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

淺談學校的宗教教育與生命教育

921震災重建中縣中科國小,為了感念佛光山認養,筆者主張在校園設置觀音塑像,讓師生感恩祈福;為了彰顯尊孔敬學的傳統,在學校入口設置孔子祠,讓小朋友上香祈求聰明進步。一佛一儒,起初家長、老師曾有疑慮,但設置後大家都感覺甚好,心理困惑的會找觀世音像合十,考前緊張的會找孔子公膜拜,孩子感覺平安,體會信仰的力量。其實,信仰是生活的一部分,也是有效的生命教育。
杜威說「教育即生活」,斯賓塞說「教育是生活的準備」,兩人哲學有異,但都主張教育離不開「生活」,而原始人類生活就與宗教相伴隨。佛家說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,可謂我們接納生命的基本態度了。生命如何面對?亙古以來多少宗教家、哲學家為此腸枯思槁、皓首窮經,始終莫衷一是。孩子更是對生命懵懂、對老病無知,或對死亡恐懼。儘管幼苗初長,將來不免面臨生死老病窮愁等難關。父母老師早些讓孩子有這方面的認知,等於打了預防針,在人生道上有了免疫功能,活得比較自在。
◎傳統社會對生命有安定作用
傳統農業時代多數人吃穿匱乏,依然活得自在,現代人物質不缺卻飽嚐壓力。何故?
我國傳統至少有三股力量對生命有安定作用,一是家族,二是宗教,三是土地。過去農村講究家族宗親,家族關係自成一個盤根錯節的體系,個人自出生起就被這個體系牢牢捉住,這個體系對個體提供慰藉與支持。有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,其實宗教一直普植傳統社會數千年,只是柔性存在,像過年過節、時令祭祀、祁禳神鬼,各地廟宇哪裡不比西洋教堂多?除了信仰天地諸神,還有祖先,昇平豐收要謝神,運舛痼恙要問神,大家以廟宇、宗祠為中心,形成情感與生命的共體,彼此取暖慰藉,廟會上你敲鑼我打鼓、你踩高蹺我跑旱船遇;祭祖時你點香我燒錢、你喝酒我划拳,其樂融融。有錢沒錢、有工作沒工作,都沒那麼大不了,有塊土地,隨便種地過活總餓不死,土地成了大家最大的靠山,是生命最真實的存在。
如今不同了,農村解組、宗族渙散,過去心靈的依靠已然不再,生命顯得浮游無根,若沒有積極尋找生命價值、發現生活意義,就覺得徬徨無助。這是時代的新問題,可視為近年來學校推展生命教育的濫觴。
◎宗教是最有力的生命教育
生命敎育做些什麼?恢復過去三股力量嗎?當然做不到,只剩宗教一端猶可努力。生命長與信仰並存,筆者觀察印尼、土耳其等回教國家,男人可以娶四妻,但女人們多安份自持,不哭不鬧。何以如此?因為教義認為女人乃待罪之身,只要好好做人,就能轉世為男,如此心理就平衡了,這就是宗教的力量。如同中國人講果報,佛家講業力。
中國人也講命運,生在官宦之家自幼就是錦衣玉食,過著上流生活;生在窮苦之家從小要節衣縮食,甚至顛沛流離,這是命。有人百般用功吃盡辛苦成績仍難理想;有人輕鬆唸書盡情玩耍,卻老是名列前矛;有人事事順遂做啥成啥,有人處處碰壁搞啥垮啥,這是運。人生一部份歸諸能力與努力,一部份卻不然。固然要敎孩子積極進取,爭取成就與幸福;也要敎孩子具有命運觀,坦然面對挫折與無奈,悅納人生所無法掌控的部分,是另種積極的人生觀。
楊國樞(1990)認為,業報觀能建立人生的意義。人能有幸求取功名,當然人生況味無窮;但平凡人至少行善仍覺得人生有意義,這是業報的積極面;消極面有二,一是做善事雖無回報,仍覺得積陰德,所以內心悅懌;二是做壞事內心有衝突,想要改過救贖,所謂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」。因為神力無邊,人若胡作非為,想到神佛就可能稍歛。業報觀念是宗教約制個人與社會和諧的核心,由此看來,宗教教育也是一種道德教育。
◎宗教信仰也是人的需求之ㄧ
為何宗教與人類歷史同在?因為是基本需求。人間努力與成功未必成因果關係,太多中間變項(intervening variable),只好歸之於神了。人必須與人、與環境、與物種做生存競爭,諸多不確定感,哪能自恃?哪個人遇到飛機亂流不是猛求神佛?哪個人遇黑暗逆境不是暗自祈禱?求神佛保佑也是人的一種心靈需求,無神論只是自欺欺人。
瞿海源(1997)認為台灣沒有一種宗教人口超過50%,所以台灣沒有主流宗教。這種解釋與事實不符,且看,台灣多少家庭能沒有佛龕香案?多少家庭不是隨歲時節令拜拜?粗估至少七成以上吧?農村更幾乎百分之百。這不是宗教嗎?要到教堂彌薩或常駐佛觀才是嗎?我們的宗教已經與民俗融合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份,雖然沒有抱著一本類似聖經或佛經的教義,但諸如靈魂「業報」的觀念,一直深植人心,這就是我門的信仰了。
若孩子不能敬天畏神,則可能唯我獨尊,自以為是,困蹇時無所寄託,生命變得堅而易摧。很遺憾的,學校教育在此一領域似乎空白,父母老師應該鼓勵孩子適當信仰,讓孩子參與學習,指導孩子除了自助,也可以祈求冥冥神力共渡難關。
◎我國教育體系獨漏宗教教育
我國一向政、「教」分離,雖然歷史上曾因統治者個人喜惡,而有幾次對宗教的專斷事件,大體而言是採取寬柔的態度,不強力迎拒,也不因信仰而衝突。也因此,清末以來即缺乏宗教教育政策、制度和實施。中共為無神論者,對心靈信仰幾無觸及;台灣雖有信仰自由,在破除迷信的口號下,學校對宗教一向保持距離。民初以來,為了主科學、破迷信,把拜神當成愚夫愚婦行徑,學校教育自然也就忽略不提。
大陸50年代文革的貽禍,毀孔孟搗佛道,破壞廟祠、教堂與墳墓,徹底拔除人間信仰,道德、祖先、因果業報觀念蕩然,整個文化價值解組。大陸歷經文革的一代,處於文化基因與運動邪說矛盾的認知失調(cognitive dissonance)中,心靈空乏,信仰虛無,缺乏理想及對固有文化的珍視。年輕一代是間接文革受害者,近乎無神主義,思想淺薄,物質取向,心無所寄,只問現在、很少關照過去與將來,這是這代中國人的缺憾。
新加坡曾1983年起對中學生實施宗教教育,將宗教課程分為六科:佛學、聖經知識、印度教知識、回教知識、錫克教知識和儒家思想,由學生任選一科,後來失敗,主因是某些宗教利用這些課程進行傳教,造成宗教間的緊張。從新加坡經驗,國內的宗教教育教材宜依國人信仰比例,採各種宗教綜論的方式。
宗教學者釋恆清(2002)指出,宗教教育分為傳教性、專業性、學術性及通識性四種。目標分別是教化信徒,培養神職人員,比較研究,及宗教試探。學校進行的應是通識性的宗教教育,是試探性的,內容應以我們的主流宗教(佛道儒)為主,其他宗教為輔。
◎宗教教育蘊含於生命教育中
生命教育可與宗教教育統合,分為知、情、行三層面。知識是對生命概念的認知,包括生理生命的關照與生命哲學;情意是對生命價值所採取的態度;行動是對生命實踐的實際追求。而學校的生命教育內涵至少有三,即自我珍視教育、生命禮俗教育以及愛心關懷教育。
自我珍視是看重自己,愛己才能愛人。從心理學的角度看,就是培養正向的自我概念,覺得自己重要,生命美好而有意義。Devito(2003)認為自我概念得自自我評估、他人反應、社會比較及文化教化,所以父母老師應該多給孩子正向回饋,多自我策勵少同儕比較,輔導孩子朝社會期待發展。另種珍視自己是感恩擁有、釋懷缺憾,「常想一二、忘卻八九」的樂觀態度。
生命禮俗是文化基因的一部分,包括從出生到死亡的儀典習俗,像彌月慶生、成年禮俗、結婚作壽、喪禮追祀等,為生命過程平添意義與色彩,也有相互依附與凝聚感情的功能。像喪禮寓有追思感恩、撫慰諮商、互助支援等作用,而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哀傷治療。無神論者也許覺得人死歸零,一切儀式毫無意義,如此可能徒增生者不堪。
愛心關懷包括惻隱之心與助人之行,對別人的苦難感同身受,有民胞物與、人飢己飢、人溺己溺的胸懷。筆者學校曾針對肌萎症學生發起「圓夢計劃」,捐款給弱勢患者做全家環島之旅,留下美好的生命回憶(註:肌委症患者多在青少年離世);又第一時間針對南亞海嘯發起捐款「送愛心到東南亞」等,可歸為具體的愛心關懷的生命教育。
◎融入式實施學校宗教教育
學校的宗教教育中西差異頗大,歐美許多教會學校學生必須做彌薩,回教世界的國家學校常有鮮明的宗教色彩,筆者曾見開羅大學的女生一律戴面紗,外國留學生也無例外;土耳其有些學校一到每天五次的膜拜鐘響,師生立刻放下書本朝麥加跪拜。
我國學校幾乎不碰宗教,無典型的宗教行為,教會學校亦然。但宗教活動,在學生生活中真實存在。例如,一般佛道家庭孩子都曾被帶去收驚,也都跟長輩上廟燒香禮佛,這些常民行為為學生的心靈安頓發揮相當作用,都跟宗教信仰有關。學校教育既然做生活的準備,沒理由視而不見。然而依照前述,我國宗教屬性為柔性信仰,所以教育上也應循此柔性為之,途徑如下:
一、採取融入式的宗教教育:融合各科教學,但以社會科為主,像本土歷史、鄉土教學、融入各科,教材編製時顧及各科的聯絡教學,例如歷史講到釋迦牟尼,同單元時間國語科可閱讀佛教故事,健康教育可以探討素食文化與衍生課題等。
二、採取機會式的宗教教育:機教教育並非隨機,隨機可能沒有機會,也就是要刻意安排,例如國曆四月八日浴佛節、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、國曆十二月廿五日聖誕節,都可以進行機會教育。
三、採取參與式的宗教教育:常見祭典廟會,街路沸騰震聲隆隆,學校雖一副事不關己,師生早已無心上課。盛大的地方宗教活動,應可考慮停課讓學生參與,這不但是很好的宗教體驗,也是實地的鄉土課程。
◎生命教育的具體做法
宗教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蹊徑,至於生命教育的實施,學者論述多在理念與原則層次,僅提出五個具體作法:
一、現身說法,邀請特殊傑出人士演講,分享個人奮鬥成功的例證,激發孩子知足進取樂觀奮發的動力。時下就有許多成功典型,像天生缺少雙手的孤兒口足畫家楊恩典,慘遭電殛四肢只剩一腳一眼的克難好漢謝坤山,出身貧病而突破命運的的乞丐兒子賴東進等,也可以邀請一般環境中成長而努力傑出者。
二、機構參訪,許多富含生命體驗的情境,可以提供孩子思索人生的意義,發現生命的價值。像醫院的急診室、照護病房、安寧病房等,養老院、療養院、孤兒院、特殊學校、特教養護機構、庇護工廠等,都是生命深刻體驗的發掘處所。孩子從中不難發現自身的擁有與幸福,並激發惜福感恩的自覺。
三、宗教參訪,社區廟宇、名剎古寺、教堂道院,甚至在不影響課業下適度參與宗教活動,讓孩子體會其中況味,像參加祈福佈道大會、進香團、廟會表演、聖誕晚會,從中感受宗教氣氛、試探宗教興趣,
四、主題活動,即專案式的宗教教育,利用集會、綜合活動或彈性課程,設計宗教日(週),舉辦演講閱讀、藝文創作、機構參訪或宗教體驗等。慈濟、一貫道志工都有孝親短劇,許多教友媽媽會組訓溫馨聖誕劇場,如描繪瑪麗亞生耶穌的「破馬槽奇蹟」等。
五、閱讀寫作,閱讀以特殊傑出的傳記最好,兼及名人傳記,例如劉俠的「生之歌」、鄭豐喜的「汪洋中的一條船」、沈宗翰的「克難苦學記」等,其中不乏走出困頓危厄的奮鬥經歷,可作為奮發向上的借鑑,老師輔導心得發表,反芻並深化感覺。
◎結語:宗教是信仰也是文化
教育學者強調情意教育,擔心「有教無淚」培養出科技的怪人、理性的無知者,情意的本質因該就是讓人活得像人,承認人有種種喜怒哀樂愛惡欲懼等情緒,敎孩子如何接納與轉化。心理分析論者認為人遇挫折有多種防衛機轉(defense mechanism),有負向也有正向,像昇華、認同、補償等作用都是化悲憤為力量,突破自我尋求人生價值的蛻變。宗教教育就是輔導學生具備正向積極的轉化力量,不但度過難關,也超越自我,所謂化危機為轉機。
要孩子有宗教觀,並不是要敎孩子信教,而是讓孩子在生活儀典的潛移默化中產生宗教情懷,這不僅是一種信仰,也是一種文化,更是最佳的生命教育。
總之,適合國情的宗教教育除了蘊含生命教育之外,還有禮俗教育、道德教育、民族教育、心靈教育、輔導諮商及文化傳承等功能,學校中應該正視並適度推展。#
參考文獻:
釋恆清 (2002)。宗教教育辨義-兼論宗教研修機構體制化的問題 。宗教論述專輯 第
四輯—宗教教育及宗教資源。內政部編印<2002.12>頁249-292。
楊國樞(1990)。報的功能與變遷。見《中國人的世間遊戲》,顧瑜君等著。台北:
張老師月刊。
瞿海源(1997)。宗教教育國際比較分析。台灣社會學研究:第一期(1997/12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