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

增加曝光率!----學校行政的走動管理

◎走動是具體有效的行動力
有學校人員標榜:全校沒有一片枯葉、沒有一只壞水龍頭;也有學校人員感嘆:兩片字紙壞了全校的環境、一桶水少灌毀了美麗的花圃。兩者差異的關鍵,就在學校管理最常被忽略的「走動」二字。
行政三部曲--計畫、執行、考核,教育人員養成階段多偏重於「計畫」的學習與「評鑑」的探究,最核心的「執行」層面往往著墨甚少,原因大概實務面廡雜而學者又缺少箇中經驗,所以談學校行政總有搔不到養處之感。徒法不足以自行,空有決策決不會有成果,坐在辦公桌研擬的計畫套到現場環節必然有所出入。問題的發掘是雙向的,由下而上的反應與由上而下的察覺應當並行。筆者觀察許多學校行政人員每天埋首辦公、案牘勞形,儘管理念卓越計畫完整考量週慮,績效卻未必彰顯,原因可能出在行動力不足。執行須有決心,決心表現在行動力,而「走動管理」應該是具體有效的行動力。
◎學校要學企業以「管理」取代「行政」
走動管理(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, MBWA)是管理學者帕斯卡爾(R. Pascale)所提出,希望藉由MBWA的運作,能夠將企業主的經營理念「身體力行」。簡單說,MBWA就是要管理者走出辦公室,其重點不在出巡監視,而是要走入現場傾聽員工心聲與發掘員工的需求,是要讓管理者更為「耳聰目明」的管理模式。走動管理在一九八○年代的企業界已然蔚為風潮,與「Management By Walking Around」一辭互用。目前學校面臨前所未有的遽變與壓力,少子化及家長教育選擇權的衝擊,國民教育階段的國中、小也要面對優勝劣敗的生存競爭,必須超越過去簽公文擬計畫的消極行政模式,應該以更積極的執行力、行動力提升學校效能。走動管理就是展現學校的執行力與行動力,讓學校行政跳脫等因奉此、照表操課的框架,與企業體一樣,講求品質與績效的提升,以維持卓越的競爭力。筆者認為學校行政(school administration)一詞已不足以肆應今日變遷的需求,應該以學校管理(school management )取代之。
世界知名企業惠普科技(HP)是採取走動式管理的典型,惠普創辦人之一David Packard曾經在其著作「惠普風範」(The HP Way)中提到,惠普經理級以上的主管就得經常四處走動,研究發展部門主管必須走到生產現場,詢問員工產品相關問題,鼓勵員工做出思考。惠普實施MBWA的結果,不但激發出員工更多的創意,主管也能夠直接了解員工能力與工作效率,從中建立員工與主管間的信任基礎,MBWA已經成為惠普內部上下員工遵循的信條(黃明明,1995)。學校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之後,師生更見忙碌,教師晨會每週大約僅一、二次,有許多校務活動要推展,在在需要宣達、溝通、協調與支援,實在無法在短短的晨會中充分處理,尤其中、大型學校從中樞到末梢神經緜長而龐雜,學校成員對訊息的精確掌握更加不易,這與企業體遇到的難題其實相同。像惠普就認為,計畫方案、文字說明須經親自溝通作為輔助,這是其「走動管理」理念的源起,實施後更發現MBWA技巧能夠幫助主管去接觸、認識員工,瞭解員工的工作,從而影響員工,收到多重效益。惠普的經驗,可供學校借鑑,尤其對於許多校務發展計畫洋洋灑灑,而實際執行成果卻寥落稀疏的學校管理者來說,更是攻錯之石。
◎增加曝光率可以拉近人際距離
管理學者彼得‧杜拉克(Peter Drucker)說過:「在過去一百年來的傳統組織,其骨架結構是階級權力的結合,但新興企業組織,則必然以互相體諒與共同責任為骨架。」在強調人才為主的新經濟時代下,企業更必須視員工為生命共同體,透過MBWA的管理方式,不但讓內部訊息更為流通,也拉近管理者與員工的距離(林宏欣,2001)。企業如此,學校更然,學校的科層組織本就比一般行政體或企業體鬆散,教師法通過以後強調教師專業自主,校長、主任等學校管理人員已經少有「紅蘿蔔」和「棒子」,更需要取得老師同仁的互相體諒、共負責任,才能朝學校目標邁步。走出辦公室,是與老師拉近距離的不二法門。
從社會心理學來看,走動可以增進管理者的人際吸引。人際吸引的情境因素有二:一是接近性(proximity),二是熟悉性(familiarity)。愈常接近的彼此愈能建立情誼,因為常接近者雙方的互動成本(costs)少而酬賞(rewards)多,重複出現可以提高對彼此的辨識(recognition),減少不安的感覺,有助於產生正向情感;而接近也促成熟悉,提供彼此獲得對方訊息的機會,加深了解,容易發掘對方的優點,也較能預期對方的行為,減少猜忌與衝突(陳皎媚,2004;李美枝,1986)。對管理者而言,這是化阻力為助力,候選人競相作秀、張掛照片旗幟,就是因為曝光有助於支持度,校長、主任增加曝光率(exposing rate)可以提升聲望,展現親和,而走動管理正是增加曝光率的好方法。學校管理者常接近老師,適時出現主動關懷,雙方不再生疏,進一步提供支援,老師省去寫意見表、維修單、申購表等麻煩,把時間精力用在強化教學上面;老師受惠衷心銘感,便甘心奉獻於工作,學校管理者既贏得人心也獲取績效,產生「魚幫水水幫魚」的良性循環。
◎學校走動管理十特點
綜觀學者論說與現場實務,筆者認為學校的走動管理有十大特點:
一、走動管理是一種技術(technology ),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,不是高深學理,有心就做得到,一如企業的主管階層,校長、主任不能整天待在豪華辦公室,等待老師學生來報告,應該到各教室各校園角落巡察,以了解師生的需求,從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。
二、走動管理是一種行動(action),行動力就是執行力,文書檔案與行動之間存在許多落差,天下沒有不必導演的戲劇,企劃再周密、會議開得再好,仍需臨場視導才能精準實施,結果也比較容易落實。
三、走動管理是一種示範(exemplariness),領導者的走動可以產生身先士卒的帶頭作用,予人活力、勤快與踏實的評價,迥異於關冷氣房坐沙發椅高高在上的負面印象,展現出同甘共苦的執行決心,可以振奮同仁士氣。
四、走動管理是一種服務(service),行政的一切作為終究是為了支援教學,要樹立「行政為老師服務,老師為學生服務」的觀念,教育現場的老師遇到問題常因教學優先而無法即時處理,隨時需要協助,走動才能主動發掘,並統籌行政資源快速反應,為老師提供即時有效的服務。
五、走動管理是一種學習(learning),老師有教學相長的效益,行政也是做中學,學校業務龐雜,校長主任不可能事事歷練,現場的觀摩、情境的觀察、方案的探索、經驗的累積與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,都可由走動而得。
六、走動管理是一種評鑑(evaluation),走動要看學校的條件背景(context)如何、投入做法(input)正確否、實施過程(process)合理否、執行成果(product)合目標否,使這種CIPP的評鑑模式從檔案走向現場,校務成效從評量表報上看到的未必可靠,頂多是表面分數,真正現場觀察則真假立辨,而校務推展重在形成性評量,寧可過程的做法中不斷予以視導校正,防範未然,免得總結性評量才來焦頭爛額為時已晚。
七、走動管理是一種增強(reinforcement),員工多希望自己的努力被了解,老師亦然,積極回饋(positive feedback)是必要的,幾個認同的點頭,幾句口頭的讚美,走進教室說聲好話,都可以對師生產生生激勵作用,尤其組訓團隊等額外付出的老師更需要打氣。
八、走動管理是一種溝通(communication),到各教學現場走走可以蒐集到最直接的訊息,學者林清山(2001)指出,正式溝通管道透過行政系統逐級上傳或下達,容易產生過濾作用(filtering),或隱惡揚善、或密而不宣致訊息不完整,缺乏實際情境的輔助,不易讓校長、主任作正確判斷,也因此失去解決問題的先機。走動是勤於做非正式溝通,蒐集現場第一手訊息,配合情境做最佳判斷。
九、走動管理是一種決心(determination),聽其言不如觀其行,坐而言不如起而行,計畫文案、開會宣講都是紙上談兵,對於推展的工作進行走動視察,乃宣示非虛應故事,具體展現管理者操持理念與堅定執行的企圖心,等於告訴同仁此事玩真的。
十、走動管理是一種發展(development),校務的推動有其階段性與延續性,哪裡可以增益,哪裡有所不足,必須在下一階段來規劃實施,長善救其弊,從走動中蒐集資料,可以衍生靈感與新的需求,依情境的優勢、劣勢及接下來的時間條件等因素,來作規劃或決策的依循。亦卽,一方面導現階段的任務,一方面爲下一階段的任務預做籌繆。
◎走動要看的十面向
走動不是校園一週做有氧漫步,也不是虛晃一招跑跑龍套,學校行政人員要發揮「內行看門道」的功力,走動要看的至少十個面向,臚列如下:
一看教學:教學視導本就是學校行政業務之一環,教學方法、教室情境、學生常規、老師有無照表上課、不當之體罰等等。對於自然化學課的實驗,藝能科的上課場地、設備使用等尤應留意。
二看學生:教室內看學生是一個角度,從教室外看還另有洞天。學生上課情形,是否走廊上晃蕩,廁所、樓梯間、地下室等處所有無滯留,有無情緒困擾及行為適應問題,新生調適不良者是否需要介入輔導等。
三看老師:老師神色、儀態,親師、師生互動,有些默默耕耘老師要校長主任主動發掘其優點,偶有言行欠當之老師,也應即時發現並處理,以免影響學生或造成親師事件。是否缺礦或遲到早退,或異常之代課?例如,一早若發現老師未到,很可能偶發意外或有所急困,學校應立即聯繫了解,主動安排代課或生活協助,既照顧同仁也維持正常教學運作。
四、看環境:學習與辦公場所的照明、採光、通風是否兼顧;校園整潔衛生的維持,花木的栽培照護,尤其是否按時澆水;有無髒亂或安全死角,樓梯間地下室等陰暗隱蔽角落是否監控巡邏;午餐廚房、游泳池等的安全衛生是否合於標準,例如廚房的「危害分析及關鍵點控制管理體系」(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,HCCP),事官吃的安全,不可等閒視之。
五、看設施:學校設施應兼顧安全、實用、經濟、人性化的要求,學校管理者應隨時檢視並充實改善之。總務人員看設備、耗材有無缺損,並即時修繕補充;教務人員看教具、圖書、實驗器材管理是否完備、安全;訓導人員看體育器材、遊具是否完善,學生使用是否適當;輔導室人員著重無障礙環境及師生社會心理的健全態度,能否照顧校內身心障礙者的需求。
六、看佈置:情境佈置有無合乎境教或潛在學習的意義,公佈欄、文化走廊、處室櫥窗、學年刊版、壁報內容是否充實美觀,有無定期更換,教室佈置有無合乎美觀教育原則,有無配合進度做更新等。
七、看處室:中大型學校有各處室辦公室,各處事人員是否人力不足或閒置,是否勞逸均衡,處室間橫直之聯絡是否順暢,對於辦公事務資源有無合理管控?例如,有些處室夏日成天冷氣大開,以目前國中小辦公費現況實不允許,而老師卻在教室揮汗上課,雖無違規,但可能造成老師的不平,類此看似小事,卻能影響士氣,學校管理者不能不察。
八、看工程:施工中的工程安全措施有無完備,學生有無逾越工地,工程有無按照施工規範,工程品質是否合乎標準、進度,車輛人員活動進出有無干擾教學活動或師生安全,工地有無坍塌積水現象,都要留意並及時反應處理。
九、看活動:校內活動項目繁多,如朝夕會、演練觀摩、展演慶生、團隊培訓、校內外競賽、義工家長會、班親活動、輔導特教、週三進修、文康活動等等,校長主任前去關心視導、加油打氣,可以提升活動強度。
十、看會議:學校有許多正式非正式會議,校長大多為召集人或主要列席者,按理皆須出席,就算校長不能全程與會,起碼必須到場致意或做個開場白,以表示重視並感謝成員辛勞等,校長不克參加至少推派主任代表。
◎老師也要走動管理
不限於學校的行政人員,老師面對學生,教學活動與生活教育也是有賴走動,走動除了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,也提供師生非正式的互動,有助於培養師生感情。老師層面的走動管理,分為兩種:
第一種、課堂的行間巡視。教學程序中有「作業活動」,學生習作時老師應行間走動,其作用有四:一、管控,老師逡巡學生能維持結構性活動,表現比較規矩、專注,避免懈怠。二、協助,隨時發掘學生困難,給予各組支援,或做作個別輔導、補救。三、回饋,從學生分組討論或作業反應檢視教學效果,以便校正。四、常規,學生之精神儀態、書包抽屜有無異狀、桌椅地面整潔等,都可以走動中隨機教育,兼顧學習與生活的指導。
第二種、教室外的巡視。老師(尤其兼導師者)應撥時間做教室外的走動,其方向有三:一、整潔活動,依筆者經驗,清潔打掃若無老師到場指導,鮮有學生真能做好,有被動學生老師不在場就怠惰荒疏,有學生雖然負責卻不得要領,有學生喜愛戲耍或以工具玩鬧易出狀況,整潔活動時間屬於高危險情境,老師在場絕對大幅降低出事機率。二、遊戲場所,運動場遊戲場是學生容易發生意外的地方,學生或畏縮或霸道、或強佔遊具或欺凌弱小,也有學生偏愛危險動作,在在需要老師耳提面命。三、交通安全,交通維護不單是導護或義工的事,負責任的老師應該也關心孩子上下學的安全,尤其許多中低年級中午獨自放學,班級路隊、馬路穿越及家長接送等情況看似平常,老師若老待教室不走動觀照,危險意外就可能上門,老師能說是不關己嗎?
◎用健康態度面對走動管理
有位校長退休的榮譽督學到校視導,若發現校長不在校長室,就欣然表示:光憑不在校長室,校長考核就該打九十分。言下之意就是校長不應待在校長室「納涼」,應該走動管理。走動管理雖然直接有效,但要留心副作用,有的巡堂視導可能干擾教學,有的再三瞻望像捉賊,有的拿著記錄表邊巡邊記,可引起老師不受尊重的感覺,這些細節要注意。前教師研習會歐用生主任常說「互相漏氣求進步」(台語),校長也應該溝通同仁觀念,體察同僚視導(collegial supervision)已是學校同仁務實的合作模式,教育夥伴應以健康的態度面對走動管理,視之為服務老師與支援教學的行為,避免莫須有的負面解讀;尤應鼓舞行政人員勇於走動、願意走動,以謙和真誠的態度、勤敏積極的行動來面對師生,共同塑造有行動力的優質學校。

參考文獻:
李美枝(1986)。社會心理學。台北:大洋。
林宏欣(2001)。http://www.chinamgt.com/zone/news。2001-07-04。
林清山(2001)。走動管理。刊扵90/04教育研究月刊,84期。
陳皎媚(2004)。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。台北:雙葉。
黃明明譯(1995),大衛.普克( David Packard )原著。惠普風範(The HP Way)。台北:智庫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