學生從發表、組織、實做、表演、展現、檔案等方式,收集學生學習狀況及效果的歷程。依據「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」(教育部,1999)第五條,成績考查應視學生身心發展與個別差異,以獎勵輔導為原則,並依各學科及活動性質,得就下列方式相機採用三種以上辦理:
一、鑑賞:就學生由資料或活動中的鑑賞領悟情形考查。二、晤談:就學生與教師晤談過程,了解學生反應情形考查。三、報告:就學生閱讀、觀察、實驗、調查等所得結果的書面或口頭報告考查。四、表演:就學生的表演活動考查。五、實作:就學生的實際操作及解決問題等行為表現考查。六、資料搜集整理:就學生對資料的搜集、整理、分析及應用等活動考查。七、設計製作:就學生的創作過程及實際表現考查。八、作業:就學生各種習作簿考查。九、紙筆測驗: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及教材內容所自編的測驗考查。十、實踐:就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考查。儘管多元評量的理念不錯,但套到教育現場卻不易落實。
主因是當今升學模式下,紙筆測驗還是主要的選才方式,大環境不利於多元評量的生根發展。多元評量的實施,有賴老師的高度專業素養及創新做法,準備工作十分艱鉅。而涉及學生成績分數,家長總是十分在意,多元評量難免流於主觀而漫無標準,效度、信度都遠不及紙筆測驗,這是我們考試文化、分數當道觀念下無法突破的。相對的紙筆測驗儘管單一狹隘,但成績公平客觀,爭議性少。
○多元評量走樣,孩子學力弱化
教改伊始,許多國小改成只段考兩次,同時大玩所謂多元評量,此所以用「玩」,真的是玩,代表作莫過於「闖關評量」。情況大概是:幾個班或同年級合起來,找來家長義工、校長主任,甚至工友阿姨,這些與教學不相干、並不知曉教學內容的人扮分站關主,每站有不同的任務,學生分成若干組集體闖關,到站通常先來個熱身活動,不外是唱唱跳跳吼吼叫叫,然後出個簡單的題目,答案學生大約都會,甚至一組中只要有一個學生會,就算全體都會,而輕輕鬆鬆分數就是90幾,很少有沒通過的,也很少有低分的,連數學也都如此。
明明評量目標是數學的四則運算,卻只聽到「紅蘿蔔蹲紅蘿蔔蹲、紅蘿蔔蹲完白蘿蔔蹲」的吼聲此起彼落,學生闖得興奮不已,喘吁吁過關了,如此就算是四則運算統統通過了。這幕是當時印象最深刻的「多元化評量」,這樣的數學評量是不是要命?且別看這種評量多麼荒腔走板,在教改熱情的氣氛下,記者捕捉到這樣的畫面,旁白是「考試也可以是這麼快樂的」。
幾年下來才驀然驚覺,孩子數學不會算,國語錯別字連篇,原來孩子變笨了。大家覺悟玩過頭了,誤用了多元評量。不禁聯想起大陸傷痕小說家阿誠,在《棋王樹王孩子王》書中描述文革時插隊落戶的知青瘋狂砍樹燒山的豪情,滿腔熱血建設偉大的祖國,其實是給美好的山川開膛剖肚。但怎麼做才對呢?改革熱情與現實畢竟有太多落差,應了鐘擺理論,又逐漸迴歸到紙筆測驗為主的考試方式。
○多元評量不玩了,段考應該迴歸
然而,多數學校沒有因為多元評量不玩了而改回三次段考,或有學校不察而不改者,或有學校要改但老師不改者。段考要命題、要改考卷、考完後師生都要面對分數壓力,這些可能是老師不願「走回頭」的原因。
主張兩次段考另個理由,是減低學生負擔。看似為學生著想,邏輯其實不通,頂多只是延宕或累積學生的負擔而已。負擔也如同點券,應即時兌換,否則只是累積,到了多了才一次兌換,肯定負荷不了,要付出更大的代價。結果有二:積極苦撐的學生,加倍焦慮辛苦應戰;消極逃避的學生,準備不及相應不理算了。21星期的課業份量就是這麼多,不管考兩次、三次,總量不變,何由減輕負擔?若按照考兩次比考三次負擔少的邏輯,考一次豈不是更輕鬆?乾脆都別考試就更完美了?國民學校就改成國民樂園豈不妙哉?
有些所謂教改人士,熱情有餘思慮不足,偏偏口號又美麗甘甜,成了媒體的佳餚。改革的迷藥,大家醉醺醺就服了,等到醒了,已經造成下一代難以恢復的教育腦傷,真是令人痛心不已!段考的縮減只是代表作之ㄧ。
○基本工具學科,仍應側重紙筆測驗
其實,多元評量是多元智力( multiple intelligence)觀的產物,是對傳統單一智力理論及側重紙筆學習的反動與修正。但要釐清,多元評量有其限制,並非所有學科都適用,通常藝能科像美術、音樂、體育或生活道德等,本身就是非紙筆型態,著重多元能力的展現,聚焦於操作、創意及實際表現等,紙筆部分頂多是輔助觀念;而基礎學科像國、英、數、社、自等科,仍應以心智運思為主,著重於紙筆型態的學習。
儘管考試引導教學,向來為人詬病,但考試卻帶來有效的複習動機。一般國中小學生大約段考前一週進入「備戰狀態」,考試科目有五科,如果只考兩次,則每科要複習半冊,扣除學生的各種補習時間,哪能充裕準備?撇開成績分數不談,學習目標是要學生精熟教材,依照學習心理學,分段練習比集中練習效果好,段考多次就有分段練習的效果。
依筆者了解,從校長到老師、家長大多認同三次評量,為何多數國小段考不改回三次?也許是老師擔心麻煩而反對。如果校長、主任辦學的企圖心旺盛,透過「課發會」積極溝通說服,應該不難改變。其實,學校的定期評量次數也屬於教務行政的範疇,學校應可逕予訂定,筆者不解,既然校長深覺段考三次為宜,為何不能在自己經營的學校實施?
○學習效果,三次段考優於二次
段考兩次的理由,大約是學生減少壓力,而教師也省事,但此二端都難以言之成理。首先,學生減壓固然重要,但以不犧牲學習目標為前提,研究證實適度壓力最有利於學習效果,低壓力與高壓力同樣都無助於學習(張春興,1984);其次,以目前電腦化,命題只需參考現成軟體資料修剪編輯即可,所謂老師負擔只是成見罷了。至於兩次段考的缺點則至少有五:一是範圍太大,學生無力準備;二是時距過長,課業生疏複習困難;三是成績可能低落,消弱學習動機;四是範圍廣闊,低落者不易補救。五是教材未能精熟,學生學力弱化。
段考三次的優點,恰是段考兩次之所短,分別是:一、減少課業範圍,易於準備。二、縮短評量時距,收即時複習之效。三、可多次練習,臻於精熟學習。四、提高評量成績,增強學習興趣。五、催化複習動機,落實學習效果。六、根據評量結果,修正或補救教學。缺點則只有教師方面,就是老師比較麻煩,要多命一次題卷,要多批改一次試卷,要多做一次分數,不過一如前述,如今電腦化這種負擔已經大大減少。
有人認為大專也只有期中、期末考,其實大專性質與中小學不同,中小學還在基礎能力的學習,讀寫算的工具學科必須紮實,才能為日後的終身學習與應用奠基。例如語文的生字語法,數學的加減乘除計算,目標要求具體明確,絕不會是開放自由討論發表,而大學確乎是可以如此。理論上,高等教育的對象已經具備基礎學科知識,具有自學與治學的能力,進入研究探索與獨立學習的階段,大學教育學生學習內容不囿於課堂,有無限的彈性空間,而中小學的課業有課程標準(或綱要)要遵循,學生必須要照單全收的,因此適度而嚴謹的學習評量,在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是必要的。
○學生壓力,並非來自段考
教改以來,每每有中小學考試太多、學生壓力太大的指陳,一是指國中升學壓力導致的過多考試,像國三學生要面對沒完沒了的隨堂考、平時考、模擬考、段考等,但國小沒有這個問題;二是中小學的氾濫的課外補習,然而十年教改以來,據聯合報(2006)報導,全台補習班從原來的2600多家變為1.4萬多家,增加5.5倍,補習風氣隨著教改愈改愈盛行。教改沒有搔到癢處,學生的壓力並非來自三次段考,縮減段考不會減少學生負擔,只是剝奪正式的學習評量,對學習效果必然大打折扣。
況且從性質來看,評量粗分為形成性與總結性,前者是蒐集敎與學的現況資訊,作為校正補救的參考;後者只是提供成績與結果,以檢核敎與學的成效。通常期末考考完就學期結束放假去了,屬於總結性評量;其他段考雖然也具有總結性評量的性質,但基本上是測量學生下一階段的起點行為,或可以說是定位新的學習基線(baseline),扮演著評量是敎與學過程的一個環節的積極功能,適度的段考次數,對學習確有正面作用。
美國中小學沒有定期考試(examination)制度,只有課堂的各種教學與評量(assessment),但有學力檢測(test),以密西根州為例,筆者敝校外師Jennifer表示,透過MEAP(Michigan Education Assessment Program)方案,在九年制中小學的低、中、高年段或畢業前舉行,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,成績只作為政府補助學校經費的依據,對學生並沒有進一步的輔導補救措施,這種純粹的成就檢測比較不具有教育意義。由於美國中小學沒有固定的教材與進度,學習材料與教具多由老師自編自製,學習性質比較彈性而乏結構,所以老師可從觀察、問答、作業或發表過程中,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進行評量,並隨時修正敎法;與我們有固定的課程教材、明確的學習目標與進度、重視知識理解與經驗價值不同,我們的學生因為學習比較結構化,學習內容比較制式而具體,有利於採取紙筆測驗的評量取向。
○基礎教育紮,落實段考制度有功
哪種好呢?先看2002年美國新聞周刊(Newsweek)的報導,美國有5000萬文盲,他們的閱讀能力只達到小學八年級水平。看懂殺蟑螂藥的解毒劑上的說明,需要九年级水準;看懂聯邦政府的所得税申報表,需要十年级水準;看懂人壽保險表格,需要12年級水準。 美國小學和中學一貫制共12年,許多美國中學畢業生達不到這個水準,都算是文盲。根據維基百科美國人口有三億,可見文盲佔了六分之ㄧ。然而,美國多數州已經實施12年國教,若按上述的水準,相當於國三的程度只要能看懂殺蟲劑的說明就算通過,顯然比起台灣的學力要求差一截,美國雖然教育出不少頂尖人才,卻也不見得教育普徧有效,與我們標榜「把每個學生帶上來」的澤被平庸成果是有落差的。美國資源充沛國力雄厚,吸納5000萬個文盲而能面不改色;反觀我們,能夠容忍這麼多人受完國民教育還目不識丁嗎?恐怕沒有一個家長可以接受。
從這個角度看,美國的國民教育其實不算成功,他們標榜孩子很獨立很快樂,教學效果卻顯得模糊。我們聊以為過去的優質國民教育品管感到欣慰,觀諸有此成果,除了得自於課程教材嚴謹,教師教學認真、學生學習努力,另個重要因素,筆者認為就是段考制度的落實,包括考前的用功複習、考後的檢討訂正,都為課業學習紮實奠基,這也是我們值得珍視的部份。#

參考文獻:
張春興(1984)。教育心理學。台北:東華書局。
張錦弘(2006)。教改10年補習班暴增上萬家。2006/03/16聯合報文教昄。
教育部(1999)。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。88/06/29教育部台(八八)參
字第八八○七五八九六號令。
簡紅珠(1989)。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。載於黃光雄主編《教學原理》,頁393~422。
台北:師大書苑。

充實的放學時光----課後照顧的處境與作為

課後照顧又稱課後托育,是近十年來由於社會變遷、小家庭型態驟增及雙薪父母普及,所衍生的國小的新興工作。
○課後照顧已是家庭的普遍需求
目前國小大約四點放學,職場上班時間多逾五點半,而且國小低年級每週只有一天全天課,中、高年級也各有兩天、一天下午不上課,學校中午放學,父母卻上班不在家,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寶,治安既已不足信賴,家長不安心讓孩子做個鑰匙兒,於是兒童的課後照顧成了普遍的需求。
然而根據教育部(2005)資料,民國95年全台國小有2600多所,小學生人數約180萬名,開辦課後照顧的學校僅866所,校數雖近三分之ㄧ,造福的學生卻只有67000多名,只佔學生總數的4%;這樣的數字,供需顯然大有落差,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也認為,實際需求數量應該更大。
學校未能挑起安親的擔子,父母只好把沒去處的孩子送到坊間安親班。
每當放學,安親班人員散布校門或零或整接送學童,安親班車輛絡繹盤桓於學校附近巷道,已經成了近年的放學即景。而學校牆外安親店招林立,都會學校尤然,粗估至少半數學童放學後馬上進入安親班,走出已然疲憊的教室,進入數十坪狹窄而乏味的托育空間,不能伸展,少有玩耍,一關得到六點多甚至更晚。尤其低年級學童,中午上安親班直到傍晚起碼五、六小時,日日如斯,想想這一代的學童也真是可憐。
雙薪及小家庭制衍生學童課後照顧的問題,各國同樣面臨。美國的「21世紀社區學習中心」(21st-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)方案,鼓勵社區參與學童課後照顧工作,結合社區與學校資源,讓學童得到更完善的照顧,美國教育部評估,實施後對於提高學童的學業成就、心理安全感、降低偏差行為以及安定母親就業等,有相當幫助(Dynarski Mark et., 2004);日本強調兒童托育應以遊戲為主軸,透過遊戲來增加學習興趣及人際互動;英國則在市場機制下,由民間業者提供多樣化的托育時段及內容,例如:臨時性托育、假日娛樂方案、早餐俱樂部及課後俱樂部等(林璟斐,2005)。其實,課後照顧不管借重社區資源或開放市場機制,都不如學校辦理來得理想。
○政府推動國小全面辦理課後照顧
鑑於學校難能自外於學童課後照顧的責任,教育部在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的催化下,依據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」第19條,訂頒「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」(簡稱「課後照顧標準」),作為學校課後照顧的依據。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,將放學後的學童安置於校園內,一方面提供良好生活照顧,使學童獲得安全的保障,另方面也讓學童有繼續多樣學習的機會。
「課後照顧標準」指出,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,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、支持婦女婚育及使父母安心就業為目的,以學校在學學生為對象;學校規劃辦理時,應充分告知家長資訊,儘量配合一般家長上班時間,由家長決定自由參加,不得強迫。課後照顧採小班精神,每班以20人為原則,但留有彈性,最多不得超過35人,若有身心障礙學生,應酌減班級人數;低收入或原住民學生得免費參加。課後照顧班除學校自辦外,還可委託立案的公私立機構、法人或團體辦理;學校也可以出借場地,以公辦民營方式,提供民間業者辦理;教部也補助經費,鼓勵民間社團到偏遠地區試辦課後照顧。另外,也針對國中小自足式特教班學生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資源班學生,開辦特教班課後照顧,採小班制,人數每班約五人,由政府補助部份經費。
○ 學校條件優良課後照顧優勢多
教育部責成縣市及學校全面推動課後照顧,以落實弱勢照顧及維護兒童健康成長。學校的軟硬體條件皆備,相較於坊間的課後照顧,至少有五大優勢:
一是費用低廉:依照教育部的規定,學校課後托育收費僅有兩部分,70%的鐘點費和30%的行政費,沒有設備、房租、經營利潤的支出,所以相對便宜。以台中縣為例,每節課40分鐘原則只收20元左右,約僅坊間安親班的半價。
二是環境優良:學校課後照顧使用現成的空間設備,包括教室、運動遊憩場所及遊戲器材等,符合安全、舒適、教育、人性等需求;而坊間安親班可能只是居家型的公寓、大樓,不過數十坪,空間侷促,更談不上遊樂場所與設施。
三是師資整齊:教育部對於課後照顧人員資格有起碼規定,大學生、社區媽媽等具大學學歷,或是高中職畢業受過108小時專業訓練,就可擔任照顧人員。學校服務環境良好,管理與待遇合理穩定,課後照顧人員享有老師的尊榮感,較能吸引優秀教師參與,許多曾受聘於學校的優秀合格代課教師,往往被進用為課後照顧師資;相對來說,坊間安親班師資素質可能比較參差不齊。
四是管理完善:學校的教務行政組織,透過行政制度及巡堂走動管理,確保品質。學校教室為透明半開放空間,便於家長觀察師生互動情形,家長意見除了向老師溝通,也可以向學校反映;而坊間安親班往往隱於室內,難窺堂奧,甚至只是家庭式的「校長兼摃鐘」,可能流於閉門造車,比較談不上組織管理。
五是內容多樣:國小課後照顧通常排訂課程,利用學校完善的設備,兼顧動態與靜態、學習與休憩,兼容讀寫算與藝能,尤其下課倘佯於遊戲設施,安排體育活動等,是多數坊間安親班所無法企及的。
儘管國小課後照顧條件理想,但尚未能普徧。主因是學校心態保守,擔心落個「與民爭利」的口實,行銷不力;其次是態度消極,怕增加行政工作與責任負擔,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另方面原因,學校囿於規定,服務內容不能滿足家長的需求,例如課後照顧時間不夠晚、提供的學習不夠多等,坊間安親班不但配合家長的下班時間,還包辦才藝班、補習班的功能,這是學校課後照顧必須突破的。
○政府應規劃學校課後照顧的配套措施
政府既然責求學校全面實施課後照顧,首先,心態上應屏除所謂與民爭利的謬思,「計利當計天下利」,安親班的老闆再多,哪有云云眾「生」多?學校要有積極服務的開創作為。而政府也要規劃配套措施,以課後托育需求的時間與數量來看,其作業與負荷已經不亞於進修補校(夜間部、暑期部)了,應該考慮的技術方面,包括完備的人力、經費、設備與獎勵措施諸端。分述如下:
一、人力需求。分兩方面講,一是行政人力,目前課後托育工作多由學校現有行政人力兼辦,包括調查招生、編班排課、聘師聯繫、巡堂評鑑、動靜態觀摩展演等,宛若一套校中有校了。以這種無給的兼任人力,要落實擴大辦好,真的力有未逮,應當添置人力專司其責。
二、經費需求。也分為兩方面,首先是給予學生課托補助,減輕家長負擔。目前課後照顧屬於家長自費,學校自給自足,大多用於鐘點費開銷(佔%70),政府應該將課後照顧視為教育的延伸,負擔部份經費,特別是酌予補助時間較長的低年級,其次是兼辦或兼任人員的加班費或工作加给,或可參照補校的做法。
三、設備需求。課後照顧的設施器材雖然不像正規教學迫切,但仍有些要注意,例如共用教室,與原班級老師的書桌、置物櫃等設備的協調配合,尤其低年級老師下午必須留在教室備課,設施的增設或分配等也應預作籌繆。
四、獎勵措施。目前課後照顧完全看學校的熱誠辦事,教育部、縣市政府只是發紙公文,學校可辦可不辦,內容品質績效並無要求,可說是放牛吃草式的課後照顧政策。對不辦或辦不好者無鞭策與輔導,對用心投入績效良好者也無獎掖措施,怎能保障學校的課後照顧品質?
○涵蓋學習與玩樂的課後照顧五原則
課後照顧雖非正規教學,但時間長久,像低年級從12點半到六點,不少於正
課時間,若只是消極的照顧殊為可惜,在不妨礙孩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,活動應求均衡彈性及輕重緩急。歸納來看,課後照顧的實施,宜注意下列五原則:
一、身心安全原則:安全第一是課後照顧的基本要求,老師要時刻留心,避免學生遭受傷害意外,人數的掌控要落實,發現缺席立即尋找查報,尤其正課、課託的銜接及傍晚放學時刻,必須交接確實,絕對掌握學生行蹤。
二、家課優先原則:課後照顧時間長久,回家都已然晚矣,若連家課作業都不能完成,家長很難諒解,也表示課後照顧老師失職,應把家庭作業的輔導列為第一要務;家課的輔導第一是要完成,第二是要正確美好。
三、動靜調和原則:中低年級之所以若干下午不上課,是考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,因此課後照顧若只在室內做功課,孩童必然不勝負荷,孩童無不殷盼遊戲跑跳,下午至少要有一節體育活動以資調劑。
四、育樂兼備原則:課後照顧時間屬於兒童的課餘時段,不能像正課偏重學習,要兼顧遊戲與休閒。學校或老師應花心思設計團體遊戲或趣味競技,低年及更需要玩耍時間,以營造快樂童年。
五、聯繫支援原則:學校課後照顧工作除了老師,還有後勤支援的行政團隊,更必須與教室的原班級任協調,場地設備、學生的身心狀況、作業要求、出缺席通報、臨時協尋及家長聯絡,都需要多方相互支援、密切合作。
○多元活潑及精緻化規劃課後照顧活動
依照「課後照顧標準」,課後照顧應本多元活潑之原則,並兼顧家庭作業寫作、團康與體能活動及生活照顧。例如台中縣政府(2004)補充規定,課後照顧內容有五:(一)生活照顧輔助。(二)家庭作業指導。(三)團康藝能活動。(四)體能活動。(五)參觀訪問活動。並且補充強調,各校得依本身條件及實際需要,作綜合性課程規劃,力求課程之多元活潑原則及精緻化。
有人主張課後照顧顧名思義是「照顧」,不要孩子壓力,所以不必提供結構化的學習。這話半是半非,不給壓力的原則下,一樣可以規劃豐富的學習內容。既然課後照顧時間夠長,為何不能兼有類似補習班、才藝班的功能呢?例如,納入讀經,以孩童的記憶力,每天一節課,一學期背完諸如四書之一或古詩十九首不是難事,對於國文素養將是何等增進?再看,一週唱好一首英語歌謠,一學期起碼十來首,對英語開口說的能力將是何等助益?這些若持續五個、十個學期,還擔心國學、英文能力不好嗎?這只是舉例,這樣的學習融入課後照顧之中,可說輕鬆裕如,只要日績月累質量都甚為可觀。所以,學校若有完整而系統的規劃,並具體準備相關教材,課後照顧可讓孩童輕鬆補充課堂的不足。
以敝校為例,除了生活照顧、作業指導之外,還發展課後照顧的學習特色,包括下列內容:(一)國語文,包含讀經、古典文學背誦、閱讀寫作等。(二)英語文,包含英語會話、歌謠及韻文背誦等。(三)數學,包含補救教學、習題演練、加深加廣等。(四)美勞才藝,包含紙工、捏塑、繪畫、針織及環保媒材美工等。(五)體能團康,包含球類、體能競技、團康遊戲及遊樂場活動等。期中期末,還舉辦課後照顧成果展演,分為靜態展覽及動態表演,一方面驗收成果,作為評鑑的一部份,一方面提供課後照顧人員及教師相互觀摩,也開放家長參觀指正。
○肆應家長需求提升學校課後照顧量
一如前述,學校的客觀條件雖好,但由於課後照顧時間與內容比較保守,所以大多數家長還是選擇坊間安親班。然而,坊間課後託育的現況,出現諸般運作偏差,王順民(2005)曾有深入的指陳。比如,依據設置標準,托育中心的時間每日以六小時為限,但是絕大多數園所的時間超過法定的規範;雖然明定有活動室、遊戲室,但都已被挪為教室,主管機關並未嚴格糾舉;拖育中心教保人員的本職學能應在於教保活動,但實際上卻是教導或提升學童的課業成績,乃至於著重在英文、數理等學業;托育中心人員被英文或心算老師取代,形成掛羊頭賣狗肉的變相經營;學童從安親班下課後許多是自己走回家,因此網咖或漫畫店往往成為續攤的中途之家。這些,當然不能全怪托育中心,有些也確是家長的需求,但政府若不即時正視,可能積重難返,日久導正更加棘手。
總之,「兒童課後照顧」提供課後生活及學習服務,也發揮安家作用,為許多職業婦女及家長們解決孩子的放學安置問題。惟,教育當局除了輔導坊間安親班步入正軌,也應本著積極彈性的精神,訂定肆應家長需求的學校課後照顧措施,以提升競爭力,留住學生以佳惠廣大的孩童。#
參考文獻:
王順民(2005)。課後照顧服務的一般性考察:現況處境與未來展望。載於國政研究報告,2005/07/28社會(研)094-0011號。
台中縣政府(2004)。台中縣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補充規定。93/01/30府社教字第0930026642號函。
林璟斐(2005)。家長工作時間與學童課後托育需求彈性化之研究。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。
教育部(2006)。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 (民國95年09月20日修正)。
Mark Dynarski & Maryet Moore et. ( 2004). When Schools Stay Open Late: The 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 Program. New Findings. U.S. Department of Education.

優質又「原味」的原民教育----從族語認證加分談起

年初報紙報導,高市首度開辦國三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班,通過者參加國中基測時,原住民身分考生加分可從25%提高為35%;增加10%的誘因下,吸引70名各族學生參加,人人都認真學習,希望能在認識母族文化語言外,也能為基測成績加分。這項措施說做就做,將在今年三月施測,納入今年基測分發。
○只給不教,非深耕做法
這個看似珍視原住民文化、搶救原住民語言的美意,卻近乎有勇無謀,絕非紮實深耕之舉。教育局應該知道,原住民學生學力佳者固然不少,但純然拜加分25%之賜者,進到明星高中、大學而難以適應同儕學習壓力者也不乏其人。一個基測200分的學生,因為加分35%變成270分,從只能選擇高職或後段高中一躍而成為雄中、雄女,一科不考都能上第一志願哪!套句年輕伙子的話:真的太神了!問題是,唸得下去嗎?宣布幾個月就做,是愛之或是害之?
隨著交通、資訊科技的發達,強勢文化的融蝕、世界一家的面貌愈來愈明顯,保護原住民文化,在於保存其文化標本,而非要重溫傳統的文化內容。筆者觀察,原住民語言的消逝,也是不可逆的必然,政府要著力的,只是如何讓語言留下來,而非奢望原住民都能講族語。現實困境有二:一是有的族群才剩幾千人,族語使用對象少,缺少語言工具實用性,自然情境已經難於學得該族語;二是若透過教育強力實施,排擠其他學科或語言的學習,造成原住民學生缺乏競爭力,甚至影響將來生涯發展,對於原住民學生反而不公平。
況且,原住民語言認證既要作為升學加分的依據,對一般學生的權益便有所影響,各族語言難易有差異,通過的標準何在,有無效度、信度的考驗,有無標準化的評量及分數相對轉化的措施等,不應一廂情願,戴個愛台灣愛原住民的大帽子就貿然為之,不知高雄市教育局可有考量清楚?
這也就是,我們近年來原住民政策的縮影!現今政府強調「本土」,把原住民當成本土意識的圖騰,政策上瀰漫著一股對原住民刻意優渥保護的氛圍。生活上給予金錢補助,教育上給予減免學費、升學加分等。只要是原住民的一族,就能從原民員會得到一定比例的經費分配,所以原來台灣九族,政黨輪替以來已經增到13族了,最新一族是今年一月才由阿美族分出的撒奇萊雅族。民國90年至今台灣原住民竟然「生出」四族,根據的只是族人的權益抗爭,如此「設族」不啻兒戲,可以窺測政策鑿痕與其誘人之處。根據民國94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統計,邵族不過572人,葛瑪蘭族911人,卑南、賽夏及鄒族也都只有幾千人。而其中,多數都只是父、母一方為原住民,就選擇為原住民族籍了。過去對原住民身分不太熱衷,甚至有刻意隱藏自己原住民身分者,現在許多人攀親帶故要改成原住民族籍。還聽有人感嘆:恨不能生為原住民!
○ 傳統的浪漫已然與現實矛盾
筆者在原住民學校服務時,曾經思索過原住民教育的去從,是要以恢復原住民傳統特色為主呢、還是讓原住民教育一般化呢?傳統是什麼,價值為何,傳統是否具備生存條件或競爭力?這些應先釐清。傳統固然充塞著美麗與浪漫,但傳統又常與現實格格不入。而教育一般化要做哪些因應與調整,都應考量。
筆者曾以泰雅族學生家長捕熊英雄,被逮變罪犯的真實題材,寫了一篇祖先光彩卻成了法律咀咒的少年小說,突顯原住民的時代矛盾,其中一段寫著:
雅爸(爸爸)捕了熊,近個月來,部落的族人眼睛有光,臉上掛著興奮,常常談起祖先的快樂和光采:雅爸們忙打獵,雅婭(媽媽)們忙織布,有美味的醃肉,有美麗的衣裳,喝香甜醇美的小米酒,然後大家手拉著手,一起唱歌跳舞。山裡有捕不盡的山羊、山豬、山鹿,還有羌、兔和飛鼠,天空是各色鳥禽,溪裡有各類魚蝦,滿地的甘藷、芋頭和小米----這些都是尤大斯(祖父)那一代以前的事了,雅ㄍ一ˋ(祖母)也常說起。啊,遙遠的過去!
美嗎?是挺美。行嗎?不再可行!
原住民文化運動者曾主張設立台灣原住民學院,由原住民子弟就讀,以傳承原住民文化;也有人擔心原住民族群滅沒,呼籲劃定原住民保護區。這些理想主張不失美麗,卻只是天真浪漫的訴求,難禁現實考驗。原住民學院要學什麼?如果是研修原住民議題,在大學設系所就可以了;如果是要傳承原住民傳統技藝或文化,則設傳習園區比較實際,讓原住民子弟進所謂原住民學院攻讀,師資、課程及學生的出路都是難題。還有,原住民能像澳洲毛克利族,自囿於保護區,無視於外界的進步,回歸亙古以來的原始生活,扮演停格於叢林的族群標本?
因此,講原住民文化絕非重演傳統原住民的生活,就像黥面與編織是泰雅的兩項族群特色,但這些都有推展的價值嗎?要恢復出草習俗嗎?就像談維護傳統文化,要大家抬花轎娶新娘、燒大灶蒸年糕一般,不切實際。
○教育政策陳義高、落實有限
憲法第169條「國家對邊疆地區各民族之教育、文化應積極舉辦,並扶植其發展」。原住民算是台灣的「邊疆民族」,政府為保障原住民的教育權益,民國93年訂定了「原住民教育法」,規範可謂完備,但其中不乏陳義過高而不易落實者,又因為沒有罰則,所以強制性不高,以宣示功能居多。例如:第十一條,各級政府得視需要設立原住民中、小學或原住民教育班,以利就學,並維護其文化。這種隔離式的原住民教育,與現今融合教育(Inclusion education)的思潮不符,立法原意可能要讓原住民學生受到比較專屬的教育,但自外於常態情境,可能害學生囿限在保護的溫室區塊內,缺乏刺激與競爭力,還好未見真正執行。
又如第二十三條,原住民中、小學、原住民教育班及原住民地區學校之專任教師,應以優先聘任原住民各族教師為原則;原住民中、小學及原住民地區學校主任、校長,應以優先遴選原住民各族群中已具主任、校長資格者擔任為原則。這點若基於保障原住民就業機會,算有道理;若基於提升原住民教育品質,或是爲了遂行「原住民族教育」,倒沒有必要。原住民學校教學品質良窳與是否原住民老師無關,反而學校太多原住民老師,致使學生接觸的價值趨於偏狹,不利於多元文化的吸納;而許多非原住民校長、主任頗富教育使命感,雖然途程奔波,每每經營出具有「原味」特色的優質學校,因此優先遴聘原住民主任、校長到原住民學校,對山地教育發展未必有利。
這些年來政府的確也透過「教育優先區」等措施,對原住民教育特別投入,可惜效果有限,原因有三:
一是原住民教育的教育政策太著重於所謂文化層面,近些年其實已經歙入意識形態的操弄,而非純然顧及原住民的真正需求,過於強調族語即是一例。
二是政府未認真了解原住民教育,缺少有效的研究評估,政策隨興而零星。例如近十幾年的教育優先區措施,有補助而無系統明確的改善。
三是政府與族人難免駝鳥心態,寧可抱殘守缺而不願面對現實,教育舉措搔不到癢處。筆者曾編輯台中縣山地和平鄉的鄉土教材,主張把理財、酗酒提列為族人的教育題材,有泰雅族夥伴卻反對,理由是有族群歧視之虞。其實,這是山地長久以來存在最嚴重的問題,大家卻往往略而不提。
○家庭失能、貧窮是教育要彌補的
民國82年筆者造訪全台最偏遠的山地學校----新竹斯馬庫斯部落的新光國小,傍晚還見小五的姊姊以襁褓背著小弟在校園玩耍,全校82個學生有26個單親或依親,彼時自己服務的中縣偏遠山校達觀國小也類此情況,單親或失親的學生達三分之一,有對只與臥病祖母同住的兄妹,妹還智障,每天靠兄帶回班級剩餘的午餐當晚餐或假日食物,這在山地學校並非特例。雖是13年前,觀之離婚率惡化的情況,現在更不敢樂觀。這些孩子在學校有玩有笑,回到家就是冷冷淒淒,沒有親子關愛,沒有家庭溫暖,缺乏物質支持,課業也乏人督促與輔導。家庭失能和貧窮是兩個大洞,這正是山地原住民教育必須用力彌填的。
因此,山地原住民區應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並進,至少三個面向很迫切:
一、理財教育:原住民漢化不過百來年,漫長的過去以採集狩獵為主、畜養為輔的生活,山林大地是不虞匱乏的寶藏與財富,何須儲蓄理財?有清、日據時代瞬間軍隊開入「理番」,就編籍落戶,開始限制山林族人的生活,這種把數千年演變的漢人模式要原住民一夕照抄,當然產生失調問題,儲蓄理財就是其一。山區所見,不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「月光族」,過了月初就開始借貸,沒錢照樣消費,到處分期付款、濫刷信用卡,所以亟需建立儲蓄理財的觀念與習慣。要從小教育紮根,也透過親職教育、社會教育推展。
二、導正酗酒:酒在過去確是瓊漿玉液,驅寒與壯膽、祈禳與歡慶都靠酒,醉臥大地為床、林蔭為帳,酒使族人過得快樂而滿足。但那是步調舒緩的山林時代,現在不行,酒妨礙正常工作與生活,更是傷身毒液。醫政單位的報告,酒精性肝炎、尿酸症在原住民地區頗為普遍,酒使許多族人早夭,不幸的孩子也於焉種下了因。要透過學校從小教育孩子認知酒害,並加強家庭親職教育,改進酗酒陋習。
三、家庭教育:許多原住民學生家庭照顧不足,單親、依親或隔代教養比例偏高,學用費、午餐費滯納者普遍,原因是夫妻相處不和諧,兩性溝通有障礙,或山區生涯發展受限、家庭經濟欠佳所致。婚姻危機連累下一代,孩子在起跑點就落後。如何強化家庭功能、健全親子關係,學校也應該勇於挑起教化重擔。
○發展潛力補救弱點,長善救其弊
至於原住民學生的教育,原則應是長善救其弊。先釐清原住民孩子的優勢、劣勢為何?優勢應加以培植,讓潛能充分發展,以追求卓越競爭力;劣勢應加以補救,降低區域、族群帶來的學習失衡。
強化學習優勢,讓學生獲得成功經驗,產生成就感與自信心,才能提升自尊與自我概念。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優勢,一般觀察有下列三項:
一、藝文領域:可能拜原住民傳統歌舞習尚所賜,原住民學生的音樂、舞蹈方面深具潛能,甚多演藝名角來自原住民。屢見全校僅數十名學生的山地學校,組訓合唱團、舞蹈團「老弱婦孺」皆上場,照樣全縣名列前矛。筆者學生時代,原住民同學拿起吉他便又彈又唱又舞,自在陶然,本事似與生俱來。此外,偏遠山區景觀幽雅,加上原住民開放不羈的特質,有利於發展文學、藝術創作,例如山地作家瓦歷斯˙尤幹在中縣自由國小的文學創作教學,就頗有建樹。
二、體育領域:原住民孩子奔逐於山區,自幼練就不錯的體能,在田徑、球類方面都深具潛力,應當加以發掘,培養體育專長,作為發展特色很有可為。運動史上不乏原住民的輝煌事蹟,像亞洲鐵人楊傳廣、五項好手古金水、紅葉少棒,還有台中環山、梨山地區聞名的蔣家軍的馬拉松等。
三、原住民族教育:指的是族群的傳統特色教育,包括文化傳承與傳統技藝。文化是透過對部族的人文認知,讓學生產生族群認同與情感歸屬,這是鄉土情意教育的一部分;傳統技藝則是經過粹取與精緻化,把原住民工巧精華加以發揚,可供發展地方產業與招徠觀光,有利於生涯預備,例如排灣及魯凱的雕刻、泰雅的編織、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及阿美的豐年祭等,都可透過學校重新出發。
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劣勢,主要是工具學科較弱,國小的國語、數學、英語等科目,國中則加上理化。九年一貫課程之後,工具學科時數減少,平地學生可以上補習班,偏遠山地學生只依靠學校課堂,差距可能更加明顯。國小階段雖然較無壓力,但國中就必須面對基測升學的競爭,如何有效利用課後照顧或課餘補救教學,讓原住民學生精熟學習,厚植學力,是山地學校必須強化的學業課題。
○原民教育措施要責求實效
過去十幾年來的教育優先區措施,硬體方面增建山地學校的教師宿舍、改善教學環,境軟體方面推展山地家庭教育、親職教育、辦理課業輔導及實施補救教學等,也頗能顧及需求面向。可惜重在經費的執行,而不問實施的效果,雖然有成果考評,也只是形式;今後應著重投資後的具體教育成效,例如實施補救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成就檢測。而近年教育優先區的實施,也產生執行環節的缺失,以致效果大打折扣,曾有教育部、局年初核定補助項目,各校未見經費不敢貿然去做,到了年底前才見匆匆撥下錢來,各校只好趕緊「執行」,效果怎可能好呢?這是教育主管機關要檢討改進的。#
參考資料:
中國時報(2007)。通過族語認證,基測加分提高。李義/高雄報導。2007.01.30。
原住民教育法(2004)。教育部。
錢得龍(2000)。桃花開的季節。載於張子樟主編《沖天炮V.S彈子王/1988~1998兒童文學小說選集》。台北:幼獅。

邁向外師融入的新校園----英語外師的現況與因應

英語外師融入中小學的新校園時代來了!93年起,教育部開始為中小學引進外籍英語教師,以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五英語系國家為對象,每年一聘。招聘途徑有二:一是教育部統一招募再分發各縣市學校簽聘,一是各縣市自行招聘進用,兩種途徑約佔各半,經費都由教育部專款補助。
英語外籍教師(以下稱外師)可彌補本國老師英語教學的不足。坊間英語補習班或私校多聘有外師,公立學校因為受到法規預算等限制,反而步調落後。
○外師教學,補強聽說
語文學習的內涵包括聽、說、讀、寫,傳統英語教學最大的失敗,是學生只會讀寫不會聽說,甚至不少研究所博士班畢業者,號稱讀過若干原文書,遇到老外一樣傻眼,況乎中小學生!
過去英語課除了背單字,多重文法,考試也儘考些連美國學生也未必搞得通的細瑣規則。結果呢?英文念了十數年連上大號、小號都不會講,原因就是教學與生活脫節,把英語當成知識在敎在學,而不是當生活工具在演練。
問題在師資,多數老師雖然敎英文卻不會英語;另外,集體升學考試模式,聽、說檢測在技術上有困難,升學不考學校自然就不敎。中小學推展英語聽、說能力,先要經營英語聽、說的環境,而其關鍵在於人,就是師資。並非敎英語的老師就有能力敎聽、說,理想的具備英語聽、說素養的老師,像是通過托福、英檢中高級等檢測、或國外留學者較佳,但這方面中小師資顯然有待強化。
外師的聽、說教學的確比較有利,中師課室師生不習於英語對談,而外師不熟諳中語,學生必須強迫自己聽懂,也要強迫自己用英語溝通,這種情境有助於英語的聽、說練習。
○外師負擔,學校怕怕
儘管外師需求殷切,並非學校都樂意引進,因為必須若干配合條件。首先,學校必須具有與外師合作教學(cooperative teaching)的能力與熱忱的師資;其次,行政人員有意願承擔外師管理的新增事務。目前的做法為中師搭配外師教學,外師並未減少老師的授課量,反而必須與外師作課程教材的統合諮商,要填寫教學日誌,還要做教學效益評估報告等,對英語老師和教務行政,增加若干負擔。
然而,與外師合作的經驗甚為可貴,對英語老師自我專業成長裨益甚大。像敝校的外師來自美國,她帶給英語老師美國的教學觀念與方法,也帶來美國本土文化(native culture)的習慣語法。而異國文化的教育理念與價值觀,透過合作諮商彼此滲透,對老師的眼界與心智成長都獲得相當提升。
○ 偏遠外師,留人不易
教育部國教司科長陳麗嬌說,許多外師分散在全國各偏遠學校,部分因適應不良等問題而先後離開,由於外師人數與目標相差太遠,教育部也授權各縣市政府自行引進外師。例如,93年教育部已經編列經費,核配給各縣市的外籍英師共達369位(教育部,2004),但成功引進的外師遠低於此數。承辦人李鈺美表示,93年教育部引進第一批外師只有5位,二人還中途離去;94年有35位,也有二人中途解約;95年則有44位,截至12月底已有2人離開。另有半數縣市自行引進外師,94年共33位,95年共60位,也都有部分中途解約回國。顯示外師的聘用制度,存在某些必須克服的癥結。
教育部規劃英語外師,初衷類似「教育優先區」措施,旨在平衡英語教學的城鄉差距,所以偏遠地區弱勢學校優先,立意雖善,但執行困難至少有三:
一、生活條件的問題:偏遠地區食宿交通都不便,文化刺激貧乏,休閒娛樂進修機會也少,除非外師都成苦行僧、史懷哲,留在偏遠地區生活意願不高。而且偏遠學校人力吃緊,一遇假日少人聞問,對外師的生活關照恐怕力有未逮。
二、教學效果的問題:偏遠學校學生英語基本的讀寫普遍較弱,需要的是英語補救教學,外師介入可能陳義過高、徒具形式。另外,基於效益考量,目前每縣市平均不到五名外師的窘況下(例如,台中縣大約每50所國、中小才分配一名),把外師置於百人小校或千人以上的中大型學校,效益落差自不待言。
三、學校負荷問題:偏遠小型學校人力單薄,外師事務讓行政負擔相對吃重。林怡瑾(2002)研究外師教學指出,中師英語能力的好壞,影響與外師互動的頻率與深度。因此,偏遠學校的教師人力、英語團隊的運作是否勝任,必須衡量。
○外師來台,為學中文
國內公立學校體系,除了竹科實驗中學等聘用外師較具經驗,一般都還在試行摸索。台灣政經發展已陷入遲緩,聘用外師的優勢有限,尤其已開發的英語系國家生活水準都不低於台灣。教育部訂的外師薪資,從大畢的起薪約59000多元到博士學位的最高敘薪約86000元,除了加發考核獎金一個月,沒有其他福利津貼與退休给付。這個薪酬水準,要吸引先進國家的合格老師飄洋過海、離鄉背井來台灣,而且一待半年寒、暑假才得回國省親,實在不易。也因此敝校連續申請三年,前二年幾乎一切妥備,對方都幾乎是在登機前夕,教育部才來電通知變卦。
上述理解,外師來台通常不是為五斗米,其誘因筆者認為有二:
一是學中文,中國已是「金磚四國」之首,歐美人士學習中文已成風氣,中文即將成為其的第一外語,來台教書其實是半工半讀學中文。但中文字有繁、簡兩系統,「金磚」指的當然是中國大陸,當大陸也開始大量招募外師時,我們的外師來源恐怕面臨威脅。二是遊歷,體會台灣寶島的異國文化、拓展生活經驗也是外師的目的之ㄧ,今年教育部招募的外師有些是退休老師,其目的殆乎如此。在外師的工作安排及生活照顧上,特別要觀照這兩個需求。
○外師管理,不卑不亢
由於學校習於固定的人事制度,對於外師這種體制外的「化外之民」沒有經驗,管理上不免缺乏信心、流於恐慌。教育部開協調會時,許多學校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,有些只是雞毛蒜皮,如上課節數、差勤管理、交通、生活照護,甚至生病酗酒、在club鬧事等等,問題瑣碎而滑稽,搞得教育部承辦人員也只能說「請大家多擔待」。其實這些問題多屬多慮,外師都是專業教師,怎會愚癡到生活瑣事都無法自理?哪裡沒有外籍人士?至於如何合作,其實就跟其他老師一樣平常看待,不卑不亢,要求專業分工、協調合作、充分融入。
林怡瑾(2002)研究建議學校遵守契約,以西方機構經營的方式管理,以降低外師的流動率。教育部也提醒,謂西方人凡事講求權利義務,希望各校依約行事,免得引起糾紛。筆者認為有困難,其一、國小的工作繁雜,幾無職員編製,雜瑣諸事都要老師代勞,所以教師聘約準則免不了有一條「其他教學或行政之交辦事項」,這點庶乎包山包海,卻也是老師應分攤的義務。外師比正式老師資淺,何能獨厚?其二、中國人老闆、夥計之間不興權利義務,若初任老師老跟學校爭辯權利義務,先不論其主張合理否,學校主管心理恐怕不太接納。
工作上,既然是老師就一視同仁,包括教學與兼任行政事務都應參與分擔,不因外籍身份而有所厚薄。以敝校為例,因應英語外師的特殊性,所以授課不排滿,挪出部分時間做英語相關活動;也配合敝校行事運作,參加學校的例常會議,如教師晨會、朝會典禮、週三教師進修,輪值導護工作以及其他學校活動等。
若一切校務只能按章行事,學校如何彈性應變、積極作為?筆者與敝校外師Jennifer做職前諮商,陳明國人職場談權利、義務的界閾(Boundary line)不像西方明顯,中國人講人情,只要夥伴默默耕耘、不計付出,無形中就會獲得正向回報,或有形物質酬賞、或無形的社會心理補償,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。既然受聘於吾人,理應學習接納吾國吾民的文化價值,這也是外師的一門功課。
本以為外師會表示意見,不料她直點頭稱是。此後懇託諸事,她幾乎都以“yes”回應,敬業態度一流,配合度不輸一般老師,跟一般對外籍、尤其英美人士的印象不同。有同仁敬佩外師的服務精神,卻也為她的辛勞抱屈,但Jennifer只有一句〝I’m nothing〞(沒什麼)。也因此,學校力邀她明年能續約共事。
○生活工作,都應關照
筆者請外師分析美國、台灣教師的甘苦,她謂各有特點。美國家長重視孩子的獨立學習、小組教學與創造思考;臺灣則是傳統的講述教學、重教師權威及教科書本位學習。雖說難以比較,但可以感覺美國老師比台灣難為,台灣有敎師權威較易於管控學生,依教科書教學備課也不必太操心;而創造思考、討論教學法及學生獨立學習活動,都必須老師有周詳的教學設計與生動巧妙的敎法,教學準備與教學過程都相當費神,且歐美老師花在與家長溝通的心血頗多,所以就教學本身,外師來台工作大致不以為苦。
綜觀聘用的經驗,英語外師的生活與工作輔導內容有下列四方面:
一、生活照護方面:主要是衣食住行,首先安頓好住宿環境。其次代為準備交通工具,剛開始可以公車或腳踏車代步,熟了可以考慮機車或汽車,外師一樣具有交通能力,不必過於保護,有的學校考慮專車接送似嫌禮遇過頭。三是告知附近的超市賣場、西式速食店如麥當勞肯德基等,讓外師初步能獨立覓食。四是協助提供手機或家用電話號碼,以便隨時做狀況連繫。
二、教學工作方面:國小約必須上課22節課,現今國小中、高年級每週英語二節課,一位外師每學期大約讓十班學生受惠,對於班數多的中、大型學校來說,不免厚此薄彼。為了讓全校學生雨露均霑,不妨減少外師授課時數,把時間挪做更有效的彈性安排。可做的工作有:巡迴各班教學、安排與師生會話、協助訓練英語團隊、參與英與閱讀的推動、推展學生與外國學生的E-mail交流、規劃主題式的大班拹同教學、歐美節慶風俗廣播介紹等等。
三、育樂需求方面:前面提及外師多有修習中文的需求,可協助其尋找合適的指導老師或補習班,也有外師對中華文化技能有興趣,例如國術、書法、國樂、民族舞蹈等等,可輔導引介學習。鼓勵參加休閒或成長性社團,讓外師除了教學之外可以拓展生活內涵。以敝校為例,外師除了晚間到中文班,課餘還參與了羽球、瑜珈、游泳等活動,忙得充實,讓異域的教學生活有所調劑。
四、假日生活的協助:外師大多初次來台,甚至首度到東方,對於本地懷有憧憬與好奇,一到台灣職前講習接著就是開學工作,當然殷望觀覽遊歷。學校應當提供著名的台灣景點,協助外師前往遊覽,鼓勵或安排老師伴遊或規劃做假日休閒,例如接待外師回家、課餘邀外師餐敘,逢年過節接外師回家共渡等。
○外師加入,學校加分
外師對英語教學與學校形象有正面助益,但也有若干負面效應。聘用外師對學校有利的方面有:一、增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,習於與外國人士開口,見到外籍人士不再恐慌閉嘴。二、提供老師與外師拹同夥伴的共事經驗,提升老師的英語專業素養。三、獲得與外籍人士溝通交流機會,拓展師生文化視野與國際觀。四、外籍員工的聘用管理,催化學校行政肆應變遷的能力,以及涉外事務的經驗。五、外籍教師充實學校多元師資陣容,對學校形象有加分作用。
至於外師教學可能的限制有:一、兩位老師合作教學,可能偏聽說而少讀寫,可能重教學形式而輕教學效果,對於英語學習成就可能不利。二、若干拹同合作方案,教學記錄表、評估單、回饋表、教學週記、會議檢討及文件報告等,增加英語教師的負擔。三、外師的工作準則、聘約、生活輔導與管理,以及教學發展、合作模式及評鑑等,增加學校行政事務負荷。
任何變革與成果都得付出代價,聘用外師雖然有些限制,但外師的加入對學校總是加分作用。學校能夠正向思考,積極面對,外師將為學校注入新的活力。
○未來模式,交換教師
雖然引進外師已然進入第三年,仍屬試行階段。學校對英語教學日益重視,外師的需求日殷,教育部應規劃更多吸引外師的誘因,例如提供學習中文、民族技藝、學位進修、國內休假旅遊等福利待遇;學校方面也應本著肆應變遷創新發展、勇於突破提升品質的企業理念,敞開心胸聘用外師參與教學。
目前國中小學的外師總數不過區區數十人,儼然杯水車薪,而普及卻是巨大的財政負擔。採取交換老師的模式,是可行的變通的辦法,國教司承辦人李鈺美表示教育部正有此一規劃,或許可由與各縣市建立的姐妹縣著手。
交換老師原則以留職留薪的方式,由本國支薪,或許只需補助往返機票等費用,不另支薪聘人,對政府財政衝擊最小。而教師到英、美等先進國家教學,對外語能力、教材教法、異國文化、國際視野及人生閱歷都甚有收穫,咸信不少教師樂於嘗試。不過,目前外師採外加模式,同時搭檔中師教學,若交換老師則外師必須取代中師獨自教學,無中文能力的外師能否勝任,是必須克服的難題。#

參考文獻:
林怡瑾(2002)。外籍教師擔任新竹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
未出版之碩士論文。
教育部(2004)。外籍英語教師Q&A。

淺談學校的宗教教育與生命教育

921震災重建中縣中科國小,為了感念佛光山認養,筆者主張在校園設置觀音塑像,讓師生感恩祈福;為了彰顯尊孔敬學的傳統,在學校入口設置孔子祠,讓小朋友上香祈求聰明進步。一佛一儒,起初家長、老師曾有疑慮,但設置後大家都感覺甚好,心理困惑的會找觀世音像合十,考前緊張的會找孔子公膜拜,孩子感覺平安,體會信仰的力量。其實,信仰是生活的一部分,也是有效的生命教育。
杜威說「教育即生活」,斯賓塞說「教育是生活的準備」,兩人哲學有異,但都主張教育離不開「生活」,而原始人類生活就與宗教相伴隨。佛家說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,可謂我們接納生命的基本態度了。生命如何面對?亙古以來多少宗教家、哲學家為此腸枯思槁、皓首窮經,始終莫衷一是。孩子更是對生命懵懂、對老病無知,或對死亡恐懼。儘管幼苗初長,將來不免面臨生死老病窮愁等難關。父母老師早些讓孩子有這方面的認知,等於打了預防針,在人生道上有了免疫功能,活得比較自在。
◎傳統社會對生命有安定作用
傳統農業時代多數人吃穿匱乏,依然活得自在,現代人物質不缺卻飽嚐壓力。何故?
我國傳統至少有三股力量對生命有安定作用,一是家族,二是宗教,三是土地。過去農村講究家族宗親,家族關係自成一個盤根錯節的體系,個人自出生起就被這個體系牢牢捉住,這個體系對個體提供慰藉與支持。有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,其實宗教一直普植傳統社會數千年,只是柔性存在,像過年過節、時令祭祀、祁禳神鬼,各地廟宇哪裡不比西洋教堂多?除了信仰天地諸神,還有祖先,昇平豐收要謝神,運舛痼恙要問神,大家以廟宇、宗祠為中心,形成情感與生命的共體,彼此取暖慰藉,廟會上你敲鑼我打鼓、你踩高蹺我跑旱船遇;祭祖時你點香我燒錢、你喝酒我划拳,其樂融融。有錢沒錢、有工作沒工作,都沒那麼大不了,有塊土地,隨便種地過活總餓不死,土地成了大家最大的靠山,是生命最真實的存在。
如今不同了,農村解組、宗族渙散,過去心靈的依靠已然不再,生命顯得浮游無根,若沒有積極尋找生命價值、發現生活意義,就覺得徬徨無助。這是時代的新問題,可視為近年來學校推展生命教育的濫觴。
◎宗教是最有力的生命教育
生命敎育做些什麼?恢復過去三股力量嗎?當然做不到,只剩宗教一端猶可努力。生命長與信仰並存,筆者觀察印尼、土耳其等回教國家,男人可以娶四妻,但女人們多安份自持,不哭不鬧。何以如此?因為教義認為女人乃待罪之身,只要好好做人,就能轉世為男,如此心理就平衡了,這就是宗教的力量。如同中國人講果報,佛家講業力。
中國人也講命運,生在官宦之家自幼就是錦衣玉食,過著上流生活;生在窮苦之家從小要節衣縮食,甚至顛沛流離,這是命。有人百般用功吃盡辛苦成績仍難理想;有人輕鬆唸書盡情玩耍,卻老是名列前矛;有人事事順遂做啥成啥,有人處處碰壁搞啥垮啥,這是運。人生一部份歸諸能力與努力,一部份卻不然。固然要敎孩子積極進取,爭取成就與幸福;也要敎孩子具有命運觀,坦然面對挫折與無奈,悅納人生所無法掌控的部分,是另種積極的人生觀。
楊國樞(1990)認為,業報觀能建立人生的意義。人能有幸求取功名,當然人生況味無窮;但平凡人至少行善仍覺得人生有意義,這是業報的積極面;消極面有二,一是做善事雖無回報,仍覺得積陰德,所以內心悅懌;二是做壞事內心有衝突,想要改過救贖,所謂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」。因為神力無邊,人若胡作非為,想到神佛就可能稍歛。業報觀念是宗教約制個人與社會和諧的核心,由此看來,宗教教育也是一種道德教育。
◎宗教信仰也是人的需求之ㄧ
為何宗教與人類歷史同在?因為是基本需求。人間努力與成功未必成因果關係,太多中間變項(intervening variable),只好歸之於神了。人必須與人、與環境、與物種做生存競爭,諸多不確定感,哪能自恃?哪個人遇到飛機亂流不是猛求神佛?哪個人遇黑暗逆境不是暗自祈禱?求神佛保佑也是人的一種心靈需求,無神論只是自欺欺人。
瞿海源(1997)認為台灣沒有一種宗教人口超過50%,所以台灣沒有主流宗教。這種解釋與事實不符,且看,台灣多少家庭能沒有佛龕香案?多少家庭不是隨歲時節令拜拜?粗估至少七成以上吧?農村更幾乎百分之百。這不是宗教嗎?要到教堂彌薩或常駐佛觀才是嗎?我們的宗教已經與民俗融合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份,雖然沒有抱著一本類似聖經或佛經的教義,但諸如靈魂「業報」的觀念,一直深植人心,這就是我門的信仰了。
若孩子不能敬天畏神,則可能唯我獨尊,自以為是,困蹇時無所寄託,生命變得堅而易摧。很遺憾的,學校教育在此一領域似乎空白,父母老師應該鼓勵孩子適當信仰,讓孩子參與學習,指導孩子除了自助,也可以祈求冥冥神力共渡難關。
◎我國教育體系獨漏宗教教育
我國一向政、「教」分離,雖然歷史上曾因統治者個人喜惡,而有幾次對宗教的專斷事件,大體而言是採取寬柔的態度,不強力迎拒,也不因信仰而衝突。也因此,清末以來即缺乏宗教教育政策、制度和實施。中共為無神論者,對心靈信仰幾無觸及;台灣雖有信仰自由,在破除迷信的口號下,學校對宗教一向保持距離。民初以來,為了主科學、破迷信,把拜神當成愚夫愚婦行徑,學校教育自然也就忽略不提。
大陸50年代文革的貽禍,毀孔孟搗佛道,破壞廟祠、教堂與墳墓,徹底拔除人間信仰,道德、祖先、因果業報觀念蕩然,整個文化價值解組。大陸歷經文革的一代,處於文化基因與運動邪說矛盾的認知失調(cognitive dissonance)中,心靈空乏,信仰虛無,缺乏理想及對固有文化的珍視。年輕一代是間接文革受害者,近乎無神主義,思想淺薄,物質取向,心無所寄,只問現在、很少關照過去與將來,這是這代中國人的缺憾。
新加坡曾1983年起對中學生實施宗教教育,將宗教課程分為六科:佛學、聖經知識、印度教知識、回教知識、錫克教知識和儒家思想,由學生任選一科,後來失敗,主因是某些宗教利用這些課程進行傳教,造成宗教間的緊張。從新加坡經驗,國內的宗教教育教材宜依國人信仰比例,採各種宗教綜論的方式。
宗教學者釋恆清(2002)指出,宗教教育分為傳教性、專業性、學術性及通識性四種。目標分別是教化信徒,培養神職人員,比較研究,及宗教試探。學校進行的應是通識性的宗教教育,是試探性的,內容應以我們的主流宗教(佛道儒)為主,其他宗教為輔。
◎宗教教育蘊含於生命教育中
生命教育可與宗教教育統合,分為知、情、行三層面。知識是對生命概念的認知,包括生理生命的關照與生命哲學;情意是對生命價值所採取的態度;行動是對生命實踐的實際追求。而學校的生命教育內涵至少有三,即自我珍視教育、生命禮俗教育以及愛心關懷教育。
自我珍視是看重自己,愛己才能愛人。從心理學的角度看,就是培養正向的自我概念,覺得自己重要,生命美好而有意義。Devito(2003)認為自我概念得自自我評估、他人反應、社會比較及文化教化,所以父母老師應該多給孩子正向回饋,多自我策勵少同儕比較,輔導孩子朝社會期待發展。另種珍視自己是感恩擁有、釋懷缺憾,「常想一二、忘卻八九」的樂觀態度。
生命禮俗是文化基因的一部分,包括從出生到死亡的儀典習俗,像彌月慶生、成年禮俗、結婚作壽、喪禮追祀等,為生命過程平添意義與色彩,也有相互依附與凝聚感情的功能。像喪禮寓有追思感恩、撫慰諮商、互助支援等作用,而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哀傷治療。無神論者也許覺得人死歸零,一切儀式毫無意義,如此可能徒增生者不堪。
愛心關懷包括惻隱之心與助人之行,對別人的苦難感同身受,有民胞物與、人飢己飢、人溺己溺的胸懷。筆者學校曾針對肌萎症學生發起「圓夢計劃」,捐款給弱勢患者做全家環島之旅,留下美好的生命回憶(註:肌委症患者多在青少年離世);又第一時間針對南亞海嘯發起捐款「送愛心到東南亞」等,可歸為具體的愛心關懷的生命教育。
◎融入式實施學校宗教教育
學校的宗教教育中西差異頗大,歐美許多教會學校學生必須做彌薩,回教世界的國家學校常有鮮明的宗教色彩,筆者曾見開羅大學的女生一律戴面紗,外國留學生也無例外;土耳其有些學校一到每天五次的膜拜鐘響,師生立刻放下書本朝麥加跪拜。
我國學校幾乎不碰宗教,無典型的宗教行為,教會學校亦然。但宗教活動,在學生生活中真實存在。例如,一般佛道家庭孩子都曾被帶去收驚,也都跟長輩上廟燒香禮佛,這些常民行為為學生的心靈安頓發揮相當作用,都跟宗教信仰有關。學校教育既然做生活的準備,沒理由視而不見。然而依照前述,我國宗教屬性為柔性信仰,所以教育上也應循此柔性為之,途徑如下:
一、採取融入式的宗教教育:融合各科教學,但以社會科為主,像本土歷史、鄉土教學、融入各科,教材編製時顧及各科的聯絡教學,例如歷史講到釋迦牟尼,同單元時間國語科可閱讀佛教故事,健康教育可以探討素食文化與衍生課題等。
二、採取機會式的宗教教育:機教教育並非隨機,隨機可能沒有機會,也就是要刻意安排,例如國曆四月八日浴佛節、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、國曆十二月廿五日聖誕節,都可以進行機會教育。
三、採取參與式的宗教教育:常見祭典廟會,街路沸騰震聲隆隆,學校雖一副事不關己,師生早已無心上課。盛大的地方宗教活動,應可考慮停課讓學生參與,這不但是很好的宗教體驗,也是實地的鄉土課程。
◎生命教育的具體做法
宗教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蹊徑,至於生命教育的實施,學者論述多在理念與原則層次,僅提出五個具體作法:
一、現身說法,邀請特殊傑出人士演講,分享個人奮鬥成功的例證,激發孩子知足進取樂觀奮發的動力。時下就有許多成功典型,像天生缺少雙手的孤兒口足畫家楊恩典,慘遭電殛四肢只剩一腳一眼的克難好漢謝坤山,出身貧病而突破命運的的乞丐兒子賴東進等,也可以邀請一般環境中成長而努力傑出者。
二、機構參訪,許多富含生命體驗的情境,可以提供孩子思索人生的意義,發現生命的價值。像醫院的急診室、照護病房、安寧病房等,養老院、療養院、孤兒院、特殊學校、特教養護機構、庇護工廠等,都是生命深刻體驗的發掘處所。孩子從中不難發現自身的擁有與幸福,並激發惜福感恩的自覺。
三、宗教參訪,社區廟宇、名剎古寺、教堂道院,甚至在不影響課業下適度參與宗教活動,讓孩子體會其中況味,像參加祈福佈道大會、進香團、廟會表演、聖誕晚會,從中感受宗教氣氛、試探宗教興趣,
四、主題活動,即專案式的宗教教育,利用集會、綜合活動或彈性課程,設計宗教日(週),舉辦演講閱讀、藝文創作、機構參訪或宗教體驗等。慈濟、一貫道志工都有孝親短劇,許多教友媽媽會組訓溫馨聖誕劇場,如描繪瑪麗亞生耶穌的「破馬槽奇蹟」等。
五、閱讀寫作,閱讀以特殊傑出的傳記最好,兼及名人傳記,例如劉俠的「生之歌」、鄭豐喜的「汪洋中的一條船」、沈宗翰的「克難苦學記」等,其中不乏走出困頓危厄的奮鬥經歷,可作為奮發向上的借鑑,老師輔導心得發表,反芻並深化感覺。
◎結語:宗教是信仰也是文化
教育學者強調情意教育,擔心「有教無淚」培養出科技的怪人、理性的無知者,情意的本質因該就是讓人活得像人,承認人有種種喜怒哀樂愛惡欲懼等情緒,敎孩子如何接納與轉化。心理分析論者認為人遇挫折有多種防衛機轉(defense mechanism),有負向也有正向,像昇華、認同、補償等作用都是化悲憤為力量,突破自我尋求人生價值的蛻變。宗教教育就是輔導學生具備正向積極的轉化力量,不但度過難關,也超越自我,所謂化危機為轉機。
要孩子有宗教觀,並不是要敎孩子信教,而是讓孩子在生活儀典的潛移默化中產生宗教情懷,這不僅是一種信仰,也是一種文化,更是最佳的生命教育。
總之,適合國情的宗教教育除了蘊含生命教育之外,還有禮俗教育、道德教育、民族教育、心靈教育、輔導諮商及文化傳承等功能,學校中應該正視並適度推展。#
參考文獻:
釋恆清 (2002)。宗教教育辨義-兼論宗教研修機構體制化的問題 。宗教論述專輯 第
四輯—宗教教育及宗教資源。內政部編印<2002.12>頁249-292。
楊國樞(1990)。報的功能與變遷。見《中國人的世間遊戲》,顧瑜君等著。台北:
張老師月刊。
瞿海源(1997)。宗教教育國際比較分析。台灣社會學研究:第一期(1997/12)。

建立學校形象----從品質與行銷下手

近年高速公路T壩看板開始出現大學的廣告,過去只私校有,今連國立校院也不遑多讓。「老神在在」關起門來辦學的時代已然過去,學校行銷(School marketing)是學校行政的新興項目。
○行銷,突破學校現狀的蹊徑
過去學生來源穩定,傳統家長對學校教育包容度高,畢業幾班進來幾班,隨著少子化、家長教育選擇權的高張、家長自主意識的抬頭、及學校外部的壓力----如民代、民間團體及媒體的挑戰,學校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競爭,中縣就有一所國小五年來減少近五十班。除了努力經營,追求卓越,也要讓外界發現學校優點,才能吸引學生,持續發展。學者黃良義(2005)指出,環境變遷與時勢更迭,學校必須從因循保守蛻變為積極提昇品質,學校的營運與管理倘能汲取企業的經營理念,將有助於強化競爭力,而行銷理念的運用不啻為突破現狀的一項蹊徑。
學校行銷包含校內的組織溝通和校外的宣傳行動,對象是校內人員與外部顧客。前者包含教職員工、學生的內部行銷,後者則涵蓋家長、社區大眾和上級教育主管機關等外界人士。學校應該運用有效的媒介與方法,積極主動行銷,吳清山(2005)提出學校行銷十項策略:(一)高層積極倡導規劃行銷工作,(二)發展學校特色提供行銷素材,(三)善用網路行銷宣揚學校品牌,(四)做好公共關係豐富學校資源,(五)發行學校刊物分享辦學成果,(六)了解顧客期望改變行政行為,(七)建立學校品牌提升學校形象,(八)力行品質服務強化經營效能,(九)撰擬新聞稿件提供媒體報導,(十)建立行銷共識發展行銷文化。
學校行銷與學校公關不同,行銷以品質為基礎,是真實的、是卓越的;公關則是運作而來,是拉攏的、是交易的。學校行銷目的是要建立學校形象(Image of School),樹立學校口碑,俾近悅遠來,吸引顧客(學生與家長)上門。
○形象,學校的口碑
學校形象的建立,對於學校正面效益甚多,筆者歸納犖犖大者至少六項:1.提振師生士氣,2.促進學校凝聚,3.獲得經費補助,4.增加學生來源,5.廣獲外界資源以及6.減少運作阻力。
維護學校形象的維護基本原則是隱惡揚善,積極面要擴大正面消息,消極面要弭減負面消息。正面消息的來源不外學校表現,包括教學學習成果、對外競賽優勝、師生優良事蹟、師資環境設備條件等,除了透過校內宣傳,也要藉助傳播媒體的力量;至於弭減負面消息有二個層面,首先是遏止負面事件的發生,其次則是妥慎的危機處理。
學校平日要見微知著、敏覺問題,不斷創新精進,不以消極守成、但求平安為滿足,才能避免負面狀況。危機處理要及時反應、降低危害、探明原因、化解癥結、檢討改進及追蹤管理等,過程中切忌不相干者介入,慎防有心人士趁隙擴大事端。學校的危機管理與形象管理是相輔相成,特別是危機平息後,重建形象十分重要,研究顯示,有較佳公眾形象的學校,危機爆發後的復原速度也較快。
 近來,許多學校引進企業識別系統(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;CIS),把學校的標誌(Logo)植入學校的物件中,例如校徽校旗、資訊網站、建築意象、簿本、書包兜袋、服裝、茶杯、信封信紙、桌椅等等,作為學校形象與學校行銷的圖騰,普植人心強化印象,達到宣傳效果,例如中縣文雅國小,創校之初對CIS就有一套完整的設計。
硬體層面,從視覺美學的觀點切入,經由校園規劃和藝術傳播的手段,來塑造美好校園形象,例如中縣中科國小,以木竹等本土建材、清水磚拱廊等客家風格,營造彈性典雅的學習空間,突顯地方風貌與傳統意象,強烈傳達了學校風格與教育訴求,觀者多覺印象深刻而美好。學者鍾以俊(2003)說,學校形象由外在的物質景觀和內在的精神景觀組成,學校規劃設計要遵循個性化原則、情意化原則、整體化原則、參與性原則。學校物質景觀的審美設計要把握兩點:校園建設與景觀優美和諧;生態健全、融合自然與人文為一體。學校精神景觀的塑造也有兩端:學校形象的認識和把握;透過審美的傳播在公眾心中留下美好印象。
○媒體,直接的行銷途徑
增加曝光率,是增進學校吸引力的良方,最直接的途徑莫過於大傳媒體。也可透過校刊、文宣的印發,邀請家長、外部人士、長官前來參訪簡介;或透過師生廣伸觸角,參與各項競賽表演、機構社區服務活動等,以良好互動廣結善緣。
善用媒體資源是具體的行銷方式,首要與媒體保持良好關係,對於地方記者、文教記者應維持起碼的聯繫。俗謂「見面三分情」,素未謀面者,記者下筆的負面消息較無所顧忌,正面消息也較趨淡化。與媒體交往應秉持真誠原則,記者多閱人廣闊,過於浮誇矯飾,效果適得其反。
媒體關係的經營也是以學校品質為前提,學校有績效具特色、媒體自然樂於報導,當學校口碑建立,正面事件有加成效益,負面事件的傷害也有消弱作用。筆者嘗見有人以送禮請客的陋習對待記者,媒體人會互通聲息,也許表面不拒,骨子裡卻輕鄙,反而給人搞公關不務實的負面印象。
另外,學校宣傳要具有價值性,常以奇趣搞怪事件見諸媒體,雖然增加曝光率,但畢竟缺乏深度與價值,難獲認同。媒體的運用重質不重量,學校畢竟不同於商品,新聞發布要適度,要對學校的形象有提升作用,除了偶發事件或榮耀事蹟,媒體有興趣找校園的時機有:開學、新生入學、校慶運動會、校園選舉、教師節、藝文表演、畢業典禮、辦理校際競賽、名人來訪、資深教師榮退及偶發事件等等,要能別出心裁並深諳媒體之所欲,即新鮮脫俗、奇趣感人或饒富意義等。
筆者常見校長朋友對記者或卑顏攏絡,或敬而遠之,都非應對之道。歸結經驗與觀察,學校對大傳記者的經營應注意四點:
一、保持起碼的聯繫:平日不妨電話與記者寒喧,或對其當日報導、新聞良窳予以回饋,記者也是作者,對於讀者的回饋通常很期待,也透露讀者對報導的重視與關注,這對記者是種鼓舞,可以增加其正向感覺。
二、適時適量提供消息:記者每天必須有一定的發稿量,得挖空心思搜尋新聞題材,有人自動提供資訊,記者自然歡迎,但是要適合時機,例如學校有重大成果或特殊事件。但也不要太頻繁,同一學校老上媒體,失去新鮮感,容易引起外界反感。
三、不拒絕不迴避:記者非洪水猛獸,找上學校時不要迴避或拒絕採訪,誰喜歡吃閉門羹?有時記者來採訪是上級指派,必須獲得資料才能交差,拒絕採訪等於是破壞其任務,可能以負面材料取代,對學校反而傷害更大。
四、心平氣和面對記者:切記按下情緒,切忌遷怒,以誠懇態度婉轉面對,往往可以獲得諒解。不要以no comment(不予置評)或掛電話應對記者,遷怒帶給記者負向情緒,不予置評等於放棄說明,徒讓負向消息單面傳播。
媒體意識抬頭也有副作用,黑函中傷也多,媒體對於竦動爆料常生見獵心喜、怕落人後,往往未經充分查證就報導,造成學校傷害者數見不鮮。依鄙見,這種情況學校千萬不必怒責媒體,也不必奢求媒體認錯,若結下嫌隙反而不利。應該主動向記者澄清,態度宜理直氣和,表達學校的委曲與傷害,並表示諒解媒體的角色與立場。認識的記者多會表示歉意,陌生的記者也會表示爾後更加留心,也可以向採訪主管(如地方特派或報社採訪主任)反應,若溝通順利而媒體自覺有所虧欠,通常會設法在往後的報導來彌補。
○品質,是學校形象的保證
上媒體的前提是要「有料」,所以品質是學校行銷的前提,沒有品質的行銷是假的,一戳即破;而有品質卻忽略行銷,對學校成果無以彰顯甚至打了折扣。
學校教育品質概念複雜,包括整體教育運作的過程及成果,學校績效與目標符合的程度等,黃建忠(1999)提出其內涵囊括(一)教師的品質、(二)教學的品質、(三)學生的品質、(四)行政的品質及(五)環境的品質。
一、狹義:學校的產出
狹義而言,品質主要來自學校的產出(product),筆者認為學校的具體產出可從十項指標來檢視:
一是學生的學習成效:教學是一種工作(task)--成效(effect)的概念,有
學者強調教學只是一種過程(process),可能只是學術象牙塔的語言,學習要有成果,學習一要達成教學目標,學習要能通過檢測,學習的結果要具備競爭力。
二是學生的學習內涵:課程科目、教學內容應周備而合乎教育規準,肆應知識變遷,避免遺漏價值課程,也要避免充塞垃圾課程。
三是學生的生活教育:生活常規、倫理道德、打掃應對、整節禮貌秩序、服裝儀容、交通安全等生活修養各面向,是否合於水準。
四是學生的多元才藝:除了基本學科,在體育競技、創作藝術、文學音樂、電腦奕棋等各種才能,都能開展多元觸角,豐富學生的生命內涵。
五是學生的競賽成果:學生對外比賽是否脫穎而出,也是衡鑑學校的菁英教育水準及競爭力的展現。
六是教師的專業展現:教師應有良好的養成教育,並不斷參加在職進修,具備高尚的品德服務利他的胸懷,教學認真愛護學生,懂得自律,參與專業組織,遵守教師專業倫理等條件是否俱足。
七是設備的完善豐富:學校的軟硬體環境、建築空間、館室設備、教材教具及圖書等是否周備,有無定期補充更新或提升。
八是優良的學校文化:學校是否據有特殊的優質文化?譬如,英國伊頓中學(Eaton College)以貴族風培養上流文雅人,成大學生紮實質樸呈了工商界的最愛,台大洋溢自由學風是多元民主的搖籃,師範生保守質樸而生活教育好等等,都顯現了學校文化。學校可從共同願景的確立、組織氣氛的改造、學習型團體的推展、落實團隊與個人的進修等路徑,營造優質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。
九是豐收的學生進路:畢業生升學優質學府或進入優良企業的多寡,直接考驗學校的教學成效與學生素質,目前國中畢業有基本學力測驗分發入學,國小也有升學國中資優班、特殊才能班及明星私中等,也對學校教學進行某種檢視。
十是校友的優異表現:校友是學校的真實產品,校友的品格、能力、發展,對社會國家的貢獻及影響力,就是學校產品的最佳證明。
二、廣義:全面品質管理
廣義來看,近來倡導全面品質管理(Total quality management),修正過去只在終端做產品做檢測的單一認定,而改以過程導向的管理,也就是形成性的、發展性的、有機全套的品質概念。特別強調管理者的責任,人性化管理、團隊精神教育訓練、人人負責、把家長當成夥伴,以日新又新的精神力求精進,以滿足教育目標與家長的需求。吳清山(2005)指出,全面品質的管理內涵包括全員參與、持續改進、顧客導向、事實管理及事先預防等。
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)就是採取全面品質管理的檢定,例如中縣葫蘆墩國小通過ISO9001認證,表示學校在標準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教育所應有的優質服務內涵,對學校品質與形象有加分作用。 
○結語,形象就是競爭力
學校形象幾乎是競爭力的同義辭,而形象得自於正確的行銷;行銷的憑藉是品質。所以,辦好學校、做好教育是基本,但還要讓師、生了解,社區、家長共鳴,甚至要讓外埠與上級機關都知曉,學校聲望高,學生來源與資源支持都將不虞匱乏,才能儕身有競爭力的學校。

參考文獻:
吳清山(2005)。學校行政研究。台北:高等教育文化事業。
黃建忠(1999)。國民小學教育品質指標之建構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
究所碩士論文。
黃義良(2005)。國中小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。師大學報。50(2),
139-158。
鍾以俊(2003)。論學校形象的審美設計。教育研究,24(9),85-89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