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

一場學校與家庭的戰爭--淺談親師之間的鴻溝與橋樑

有一則笑話。老師說:這孩子真是朽木,一拿到書就睡著;家長則說:這孩子真是成才,睡著了還拿著書。這個笑話正說明當今大部分老師與父母對孩子認知的落差,孩子在家庭是個寶,在學校卻可能只是芸芸眾生的一員,這一點家長總覺得難以接受,老師可能覺得現實如此,莫可如何。
十幾年前,全世界最大的小學台北縣秀朗國小傳出這樣的故事:
家長會副會長到校長室向張培方校長表示,孩子晨間打掃廁所浪費時間,如果學校允許,可以由家長會出錢外包清潔公司來掃廁所,孩子早晨只要專心唸書就行。張校長不置可否,等副會長一走,他請來級任老師,要求分配給副會長兒子原來的廁所清潔工作之外,另加廁所外面那塊草坪。翌日副會長到校長室興師問罪,張校長不疾不徐解釋,你的孩子在家一定沒做家事,學校必須把他家裡缺少的這份勞動教育補回來。
這是真實故事,那時教改尚未啟動,加上張校長辦學深獲肯定,所以能夠折服副會長。如今這種家庭、學校間的教育價值矛盾依然存在,但是要讓家長依順學校的理念,已然不再那麼容易。現在學生比以前活潑自主,但勤勞禮節生活常規則明顯退步,站在家長的立場可能不覺得困擾,但在維持班級教育情境順暢的老師來說,則感覺運作困難。看似小事,一不經意就會演變成家庭與學校的衝突、親師關係的緊張,搞得家長懸心、教師沮喪等大家不樂見的局面。
孩子少、孩子嬌,造成父母過度信任孩子,也可能一句孩子無心的「口誤」,損害親師關係。我當級任有過一例,有天早晨剛進學校,工友就找我說校長請我過去,一到校長室見某鄉民代表歪在沙發上抖者二郎腿,見我就放聲斥責:你當什麼老師,怎可讓女學生在廁所裡吃便當?沒影的事,我被說得丈二金剛。但這位代表卻盛怒大罵,搞得校長直道歉圓場,這件事我被罵得莫名其妙,心中委屈不平,期末就調離這所學校。原來,我當時退伍未久對廁所清潔打掃標準較嚴,要求小朋友要掃到「在廁所吃便當不會噁心」,這樣一句話會變成「讓學生在廁所裡吃便當」,是由於其中一名功課好個性強的獨生女,最近成績稍退,懷疑老師對其他同學較好,可能萌生妒意,回家把老師的話「誤傳」,父母疼女心切,未加釐清,就找來地方人物對付老師了。這真是「一支鵝毛變成一隻鵝」的典型版。偏偏,這種故事在學校的老師與家長之間愈來愈多,也愈來愈嚴重,家長經常抓住一句老師的話,質問老師為何這樣說,老師一天說過多少話真的自己也弄不清,說穿了,背後都是成見、情緒或態度在作祟。
筆者服務的經驗中,看過不少現象,例如:小一新生因為固著於幼稚園的生活想回家,而與老師在教室門口拔河的情景,家長說孩子在家快樂活潑,一到學校就鬧肚子痛,怪學校環節出了問題,老師則覺得這只是個案;曾見新生的阿公拿起羅盤在教室東合計西合計,要求老師給寶貝孫子坐在大吉大利的方位,讓老師不知如何是好;學校安排游泳課要求一律下水練習,就有不少家長以各種理由寫了聯絡簿,不許孩子下水,例如過敏啦、畏冷啊、皮膚不好啦、芝麻小傷啦、命中剋水啦等等,瞭解起來原來只是依了孩子的意願所為,老師常因為父母成為孩子逃避的「靠山」而懊惱;上學常見父母背書包拎手提袋,小孩兩手空空跟著,老師教孩子要分擔父母辛勞,父母卻只管寵愛。愈來愈多家長是寶貝孩子到極點,老師大概也只能攤手徒呼奈何。
二十年前老師聯絡家長學童的缺點,家長多半能夠接受,有的因此責罰孩子;現在家長多半怪老師對孩子有成見、沒有愛心。從前學校罰完家庭罰,老師打完父母打,期望一致管教一致,老師帶頭家長跟,倒也相安無事。過往學校主導家庭配合、老師帶頭家長跟班的教育模式,大致平靜和諧;這種模式如今受到考驗,家庭跟學校兩種做法、父母與老師兩種想法的已經日益普遍。而孩子的行為表現在家在校有不同的標準,不但孩子無所適從,學校的教育行為可能被家庭抵銷,造成教育投資的浪費。今日台灣受教育思潮分歧的影響,往好的說是價值多元,往壞的說則是則是價值迷亂,老師傳遞的價值總有家長未必認同,常有順了姑意違了嫂意之憾。
親師管教態度的不同,對孩子期望的落差,是新的教育難題,究其原因,筆者歸納大致有五點:
一、少子化的影響
過去每家五、六個孩子甚至更多,且傳統以來父母多爲生活奔苦,父母的焦點是三餐,不是孩子,孩子夭折一個給人一個,都算不了什麼。到了學校老師怎麼管教都行,聽憑打罵,父母根本沒有心思可去聞問,老師有絕對的教育權;但現在每家只有一、二小孩,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。安康的小家庭給孩子吃好穿好,父母親的焦點由三餐轉移到對孩子的教育上面。學校動輒二、三十人的班級環境,老師的愛心與精力總是有限,孩子在家是個寶,在學校可能只是根草,家庭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百分百,在學校卻只能分享二、三十分之一的關懷,父母的角度覺得教師的愛心不足夠,教師的角度覺得父母太寵溺,認知差距大,衝突何能免?
二、受個人主義思潮抬頭的影響
二次戰後世界承平,國家集體主義衰微,個人主義抬頭。教育上強調尊重個體,主張發展個性、活出自我。在小家庭型態中,家長以此為孩子的陶冶主軸,似無不好,但孩子到學校馬上面臨群體生活的約制,班級生態、教室環境都不允許有過多的個人主義,要讓班級學習情境順利,勢必犧牲某種程度的個人自由,這點也與許多家長的教養方式有出入。例如服裝問題,有家長認為孩子穿出個性就好,何必死板板的制服,而學校認為制服代表團體紀律與對學校的認同,光服裝問題,就可以感受家庭個人主義與學校團體環境的衝突了。
三、受父母教育水準提高的影響
過去的農村社會資訊閉塞、交通不便,父母多為「青暝牛」、目不識丁,遑論對教育的參與,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就對了,完全沒有置喙的能力,老師是知識的化身、文化的代表,學校是知識的專賣店,學校的教育措施、老師的教學管理,家長只能照單全收。現在不然,父母都受過相當教育,甚至學歷與老師不相上下,加以傳媒充斥、資訊發達,老師不再是知識的化身,學校也不再是知識的專賣店,家長有自己的判斷力與主張,家長教育權伸張,教師專業受到空前的挑戰,家長要求日夥,老師尊嚴受威脅,士氣漸損,如此親師問題怎能不多?
四、受教育改革思潮的影響
邇來育改革的呼聲澎湃洶湧,傳統教育哲學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激,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瀰天蓋地,老師一時難以因應,學校一時難以適從,在哲學與績效相衝突、理念與實際相矛盾的情況下,鬆綁、快樂草率成了教改主軸。家長雖然樂見孩子快樂鬆綁,卻不能忍受孩子淺碟學習學力弱化的事實,家長受教改思潮的影響,「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」,這種「天堂美事」老師辦不到,家長卻不諒解,教改的錯誤原不該由老師來承擔,但家長不找老師又能找誰?
五、受社會價值觀迷亂的影響
連年選戰你死我活,廟堂場合惡語攻訐,政治人物尖酸刻薄,選舉民粹撕裂人群,上行下效,也拉開學校、家庭的距離。過去教導孩子要溫良恭檢讓等美德,成了迂腐陳論,大家比兇比狠比奸比矇術,只要能奪取就是有價值的,就該受到歡呼。過去嘆「笑貧不笑娼」,現在則是「笑輸不笑贏」,只要能贏沒什麼不可以的,這種怪象,因為媒體的大肆宣染,幾乎無所不在。以台灣近來的選舉狂熱為例,許多家長(若干老師也如此)已經淪為政治狂熱的信徒,部分家長言行對孩子思想價值的誘導,已經偏離客觀中道,對於學校老師以事實邏輯來啟導學生正確的認知與判斷力,反而不能接納,輕者造成學生價值混淆、認知失調,重者也衍生親師緊張、互不信任,這是台灣教育的新難題!
此外,盧玉燕等(民91)認為親師溝通的障礙包括兩者的心理差距、認知歧異、斷章取義、指責說教及妄下評斷等。依筆者觀察近二十年來的國小親師互動現場,發覺過去這些障礙的責任多出在教師一方,而近年來更迭明顯,家長犯這些障礙者已經愈來愈普遍。
關於親師衝突,學者吳雁門(民92)的看法分為下列四種類型:一是過度關心型,家長企圖以「專家型」的溝通方式控制親師關係,讓學校疲於應付。二是漠不關心型,雖然少有親師衝突,但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未能有效配合,甚至找不到家長。三是敵意對抗型,此類家長來自偏見或失敗的學校溝通經驗,常以反對與擴大事端來處理親師問題,刻意曲解學校政策,宣染事件或以投書、運用媒體來施壓,擴大親師矛盾。四是反對教育型,家庭的價值觀嚴重扭曲,家長行為不良、犯罪家庭等,學生違常行為嚴重,親師溝通也顯著困難。
上述一、三型是近來家長意識抬頭的負作用,一型家長不視教育為專業,過多的關心變成干涉,讓學校覺得綁手綁腳;三型家長製造問題,尤其家長動輒以媒體或外力來挾制學校就,就算爭得了是非,但對學校老師及教育的斲傷,往往難以瀰補。上述問題雖然在家長,但影響卻在學校、老師,所以老師必須改變家長,以求趨吉避凶,化阻力為助力。
化解衝突、建立理想的親師關係,是老師應該修習的一門重要課程,有關學者也提出親師衝突管理的策略:
一、關係的營造:積極傾聽家長的需求與抱怨,掌握事情的焦點,教師必須改變傳統「你高我低」的互動地位,調適為平權溝通,主動、尊重吸納家長為合夥人。教師須知,良好親師關係是教育合作的基礎,教師是親師關係的主控者,教師專業能力也包含悅納的溝通態度。
二、情感的共享:與家長分享家長、子女正向積極的特質,師最好抱持「報喜不報憂」的心態(盧玉燕等,民91),共同捕捉美好的記憶,享受成就的愉悅。在氣氛未營造之前,不要「哪壺不開提哪壺」,讚美孩子是對家長最大的鼓舞,說話時能站在家長的位置,把學生視同己出,與爸媽一同感覺那份情感。
三、溝通的藝術:對於過度關心的家長,要消弱與化解並行。消弱是適度減低對他的注意力,可以適時表現許多更急迫之要務必須處理,讓家長了解他的問題並非最重要。若家長干涉的行為過多,也可以適度迴避(即所謂「暫緩技術」),再找時機好整以暇主動展現接納之善意。解釋是適時提供客觀資料,澄清家長疑慮或誤解,以誠挚的語言、體諒的神采,反應家長的感受,呈現自己的做法(吳雁門,民92)。這時候身段要夠軟,原則要夠硬,身段軟可以化解對立,原則硬可以遂行教育目標。
四、人力資源的運用:「一物剋一物」,有些家長偏偏需要某甲才說得通,就定然必須偏勞某甲。運用得巧,班親會、家長會常是老師溝通好幫手;有些資深老師在學校既久,遍地桃李,在學區普獲尊重,也大致了解家長生態,可以扮演與家長溝通的最佳橋樑;古道熱腸、聲望良好的地方人士,也可以發揮親師事件的一道防線。平日稍做經營,需時妙用無窮。
五、物力資源的應用:目前坊間媒體太多似是而非的的教育觀念在蔓延,許多家長也難受其影響,提供正確的文宣書籍、錄影音帶等媒材給家長,可以導正家長的教育觀念,教師也可以多多利用電話、書信、聯絡簿、電子網路等方式,闡明教育原則與教學理念。
六、從進修展現專業:老師在課程教學教材教法及教育學理上,都要不斷進修精進,有效教學、有能力帶好學生,是獲得家長肯定的基本條件;精通教育學理,使用正確教育策略,才能建立教育信心,進而贏取家長認同並配合自己的教學理念。
另外,傳統認為低收入、貧窮、文化不利(cultural disadvantage)或低社經(low SES)的家長,由於他們經濟或其他各方面家庭條件較差,相對而言比其他父母更需要親職教育的相關技能(黃德祥,民86);然而筆者觀察,目前低社經家長固然增加老師的教學負擔,但這多半只需在親職教育方面著力,真正讓老師困擾甚至打擊老師服務士氣的,反而是高社經的家長群,他們懂得批評提議,懂得政治模式處理校園爭議,懂得運作團體力量,更懂得利用媒體壓力,也經常使用指導口吻,甚至干涉老師教學,常讓只熟於教室教學行為的單純老師疲於招架,這是家長意識抬頭附帶的原罪。如何與高社經家長有效溝通、良性互動,是今日老師的重要課題,惟這方面之研究與探討缺缺,應是今後教育研究的可貴領域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