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

優質又「原味」的原民教育----從族語認證加分談起

年初報紙報導,高市首度開辦國三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班,通過者參加國中基測時,原住民身分考生加分可從25%提高為35%;增加10%的誘因下,吸引70名各族學生參加,人人都認真學習,希望能在認識母族文化語言外,也能為基測成績加分。這項措施說做就做,將在今年三月施測,納入今年基測分發。
○只給不教,非深耕做法
這個看似珍視原住民文化、搶救原住民語言的美意,卻近乎有勇無謀,絕非紮實深耕之舉。教育局應該知道,原住民學生學力佳者固然不少,但純然拜加分25%之賜者,進到明星高中、大學而難以適應同儕學習壓力者也不乏其人。一個基測200分的學生,因為加分35%變成270分,從只能選擇高職或後段高中一躍而成為雄中、雄女,一科不考都能上第一志願哪!套句年輕伙子的話:真的太神了!問題是,唸得下去嗎?宣布幾個月就做,是愛之或是害之?
隨著交通、資訊科技的發達,強勢文化的融蝕、世界一家的面貌愈來愈明顯,保護原住民文化,在於保存其文化標本,而非要重溫傳統的文化內容。筆者觀察,原住民語言的消逝,也是不可逆的必然,政府要著力的,只是如何讓語言留下來,而非奢望原住民都能講族語。現實困境有二:一是有的族群才剩幾千人,族語使用對象少,缺少語言工具實用性,自然情境已經難於學得該族語;二是若透過教育強力實施,排擠其他學科或語言的學習,造成原住民學生缺乏競爭力,甚至影響將來生涯發展,對於原住民學生反而不公平。
況且,原住民語言認證既要作為升學加分的依據,對一般學生的權益便有所影響,各族語言難易有差異,通過的標準何在,有無效度、信度的考驗,有無標準化的評量及分數相對轉化的措施等,不應一廂情願,戴個愛台灣愛原住民的大帽子就貿然為之,不知高雄市教育局可有考量清楚?
這也就是,我們近年來原住民政策的縮影!現今政府強調「本土」,把原住民當成本土意識的圖騰,政策上瀰漫著一股對原住民刻意優渥保護的氛圍。生活上給予金錢補助,教育上給予減免學費、升學加分等。只要是原住民的一族,就能從原民員會得到一定比例的經費分配,所以原來台灣九族,政黨輪替以來已經增到13族了,最新一族是今年一月才由阿美族分出的撒奇萊雅族。民國90年至今台灣原住民竟然「生出」四族,根據的只是族人的權益抗爭,如此「設族」不啻兒戲,可以窺測政策鑿痕與其誘人之處。根據民國94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統計,邵族不過572人,葛瑪蘭族911人,卑南、賽夏及鄒族也都只有幾千人。而其中,多數都只是父、母一方為原住民,就選擇為原住民族籍了。過去對原住民身分不太熱衷,甚至有刻意隱藏自己原住民身分者,現在許多人攀親帶故要改成原住民族籍。還聽有人感嘆:恨不能生為原住民!
○ 傳統的浪漫已然與現實矛盾
筆者在原住民學校服務時,曾經思索過原住民教育的去從,是要以恢復原住民傳統特色為主呢、還是讓原住民教育一般化呢?傳統是什麼,價值為何,傳統是否具備生存條件或競爭力?這些應先釐清。傳統固然充塞著美麗與浪漫,但傳統又常與現實格格不入。而教育一般化要做哪些因應與調整,都應考量。
筆者曾以泰雅族學生家長捕熊英雄,被逮變罪犯的真實題材,寫了一篇祖先光彩卻成了法律咀咒的少年小說,突顯原住民的時代矛盾,其中一段寫著:
雅爸(爸爸)捕了熊,近個月來,部落的族人眼睛有光,臉上掛著興奮,常常談起祖先的快樂和光采:雅爸們忙打獵,雅婭(媽媽)們忙織布,有美味的醃肉,有美麗的衣裳,喝香甜醇美的小米酒,然後大家手拉著手,一起唱歌跳舞。山裡有捕不盡的山羊、山豬、山鹿,還有羌、兔和飛鼠,天空是各色鳥禽,溪裡有各類魚蝦,滿地的甘藷、芋頭和小米----這些都是尤大斯(祖父)那一代以前的事了,雅ㄍ一ˋ(祖母)也常說起。啊,遙遠的過去!
美嗎?是挺美。行嗎?不再可行!
原住民文化運動者曾主張設立台灣原住民學院,由原住民子弟就讀,以傳承原住民文化;也有人擔心原住民族群滅沒,呼籲劃定原住民保護區。這些理想主張不失美麗,卻只是天真浪漫的訴求,難禁現實考驗。原住民學院要學什麼?如果是研修原住民議題,在大學設系所就可以了;如果是要傳承原住民傳統技藝或文化,則設傳習園區比較實際,讓原住民子弟進所謂原住民學院攻讀,師資、課程及學生的出路都是難題。還有,原住民能像澳洲毛克利族,自囿於保護區,無視於外界的進步,回歸亙古以來的原始生活,扮演停格於叢林的族群標本?
因此,講原住民文化絕非重演傳統原住民的生活,就像黥面與編織是泰雅的兩項族群特色,但這些都有推展的價值嗎?要恢復出草習俗嗎?就像談維護傳統文化,要大家抬花轎娶新娘、燒大灶蒸年糕一般,不切實際。
○教育政策陳義高、落實有限
憲法第169條「國家對邊疆地區各民族之教育、文化應積極舉辦,並扶植其發展」。原住民算是台灣的「邊疆民族」,政府為保障原住民的教育權益,民國93年訂定了「原住民教育法」,規範可謂完備,但其中不乏陳義過高而不易落實者,又因為沒有罰則,所以強制性不高,以宣示功能居多。例如:第十一條,各級政府得視需要設立原住民中、小學或原住民教育班,以利就學,並維護其文化。這種隔離式的原住民教育,與現今融合教育(Inclusion education)的思潮不符,立法原意可能要讓原住民學生受到比較專屬的教育,但自外於常態情境,可能害學生囿限在保護的溫室區塊內,缺乏刺激與競爭力,還好未見真正執行。
又如第二十三條,原住民中、小學、原住民教育班及原住民地區學校之專任教師,應以優先聘任原住民各族教師為原則;原住民中、小學及原住民地區學校主任、校長,應以優先遴選原住民各族群中已具主任、校長資格者擔任為原則。這點若基於保障原住民就業機會,算有道理;若基於提升原住民教育品質,或是爲了遂行「原住民族教育」,倒沒有必要。原住民學校教學品質良窳與是否原住民老師無關,反而學校太多原住民老師,致使學生接觸的價值趨於偏狹,不利於多元文化的吸納;而許多非原住民校長、主任頗富教育使命感,雖然途程奔波,每每經營出具有「原味」特色的優質學校,因此優先遴聘原住民主任、校長到原住民學校,對山地教育發展未必有利。
這些年來政府的確也透過「教育優先區」等措施,對原住民教育特別投入,可惜效果有限,原因有三:
一是原住民教育的教育政策太著重於所謂文化層面,近些年其實已經歙入意識形態的操弄,而非純然顧及原住民的真正需求,過於強調族語即是一例。
二是政府未認真了解原住民教育,缺少有效的研究評估,政策隨興而零星。例如近十幾年的教育優先區措施,有補助而無系統明確的改善。
三是政府與族人難免駝鳥心態,寧可抱殘守缺而不願面對現實,教育舉措搔不到癢處。筆者曾編輯台中縣山地和平鄉的鄉土教材,主張把理財、酗酒提列為族人的教育題材,有泰雅族夥伴卻反對,理由是有族群歧視之虞。其實,這是山地長久以來存在最嚴重的問題,大家卻往往略而不提。
○家庭失能、貧窮是教育要彌補的
民國82年筆者造訪全台最偏遠的山地學校----新竹斯馬庫斯部落的新光國小,傍晚還見小五的姊姊以襁褓背著小弟在校園玩耍,全校82個學生有26個單親或依親,彼時自己服務的中縣偏遠山校達觀國小也類此情況,單親或失親的學生達三分之一,有對只與臥病祖母同住的兄妹,妹還智障,每天靠兄帶回班級剩餘的午餐當晚餐或假日食物,這在山地學校並非特例。雖是13年前,觀之離婚率惡化的情況,現在更不敢樂觀。這些孩子在學校有玩有笑,回到家就是冷冷淒淒,沒有親子關愛,沒有家庭溫暖,缺乏物質支持,課業也乏人督促與輔導。家庭失能和貧窮是兩個大洞,這正是山地原住民教育必須用力彌填的。
因此,山地原住民區應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並進,至少三個面向很迫切:
一、理財教育:原住民漢化不過百來年,漫長的過去以採集狩獵為主、畜養為輔的生活,山林大地是不虞匱乏的寶藏與財富,何須儲蓄理財?有清、日據時代瞬間軍隊開入「理番」,就編籍落戶,開始限制山林族人的生活,這種把數千年演變的漢人模式要原住民一夕照抄,當然產生失調問題,儲蓄理財就是其一。山區所見,不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「月光族」,過了月初就開始借貸,沒錢照樣消費,到處分期付款、濫刷信用卡,所以亟需建立儲蓄理財的觀念與習慣。要從小教育紮根,也透過親職教育、社會教育推展。
二、導正酗酒:酒在過去確是瓊漿玉液,驅寒與壯膽、祈禳與歡慶都靠酒,醉臥大地為床、林蔭為帳,酒使族人過得快樂而滿足。但那是步調舒緩的山林時代,現在不行,酒妨礙正常工作與生活,更是傷身毒液。醫政單位的報告,酒精性肝炎、尿酸症在原住民地區頗為普遍,酒使許多族人早夭,不幸的孩子也於焉種下了因。要透過學校從小教育孩子認知酒害,並加強家庭親職教育,改進酗酒陋習。
三、家庭教育:許多原住民學生家庭照顧不足,單親、依親或隔代教養比例偏高,學用費、午餐費滯納者普遍,原因是夫妻相處不和諧,兩性溝通有障礙,或山區生涯發展受限、家庭經濟欠佳所致。婚姻危機連累下一代,孩子在起跑點就落後。如何強化家庭功能、健全親子關係,學校也應該勇於挑起教化重擔。
○發展潛力補救弱點,長善救其弊
至於原住民學生的教育,原則應是長善救其弊。先釐清原住民孩子的優勢、劣勢為何?優勢應加以培植,讓潛能充分發展,以追求卓越競爭力;劣勢應加以補救,降低區域、族群帶來的學習失衡。
強化學習優勢,讓學生獲得成功經驗,產生成就感與自信心,才能提升自尊與自我概念。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優勢,一般觀察有下列三項:
一、藝文領域:可能拜原住民傳統歌舞習尚所賜,原住民學生的音樂、舞蹈方面深具潛能,甚多演藝名角來自原住民。屢見全校僅數十名學生的山地學校,組訓合唱團、舞蹈團「老弱婦孺」皆上場,照樣全縣名列前矛。筆者學生時代,原住民同學拿起吉他便又彈又唱又舞,自在陶然,本事似與生俱來。此外,偏遠山區景觀幽雅,加上原住民開放不羈的特質,有利於發展文學、藝術創作,例如山地作家瓦歷斯˙尤幹在中縣自由國小的文學創作教學,就頗有建樹。
二、體育領域:原住民孩子奔逐於山區,自幼練就不錯的體能,在田徑、球類方面都深具潛力,應當加以發掘,培養體育專長,作為發展特色很有可為。運動史上不乏原住民的輝煌事蹟,像亞洲鐵人楊傳廣、五項好手古金水、紅葉少棒,還有台中環山、梨山地區聞名的蔣家軍的馬拉松等。
三、原住民族教育:指的是族群的傳統特色教育,包括文化傳承與傳統技藝。文化是透過對部族的人文認知,讓學生產生族群認同與情感歸屬,這是鄉土情意教育的一部分;傳統技藝則是經過粹取與精緻化,把原住民工巧精華加以發揚,可供發展地方產業與招徠觀光,有利於生涯預備,例如排灣及魯凱的雕刻、泰雅的編織、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及阿美的豐年祭等,都可透過學校重新出發。
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劣勢,主要是工具學科較弱,國小的國語、數學、英語等科目,國中則加上理化。九年一貫課程之後,工具學科時數減少,平地學生可以上補習班,偏遠山地學生只依靠學校課堂,差距可能更加明顯。國小階段雖然較無壓力,但國中就必須面對基測升學的競爭,如何有效利用課後照顧或課餘補救教學,讓原住民學生精熟學習,厚植學力,是山地學校必須強化的學業課題。
○原民教育措施要責求實效
過去十幾年來的教育優先區措施,硬體方面增建山地學校的教師宿舍、改善教學環,境軟體方面推展山地家庭教育、親職教育、辦理課業輔導及實施補救教學等,也頗能顧及需求面向。可惜重在經費的執行,而不問實施的效果,雖然有成果考評,也只是形式;今後應著重投資後的具體教育成效,例如實施補救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成就檢測。而近年教育優先區的實施,也產生執行環節的缺失,以致效果大打折扣,曾有教育部、局年初核定補助項目,各校未見經費不敢貿然去做,到了年底前才見匆匆撥下錢來,各校只好趕緊「執行」,效果怎可能好呢?這是教育主管機關要檢討改進的。#
參考資料:
中國時報(2007)。通過族語認證,基測加分提高。李義/高雄報導。2007.01.30。
原住民教育法(2004)。教育部。
錢得龍(2000)。桃花開的季節。載於張子樟主編《沖天炮V.S彈子王/1988~1998兒童文學小說選集》。台北:幼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