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

讓悲劇不再----談青少年自殺問題與防救

自殺(suicide)個案頻傳,我想起一件童年小事:小二時班上一女生的媽媽喝農藥自殺,有回和這女生吵嘴,她說我是外省仔囝(似有輕鄙之意),我生氣回她「你媽喝農藥死掉」,她於是默然無語,吵架就此結束。年稚無知,事後也覺得這話太傷人,但一直不敢向這女生道歉,國小後各奔蒼茫,沒再見面,至今猶有疚憾。現在為文探討自殺問題,願能對此一虧心有所彌填。
○悲劇苦人,就在你我身邊
小時家境困蹇,母親常叨唸「不如死了算了」,有一凌晨發現她不在床上,父親發動全家搜尋,特別是村庄田園的老井、大樹,後來找到庄外徘徊的母親,包袱裡果然有一瓶巴拉松(神經毒農藥)。我開始覺得嘴巴說想死的人,並非只是說說,很可能真的會做,此後對母親的行蹤就特別注意。高慧敏(2000)等研究指出,有50%~70%的自殺者在生前曾以各種方式向周圍親友、同儕或其它重要他人傳達過輕生的念頭(引自林綺雲,2004)。可見表示要自殺的人,付諸行動的可能性極高,但周遭人往往輕忽徵兆,而鑄成遺憾。
有位做粗工的鄰居,曾在自家二樓鐵窗上吊,幸好及時送醫撿回一命,去年初秋的一晚,突然打手機給我「感謝多年的照顧」,說完就掛電話,我覺得蹊翹,馬上回撥,他說可能就像倪敏然吧(逢倪自殺事件不久),道聲再見就斷訊。這時是九點,我認為事情嚴重,馬上聯絡他太太,她竟然抱怨說丈夫愛叨擾人、別管他啦等話,我要立刻發動尋找,她卻說不要緊,我只好四處打電話協尋。直到午夜,發覺從不晚歸的丈夫未返,她才開始緊張,遍尋可能地點,一夜無所獲,我那喚他阿伯的倆女兒都擔心得通宵未眠。還好隔天不是壞消息,他夜間在山區躊躇,被巡警發現時車上有麻繩和農藥,就近送他到大姊家安置。我一再叮嚀他太太要注意,至今我也還擔心他,因為自殺過的人再犯率很高。
好友的學校有一單身女老師,平日活潑開朗,卻一夕之間輕生送醫,還好獲救復健中,提醒好友要不斷追蹤輔導,最好安排室友同住關照;友人中縣立新國中創校的賴校長,我重建九二一校舍,他帶夫人前來觀摩,言談間充滿企圖心與教育熱忱,卻在他籌建的新校舍自縊;女兒就讀的中縣成功國中卓老師工作熱膓投入,在辦學成果深受肯定的該校扮演關鍵腳色,還長期認養三名貧童,豈料過年前掐死重障的「愛女」,溫馨家庭毀於一旦,也是另類「自裁」;念師專時的一位曾是全校學生自治會康樂組長的李姓女同學,活力洋溢,誰料畢業教書的第一年就服農藥身亡。生活週遭,可能充斥幾多悲苦人!
○自殺頻傳,宛如會傳染
今年開春以來,令人哀嘆的自殺事件頻傳:大年初四北市陳老師疑因同事壓力燒炭自殺,初六高市的黃某與九歲輟學的兒子燒炭雙亡,初七基隆傳出女子久病厭世燒炭自殺,初十台北麵攤老闆攜二智障兒燒炭三死,元宵日中縣情侶手繫紅線車內燒炭自殺雙亡,隔天北縣失業男引爆瓦斯跳樓了斷,再翌日雲林麥寮一家四口因卡債高築在汽車旅館燒炭自殺,…。這些都過於突發,都讓親人難以接受。
一般以為自殺多是生活困頓、走入絕境者,其實這只佔一部分。看似光鮮耀眼的藝人自殺率更高,從早期風靡東南亞的「梁祝」的女旦樂蒂、知名藝人于楓、美豔影星陳寶蓮、「英雄本色」天王張國榮,喜劇名角倪敏然,最後都選擇自殺。「老人與海」的諾貝爾文學獎作者海明威、日本大作家三島由紀夫、「哭泣的駱駝」作家三毛,都以自殺結束自己。
自殺有其感染性,上述偶像型人物自殺,更易引起模仿效應。日本過去有武士道精神,認為自殺代表悲壯、殉道,是勇者的表現,所以自殺可能被讚美、傳頌;現在武士道雖然成為過去,而餘緒尤存,日本青少年有集體自殺的風潮,透過網路傳播(還有自殺專門網站),呼朋引伴,志同道合者互相取暖壯膽,甚至把自殺當成一種次級文化在流傳,經常傳出讓社會震驚的自殺事件。
中研院研究員鄭泰安指出,日本八○年代的青少年偶像歌手岡田有希子,以年僅22歲的花樣年華跳樓身亡,事經媒體大幅報導,日本當年的自殺人數大幅增加了40%,增加的多屬20歲以下的青少年,且同樣多以跳樓結束生命。又如2003年的愚人節港星張國榮跳樓自盡,該年4月上半個月的自殺案件馬上顯著增加,並以男性25至39歲者居多,自殺也多採跳樓方式。而台灣倪敏然去年5月自殺後,自殺率同樣顯著提升。
○青少年輕生,有增加趨勢
近年,青少年學生自殺案件也有增加趨勢,去年建中學生受不了課業壓力跳樓,北市議員藍美津的小女兒在住處自縊,東海大學男生因課業挫折自殺,多年前年本北一女倆學生相偕到宜蘭自裁,中二中學生在校園上吊,嘉義國中女生相約跳潭化為波臣,基隆二位高中同學投水自盡,春節後十歲女童玩到凌晨三點留下「不想活」的劄記忽焉懸頸床頭…。青少年自殺何其多啊!
依據教育部的資料,2003年有55名學生自殺死亡;2004年增至70人;2005年一至十一月已增到91人,光十一月就有十六名學生自殺,創下單月最高記錄。在學生意外死亡原因中,自殺僅次於交通事故。去年自殺學生的年齡有往下延伸的趨勢,大專生佔41%,高中及職業學校學生佔36%,中學生約佔15%,小學生有八人自殺死亡(大紀元,2006)。然而,由於自殺仍屬敏感話題,且涉及保險給付,常被謊報為意外或突發病故,實際自殺死亡人數可能高得更多。
○成年憂鬱、青少年課業,兩大殺手
關於自殺的原因,在輔導領域有不少探討,黃德祥(1995)整理自殺有四大類原因:(一)人格問題,憂鬱症最多,其餘如溝通技巧不良、過度敏感、易受暗示及宗教幻想等。(二)家庭問題,家庭功能不彰,像親情失落、親子角色倒轉,家庭氣氛惡劣等。(三)同儕問題,同儕關係不良失去支持,或甚至青少年「流行性」自殺等。(四)社會因素,家庭解構、邪異宗教蠱惑、社會流動劇烈、成就取向太強等。精神科醫師邱家宜(2001)也指出,幾乎所有的自殺個案(98.3%),自殺前都至少有一種以上的精神疾病,其中又以重度憂鬱症(87.1%)的比例最高。可見,憂鬱證的確是自殺的主因。
至於青少年自殺的原因,與成年人不盡相同,筆者歸納下列幾點:
一、課業壓力:這是中小學生自殺的主因,有些表面是親子溝通不良,是心情沮喪,但導因多半是學業問題,尤其會唸書的明星學校學生,發生比率更高。青少年把生命價值與課業成就畫上等號,也把父母親友之愛與課業成敗綁在一起,對於課業只許成功不許失敗,一但挫折就極度痛苦。
二、家庭問題:離婚、單親家庭氣氛差,親子、手足關係冷漠,加上大環境不景氣,家庭經濟不佳,更容易誘發失敗家庭,孩子在痛苦家庭中卻無力改變環境,轉而尋求「解脫」。
三、人際關係:尤其社會結構改變,青少年疏離感增加,青少年屬於同儕認同期,若人際關係不佳失去同儕支持,孤立感產生強烈的壓力。
四、情感問題:俗云「情關難過」,感情困擾、失戀等會造成重大壓力,對某些青少年來說很難走過,如果缺乏其他支持,易萌短路。
五、心理問題:青少年憂鬱症多由挫折感衍生而來,隨著功利社會競爭激烈,價值紛亂,青少年人生目標迷惘,生活瀰漫著無力感、苦悶感,憂鬱症也跟著如流行病,日益蔓延,成為自殺的元兇。
六、模仿行為:透過媒體的渲染,產生偏畸的模仿、認同作用,如果自殺者是偶像型人物,還可能蔚為自殺潮,或透過網路惺惺相惜,互相慰藉,也不乏網路互邀自殺的案例。
○缺少社會依附,個體「了無罣礙」?
談自殺原因,晚近自我心理學(self psychology)強調個人命運由自己決定,人要活出自我,不必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中,卻也衍生另個問題:即個體變得無所牽絆,我只有我,我沒有別人,父母妻兒親朋好友都不再是問題,個體更可隨性。
過去農村社會雞犬相聞,相互依附,而且每個人活在宗族親友的框架之中,必須因循周遭的期待發展,自由伸展的空間有限,個體被束缚,生命被囿限,活不出真正幸福自在的人生;其實這種現象在工商業發達、傳統宗長制農業社會解體後,那套框架也沒有了。這時需要的,反倒是適度的社會制約,發揮良性的團體監控功能,例如社區公寓、巷弄里鄰之間的敦睦關照,可惜已然不可多得。
於是,人活得很自我無羈,個體「了無罣礙」,要死要活繫乎自己一念間,生命變得危險而脆弱。這樣的社會變遷與哲學思潮,也許是自殺攀高的因素之一。
然而,審視都許多自殺原因難能服人,太多自殺因素複雜且無法以常理歸因。自古以來自殺總有一層神秘薄紗,有些人看來令人生羨,一切不壞,卻選擇這條絕路;有些人誠然是面臨困擾,但若據此而得自殺,那天下人早已自了逾半。生命無非都在趨吉避害,物種演化的過程也大抵就是求生的過程,古人也說螻蟻尚且偷生,為何有愈來愈多自殺的現象呢?
有的自殺有預警,會透露輕生念頭,從口頭、書信、網路或危險物品或行止得知,這種還算可以預防注意,若真發生遺憾,家人也較願意接受;但有的沒有徵兆,說做就做,讓人無法接受。人間無法歸因的事,往往訴諸鬼神,其實這也是沒有答案的答案。心理分析大師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)說,「人有求生,也有求死的本能」,寧非真耶?
○教孩子學會「抗壓」、「減壓」
自殺的預防,首重輔導孩子學會減壓與抗壓。壓力(stress)是成長的動力之一,但必須適度。減壓是合理的目標與期待,抗壓則是積極正向思考,分五點來說:
一、適度的成就期待:依孩子的性向、能力、興趣等條件合理期許,不必要求最高標準,不要做過多比較,第一名只有一位,不做第一名,做個快樂人又何妨?好歹,讓孩子好好活下去總比逼死他強太多。
二、良好的支持網絡:師生關係、同儕關係力求和諧,有衝突應及時化解。老師、父母也應了解孩子次級團體的互動情形,與孩子好友保持互動,能察顏觀色,孩子面臨團體或人際壓力時,適時伸出援手。
三、有效的諮商輔導:運用團體、個別諮商,以無條件的積極關懷、支持,接納孩子,建立溫馨關係;鼓勵孩子傾訴或澄清問題,進而建立健康的思維,調適自我身心。青少年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風暴期,情緒複雜、敏感,感情脆弱而豐富。父母、老師應該多予體諒,幫助孩子找到適當的情緒出口。
四、健全的家庭關係:成人有主控籌碼,孩子卻只能陷於無奈,經營溫馨家庭是父母的責任,夫妻問題縱難避免,也要降低對孩子的傷害,否則造成孩子厭世,等於是父母殺了孩子。所以,學校的親職教育也要納入生命教育在內涵。
五、完備的生命教育:學校推動生命教育,重點應讓孩子愛惜生命、尊重生命,體認生命並非獨存而是相互依附,個人的消逝留下親人苦痛,生命的權利、義務觀念務必建立;其次為挫折容忍力,有接受失敗而愈挫愈奮的勇氣與韌性。
○注意自殺徵兆,積極介入輔導
對於青少年自殺的徵兆,輔導學者黃有志(2002)呼籲,應隨時留意孩子的情緒反應,若有以下的行為表現,就應提高警覺:1.情緒起伏不定:孩子是否變得喜怒無常?2.性情突然轉變:本來溫婉而變得暴躁;健談開朗而變成愁眉深鎖?3.情緒低落:對事物提不起勁、了無生趣?4.情緒時常失控:變得很易哭泣,小事也會過度反應?5.焦慮難以入眠:徹夜輾轉反側,起床徘徊不能入夢?為人父母老師者應該敏於觀察,發現有異多予關心注意,陪孩子共度難關。
至於發現青少年有自殺徵兆或舉動,必須積極介入,採取有效的輔導行動:
一、給予支持:遇有自殺事件,先別急著曉以大義,只需安撫關懷給予溫暖,讓他感受到他人的支持,覺得溫情滿溢,就能打消死意。人本心理學者羅吉斯(Carl Rogers)的同理心(sympathy)諮商理論最好,有人形容為「嗯、嗯」理論,就是無條件的積極關懷。
二、提供協助:等情緒沉澱了,再釐清是課業、感情、金錢、親子同儕問題?或純粹是心理困擾如憂鬱症等,需要輔導、矯治或協助解決。大多問題的客觀事實他人無法借箸代籌,但提供關懷多半就能跳脫鑽牛角尖的負面思維,而走出危機。
三、一起走過:即伴同監控,最好暫時安排重要親友共同生活,就近觀照。若客觀條件不許,起碼適時給予電話關心,尤其發動死黨或深閨密友關懷,陪同走過危險的黑暗期,也可以請求生命線或家扶中心等社福專線協助。
四、追蹤輔導:自殺行為有重複性,再犯比率高,必須持續小心關注,而自殺通常被視為非正常行為,旁人的關心必須謹慎,言語行動上都要避免刺激,雖然不必忌諱,但也要避免張揚,若讓當事人覺得有失顏面,反倒挑起情緒而衍生危險。
○媒體應自律,勿推波助蘭
此外,媒體的推波助瀾,無意中扮演自殺幫兇,像最近燒炭自殺激增,難謂與媒體報導無關。有媒體把自殺等悲劇新聞以分解動作的誇張圖文呈現,頗有拿別人的悲苦事件當成滿足好奇的閱聽題材,不但對當事者造成二度傷害,也對青少年示範錯誤行為。
世界衛生組織(WHO)曾經針對媒體如何報導自殺事件,提出七點守則,可作為傳媒自律的標準,包括:1. 負責的報導,不報導自殺細則。2. 不將自殺者英雄化,避免誘發他人仿效。3. 不可簡化自殺原因。4. 媒體應多宣導防救諮詢網站與電話專線。5. 不把自殺新聞以聳動、煽情、誇大或鉅細靡遺報導。6. 避免把自殺描述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,或達成目標的合理方式。7. 報導應考慮會不會對家人和倖存者造成傷害(張育嘉,2005)。簡言之,自殺事件雖具新聞性,媒體應以哀矜勿喜的態度,善盡新聞倫理,不聳動渲染,避免製造歪風。
○強化生命教育,建立正向思考
針對學校老師,教育部(1993)編製了「校園自殺防治手冊」,提供教職員的自殺防治內涵,包括提高對自殺問題的敏感度,了解學生的壓力來源,敏覺自殺的警告訊號,提供資訊以釐清對自殺的錯誤觀念,知暁學校的危機事件處理策略及流程,充實防救的知能以有效處理自殺事件,清楚自己在自殺防治工作的角色,審酌自殺行為是否保密的能力,以及熟悉社會資源與個案轉介等。
目前強調「教訓輔三合一」,就是要全校老師共同負起學生的輔導責任,防範學生尋短更為首要之務。學校推動生命教育,內涵應強調生命的價值,建立孩子的正向思考,孕育積極的人生觀。台語有「好歹想起來擺著」,意即好壞事情都有心理準備,並坦然承受結果,祖宗老話「事上石多金玉少」、「人間苦多歡樂少」可以給孩子心理建設,孩子有「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」的體認,等於打了免疫針,遇事便不再張惶失措。張忠謀說得好:能「常想一二」,而且「不思八九」,人生就會「如意」,這就是正向思考。
除了教孩子健全自己,別忘了也許周遭猶有悲苦人,要能隨時敏覺、隨地助人,這是生命教育課程中另個務實重點。#

參考文獻:
林綺雲(2004)。校園自殺防治落實之道~從自殺防治訓練方案做起。讓愛起飛
-93年生命教育種耔校長研習營 (第一場)資料。http://www.mwr.org.tw/
邱家宜(2001)。自殺風潮一波波--台灣的精神醫療亟待補破網。刊於「新新聞」
週報731期。
張育嘉(2005)。正視「自殺」之社會問題。刊於「國政分析」社會(析)094-018
號,07/21,2005。
黃德祥(1995)。青少年發展與輔導。台北:五南。
黃有志(2002)。青年自殺與壓力調適。刊於「國家政策論壇」第2卷第4期。
教育部(1993)。校園自殺防治手冊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