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

不信春風喚不回-教育改革的缺失與再出發

教改,是近十餘年來政府最有魄力最重大的政策之一,可惜決策內容、執行方法都草率立就、缺失重重,而苦果卻是由全民所共同承擔。
偏執,是教改一開頭就錯的。教育哲學派別眾多,許多學說甚至南轅北轍,甲家之是恰是乙家之非,沒有哪家之言代表真理,追求理想要兼顧實際,理念上獨尊人本,教學上獨尊建構,都是偏執。過去威權時代,也不曾對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如此專一過。
教改,強調要給學生「帶得走的能力」,卻跳過學習「知識」本身。具體來說,例如國文文字靈光不靈光沒關係,只要會寫出好文章就好。這話聽來美麗,教改就是這種天真浪漫!這種浪漫,使孩子沒有知識,當然也沒有能力。
十年來,第一線教育工作者講話被解讀抗拒,反教改,甚至既得利益者的反撲,現在已然證明許多路是走錯了,教改難道不該痛切檢討?有關教改,指陳的人累了,聽的人麻木了,不必再去批判誰的錯、聲討誰的責任,逝者已矣,往前看,趕快檢討趕快修正,永遠不嫌遲。下一代的前途,國家的前景,靠智慧來決定。
本文是以一個國民教育現場參與者的角度,具體而微觀提出對十餘年來教改的犖犖大者,從教育改革的意識形態、政策、發展模式、讀寫算能力、教學效果、績效責任、學生能力本位、生活與倫理、意志與體能之鍛鍊及師範制度等十個面向之變革,提出淺見,希望能引發省思。
一、真正跳脫意識型態來經營教育:
過去說意識型態(ideology)宰制教育,如今似乎更明顯,發展到極致就像文革,大幹一陣容易,收拾殘局難,甚至得付出倒退半世紀的代價。意識型態是一種偏見,有自我中心的排他性,有非我族類的歧視性,有我高你低的優越感,有種種不平等的期待。意識型態往往成為政治操控教育的工具,透過曲解的價值、醜化的手段、誤導的內容,灌輸給孩子認知偏誤和價值扭曲。
目前台灣選舉政治走到極端,為了取得政(治)權,價值觀都各自曲解、對立,壓縮理性空間,過去寄望學界為價值的堡壘,學者為價值的衛士,如今學者上焉者噤聲自保,下焉者帶頭扭曲,甚至以學者桂冠開政治戰車者亦不乏其人。教育改革、教育內涵大量滲入政治意象,像語文史地等爭議,都是說變就變,無發展無實徵無評鑑無試驗,取決於一唸之間,這一唸之間就是意識形態。國內選舉,征戰連年,政權或有輪替,學者或要聞風跟跑,教育也要聞風跟跑,做為傳遞人類價值的教育領域,能不保留神聖淨土嗎?
意識形態應該退出教育,教育不能由政治狂熱者來主導。狂熱者去搞選舉、搞革命,但絕不適合搞教育。過去十餘年來國內教育去專業化,人人可以談教育,喧賓奪主,學教育的給屏棄門外,在教改亂世中缺席,這是盲目的。試問:交通改革若由一群醫師來做,行嗎?
二、全面評鑑並檢討教改的政策:
若從八十三年四一○算起,教改已經超過十年,事實上教改從高市試辦高中自願就學方案,到制定新的教育法令,隨著教育改革諮議報告而來的一連串教育變革,開放教科書、師資培育多元化、多元入學、廣開高中大學設立、九年一貫的國中小課程,……改革措施雖多,幾乎沒有一樣達到預期。教改人士信念堅定,對於政策的質疑、困難的反應,都視為舊勢力反撲、對改革的抗拒,鮮少正視或檢討錯誤,寧可一誤再誤,懸崖仍不勒馬。
應該冷靜下來,再次聽聽大家的意見。
教育法令可行嗎?教改政策合理嗎?決策模式正常嗎?課程教材合乎價值或教育規準嗎?教師養成教育正確嗎?教學與學習效果進步嗎?能力的培養合乎預期嗎?生活教育成功嗎?學生課業升學壓力減輕了嗎?符合家長期望嗎?教育改革十年來投注一千五百億,合乎教育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嗎?
如果上述問題是否定的,就應該及早檢討,勇於修正。
三、重新檢視傳統教育發展模式的優點:
台灣國民教育大抵延續日據時代的模式,包括教學方式與訓育方法。東方的新加坡、南韓的教育模式也差不遠,講究負責任守本分、勤學用功、服從紀律、重校園倫理與師道尊嚴等,以此維繫校園的價值體系。除了五十七年九年國民義務教義的實施,台灣的教育改變大抵溫和謹慎。
過去有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發課程教材,並負責教師的進修研習;國立編譯館編修教科書,並負責試用與評鑑。前者叫板橋模式,後者叫舟山模式,培植了一批課程學者、學科專家及教學實務發展人員。教育變革都循序漸進程序嚴謹,因為教育不能兒戲,弄錯了學生已然長大不能可逆重來,其代價是無法彌補的。過去教科書的研發,至少編修四年、試用一年,再經修訂才能正式使用;而教改急就章,例如,從八十九年三月公佈綱要到該年九月一年級教科書試用,只有半年,其兒戲發展讓人嘆為觀止。
教育發展應借重專業團隊,教育學者研究指導教育哲學、課程概念;學科專家以其學科專業知識,賡續發展教材教法;老師以現場教學試煉,提供教材教法之回饋及評鑑;教育行政人員擬定計畫、宣導執行、考核修正之。改變都必然有理論或需求基礎,資料蒐集、方案初探、選擇決定、計畫發展、執行試辦、評鑑修改以及正式實施等步驟,本是必然的發展模式;但近年教改完全跳脫模式,也許僅憑幾個非教育人士的善意、使命感或想像力,想到就說、說了就做,做了就不改,結果決策錯誤、執行窒礙,本來還平靜的教育環境,弄得遍地哀鴻。
傳統教育發展模式有其可貴之處,教改又不是教育革命,何必驚天動地?國民教育是國家教育,建議重拾穩健安全的模式,別讓學生成為政商競逐的受害者。
四、加強學生讀寫算的真功夫
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有些鬆散課程,像國小的綜合活動四節、彈性課二節、低年級的生活課四節、教些村里傳說的鄉土教材課一節、硬加上粗噪音標的鄉土語言課一節等,加起來近乎三分之一,一些未經價值分析的教材,與乏結構化的學習,而排擠掉正規課程。
而,國語十節變五節,數學六節變三節,小高還錯別字連篇、九九乘法背不出來,這樣的閱讀寫作、計算解題能力,哪裡帶得走?知識是能力的根基,培根說「知識即力量」,沒有知識怎有能力?國中小固然降低程度「快樂鬆綁」,到高中大學面臨斷層銜接瓶頸,卻要生吞活剝補齊。
求學的基本功夫不外讀寫算,認為孩子天生就能創造思考,陳義甚高。例如,有教改人士質疑:老師為何讓孩子把國語生字抄一行?稍涉學習心理學即知,國字乃繁體拼湊,只有透過機械式的反覆練習,才能記憶習得,而且要達經熟,否則很快遺忘。何況心理學有所謂軌跡論(trace theory),學習達精熟才能在腦部留下軌跡,如同在磁帶上燒下記憶;當然,美國學生不必抄抄寫寫,他們只要拼字就行,中國字怎麼拼記呢?許多美國月亮比我們圓的觀念,其實是錯的。
在課程教材中按部就班,納入紮實的讀寫算內容,並在教學上落實效果,學生有一定基礎知識與工具能力,才能為終身學習研究奠基。
五、兼重過程與結果的教育要求:
進步主義的教育哲學家杜威(John Dewey)說「教育即生活」,並謂教育是一種過程,除此之外教育本身無其他目的;功利主義的斯賓塞(Edmund Spenser)則說教育是未來生活的準備。前者在學院殿堂中拿來討論,充滿哲學美感,但如果換成家長對孩子的期待,則被斥為「何不食肉糜」。
認知學者布魯那(Brunner)說「認知是歷程而非結果」(Knowing is a process , not a product ),學者歐陽教指出教學是「工作--成效」(Teaching as a task-achievement concept)的概念以反駁之,筆者認為歐才是務實之論。教育要重文雅,更要致實用。我們不是要培養一群竹林七賢、李白杜康,我們的社會沒那個本錢,學生進路、生涯能力是家長關心的焦點。教育是人類經驗價值的傳承,爲美好的生活適應作準備;教育是投資與報酬的概念,必須追求經濟效益,在投入與產出之間,一定要求得合理的報酬
教改的無效教學措施應該改正,例如散漫的建構教學法,熱鬧有餘深度不足的主題式綜合活動,胡拼亂湊的領域協同教學,荒腔走板的花樣式評量,經常校園逛逛、社區蹓蹓的生活課程,乏價值與無效果的課程排擠正規的學科,都應該加以理性思辨取捨。
六、強化學校及老師的績效責任制度:
教改過於強調鬆綁,老師的管教方式、作業要求動輒得咎,學校無能、教學弱化,學習效果差,民眾繳了稅卻得不到公立學校應有的教學品質,學生專長靠補習班給,學校哪有尊嚴?有錢人還挺得住,窮人只能自生自滅,將來的生涯競爭力高下也大約底定了,這算公平教育?
對學校的目標績效要明確檢核,老師的教學效果應明白責求,不必和稀泥。評鑑學校要效果導向,不光看理念表報文書檔案,要看產品,即教出什麼學生、培養出什麼人才,學生畢業進路發展也應納入評鑑項目。
老師不是把進度教完就算了,要讓學生學會。應該有學習效果鑑定制度,設計標準化的總結性評量,類似學測、會考或分及檢定評量制度。學校老師、學生都承擔適度的成效壓力,非只強調「快樂鬆綁」而把學習效果拋諸九宵。果如台大校長陳維昭所言「下一代將無可用之才」,那老師豈非誤人子弟!
七、學生能力本位的學習要求:
九年一貫綱要搞出許多洋洋灑灑的能力指標,老師期初東抄西抄玩弄指標語辭遊戲,真正上課也未必能照能力指標,對於實際教學幾無幫助。
教改光講要給學生「帶得走的能力」,卻呈現鬆散淺碟的教學,學生沒有基礎學科知能,有什麼能力?學生要學的知能,必須明確界定,明確驗收。例如:國語科的生字語詞的數量、背頌古文詩詞的篇章、應用文書寫作能力的等;英語科的單字片語數量、音標能力、聽說閱讀能力及翻譯能力等;數學的計算、公式運用、解題能力等;音樂科的樂理、視譜、欣賞、聲樂、樂器演奏等;…….每一科目知能,都訂出出參照標準及通過之百分率,據以評量,未達標準者應實施補救教學,提供練習機會,落實實施,學生能力才真的帶得走。
八、加強生活與倫理教育:
許多人開始懷念舊課程模式,對傳統教育的生活教育、品德教育也深感珍視。新課程雖然講求人本,其實倒像是「本人」主義,重個人而輕團體,表面看似乎教孩子活得有尊嚴,其實是教孩子講究自己的尊嚴。吃苦耐勞的美德也不再,過去強調團體的紀律,服從的習性,對社會國家的愛,也幾乎解體殆盡。傳統在學科「主學習」之外,「副學習」及「附學習」也講究道德教育、人際倫理與民族精神教育,如今俱隨教改之風飄逝矣。
老師指導生活教育,被說成迂腐老套,好像生活教育是過時的。過去學校重視整潔、秩序、禮貌等生活競賽,在不斷宣導及評比賞罰下,孩子必須刻意留心自己的生活行止,日久由外鑠力而內化。九年一貫課程綱要雖不明白否定這套東西,卻消極不提倡,今日學校的生活教育少了可循依據,靠各校或校長的教育理念,生活教育還剩幾希?
「生活與倫理」課沒有了,融合到低年級的生活課、各年級的綜合活動或各科去了。所謂融合,其實是廢除。像「生活」一科,認識家庭、社區、學校等常識,其中未必包含道德倫理。學校少了生活倫理與道德課,依賴、自私冷漠、自我中心的新人類,日子會過得多麼幸福?
課程再怎麼擠,生活與倫理、道德教育還是要設科教學;灑掃應對雖然不是學科,卻是訓練生活教育的好方法,很值得提倡。
九、強化意志與體能之鍛鍊:
新新人類被批評是肉雞,外表魁壯體能羸弱。過去天天升旗典禮,學生在太陽下站三、四十分鐘習以為常;如今也許每週升旗典禮一次,站個十分鐘就有人給攙進去;過去小學生單槓吊個十幾二十下稀鬆平常,如今一下也吊不上去的逾半數。拿以前小學生體育檢測的伏地挺身、仰臥起坐等項目來檢測今日學生,可能不忍卒睹。
現在實施的叫做「體適能」,大約只要手腳齊全就能做,例如所謂仰臥起坐,採屈膝、兩手抱肩,這種姿勢以過去的標準完全「犯規」,還是有孩子一下也做不到。爲什麼才十幾年間,人類(應是台灣的新人類)的體能下降也許幾千年?嚴重的事態啊!清末民初被外人罵東亞病夫,大概只是指中國人衛生差,過去三餐不繼營養不好的日子,孩子照樣採檳榔番跟斗,體能強過今天太多。家庭勞動少,學校體育課時間又縮成「健康與體育」,有的老師只上一堂體育課,基本教練、體能訓練又幾乎不做,孩子行走坐臥都軟趴趴,這樣的下一代國力會強嗎?
舊課程有勞動服務課,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蒔花種樹、鬆土鋤草、清潔掃除及社區服務等工作等,從勞動中體會工作甘苦、服從美德、服務樂趣,並培養團體合作、勞動生活的知能與習慣。教改多了許多「垃圾課程」,卻把重要的勞動服務課排擠掉了,十分可惜。
應該恢復三節的體育課,強調體力的活動,適度的基本教練,增加勞動機會,讓孩子不畏日曬、不畏勞苦,培養體能、鍛鍊堅忍卓絕的意志力,才有迎接挑戰面對挫折的能力。
十、恢復師範培育師資制度:
前年起,本來高分的師院生入學指定科考成績陡降,到今年已經與中級私校的分數差不多了,教育部並明令三年內師院培育師資名額減半,以因應過剩的問題,正好達成教改人士藉師資培育多元化,而行廢除師範制度的目標。
八十三年師資培育法通過,師範院校及各大學(許多是四技)培育出的師資已逾十二萬人,粗估坊間有超過五萬的流浪教師。許多人並非初始要當老師,有的是後來考大學院校的教育學程或師資班,二個學期的夜間課或週末寒暑假下來,就成了合格教師。這種培育方式只是修修學分,老師------尤其國小老師不應是這樣培育的。
師範是長久發展的師資培育制度,台灣延續日據師範學校模式,與過去大陸時期制度相近,中外師範制度也大同小異;但不知為何,教改把師範視為舊體制的代表,第一刀先廢除師範。
廢師範,害教育大矣!
舉以前的師範(或師專)為例,師範生一律公費住校,白天上課晚間參與社團學習各種才藝,包括音樂、美術、演藝及語文等等;衣食住行都有禮儀規範,學校嚴格要求生活教育;六點晨起,集合作操或韻律舞蹈,然後晨間打掃、整理內務、整肅儀容,衣著要求整潔;學校除了教育學門及學科課業,有各種藝能活動與競賽;有板書字畫、三分演講、說故事、琴法等檢測,有國語文會考,還要集中實習、編舞、編操、辦理各種教學與行政觀摩,……正是爲國小老師量身訂做的養成教育,老實培養一個國小老師應該具備的本職學能。
培養的老師也許古板些,但具備國小老師應有的十八班武藝,現在師資班的老師呢?儼若大學教授,國、英、數等學科敢教,生活教育嫌生疏,藝能、才藝指導則視為畏途,編舞、編操不必提,而一個好的國小老師,生活教育與藝能專長才是學校更需要的。
破壞發展久遠的師範制度,把師資培育視為大學的市場大餅,廉價而粗糙的師資濫產,我們的國民教育可能從根爛起。
重拾優良的師資培育制度,是教育回春的基礎。

總之,從四一○至今,教改倏忽十年,師生家長苦多歡樂少,成果也是毀多譽少。對於教改的種種問題,諤諤諍言屢屢痛陳,不信春風喚不回,只能誠心求告:讓教育的回歸教育教育,該回頭的回頭吧。

參考資料:略。

7 則留言:

jsbear5538 提到...

錯字
是十八「般」武藝不是「班」

匿名 提到...

謝謝指導
錢得龍

匿名 提到...

想請教錢校長,

如果有一個校長在朝會時以影射方式大罵阿扁的洗錢案,而當時法院只在調查階段,尚未起訴,甚至宣判有罪,

這校長算不算也是一種文革式的做法。

匿名 提到...

校長言:

『意識型態往往成為政治操控教育的工具,透過曲解的價值、醜化的手段、誤導的內容,灌輸給孩子認知偏誤和價值扭曲。』

讓人聽了毛骨悚然,

如果台灣的小學有這種師長,

用這種方法來教育我的孩子,

我一定要叫他下台,

不夠格當老師的。

匿名 提到...

以前的師資培育制度

固然有它的優點

但也培養了少數

甘心為國民黨獨裁辯護的打手

很丟臉

不是嗎

匿名 提到...

何為中華文化?(一)

「矛盾」一詞可能是韓非所創,韓非子中的內容,我就不再重述,其實韓非主要用意可能是,批判儒家的論理空洞性。例如:儒家最推崇的德治聖王之治,堯、舜的禪讓,如果單純地只看禪讓的行為,那可以說是一項美德行為!但是作為最高道德理想的論理,卻是一個不知所云的矛盾!如果堯是最高(最善)政治境界,那麼他傳給舜,那麼舜就非最高(最善),如果舜才是最高(最善),那麼堯即非最高(最善)!儒家舉了最多德目,最尊崇聖賢,卻多是意象不清、說理不明!但是卻影響最廣、也影響最久!甚至到今日,在太平洋邊緣的小島台灣。

孔丘創造儒學思想,弱化了儒學的思辯能力,整個所謂的儒學,只有思想而沒有理論!就像聖王之治、中庸之道,多是如此!而後世之人,除了不斷傳頌之外,極少思辨!而這種只習於背誦傳述的學問方法,卻滲入為數眾多的中國人、和台灣人。一直到今日也是如此!德是甚麼?沒有幾個說得清楚,卻到處有人拿德,檢視好壞、分辨是非,而且樂此不疲!卻時常忘記本身這種行為,是德或不德?例如:假如我是誰?我就如何、如何…,這種有如小學生的言論,卻是出於大學的教授。假如堯是最高(最善),舜就不會是最高(最善),假如舜是最高(最善),那堯就是比較差一點,這才是當下人生之常、之理!

辯證法Dialectic,許多人總是會想起黑格爾、或馬克斯,但是這個詞和概念,卻早在古希臘的哲學者已經登場,亞里士多德認為傑諾Zeno,是辯證法的創始人。這種透過質疑、應答以探求知識的方法,就是辯證法的初始形態!後來演變為一項學問理論。但是它的本質,就是一個方法論,亞里士多德後來所創的論理學(也就是邏輯學)、或三段論法,某方面看就是另一種,把辯証法則體系化的方法論!黑格爾主張大眾哲學,則把理論解釋的重點注重在過程,也影響馬了克斯的唯物辯證史觀理論,但是總不脫開它的初始,質疑、應答的批判探究方法論本質。

在日本、在台灣,聽太多人聽太多中華文化,卻沒有一個人,注意喔!是沒有一個人!能耐得了質疑,甚麼是中華?也就是沒有一個人,有能力提出完整的,所謂中華是甚麼東西?是地域?是時間(時代)?是族群、或是城邦?文化很簡單的說,是人群所創造有形、無形的總和產出!沒有人群,當然就無法產生文化。那麼無法明確定義出、或指出,哪一個地域、或哪一段時間、的哪一些人群?那麼所謂的XX文化,究竟是甚麼東西?可是很奇怪的,甚至包括台灣現在的學校,或許多自認知識份子,卻仍能口說不斷,甚至批判或罵,質疑的人排拒、否定、切割中華文化?

不知道存不存在?或無法明確指出存在的東西?別人如何排拒、否定、切割呢?不知道德是甚麼東西?無法明確說明德為何物?卻又能頤指氣使地,指點他人的不德,不也是如此嗎?中華究竟是甚麼東西?是地域?是時間?是哪一族群?從來沒有明確過!或者根本是從不想明確!因為籠統就是它的本質!混水才得以摸魚,可能就是口說中華文化者真正的本意!

匿名 提到...

本以為換了教育部長,歪曲的母語政策會改善,不料,還是五十步百步之差。

>>本以為換了教育部長,民眾對與歪曲的母語無知會有所感善減少,不料,還是有人不清不楚。

母語應該是指「別於外語」的第一語文,也就是本國通用語文。地區性有語無文的語言,通常稱為「方言」,方言因族群或區域而差異,例如閩南話、福州話可能類近;廣東話、客家話可能類近;泰雅語、太魯閣語也可能類近,但閩南與和泰雅語則不同。這些不同語系通常有語無文,世界各地也都如此,通稱為「方言」,沒有一個國家把方言納入學校設科教學的。

>>請這位校長去查查看,河洛話(閩南語)是否有語無文?國際化的羅馬拼音文都有,漢字文都有,很多老師都知道只有這校長不知道?真是恐怖!!到底有沒有再進修阿?

要命的是,本是饒有情味的方言,為了教學方便,加入拼音符號,就嚇人了。閩南語課綱更加入了「文」,發明一些近乎拼湊的閩南文,不啻天書的「倉頡」文字要老師教、學生學,真是學子的大災難。

>>台灣各地方語言和文自從外來政權日本和國民黨以來,均在扼殺抹除,導致新一代民眾均不知道其實各地區語言是有文字,拼音符號更是要協助發音,他,馬政府還是用ㄅㄆㄇ教漢字發音,真是學子的大災難。許多學子因為如此在學外語時很多是ㄅㄆㄇ做為拼音基礎,真是災難。因為國民黨,老師的老師沒教,老師當然要重新學。以前沒ㄅㄆㄇ教漢字發音更不是災爛嗎?中國處處是文盲

說什麼小三要會用羅馬標音寫卡片,小五要會用閩南文寫故事,天哪,閩南語是用來講的,怎變成用來寫的?國、英兩科正式語文,都夠叫學生折騰了,再來個所謂母語拼音、母語寫作,不是存心整死孩子?這是害台灣不是愛台灣。

>>還要母語比賽呢,校長,還有漢語以及英語朗讀寫作比賽,比賽比賽比賽比賽比賽。啊!!忘記跟你說我們的孩子很會唱閩南語歌喔!!還有饒舌歌喔,英文到是都不會呢,不會教,我是可以請朋友指導該校如何教學。

母語教學目標應是讓學生對鄉土產生情感認同與文化之愛,而不是把母語當成新的工具語文,讓學生面對新語文的壓力與痛苦,這樣只有徒增學生不愛母語。
>>國語(北京化-中央標準)教學目標應是讓學生對本土產生情感認同與文化之愛,而不是把國語(北京化-中央標準)當成工具語文,讓學生面對語文的壓力與痛苦,這樣只有徒增學生不愛國語(北京化-中央標準)。

以目前學校課程飽和度,學生已難負荷,學校也沒有能力真的把不會方言的學生教會,聊備一格何用?方言是家庭社區的產物,應透過家庭社區教育,從自然生活環境中來培養,絕非把學校功能無限上綱,造成教育災難。敬請教育部長三思!
>>那學校功能是要幹嘛!!!校長~!!你考校長的時候有看過相關書籍吧!!家庭已經無法教導語文時,要靠誰?

還方言勒!!! 這算不算歧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