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

正視段考的價值----國小段考兩次或三次?

現行定期評量國中每學期三次,國小原則二到三次。目前多數國小每學期只定期評量兩次,三次的不多。不要小看只差一次,以學生普遍「大考大讀、小考小讀、不考不讀」的複習習慣,對於課業的學習結果差異甚大。
以國語來看,中高年級每冊十四課,如果分三次考,每次只要準備五課,學生覺得份量不多,可以從容複習;考兩次則每次要準備七課,份量一多,不但準備不來,有的學生乾脆採取「債高不愁」,連準備都懶了。
段考是主要的教學評量方式,是教學歷程中承接轉合的部分,目的不在給分數、比成績。簡紅珠(1989)指出教學評量主要目的,在分析教學得失及診斷學習困難,作為補救教學和個別輔導的依據。可見,段考扮演教學的積極作用。
○主張多元評量,段考變少了
傳統定期評量是國小三次,國中四次,所以也叫月考。教改以來,為了減輕學生負擔,降低紙筆測驗的比重,把月考改成像大學的期中、期末考,而少一次的考試,便以其他評量方式來彌補,以期符合多元評量的精神。
多元化評量是突破紙筆測驗的限制,讓學生從發表、組織、實做、表演、展現、檔案等方式,收集學生學習狀況及效果的歷程。依據「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」(教育部,1999)第五條,成績考查應視學生身心發展與個別差異,以獎勵輔導為原則,並依各學科及活動性質,得就下列方式相機採用三種以上辦理:
一、鑑賞:就學生由資料或活動中的鑑賞領悟情形考查。二、晤談:就學生與教師晤談過程,了解學生反應情形考查。三、報告:就學生閱讀、觀察、實驗、調查等所得結果的書面或口頭報告考查。四、表演:就學生的表演活動考查。五、實作:就學生的實際操作及解決問題等行為表現考查。六、資料搜集整理:就學生對資料的搜集、整理、分析及應用等活動考查。七、設計製作:就學生的創作過程及實際表現考查。八、作業:就學生各種習作簿考查。九、紙筆測驗: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及教材內容所自編的測驗考查。十、實踐:就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考查。儘管多元評量的理念不錯,但套到教育現場卻不易落實。
主因是當今升學模式下,紙筆測驗還是主要的選才方式,大環境不利於多元評量的生根發展。多元評量的實施,有賴老師的高度專業素養及創新做法,準備工作十分艱鉅。而涉及學生成績分數,家長總是十分在意,多元評量難免流於主觀而漫無標準,效度、信度都遠不及紙筆測驗,這是我們考試文化、分數當道觀念下無法突破的。相對的紙筆測驗儘管單一狹隘,但成績公平客觀,爭議性少。
○多元評量走樣,孩子學力弱化
教改伊始,許多國小改成只段考兩次,同時大玩所謂多元評量,此所以用「玩」,真的是玩,代表作莫過於「闖關評量」。情況大概是:幾個班或同年級合起來,找來家長義工、校長主任,甚至工友阿姨,這些與教學不相干、並不知曉教學內容的人扮分站關主,每站有不同的任務,學生分成若干組集體闖關,到站通常先來個熱身活動,不外是唱唱跳跳吼吼叫叫,然後出個簡單的題目,答案學生大約都會,甚至一組中只要有一個學生會,就算全體都會,而輕輕鬆鬆分數就是90幾,很少有沒通過的,也很少有低分的,連數學也都如此。
明明評量目標是數學的四則運算,卻只聽到「紅蘿蔔蹲紅蘿蔔蹲、紅蘿蔔蹲完白蘿蔔蹲」的吼聲此起彼落,學生闖得興奮不已,喘吁吁過關了,如此就算是四則運算統統通過了。這幕是當時印象最深刻的「多元化評量」,這樣的數學評量是不是要命?且別看這種評量多麼荒腔走板,在教改熱情的氣氛下,記者捕捉到這樣的畫面,旁白是「考試也可以是這麼快樂的」。
幾年下來才驀然驚覺,孩子數學不會算,國語錯別字連篇,原來孩子變笨了。大家覺悟玩過頭了,誤用了多元評量。不禁聯想起大陸傷痕小說家阿誠,在《棋王樹王孩子王》書中描述文革時插隊落戶的知青瘋狂砍樹燒山的豪情,滿腔熱血建設偉大的祖國,其實是給美好的山川開膛剖肚。但怎麼做才對呢?改革熱情與現實畢竟有太多落差,應了鐘擺理論,又逐漸迴歸到紙筆測驗為主的考試方式。
○多元評量不玩了,段考應該迴歸
然而,多數學校沒有因為多元評量不玩了而改回三次段考,或有學校不察而不改者,或有學校要改但老師不改者。段考要命題、要改考卷、考完後師生都要面對分數壓力,這些可能是老師不願「走回頭」的原因。
主張兩次段考另個理由,是減低學生負擔。看似為學生著想,邏輯其實不通,頂多只是延宕或累積學生的負擔而已。負擔也如同點券,應即時兌換,否則只是累積,到了多了才一次兌換,肯定負荷不了,要付出更大的代價。結果有二:積極苦撐的學生,加倍焦慮辛苦應戰;消極逃避的學生,準備不及相應不理算了。21星期的課業份量就是這麼多,不管考兩次、三次,總量不變,何由減輕負擔?若按照考兩次比考三次負擔少的邏輯,考一次豈不是更輕鬆?乾脆都別考試就更完美了?國民學校就改成國民樂園豈不妙哉?
有些所謂教改人士,熱情有餘思慮不足,偏偏口號又美麗甘甜,成了媒體的佳餚。改革的迷藥,大家醉醺醺就服了,等到醒了,已經造成下一代難以恢復的教育腦傷,真是令人痛心不已!段考的縮減只是代表作之ㄧ。
○基本工具學科,仍應側重紙筆測驗
其實,多元評量是多元智力( multiple intelligence)觀的產物,是對傳統單一智力理論及側重紙筆學習的反動與修正。但要釐清,多元評量有其限制,並非所有學科都適用,通常藝能科像美術、音樂、體育或生活道德等,本身就是非紙筆型態,著重多元能力的展現,聚焦於操作、創意及實際表現等,紙筆部分頂多是輔助觀念;而基礎學科像國、英、數、社、自等科,仍應以心智運思為主,著重於紙筆型態的學習。
儘管考試引導教學,向來為人詬病,但考試卻帶來有效的複習動機。一般國中小學生大約段考前一週進入「備戰狀態」,考試科目有五科,如果只考兩次,則每科要複習半冊,扣除學生的各種補習時間,哪能充裕準備?撇開成績分數不談,學習目標是要學生精熟教材,依照學習心理學,分段練習比集中練習效果好,段考多次就有分段練習的效果。
依筆者了解,從校長到老師、家長大多認同三次評量,為何多數國小段考不改回三次?也許是老師擔心麻煩而反對。如果校長、主任辦學的企圖心旺盛,透過「課發會」積極溝通說服,應該不難改變。其實,學校的定期評量次數也屬於教務行政的範疇,學校應可逕予訂定,筆者不解,既然校長深覺段考三次為宜,為何不能在自己經營的學校實施?
○學習效果,三次段考優於二次
段考兩次的理由,大約是學生減少壓力,而教師也省事,但此二端都難以言之成理。首先,學生減壓固然重要,但以不犧牲學習目標為前提,研究證實適度壓力最有利於學習效果,低壓力與高壓力同樣都無助於學習(張春興,1984);其次,以目前電腦化,命題只需參考現成軟體資料修剪編輯即可,所謂老師負擔只是成見罷了。至於兩次段考的缺點則至少有五:一是範圍太大,學生無力準備;二是時距過長,課業生疏複習困難;三是成績可能低落,消弱學習動機;四是範圍廣闊,低落者不易補救。五是教材未能精熟,學生學力弱化。
段考三次的優點,恰是段考兩次之所短,分別是:一、減少課業範圍,易於準備。二、縮短評量時距,收即時複習之效。三、可多次練習,臻於精熟學習。四、提高評量成績,增強學習興趣。五、催化複習動機,落實學習效果。六、根據評量結果,修正或補救教學。缺點則只有教師方面,就是老師比較麻煩,要多命一次題卷,要多批改一次試卷,要多做一次分數,不過一如前述,如今電腦化這種負擔已經大大減少。
有人認為大專也只有期中、期末考,其實大專性質與中小學不同,中小學還在基礎能力的學習,讀寫算的工具學科必須紮實,才能為日後的終身學習與應用奠基。例如語文的生字語法,數學的加減乘除計算,目標要求具體明確,絕不會是開放自由討論發表,而大學確乎是可以如此。理論上,高等教育的對象已經具備基礎學科知識,具有自學與治學的能力,進入研究探索與獨立學習的階段,大學教育學生學習內容不囿於課堂,有無限的彈性空間,而中小學的課業有課程標準(或綱要)要遵循,學生必須要照單全收的,因此適度而嚴謹的學習評量,在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是必要的。
○學生壓力,並非來自段考
教改以來,每每有中小學考試太多、學生壓力太大的指陳,一是指國中升學壓力導致的過多考試,像國三學生要面對沒完沒了的隨堂考、平時考、模擬考、段考等,但國小沒有這個問題;二是中小學的氾濫的課外補習,然而十年教改以來,據聯合報(2006)報導,全台補習班從原來的2600多家變為1.4萬多家,增加5.5倍,補習風氣隨著教改愈改愈盛行。教改沒有搔到癢處,學生的壓力並非來自三次段考,縮減段考不會減少學生負擔,只是剝奪正式的學習評量,對學習效果必然大打折扣。
況且從性質來看,評量粗分為形成性與總結性,前者是蒐集敎與學的現況資訊,作為校正補救的參考;後者只是提供成績與結果,以檢核敎與學的成效。通常期末考考完就學期結束放假去了,屬於總結性評量;其他段考雖然也具有總結性評量的性質,但基本上是測量學生下一階段的起點行為,或可以說是定位新的學習基線(baseline),扮演著評量是敎與學過程的一個環節的積極功能,適度的段考次數,對學習確有正面作用。
美國中小學沒有定期考試(examination)制度,只有課堂的各種教學與評量(assessment),但有學力檢測(test),以密西根州為例,筆者敝校外師Jennifer表示,透過MEAP(Michigan Education Assessment Program)方案,在九年制中小學的低、中、高年段或畢業前舉行,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,成績只作為政府補助學校經費的依據,對學生並沒有進一步的輔導補救措施,這種純粹的成就檢測比較不具有教育意義。由於美國中小學沒有固定的教材與進度,學習材料與教具多由老師自編自製,學習性質比較彈性而乏結構,所以老師可從觀察、問答、作業或發表過程中,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進行評量,並隨時修正敎法;與我們有固定的課程教材、明確的學習目標與進度、重視知識理解與經驗價值不同,我們的學生因為學習比較結構化,學習內容比較制式而具體,有利於採取紙筆測驗的評量取向。
○基礎教育紮,落實段考制度有功
哪種好呢?先看2002年美國新聞周刊(Newsweek)的報導,美國有5000萬文盲,他們的閱讀能力只達到小學八年級水平。看懂殺蟑螂藥的解毒劑上的說明,需要九年级水準;看懂聯邦政府的所得税申報表,需要十年级水準;看懂人壽保險表格,需要12年級水準。 美國小學和中學一貫制共12年,許多美國中學畢業生達不到這個水準,都算是文盲。根據維基百科美國人口有三億,可見文盲佔了六分之ㄧ。然而,美國多數州已經實施12年國教,若按上述的水準,相當於國三的程度只要能看懂殺蟲劑的說明就算通過,顯然比起台灣的學力要求差一截,美國雖然教育出不少頂尖人才,卻也不見得教育普徧有效,與我們標榜「把每個學生帶上來」的澤被平庸成果是有落差的。美國資源充沛國力雄厚,吸納5000萬個文盲而能面不改色;反觀我們,能夠容忍這麼多人受完國民教育還目不識丁嗎?恐怕沒有一個家長可以接受。
從這個角度看,美國的國民教育其實不算成功,他們標榜孩子很獨立很快樂,教學效果卻顯得模糊。我們聊以為過去的優質國民教育品管感到欣慰,觀諸有此成果,除了得自於課程教材嚴謹,教師教學認真、學生學習努力,另個重要因素,筆者認為就是段考制度的落實,包括考前的用功複習、考後的檢討訂正,都為課業學習紮實奠基,這也是我們值得珍視的部份。#

參考文獻:
張春興(1984)。教育心理學。台北:東華書局。
張錦弘(2006)。教改10年補習班暴增上萬家。2006/03/16聯合報文教昄。
教育部(1999)。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。88/06/29教育部台(八八)參
字第八八○七五八九六號令。
簡紅珠(1989)。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。載於黃光雄主編《教學原理》,頁393~422。
台北:師大書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