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行定期評量國中每學期三次,國小原則二到三次。目前多數國小每學期只定期評量兩次,三次的不多。不要小看只差一次,以學生普遍「大考大讀、小考小讀、不考不讀」的複習習慣,對於課業的學習結果差異甚大。
以國語來看,中高年級每冊十四課,如果分三次考,每次只要準備五課,學生覺得份量不多,可以從容複習;考兩次則每次要準備七課,份量一多,不但準備不來,有的學生乾脆採取「債高不愁」,連準備都懶了。
段考是主要的教學評量方式,是教學歷程中承接轉合的部分,目的不在給分數、比成績。簡紅珠(1989)指出教學評量主要目的,在分析教學得失及診斷學習困難,作為補救教學和個別輔導的依據。可見,段考扮演教學的積極作用。
○主張多元評量,段考變少了
傳統定期評量是國小三次,國中四次,所以也叫月考。教改以來,為了減輕學生負擔,降低紙筆測驗的比重,把月考改成像大學的期中、期末考,而少一次的考試,便以其他評量方式來彌補,以期符合多元評量的精神。
多元化評量是突破紙筆測驗的限制,讓學生從發表、組織、實做、表演、展現、檔案等方式,收集學生學習狀況及效果的歷程。依據「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」(教育部,1999)第五條,成績考查應視學生身心發展與個別差異,以獎勵輔導為原則,並依各學科及活動性質,得就下列方式相機採用三種以上辦理:
一、鑑賞:就學生由資料或活動中的鑑賞領悟情形考查。二、晤談:就學生與教師晤談過程,了解學生反應情形考查。三、報告:就學生閱讀、觀察、實驗、調查等所得結果的書面或口頭報告考查。四、表演:就學生的表演活動考查。五、實作:就學生的實際操作及解決問題等行為表現考查。六、資料搜集整理:就學生對資料的搜集、整理、分析及應用等活動考查。七、設計製作:就學生的創作過程及實際表現考查。八、作業:就學生各種習作簿考查。九、紙筆測驗:就學生經由教師依教學目標及教材內容所自編的測驗考查。十、實踐:就學生的日常行為表現考查。儘管多元評量的理念不錯,但套到教育現場卻不易落實。
主因是當今升學模式下,紙筆測驗還是主要的選才方式,大環境不利於多元評量的生根發展。多元評量的實施,有賴老師的高度專業素養及創新做法,準備工作十分艱鉅。而涉及學生成績分數,家長總是十分在意,多元評量難免流於主觀而漫無標準,效度、信度都遠不及紙筆測驗,這是我們考試文化、分數當道觀念下無法突破的。相對的紙筆測驗儘管單一狹隘,但成績公平客觀,爭議性少。
○多元評量走樣,孩子學力弱化
教改伊始,許多國小改成只段考兩次,同時大玩所謂多元評量,此所以用「玩」,真的是玩,代表作莫過於「闖關評量」。情況大概是:幾個班或同年級合起來,找來家長義工、校長主任,甚至工友阿姨,這些與教學不相干、並不知曉教學內容的人扮分站關主,每站有不同的任務,學生分成若干組集體闖關,到站通常先來個熱身活動,不外是唱唱跳跳吼吼叫叫,然後出個簡單的題目,答案學生大約都會,甚至一組中只要有一個學生會,就算全體都會,而輕輕鬆鬆分數就是90幾,很少有沒通過的,也很少有低分的,連數學也都如此。
明明評量目標是數學的四則運算,卻只聽到「紅蘿蔔蹲紅蘿蔔蹲、紅蘿蔔蹲完白蘿蔔蹲」的吼聲此起彼落,學生闖得興奮不已,喘吁吁過關了,如此就算是四則運算統統通過了。這幕是當時印象最深刻的「多元化評量」,這樣的數學評量是不是要命?且別看這種評量多麼荒腔走板,在教改熱情的氣氛下,記者捕捉到這樣的畫面,旁白是「考試也可以是這麼快樂的」。
幾年下來才驀然驚覺,孩子數學不會算,國語錯別字連篇,原來孩子變笨了。大家覺悟玩過頭了,誤用了多元評量。不禁聯想起大陸傷痕小說家阿誠,在《棋王樹王孩子王》書中描述文革時插隊落戶的知青瘋狂砍樹燒山的豪情,滿腔熱血建設偉大的祖國,其實是給美好的山川開膛剖肚。但怎麼做才對呢?改革熱情與現實畢竟有太多落差,應了鐘擺理論,又逐漸迴歸到紙筆測驗為主的考試方式。
○多元評量不玩了,段考應該迴歸
然而,多數學校沒有因為多元評量不玩了而改回三次段考,或有學校不察而不改者,或有學校要改但老師不改者。段考要命題、要改考卷、考完後師生都要面對分數壓力,這些可能是老師不願「走回頭」的原因。
主張兩次段考另個理由,是減低學生負擔。看似為學生著想,邏輯其實不通,頂多只是延宕或累積學生的負擔而已。負擔也如同點券,應即時兌換,否則只是累積,到了多了才一次兌換,肯定負荷不了,要付出更大的代價。結果有二:積極苦撐的學生,加倍焦慮辛苦應戰;消極逃避的學生,準備不及相應不理算了。21星期的課業份量就是這麼多,不管考兩次、三次,總量不變,何由減輕負擔?若按照考兩次比考三次負擔少的邏輯,考一次豈不是更輕鬆?乾脆都別考試就更完美了?國民學校就改成國民樂園豈不妙哉?
有些所謂教改人士,熱情有餘思慮不足,偏偏口號又美麗甘甜,成了媒體的佳餚。改革的迷藥,大家醉醺醺就服了,等到醒了,已經造成下一代難以恢復的教育腦傷,真是令人痛心不已!段考的縮減只是代表作之ㄧ。
○基本工具學科,仍應側重紙筆測驗
其實,多元評量是多元智力( multiple intelligence)觀的產物,是對傳統單一智力理論及側重紙筆學習的反動與修正。但要釐清,多元評量有其限制,並非所有學科都適用,通常藝能科像美術、音樂、體育或生活道德等,本身就是非紙筆型態,著重多元能力的展現,聚焦於操作、創意及實際表現等,紙筆部分頂多是輔助觀念;而基礎學科像國、英、數、社、自等科,仍應以心智運思為主,著重於紙筆型態的學習。
儘管考試引導教學,向來為人詬病,但考試卻帶來有效的複習動機。一般國中小學生大約段考前一週進入「備戰狀態」,考試科目有五科,如果只考兩次,則每科要複習半冊,扣除學生的各種補習時間,哪能充裕準備?撇開成績分數不談,學習目標是要學生精熟教材,依照學習心理學,分段練習比集中練習效果好,段考多次就有分段練習的效果。
依筆者了解,從校長到老師、家長大多認同三次評量,為何多數國小段考不改回三次?也許是老師擔心麻煩而反對。如果校長、主任辦學的企圖心旺盛,透過「課發會」積極溝通說服,應該不難改變。其實,學校的定期評量次數也屬於教務行政的範疇,學校應可逕予訂定,筆者不解,既然校長深覺段考三次為宜,為何不能在自己經營的學校實施?
○學習效果,三次段考優於二次
段考兩次的理由,大約是學生減少壓力,而教師也省事,但此二端都難以言之成理。首先,學生減壓固然重要,但以不犧牲學習目標為前提,研究證實適度壓力最有利於學習效果,低壓力與高壓力同樣都無助於學習(張春興,1984);其次,以目前電腦化,命題只需參考現成軟體資料修剪編輯即可,所謂老師負擔只是成見罷了。至於兩次段考的缺點則至少有五:一是範圍太大,學生無力準備;二是時距過長,課業生疏複習困難;三是成績可能低落,消弱學習動機;四是範圍廣闊,低落者不易補救。五是教材未能精熟,學生學力弱化。
段考三次的優點,恰是段考兩次之所短,分別是:一、減少課業範圍,易於準備。二、縮短評量時距,收即時複習之效。三、可多次練習,臻於精熟學習。四、提高評量成績,增強學習興趣。五、催化複習動機,落實學習效果。六、根據評量結果,修正或補救教學。缺點則只有教師方面,就是老師比較麻煩,要多命一次題卷,要多批改一次試卷,要多做一次分數,不過一如前述,如今電腦化這種負擔已經大大減少。
有人認為大專也只有期中、期末考,其實大專性質與中小學不同,中小學還在基礎能力的學習,讀寫算的工具學科必須紮實,才能為日後的終身學習與應用奠基。例如語文的生字語法,數學的加減乘除計算,目標要求具體明確,絕不會是開放自由討論發表,而大學確乎是可以如此。理論上,高等教育的對象已經具備基礎學科知識,具有自學與治學的能力,進入研究探索與獨立學習的階段,大學教育學生學習內容不囿於課堂,有無限的彈性空間,而中小學的課業有課程標準(或綱要)要遵循,學生必須要照單全收的,因此適度而嚴謹的學習評量,在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是必要的。
○學生壓力,並非來自段考
教改以來,每每有中小學考試太多、學生壓力太大的指陳,一是指國中升學壓力導致的過多考試,像國三學生要面對沒完沒了的隨堂考、平時考、模擬考、段考等,但國小沒有這個問題;二是中小學的氾濫的課外補習,然而十年教改以來,據聯合報(2006)報導,全台補習班從原來的2600多家變為1.4萬多家,增加5.5倍,補習風氣隨著教改愈改愈盛行。教改沒有搔到癢處,學生的壓力並非來自三次段考,縮減段考不會減少學生負擔,只是剝奪正式的學習評量,對學習效果必然大打折扣。
況且從性質來看,評量粗分為形成性與總結性,前者是蒐集敎與學的現況資訊,作為校正補救的參考;後者只是提供成績與結果,以檢核敎與學的成效。通常期末考考完就學期結束放假去了,屬於總結性評量;其他段考雖然也具有總結性評量的性質,但基本上是測量學生下一階段的起點行為,或可以說是定位新的學習基線(baseline),扮演著評量是敎與學過程的一個環節的積極功能,適度的段考次數,對學習確有正面作用。
美國中小學沒有定期考試(examination)制度,只有課堂的各種教學與評量(assessment),但有學力檢測(test),以密西根州為例,筆者敝校外師Jennifer表示,透過MEAP(Michigan Education Assessment Program)方案,在九年制中小學的低、中、高年段或畢業前舉行,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,成績只作為政府補助學校經費的依據,對學生並沒有進一步的輔導補救措施,這種純粹的成就檢測比較不具有教育意義。由於美國中小學沒有固定的教材與進度,學習材料與教具多由老師自編自製,學習性質比較彈性而乏結構,所以老師可從觀察、問答、作業或發表過程中,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進行評量,並隨時修正敎法;與我們有固定的課程教材、明確的學習目標與進度、重視知識理解與經驗價值不同,我們的學生因為學習比較結構化,學習內容比較制式而具體,有利於採取紙筆測驗的評量取向。
○基礎教育紮,落實段考制度有功
哪種好呢?先看2002年美國新聞周刊(Newsweek)的報導,美國有5000萬文盲,他們的閱讀能力只達到小學八年級水平。看懂殺蟑螂藥的解毒劑上的說明,需要九年级水準;看懂聯邦政府的所得税申報表,需要十年级水準;看懂人壽保險表格,需要12年級水準。 美國小學和中學一貫制共12年,許多美國中學畢業生達不到這個水準,都算是文盲。根據維基百科美國人口有三億,可見文盲佔了六分之ㄧ。然而,美國多數州已經實施12年國教,若按上述的水準,相當於國三的程度只要能看懂殺蟲劑的說明就算通過,顯然比起台灣的學力要求差一截,美國雖然教育出不少頂尖人才,卻也不見得教育普徧有效,與我們標榜「把每個學生帶上來」的澤被平庸成果是有落差的。美國資源充沛國力雄厚,吸納5000萬個文盲而能面不改色;反觀我們,能夠容忍這麼多人受完國民教育還目不識丁嗎?恐怕沒有一個家長可以接受。
從這個角度看,美國的國民教育其實不算成功,他們標榜孩子很獨立很快樂,教學效果卻顯得模糊。我們聊以為過去的優質國民教育品管感到欣慰,觀諸有此成果,除了得自於課程教材嚴謹,教師教學認真、學生學習努力,另個重要因素,筆者認為就是段考制度的落實,包括考前的用功複習、考後的檢討訂正,都為課業學習紮實奠基,這也是我們值得珍視的部份。#
參考文獻:
張春興(1984)。教育心理學。台北:東華書局。
張錦弘(2006)。教改10年補習班暴增上萬家。2006/03/16聯合報文教昄。
教育部(1999)。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考查辦法。88/06/29教育部台(八八)參
字第八八○七五八九六號令。
簡紅珠(1989)。教學評量原理與方法。載於黃光雄主編《教學原理》,頁393~422。
台北:師大書苑。
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
充實的放學時光----課後照顧的處境與作為
課後照顧又稱課後托育,是近十年來由於社會變遷、小家庭型態驟增及雙薪父母普及,所衍生的國小的新興工作。
○課後照顧已是家庭的普遍需求
目前國小大約四點放學,職場上班時間多逾五點半,而且國小低年級每週只有一天全天課,中、高年級也各有兩天、一天下午不上課,學校中午放學,父母卻上班不在家,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寶,治安既已不足信賴,家長不安心讓孩子做個鑰匙兒,於是兒童的課後照顧成了普遍的需求。
然而根據教育部(2005)資料,民國95年全台國小有2600多所,小學生人數約180萬名,開辦課後照顧的學校僅866所,校數雖近三分之ㄧ,造福的學生卻只有67000多名,只佔學生總數的4%;這樣的數字,供需顯然大有落差,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也認為,實際需求數量應該更大。
學校未能挑起安親的擔子,父母只好把沒去處的孩子送到坊間安親班。
每當放學,安親班人員散布校門或零或整接送學童,安親班車輛絡繹盤桓於學校附近巷道,已經成了近年的放學即景。而學校牆外安親店招林立,都會學校尤然,粗估至少半數學童放學後馬上進入安親班,走出已然疲憊的教室,進入數十坪狹窄而乏味的托育空間,不能伸展,少有玩耍,一關得到六點多甚至更晚。尤其低年級學童,中午上安親班直到傍晚起碼五、六小時,日日如斯,想想這一代的學童也真是可憐。
雙薪及小家庭制衍生學童課後照顧的問題,各國同樣面臨。美國的「21世紀社區學習中心」(21st-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)方案,鼓勵社區參與學童課後照顧工作,結合社區與學校資源,讓學童得到更完善的照顧,美國教育部評估,實施後對於提高學童的學業成就、心理安全感、降低偏差行為以及安定母親就業等,有相當幫助(Dynarski Mark et., 2004);日本強調兒童托育應以遊戲為主軸,透過遊戲來增加學習興趣及人際互動;英國則在市場機制下,由民間業者提供多樣化的托育時段及內容,例如:臨時性托育、假日娛樂方案、早餐俱樂部及課後俱樂部等(林璟斐,2005)。其實,課後照顧不管借重社區資源或開放市場機制,都不如學校辦理來得理想。
○政府推動國小全面辦理課後照顧
鑑於學校難能自外於學童課後照顧的責任,教育部在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的催化下,依據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」第19條,訂頒「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」(簡稱「課後照顧標準」),作為學校課後照顧的依據。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,將放學後的學童安置於校園內,一方面提供良好生活照顧,使學童獲得安全的保障,另方面也讓學童有繼續多樣學習的機會。
「課後照顧標準」指出,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,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、支持婦女婚育及使父母安心就業為目的,以學校在學學生為對象;學校規劃辦理時,應充分告知家長資訊,儘量配合一般家長上班時間,由家長決定自由參加,不得強迫。課後照顧採小班精神,每班以20人為原則,但留有彈性,最多不得超過35人,若有身心障礙學生,應酌減班級人數;低收入或原住民學生得免費參加。課後照顧班除學校自辦外,還可委託立案的公私立機構、法人或團體辦理;學校也可以出借場地,以公辦民營方式,提供民間業者辦理;教部也補助經費,鼓勵民間社團到偏遠地區試辦課後照顧。另外,也針對國中小自足式特教班學生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資源班學生,開辦特教班課後照顧,採小班制,人數每班約五人,由政府補助部份經費。
○ 學校條件優良課後照顧優勢多
教育部責成縣市及學校全面推動課後照顧,以落實弱勢照顧及維護兒童健康成長。學校的軟硬體條件皆備,相較於坊間的課後照顧,至少有五大優勢:
一是費用低廉:依照教育部的規定,學校課後托育收費僅有兩部分,70%的鐘點費和30%的行政費,沒有設備、房租、經營利潤的支出,所以相對便宜。以台中縣為例,每節課40分鐘原則只收20元左右,約僅坊間安親班的半價。
二是環境優良:學校課後照顧使用現成的空間設備,包括教室、運動遊憩場所及遊戲器材等,符合安全、舒適、教育、人性等需求;而坊間安親班可能只是居家型的公寓、大樓,不過數十坪,空間侷促,更談不上遊樂場所與設施。
三是師資整齊:教育部對於課後照顧人員資格有起碼規定,大學生、社區媽媽等具大學學歷,或是高中職畢業受過108小時專業訓練,就可擔任照顧人員。學校服務環境良好,管理與待遇合理穩定,課後照顧人員享有老師的尊榮感,較能吸引優秀教師參與,許多曾受聘於學校的優秀合格代課教師,往往被進用為課後照顧師資;相對來說,坊間安親班師資素質可能比較參差不齊。
四是管理完善:學校的教務行政組織,透過行政制度及巡堂走動管理,確保品質。學校教室為透明半開放空間,便於家長觀察師生互動情形,家長意見除了向老師溝通,也可以向學校反映;而坊間安親班往往隱於室內,難窺堂奧,甚至只是家庭式的「校長兼摃鐘」,可能流於閉門造車,比較談不上組織管理。
五是內容多樣:國小課後照顧通常排訂課程,利用學校完善的設備,兼顧動態與靜態、學習與休憩,兼容讀寫算與藝能,尤其下課倘佯於遊戲設施,安排體育活動等,是多數坊間安親班所無法企及的。
儘管國小課後照顧條件理想,但尚未能普徧。主因是學校心態保守,擔心落個「與民爭利」的口實,行銷不力;其次是態度消極,怕增加行政工作與責任負擔,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另方面原因,學校囿於規定,服務內容不能滿足家長的需求,例如課後照顧時間不夠晚、提供的學習不夠多等,坊間安親班不但配合家長的下班時間,還包辦才藝班、補習班的功能,這是學校課後照顧必須突破的。
○政府應規劃學校課後照顧的配套措施
政府既然責求學校全面實施課後照顧,首先,心態上應屏除所謂與民爭利的謬思,「計利當計天下利」,安親班的老闆再多,哪有云云眾「生」多?學校要有積極服務的開創作為。而政府也要規劃配套措施,以課後托育需求的時間與數量來看,其作業與負荷已經不亞於進修補校(夜間部、暑期部)了,應該考慮的技術方面,包括完備的人力、經費、設備與獎勵措施諸端。分述如下:
一、人力需求。分兩方面講,一是行政人力,目前課後托育工作多由學校現有行政人力兼辦,包括調查招生、編班排課、聘師聯繫、巡堂評鑑、動靜態觀摩展演等,宛若一套校中有校了。以這種無給的兼任人力,要落實擴大辦好,真的力有未逮,應當添置人力專司其責。
二、經費需求。也分為兩方面,首先是給予學生課托補助,減輕家長負擔。目前課後照顧屬於家長自費,學校自給自足,大多用於鐘點費開銷(佔%70),政府應該將課後照顧視為教育的延伸,負擔部份經費,特別是酌予補助時間較長的低年級,其次是兼辦或兼任人員的加班費或工作加给,或可參照補校的做法。
三、設備需求。課後照顧的設施器材雖然不像正規教學迫切,但仍有些要注意,例如共用教室,與原班級老師的書桌、置物櫃等設備的協調配合,尤其低年級老師下午必須留在教室備課,設施的增設或分配等也應預作籌繆。
四、獎勵措施。目前課後照顧完全看學校的熱誠辦事,教育部、縣市政府只是發紙公文,學校可辦可不辦,內容品質績效並無要求,可說是放牛吃草式的課後照顧政策。對不辦或辦不好者無鞭策與輔導,對用心投入績效良好者也無獎掖措施,怎能保障學校的課後照顧品質?
○涵蓋學習與玩樂的課後照顧五原則
課後照顧雖非正規教學,但時間長久,像低年級從12點半到六點,不少於正
課時間,若只是消極的照顧殊為可惜,在不妨礙孩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,活動應求均衡彈性及輕重緩急。歸納來看,課後照顧的實施,宜注意下列五原則:
一、身心安全原則:安全第一是課後照顧的基本要求,老師要時刻留心,避免學生遭受傷害意外,人數的掌控要落實,發現缺席立即尋找查報,尤其正課、課託的銜接及傍晚放學時刻,必須交接確實,絕對掌握學生行蹤。
二、家課優先原則:課後照顧時間長久,回家都已然晚矣,若連家課作業都不能完成,家長很難諒解,也表示課後照顧老師失職,應把家庭作業的輔導列為第一要務;家課的輔導第一是要完成,第二是要正確美好。
三、動靜調和原則:中低年級之所以若干下午不上課,是考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,因此課後照顧若只在室內做功課,孩童必然不勝負荷,孩童無不殷盼遊戲跑跳,下午至少要有一節體育活動以資調劑。
四、育樂兼備原則:課後照顧時間屬於兒童的課餘時段,不能像正課偏重學習,要兼顧遊戲與休閒。學校或老師應花心思設計團體遊戲或趣味競技,低年及更需要玩耍時間,以營造快樂童年。
五、聯繫支援原則:學校課後照顧工作除了老師,還有後勤支援的行政團隊,更必須與教室的原班級任協調,場地設備、學生的身心狀況、作業要求、出缺席通報、臨時協尋及家長聯絡,都需要多方相互支援、密切合作。
○多元活潑及精緻化規劃課後照顧活動
依照「課後照顧標準」,課後照顧應本多元活潑之原則,並兼顧家庭作業寫作、團康與體能活動及生活照顧。例如台中縣政府(2004)補充規定,課後照顧內容有五:(一)生活照顧輔助。(二)家庭作業指導。(三)團康藝能活動。(四)體能活動。(五)參觀訪問活動。並且補充強調,各校得依本身條件及實際需要,作綜合性課程規劃,力求課程之多元活潑原則及精緻化。
有人主張課後照顧顧名思義是「照顧」,不要孩子壓力,所以不必提供結構化的學習。這話半是半非,不給壓力的原則下,一樣可以規劃豐富的學習內容。既然課後照顧時間夠長,為何不能兼有類似補習班、才藝班的功能呢?例如,納入讀經,以孩童的記憶力,每天一節課,一學期背完諸如四書之一或古詩十九首不是難事,對於國文素養將是何等增進?再看,一週唱好一首英語歌謠,一學期起碼十來首,對英語開口說的能力將是何等助益?這些若持續五個、十個學期,還擔心國學、英文能力不好嗎?這只是舉例,這樣的學習融入課後照顧之中,可說輕鬆裕如,只要日績月累質量都甚為可觀。所以,學校若有完整而系統的規劃,並具體準備相關教材,課後照顧可讓孩童輕鬆補充課堂的不足。
以敝校為例,除了生活照顧、作業指導之外,還發展課後照顧的學習特色,包括下列內容:(一)國語文,包含讀經、古典文學背誦、閱讀寫作等。(二)英語文,包含英語會話、歌謠及韻文背誦等。(三)數學,包含補救教學、習題演練、加深加廣等。(四)美勞才藝,包含紙工、捏塑、繪畫、針織及環保媒材美工等。(五)體能團康,包含球類、體能競技、團康遊戲及遊樂場活動等。期中期末,還舉辦課後照顧成果展演,分為靜態展覽及動態表演,一方面驗收成果,作為評鑑的一部份,一方面提供課後照顧人員及教師相互觀摩,也開放家長參觀指正。
○肆應家長需求提升學校課後照顧量
一如前述,學校的客觀條件雖好,但由於課後照顧時間與內容比較保守,所以大多數家長還是選擇坊間安親班。然而,坊間課後託育的現況,出現諸般運作偏差,王順民(2005)曾有深入的指陳。比如,依據設置標準,托育中心的時間每日以六小時為限,但是絕大多數園所的時間超過法定的規範;雖然明定有活動室、遊戲室,但都已被挪為教室,主管機關並未嚴格糾舉;拖育中心教保人員的本職學能應在於教保活動,但實際上卻是教導或提升學童的課業成績,乃至於著重在英文、數理等學業;托育中心人員被英文或心算老師取代,形成掛羊頭賣狗肉的變相經營;學童從安親班下課後許多是自己走回家,因此網咖或漫畫店往往成為續攤的中途之家。這些,當然不能全怪托育中心,有些也確是家長的需求,但政府若不即時正視,可能積重難返,日久導正更加棘手。
總之,「兒童課後照顧」提供課後生活及學習服務,也發揮安家作用,為許多職業婦女及家長們解決孩子的放學安置問題。惟,教育當局除了輔導坊間安親班步入正軌,也應本著積極彈性的精神,訂定肆應家長需求的學校課後照顧措施,以提升競爭力,留住學生以佳惠廣大的孩童。#
參考文獻:
王順民(2005)。課後照顧服務的一般性考察:現況處境與未來展望。載於國政研究報告,2005/07/28社會(研)094-0011號。
台中縣政府(2004)。台中縣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補充規定。93/01/30府社教字第0930026642號函。
林璟斐(2005)。家長工作時間與學童課後托育需求彈性化之研究。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。
教育部(2006)。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 (民國95年09月20日修正)。
Mark Dynarski & Maryet Moore et. ( 2004). When Schools Stay Open Late: The 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 Program. New Findings. U.S. Department of Education.
○課後照顧已是家庭的普遍需求
目前國小大約四點放學,職場上班時間多逾五點半,而且國小低年級每週只有一天全天課,中、高年級也各有兩天、一天下午不上課,學校中午放學,父母卻上班不在家,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寶,治安既已不足信賴,家長不安心讓孩子做個鑰匙兒,於是兒童的課後照顧成了普遍的需求。
然而根據教育部(2005)資料,民國95年全台國小有2600多所,小學生人數約180萬名,開辦課後照顧的學校僅866所,校數雖近三分之ㄧ,造福的學生卻只有67000多名,只佔學生總數的4%;這樣的數字,供需顯然大有落差,教育部國教司長潘文忠也認為,實際需求數量應該更大。
學校未能挑起安親的擔子,父母只好把沒去處的孩子送到坊間安親班。
每當放學,安親班人員散布校門或零或整接送學童,安親班車輛絡繹盤桓於學校附近巷道,已經成了近年的放學即景。而學校牆外安親店招林立,都會學校尤然,粗估至少半數學童放學後馬上進入安親班,走出已然疲憊的教室,進入數十坪狹窄而乏味的托育空間,不能伸展,少有玩耍,一關得到六點多甚至更晚。尤其低年級學童,中午上安親班直到傍晚起碼五、六小時,日日如斯,想想這一代的學童也真是可憐。
雙薪及小家庭制衍生學童課後照顧的問題,各國同樣面臨。美國的「21世紀社區學習中心」(21st-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)方案,鼓勵社區參與學童課後照顧工作,結合社區與學校資源,讓學童得到更完善的照顧,美國教育部評估,實施後對於提高學童的學業成就、心理安全感、降低偏差行為以及安定母親就業等,有相當幫助(Dynarski Mark et., 2004);日本強調兒童托育應以遊戲為主軸,透過遊戲來增加學習興趣及人際互動;英國則在市場機制下,由民間業者提供多樣化的托育時段及內容,例如:臨時性托育、假日娛樂方案、早餐俱樂部及課後俱樂部等(林璟斐,2005)。其實,課後照顧不管借重社區資源或開放市場機制,都不如學校辦理來得理想。
○政府推動國小全面辦理課後照顧
鑑於學校難能自外於學童課後照顧的責任,教育部在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的催化下,依據「兒童及少年福利法」第19條,訂頒「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」(簡稱「課後照顧標準」),作為學校課後照顧的依據。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,將放學後的學童安置於校園內,一方面提供良好生活照顧,使學童獲得安全的保障,另方面也讓學童有繼續多樣學習的機會。
「課後照顧標準」指出,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,以促進兒童健康成長、支持婦女婚育及使父母安心就業為目的,以學校在學學生為對象;學校規劃辦理時,應充分告知家長資訊,儘量配合一般家長上班時間,由家長決定自由參加,不得強迫。課後照顧採小班精神,每班以20人為原則,但留有彈性,最多不得超過35人,若有身心障礙學生,應酌減班級人數;低收入或原住民學生得免費參加。課後照顧班除學校自辦外,還可委託立案的公私立機構、法人或團體辦理;學校也可以出借場地,以公辦民營方式,提供民間業者辦理;教部也補助經費,鼓勵民間社團到偏遠地區試辦課後照顧。另外,也針對國中小自足式特教班學生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資源班學生,開辦特教班課後照顧,採小班制,人數每班約五人,由政府補助部份經費。
○ 學校條件優良課後照顧優勢多
教育部責成縣市及學校全面推動課後照顧,以落實弱勢照顧及維護兒童健康成長。學校的軟硬體條件皆備,相較於坊間的課後照顧,至少有五大優勢:
一是費用低廉:依照教育部的規定,學校課後托育收費僅有兩部分,70%的鐘點費和30%的行政費,沒有設備、房租、經營利潤的支出,所以相對便宜。以台中縣為例,每節課40分鐘原則只收20元左右,約僅坊間安親班的半價。
二是環境優良:學校課後照顧使用現成的空間設備,包括教室、運動遊憩場所及遊戲器材等,符合安全、舒適、教育、人性等需求;而坊間安親班可能只是居家型的公寓、大樓,不過數十坪,空間侷促,更談不上遊樂場所與設施。
三是師資整齊:教育部對於課後照顧人員資格有起碼規定,大學生、社區媽媽等具大學學歷,或是高中職畢業受過108小時專業訓練,就可擔任照顧人員。學校服務環境良好,管理與待遇合理穩定,課後照顧人員享有老師的尊榮感,較能吸引優秀教師參與,許多曾受聘於學校的優秀合格代課教師,往往被進用為課後照顧師資;相對來說,坊間安親班師資素質可能比較參差不齊。
四是管理完善:學校的教務行政組織,透過行政制度及巡堂走動管理,確保品質。學校教室為透明半開放空間,便於家長觀察師生互動情形,家長意見除了向老師溝通,也可以向學校反映;而坊間安親班往往隱於室內,難窺堂奧,甚至只是家庭式的「校長兼摃鐘」,可能流於閉門造車,比較談不上組織管理。
五是內容多樣:國小課後照顧通常排訂課程,利用學校完善的設備,兼顧動態與靜態、學習與休憩,兼容讀寫算與藝能,尤其下課倘佯於遊戲設施,安排體育活動等,是多數坊間安親班所無法企及的。
儘管國小課後照顧條件理想,但尚未能普徧。主因是學校心態保守,擔心落個「與民爭利」的口實,行銷不力;其次是態度消極,怕增加行政工作與責任負擔,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另方面原因,學校囿於規定,服務內容不能滿足家長的需求,例如課後照顧時間不夠晚、提供的學習不夠多等,坊間安親班不但配合家長的下班時間,還包辦才藝班、補習班的功能,這是學校課後照顧必須突破的。
○政府應規劃學校課後照顧的配套措施
政府既然責求學校全面實施課後照顧,首先,心態上應屏除所謂與民爭利的謬思,「計利當計天下利」,安親班的老闆再多,哪有云云眾「生」多?學校要有積極服務的開創作為。而政府也要規劃配套措施,以課後托育需求的時間與數量來看,其作業與負荷已經不亞於進修補校(夜間部、暑期部)了,應該考慮的技術方面,包括完備的人力、經費、設備與獎勵措施諸端。分述如下:
一、人力需求。分兩方面講,一是行政人力,目前課後托育工作多由學校現有行政人力兼辦,包括調查招生、編班排課、聘師聯繫、巡堂評鑑、動靜態觀摩展演等,宛若一套校中有校了。以這種無給的兼任人力,要落實擴大辦好,真的力有未逮,應當添置人力專司其責。
二、經費需求。也分為兩方面,首先是給予學生課托補助,減輕家長負擔。目前課後照顧屬於家長自費,學校自給自足,大多用於鐘點費開銷(佔%70),政府應該將課後照顧視為教育的延伸,負擔部份經費,特別是酌予補助時間較長的低年級,其次是兼辦或兼任人員的加班費或工作加给,或可參照補校的做法。
三、設備需求。課後照顧的設施器材雖然不像正規教學迫切,但仍有些要注意,例如共用教室,與原班級老師的書桌、置物櫃等設備的協調配合,尤其低年級老師下午必須留在教室備課,設施的增設或分配等也應預作籌繆。
四、獎勵措施。目前課後照顧完全看學校的熱誠辦事,教育部、縣市政府只是發紙公文,學校可辦可不辦,內容品質績效並無要求,可說是放牛吃草式的課後照顧政策。對不辦或辦不好者無鞭策與輔導,對用心投入績效良好者也無獎掖措施,怎能保障學校的課後照顧品質?
○涵蓋學習與玩樂的課後照顧五原則
課後照顧雖非正規教學,但時間長久,像低年級從12點半到六點,不少於正
課時間,若只是消極的照顧殊為可惜,在不妨礙孩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,活動應求均衡彈性及輕重緩急。歸納來看,課後照顧的實施,宜注意下列五原則:
一、身心安全原則:安全第一是課後照顧的基本要求,老師要時刻留心,避免學生遭受傷害意外,人數的掌控要落實,發現缺席立即尋找查報,尤其正課、課託的銜接及傍晚放學時刻,必須交接確實,絕對掌握學生行蹤。
二、家課優先原則:課後照顧時間長久,回家都已然晚矣,若連家課作業都不能完成,家長很難諒解,也表示課後照顧老師失職,應把家庭作業的輔導列為第一要務;家課的輔導第一是要完成,第二是要正確美好。
三、動靜調和原則:中低年級之所以若干下午不上課,是考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,因此課後照顧若只在室內做功課,孩童必然不勝負荷,孩童無不殷盼遊戲跑跳,下午至少要有一節體育活動以資調劑。
四、育樂兼備原則:課後照顧時間屬於兒童的課餘時段,不能像正課偏重學習,要兼顧遊戲與休閒。學校或老師應花心思設計團體遊戲或趣味競技,低年及更需要玩耍時間,以營造快樂童年。
五、聯繫支援原則:學校課後照顧工作除了老師,還有後勤支援的行政團隊,更必須與教室的原班級任協調,場地設備、學生的身心狀況、作業要求、出缺席通報、臨時協尋及家長聯絡,都需要多方相互支援、密切合作。
○多元活潑及精緻化規劃課後照顧活動
依照「課後照顧標準」,課後照顧應本多元活潑之原則,並兼顧家庭作業寫作、團康與體能活動及生活照顧。例如台中縣政府(2004)補充規定,課後照顧內容有五:(一)生活照顧輔助。(二)家庭作業指導。(三)團康藝能活動。(四)體能活動。(五)參觀訪問活動。並且補充強調,各校得依本身條件及實際需要,作綜合性課程規劃,力求課程之多元活潑原則及精緻化。
有人主張課後照顧顧名思義是「照顧」,不要孩子壓力,所以不必提供結構化的學習。這話半是半非,不給壓力的原則下,一樣可以規劃豐富的學習內容。既然課後照顧時間夠長,為何不能兼有類似補習班、才藝班的功能呢?例如,納入讀經,以孩童的記憶力,每天一節課,一學期背完諸如四書之一或古詩十九首不是難事,對於國文素養將是何等增進?再看,一週唱好一首英語歌謠,一學期起碼十來首,對英語開口說的能力將是何等助益?這些若持續五個、十個學期,還擔心國學、英文能力不好嗎?這只是舉例,這樣的學習融入課後照顧之中,可說輕鬆裕如,只要日績月累質量都甚為可觀。所以,學校若有完整而系統的規劃,並具體準備相關教材,課後照顧可讓孩童輕鬆補充課堂的不足。
以敝校為例,除了生活照顧、作業指導之外,還發展課後照顧的學習特色,包括下列內容:(一)國語文,包含讀經、古典文學背誦、閱讀寫作等。(二)英語文,包含英語會話、歌謠及韻文背誦等。(三)數學,包含補救教學、習題演練、加深加廣等。(四)美勞才藝,包含紙工、捏塑、繪畫、針織及環保媒材美工等。(五)體能團康,包含球類、體能競技、團康遊戲及遊樂場活動等。期中期末,還舉辦課後照顧成果展演,分為靜態展覽及動態表演,一方面驗收成果,作為評鑑的一部份,一方面提供課後照顧人員及教師相互觀摩,也開放家長參觀指正。
○肆應家長需求提升學校課後照顧量
一如前述,學校的客觀條件雖好,但由於課後照顧時間與內容比較保守,所以大多數家長還是選擇坊間安親班。然而,坊間課後託育的現況,出現諸般運作偏差,王順民(2005)曾有深入的指陳。比如,依據設置標準,托育中心的時間每日以六小時為限,但是絕大多數園所的時間超過法定的規範;雖然明定有活動室、遊戲室,但都已被挪為教室,主管機關並未嚴格糾舉;拖育中心教保人員的本職學能應在於教保活動,但實際上卻是教導或提升學童的課業成績,乃至於著重在英文、數理等學業;托育中心人員被英文或心算老師取代,形成掛羊頭賣狗肉的變相經營;學童從安親班下課後許多是自己走回家,因此網咖或漫畫店往往成為續攤的中途之家。這些,當然不能全怪托育中心,有些也確是家長的需求,但政府若不即時正視,可能積重難返,日久導正更加棘手。
總之,「兒童課後照顧」提供課後生活及學習服務,也發揮安家作用,為許多職業婦女及家長們解決孩子的放學安置問題。惟,教育當局除了輔導坊間安親班步入正軌,也應本著積極彈性的精神,訂定肆應家長需求的學校課後照顧措施,以提升競爭力,留住學生以佳惠廣大的孩童。#
參考文獻:
王順民(2005)。課後照顧服務的一般性考察:現況處境與未來展望。載於國政研究報告,2005/07/28社會(研)094-0011號。
台中縣政府(2004)。台中縣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補充規定。93/01/30府社教字第0930026642號函。
林璟斐(2005)。家長工作時間與學童課後托育需求彈性化之研究。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。
教育部(2006)。國民小學辦理兒童課後照顧服務及人員資格標準 (民國95年09月20日修正)。
Mark Dynarski & Maryet Moore et. ( 2004). When Schools Stay Open Late: The National Evaluation of the 21st Century Community Learning Centers Program. New Findings. U.S. Department of Education.
優質又「原味」的原民教育----從族語認證加分談起
年初報紙報導,高市首度開辦國三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班,通過者參加國中基測時,原住民身分考生加分可從25%提高為35%;增加10%的誘因下,吸引70名各族學生參加,人人都認真學習,希望能在認識母族文化語言外,也能為基測成績加分。這項措施說做就做,將在今年三月施測,納入今年基測分發。
○只給不教,非深耕做法
這個看似珍視原住民文化、搶救原住民語言的美意,卻近乎有勇無謀,絕非紮實深耕之舉。教育局應該知道,原住民學生學力佳者固然不少,但純然拜加分25%之賜者,進到明星高中、大學而難以適應同儕學習壓力者也不乏其人。一個基測200分的學生,因為加分35%變成270分,從只能選擇高職或後段高中一躍而成為雄中、雄女,一科不考都能上第一志願哪!套句年輕伙子的話:真的太神了!問題是,唸得下去嗎?宣布幾個月就做,是愛之或是害之?
隨著交通、資訊科技的發達,強勢文化的融蝕、世界一家的面貌愈來愈明顯,保護原住民文化,在於保存其文化標本,而非要重溫傳統的文化內容。筆者觀察,原住民語言的消逝,也是不可逆的必然,政府要著力的,只是如何讓語言留下來,而非奢望原住民都能講族語。現實困境有二:一是有的族群才剩幾千人,族語使用對象少,缺少語言工具實用性,自然情境已經難於學得該族語;二是若透過教育強力實施,排擠其他學科或語言的學習,造成原住民學生缺乏競爭力,甚至影響將來生涯發展,對於原住民學生反而不公平。
況且,原住民語言認證既要作為升學加分的依據,對一般學生的權益便有所影響,各族語言難易有差異,通過的標準何在,有無效度、信度的考驗,有無標準化的評量及分數相對轉化的措施等,不應一廂情願,戴個愛台灣愛原住民的大帽子就貿然為之,不知高雄市教育局可有考量清楚?
這也就是,我們近年來原住民政策的縮影!現今政府強調「本土」,把原住民當成本土意識的圖騰,政策上瀰漫著一股對原住民刻意優渥保護的氛圍。生活上給予金錢補助,教育上給予減免學費、升學加分等。只要是原住民的一族,就能從原民員會得到一定比例的經費分配,所以原來台灣九族,政黨輪替以來已經增到13族了,最新一族是今年一月才由阿美族分出的撒奇萊雅族。民國90年至今台灣原住民竟然「生出」四族,根據的只是族人的權益抗爭,如此「設族」不啻兒戲,可以窺測政策鑿痕與其誘人之處。根據民國94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統計,邵族不過572人,葛瑪蘭族911人,卑南、賽夏及鄒族也都只有幾千人。而其中,多數都只是父、母一方為原住民,就選擇為原住民族籍了。過去對原住民身分不太熱衷,甚至有刻意隱藏自己原住民身分者,現在許多人攀親帶故要改成原住民族籍。還聽有人感嘆:恨不能生為原住民!
○ 傳統的浪漫已然與現實矛盾
筆者在原住民學校服務時,曾經思索過原住民教育的去從,是要以恢復原住民傳統特色為主呢、還是讓原住民教育一般化呢?傳統是什麼,價值為何,傳統是否具備生存條件或競爭力?這些應先釐清。傳統固然充塞著美麗與浪漫,但傳統又常與現實格格不入。而教育一般化要做哪些因應與調整,都應考量。
筆者曾以泰雅族學生家長捕熊英雄,被逮變罪犯的真實題材,寫了一篇祖先光彩卻成了法律咀咒的少年小說,突顯原住民的時代矛盾,其中一段寫著:
雅爸(爸爸)捕了熊,近個月來,部落的族人眼睛有光,臉上掛著興奮,常常談起祖先的快樂和光采:雅爸們忙打獵,雅婭(媽媽)們忙織布,有美味的醃肉,有美麗的衣裳,喝香甜醇美的小米酒,然後大家手拉著手,一起唱歌跳舞。山裡有捕不盡的山羊、山豬、山鹿,還有羌、兔和飛鼠,天空是各色鳥禽,溪裡有各類魚蝦,滿地的甘藷、芋頭和小米----這些都是尤大斯(祖父)那一代以前的事了,雅ㄍ一ˋ(祖母)也常說起。啊,遙遠的過去!
美嗎?是挺美。行嗎?不再可行!
原住民文化運動者曾主張設立台灣原住民學院,由原住民子弟就讀,以傳承原住民文化;也有人擔心原住民族群滅沒,呼籲劃定原住民保護區。這些理想主張不失美麗,卻只是天真浪漫的訴求,難禁現實考驗。原住民學院要學什麼?如果是研修原住民議題,在大學設系所就可以了;如果是要傳承原住民傳統技藝或文化,則設傳習園區比較實際,讓原住民子弟進所謂原住民學院攻讀,師資、課程及學生的出路都是難題。還有,原住民能像澳洲毛克利族,自囿於保護區,無視於外界的進步,回歸亙古以來的原始生活,扮演停格於叢林的族群標本?
因此,講原住民文化絕非重演傳統原住民的生活,就像黥面與編織是泰雅的兩項族群特色,但這些都有推展的價值嗎?要恢復出草習俗嗎?就像談維護傳統文化,要大家抬花轎娶新娘、燒大灶蒸年糕一般,不切實際。
○教育政策陳義高、落實有限
憲法第169條「國家對邊疆地區各民族之教育、文化應積極舉辦,並扶植其發展」。原住民算是台灣的「邊疆民族」,政府為保障原住民的教育權益,民國93年訂定了「原住民教育法」,規範可謂完備,但其中不乏陳義過高而不易落實者,又因為沒有罰則,所以強制性不高,以宣示功能居多。例如:第十一條,各級政府得視需要設立原住民中、小學或原住民教育班,以利就學,並維護其文化。這種隔離式的原住民教育,與現今融合教育(Inclusion education)的思潮不符,立法原意可能要讓原住民學生受到比較專屬的教育,但自外於常態情境,可能害學生囿限在保護的溫室區塊內,缺乏刺激與競爭力,還好未見真正執行。
又如第二十三條,原住民中、小學、原住民教育班及原住民地區學校之專任教師,應以優先聘任原住民各族教師為原則;原住民中、小學及原住民地區學校主任、校長,應以優先遴選原住民各族群中已具主任、校長資格者擔任為原則。這點若基於保障原住民就業機會,算有道理;若基於提升原住民教育品質,或是爲了遂行「原住民族教育」,倒沒有必要。原住民學校教學品質良窳與是否原住民老師無關,反而學校太多原住民老師,致使學生接觸的價值趨於偏狹,不利於多元文化的吸納;而許多非原住民校長、主任頗富教育使命感,雖然途程奔波,每每經營出具有「原味」特色的優質學校,因此優先遴聘原住民主任、校長到原住民學校,對山地教育發展未必有利。
這些年來政府的確也透過「教育優先區」等措施,對原住民教育特別投入,可惜效果有限,原因有三:
一是原住民教育的教育政策太著重於所謂文化層面,近些年其實已經歙入意識形態的操弄,而非純然顧及原住民的真正需求,過於強調族語即是一例。
二是政府未認真了解原住民教育,缺少有效的研究評估,政策隨興而零星。例如近十幾年的教育優先區措施,有補助而無系統明確的改善。
三是政府與族人難免駝鳥心態,寧可抱殘守缺而不願面對現實,教育舉措搔不到癢處。筆者曾編輯台中縣山地和平鄉的鄉土教材,主張把理財、酗酒提列為族人的教育題材,有泰雅族夥伴卻反對,理由是有族群歧視之虞。其實,這是山地長久以來存在最嚴重的問題,大家卻往往略而不提。
○家庭失能、貧窮是教育要彌補的
民國82年筆者造訪全台最偏遠的山地學校----新竹斯馬庫斯部落的新光國小,傍晚還見小五的姊姊以襁褓背著小弟在校園玩耍,全校82個學生有26個單親或依親,彼時自己服務的中縣偏遠山校達觀國小也類此情況,單親或失親的學生達三分之一,有對只與臥病祖母同住的兄妹,妹還智障,每天靠兄帶回班級剩餘的午餐當晚餐或假日食物,這在山地學校並非特例。雖是13年前,觀之離婚率惡化的情況,現在更不敢樂觀。這些孩子在學校有玩有笑,回到家就是冷冷淒淒,沒有親子關愛,沒有家庭溫暖,缺乏物質支持,課業也乏人督促與輔導。家庭失能和貧窮是兩個大洞,這正是山地原住民教育必須用力彌填的。
因此,山地原住民區應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並進,至少三個面向很迫切:
一、理財教育:原住民漢化不過百來年,漫長的過去以採集狩獵為主、畜養為輔的生活,山林大地是不虞匱乏的寶藏與財富,何須儲蓄理財?有清、日據時代瞬間軍隊開入「理番」,就編籍落戶,開始限制山林族人的生活,這種把數千年演變的漢人模式要原住民一夕照抄,當然產生失調問題,儲蓄理財就是其一。山區所見,不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「月光族」,過了月初就開始借貸,沒錢照樣消費,到處分期付款、濫刷信用卡,所以亟需建立儲蓄理財的觀念與習慣。要從小教育紮根,也透過親職教育、社會教育推展。
二、導正酗酒:酒在過去確是瓊漿玉液,驅寒與壯膽、祈禳與歡慶都靠酒,醉臥大地為床、林蔭為帳,酒使族人過得快樂而滿足。但那是步調舒緩的山林時代,現在不行,酒妨礙正常工作與生活,更是傷身毒液。醫政單位的報告,酒精性肝炎、尿酸症在原住民地區頗為普遍,酒使許多族人早夭,不幸的孩子也於焉種下了因。要透過學校從小教育孩子認知酒害,並加強家庭親職教育,改進酗酒陋習。
三、家庭教育:許多原住民學生家庭照顧不足,單親、依親或隔代教養比例偏高,學用費、午餐費滯納者普遍,原因是夫妻相處不和諧,兩性溝通有障礙,或山區生涯發展受限、家庭經濟欠佳所致。婚姻危機連累下一代,孩子在起跑點就落後。如何強化家庭功能、健全親子關係,學校也應該勇於挑起教化重擔。
○發展潛力補救弱點,長善救其弊
至於原住民學生的教育,原則應是長善救其弊。先釐清原住民孩子的優勢、劣勢為何?優勢應加以培植,讓潛能充分發展,以追求卓越競爭力;劣勢應加以補救,降低區域、族群帶來的學習失衡。
強化學習優勢,讓學生獲得成功經驗,產生成就感與自信心,才能提升自尊與自我概念。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優勢,一般觀察有下列三項:
一、藝文領域:可能拜原住民傳統歌舞習尚所賜,原住民學生的音樂、舞蹈方面深具潛能,甚多演藝名角來自原住民。屢見全校僅數十名學生的山地學校,組訓合唱團、舞蹈團「老弱婦孺」皆上場,照樣全縣名列前矛。筆者學生時代,原住民同學拿起吉他便又彈又唱又舞,自在陶然,本事似與生俱來。此外,偏遠山區景觀幽雅,加上原住民開放不羈的特質,有利於發展文學、藝術創作,例如山地作家瓦歷斯˙尤幹在中縣自由國小的文學創作教學,就頗有建樹。
二、體育領域:原住民孩子奔逐於山區,自幼練就不錯的體能,在田徑、球類方面都深具潛力,應當加以發掘,培養體育專長,作為發展特色很有可為。運動史上不乏原住民的輝煌事蹟,像亞洲鐵人楊傳廣、五項好手古金水、紅葉少棒,還有台中環山、梨山地區聞名的蔣家軍的馬拉松等。
三、原住民族教育:指的是族群的傳統特色教育,包括文化傳承與傳統技藝。文化是透過對部族的人文認知,讓學生產生族群認同與情感歸屬,這是鄉土情意教育的一部分;傳統技藝則是經過粹取與精緻化,把原住民工巧精華加以發揚,可供發展地方產業與招徠觀光,有利於生涯預備,例如排灣及魯凱的雕刻、泰雅的編織、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及阿美的豐年祭等,都可透過學校重新出發。
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劣勢,主要是工具學科較弱,國小的國語、數學、英語等科目,國中則加上理化。九年一貫課程之後,工具學科時數減少,平地學生可以上補習班,偏遠山地學生只依靠學校課堂,差距可能更加明顯。國小階段雖然較無壓力,但國中就必須面對基測升學的競爭,如何有效利用課後照顧或課餘補救教學,讓原住民學生精熟學習,厚植學力,是山地學校必須強化的學業課題。
○原民教育措施要責求實效
過去十幾年來的教育優先區措施,硬體方面增建山地學校的教師宿舍、改善教學環,境軟體方面推展山地家庭教育、親職教育、辦理課業輔導及實施補救教學等,也頗能顧及需求面向。可惜重在經費的執行,而不問實施的效果,雖然有成果考評,也只是形式;今後應著重投資後的具體教育成效,例如實施補救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成就檢測。而近年教育優先區的實施,也產生執行環節的缺失,以致效果大打折扣,曾有教育部、局年初核定補助項目,各校未見經費不敢貿然去做,到了年底前才見匆匆撥下錢來,各校只好趕緊「執行」,效果怎可能好呢?這是教育主管機關要檢討改進的。#
參考資料:
中國時報(2007)。通過族語認證,基測加分提高。李義/高雄報導。2007.01.30。
原住民教育法(2004)。教育部。
錢得龍(2000)。桃花開的季節。載於張子樟主編《沖天炮V.S彈子王/1988~1998兒童文學小說選集》。台北:幼獅。
○只給不教,非深耕做法
這個看似珍視原住民文化、搶救原住民語言的美意,卻近乎有勇無謀,絕非紮實深耕之舉。教育局應該知道,原住民學生學力佳者固然不少,但純然拜加分25%之賜者,進到明星高中、大學而難以適應同儕學習壓力者也不乏其人。一個基測200分的學生,因為加分35%變成270分,從只能選擇高職或後段高中一躍而成為雄中、雄女,一科不考都能上第一志願哪!套句年輕伙子的話:真的太神了!問題是,唸得下去嗎?宣布幾個月就做,是愛之或是害之?
隨著交通、資訊科技的發達,強勢文化的融蝕、世界一家的面貌愈來愈明顯,保護原住民文化,在於保存其文化標本,而非要重溫傳統的文化內容。筆者觀察,原住民語言的消逝,也是不可逆的必然,政府要著力的,只是如何讓語言留下來,而非奢望原住民都能講族語。現實困境有二:一是有的族群才剩幾千人,族語使用對象少,缺少語言工具實用性,自然情境已經難於學得該族語;二是若透過教育強力實施,排擠其他學科或語言的學習,造成原住民學生缺乏競爭力,甚至影響將來生涯發展,對於原住民學生反而不公平。
況且,原住民語言認證既要作為升學加分的依據,對一般學生的權益便有所影響,各族語言難易有差異,通過的標準何在,有無效度、信度的考驗,有無標準化的評量及分數相對轉化的措施等,不應一廂情願,戴個愛台灣愛原住民的大帽子就貿然為之,不知高雄市教育局可有考量清楚?
這也就是,我們近年來原住民政策的縮影!現今政府強調「本土」,把原住民當成本土意識的圖騰,政策上瀰漫著一股對原住民刻意優渥保護的氛圍。生活上給予金錢補助,教育上給予減免學費、升學加分等。只要是原住民的一族,就能從原民員會得到一定比例的經費分配,所以原來台灣九族,政黨輪替以來已經增到13族了,最新一族是今年一月才由阿美族分出的撒奇萊雅族。民國90年至今台灣原住民竟然「生出」四族,根據的只是族人的權益抗爭,如此「設族」不啻兒戲,可以窺測政策鑿痕與其誘人之處。根據民國94年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統計,邵族不過572人,葛瑪蘭族911人,卑南、賽夏及鄒族也都只有幾千人。而其中,多數都只是父、母一方為原住民,就選擇為原住民族籍了。過去對原住民身分不太熱衷,甚至有刻意隱藏自己原住民身分者,現在許多人攀親帶故要改成原住民族籍。還聽有人感嘆:恨不能生為原住民!
○ 傳統的浪漫已然與現實矛盾
筆者在原住民學校服務時,曾經思索過原住民教育的去從,是要以恢復原住民傳統特色為主呢、還是讓原住民教育一般化呢?傳統是什麼,價值為何,傳統是否具備生存條件或競爭力?這些應先釐清。傳統固然充塞著美麗與浪漫,但傳統又常與現實格格不入。而教育一般化要做哪些因應與調整,都應考量。
筆者曾以泰雅族學生家長捕熊英雄,被逮變罪犯的真實題材,寫了一篇祖先光彩卻成了法律咀咒的少年小說,突顯原住民的時代矛盾,其中一段寫著:
雅爸(爸爸)捕了熊,近個月來,部落的族人眼睛有光,臉上掛著興奮,常常談起祖先的快樂和光采:雅爸們忙打獵,雅婭(媽媽)們忙織布,有美味的醃肉,有美麗的衣裳,喝香甜醇美的小米酒,然後大家手拉著手,一起唱歌跳舞。山裡有捕不盡的山羊、山豬、山鹿,還有羌、兔和飛鼠,天空是各色鳥禽,溪裡有各類魚蝦,滿地的甘藷、芋頭和小米----這些都是尤大斯(祖父)那一代以前的事了,雅ㄍ一ˋ(祖母)也常說起。啊,遙遠的過去!
美嗎?是挺美。行嗎?不再可行!
原住民文化運動者曾主張設立台灣原住民學院,由原住民子弟就讀,以傳承原住民文化;也有人擔心原住民族群滅沒,呼籲劃定原住民保護區。這些理想主張不失美麗,卻只是天真浪漫的訴求,難禁現實考驗。原住民學院要學什麼?如果是研修原住民議題,在大學設系所就可以了;如果是要傳承原住民傳統技藝或文化,則設傳習園區比較實際,讓原住民子弟進所謂原住民學院攻讀,師資、課程及學生的出路都是難題。還有,原住民能像澳洲毛克利族,自囿於保護區,無視於外界的進步,回歸亙古以來的原始生活,扮演停格於叢林的族群標本?
因此,講原住民文化絕非重演傳統原住民的生活,就像黥面與編織是泰雅的兩項族群特色,但這些都有推展的價值嗎?要恢復出草習俗嗎?就像談維護傳統文化,要大家抬花轎娶新娘、燒大灶蒸年糕一般,不切實際。
○教育政策陳義高、落實有限
憲法第169條「國家對邊疆地區各民族之教育、文化應積極舉辦,並扶植其發展」。原住民算是台灣的「邊疆民族」,政府為保障原住民的教育權益,民國93年訂定了「原住民教育法」,規範可謂完備,但其中不乏陳義過高而不易落實者,又因為沒有罰則,所以強制性不高,以宣示功能居多。例如:第十一條,各級政府得視需要設立原住民中、小學或原住民教育班,以利就學,並維護其文化。這種隔離式的原住民教育,與現今融合教育(Inclusion education)的思潮不符,立法原意可能要讓原住民學生受到比較專屬的教育,但自外於常態情境,可能害學生囿限在保護的溫室區塊內,缺乏刺激與競爭力,還好未見真正執行。
又如第二十三條,原住民中、小學、原住民教育班及原住民地區學校之專任教師,應以優先聘任原住民各族教師為原則;原住民中、小學及原住民地區學校主任、校長,應以優先遴選原住民各族群中已具主任、校長資格者擔任為原則。這點若基於保障原住民就業機會,算有道理;若基於提升原住民教育品質,或是爲了遂行「原住民族教育」,倒沒有必要。原住民學校教學品質良窳與是否原住民老師無關,反而學校太多原住民老師,致使學生接觸的價值趨於偏狹,不利於多元文化的吸納;而許多非原住民校長、主任頗富教育使命感,雖然途程奔波,每每經營出具有「原味」特色的優質學校,因此優先遴聘原住民主任、校長到原住民學校,對山地教育發展未必有利。
這些年來政府的確也透過「教育優先區」等措施,對原住民教育特別投入,可惜效果有限,原因有三:
一是原住民教育的教育政策太著重於所謂文化層面,近些年其實已經歙入意識形態的操弄,而非純然顧及原住民的真正需求,過於強調族語即是一例。
二是政府未認真了解原住民教育,缺少有效的研究評估,政策隨興而零星。例如近十幾年的教育優先區措施,有補助而無系統明確的改善。
三是政府與族人難免駝鳥心態,寧可抱殘守缺而不願面對現實,教育舉措搔不到癢處。筆者曾編輯台中縣山地和平鄉的鄉土教材,主張把理財、酗酒提列為族人的教育題材,有泰雅族夥伴卻反對,理由是有族群歧視之虞。其實,這是山地長久以來存在最嚴重的問題,大家卻往往略而不提。
○家庭失能、貧窮是教育要彌補的
民國82年筆者造訪全台最偏遠的山地學校----新竹斯馬庫斯部落的新光國小,傍晚還見小五的姊姊以襁褓背著小弟在校園玩耍,全校82個學生有26個單親或依親,彼時自己服務的中縣偏遠山校達觀國小也類此情況,單親或失親的學生達三分之一,有對只與臥病祖母同住的兄妹,妹還智障,每天靠兄帶回班級剩餘的午餐當晚餐或假日食物,這在山地學校並非特例。雖是13年前,觀之離婚率惡化的情況,現在更不敢樂觀。這些孩子在學校有玩有笑,回到家就是冷冷淒淒,沒有親子關愛,沒有家庭溫暖,缺乏物質支持,課業也乏人督促與輔導。家庭失能和貧窮是兩個大洞,這正是山地原住民教育必須用力彌填的。
因此,山地原住民區應該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並進,至少三個面向很迫切:
一、理財教育:原住民漢化不過百來年,漫長的過去以採集狩獵為主、畜養為輔的生活,山林大地是不虞匱乏的寶藏與財富,何須儲蓄理財?有清、日據時代瞬間軍隊開入「理番」,就編籍落戶,開始限制山林族人的生活,這種把數千年演變的漢人模式要原住民一夕照抄,當然產生失調問題,儲蓄理財就是其一。山區所見,不少今朝有酒今朝醉的「月光族」,過了月初就開始借貸,沒錢照樣消費,到處分期付款、濫刷信用卡,所以亟需建立儲蓄理財的觀念與習慣。要從小教育紮根,也透過親職教育、社會教育推展。
二、導正酗酒:酒在過去確是瓊漿玉液,驅寒與壯膽、祈禳與歡慶都靠酒,醉臥大地為床、林蔭為帳,酒使族人過得快樂而滿足。但那是步調舒緩的山林時代,現在不行,酒妨礙正常工作與生活,更是傷身毒液。醫政單位的報告,酒精性肝炎、尿酸症在原住民地區頗為普遍,酒使許多族人早夭,不幸的孩子也於焉種下了因。要透過學校從小教育孩子認知酒害,並加強家庭親職教育,改進酗酒陋習。
三、家庭教育:許多原住民學生家庭照顧不足,單親、依親或隔代教養比例偏高,學用費、午餐費滯納者普遍,原因是夫妻相處不和諧,兩性溝通有障礙,或山區生涯發展受限、家庭經濟欠佳所致。婚姻危機連累下一代,孩子在起跑點就落後。如何強化家庭功能、健全親子關係,學校也應該勇於挑起教化重擔。
○發展潛力補救弱點,長善救其弊
至於原住民學生的教育,原則應是長善救其弊。先釐清原住民孩子的優勢、劣勢為何?優勢應加以培植,讓潛能充分發展,以追求卓越競爭力;劣勢應加以補救,降低區域、族群帶來的學習失衡。
強化學習優勢,讓學生獲得成功經驗,產生成就感與自信心,才能提升自尊與自我概念。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優勢,一般觀察有下列三項:
一、藝文領域:可能拜原住民傳統歌舞習尚所賜,原住民學生的音樂、舞蹈方面深具潛能,甚多演藝名角來自原住民。屢見全校僅數十名學生的山地學校,組訓合唱團、舞蹈團「老弱婦孺」皆上場,照樣全縣名列前矛。筆者學生時代,原住民同學拿起吉他便又彈又唱又舞,自在陶然,本事似與生俱來。此外,偏遠山區景觀幽雅,加上原住民開放不羈的特質,有利於發展文學、藝術創作,例如山地作家瓦歷斯˙尤幹在中縣自由國小的文學創作教學,就頗有建樹。
二、體育領域:原住民孩子奔逐於山區,自幼練就不錯的體能,在田徑、球類方面都深具潛力,應當加以發掘,培養體育專長,作為發展特色很有可為。運動史上不乏原住民的輝煌事蹟,像亞洲鐵人楊傳廣、五項好手古金水、紅葉少棒,還有台中環山、梨山地區聞名的蔣家軍的馬拉松等。
三、原住民族教育:指的是族群的傳統特色教育,包括文化傳承與傳統技藝。文化是透過對部族的人文認知,讓學生產生族群認同與情感歸屬,這是鄉土情意教育的一部分;傳統技藝則是經過粹取與精緻化,把原住民工巧精華加以發揚,可供發展地方產業與招徠觀光,有利於生涯預備,例如排灣及魯凱的雕刻、泰雅的編織、布農族的八部合音及阿美的豐年祭等,都可透過學校重新出發。
原住民學生的學習劣勢,主要是工具學科較弱,國小的國語、數學、英語等科目,國中則加上理化。九年一貫課程之後,工具學科時數減少,平地學生可以上補習班,偏遠山地學生只依靠學校課堂,差距可能更加明顯。國小階段雖然較無壓力,但國中就必須面對基測升學的競爭,如何有效利用課後照顧或課餘補救教學,讓原住民學生精熟學習,厚植學力,是山地學校必須強化的學業課題。
○原民教育措施要責求實效
過去十幾年來的教育優先區措施,硬體方面增建山地學校的教師宿舍、改善教學環,境軟體方面推展山地家庭教育、親職教育、辦理課業輔導及實施補救教學等,也頗能顧及需求面向。可惜重在經費的執行,而不問實施的效果,雖然有成果考評,也只是形式;今後應著重投資後的具體教育成效,例如實施補救教學後學生的學習成就檢測。而近年教育優先區的實施,也產生執行環節的缺失,以致效果大打折扣,曾有教育部、局年初核定補助項目,各校未見經費不敢貿然去做,到了年底前才見匆匆撥下錢來,各校只好趕緊「執行」,效果怎可能好呢?這是教育主管機關要檢討改進的。#
參考資料:
中國時報(2007)。通過族語認證,基測加分提高。李義/高雄報導。2007.01.30。
原住民教育法(2004)。教育部。
錢得龍(2000)。桃花開的季節。載於張子樟主編《沖天炮V.S彈子王/1988~1998兒童文學小說選集》。台北:幼獅。
邁向外師融入的新校園----英語外師的現況與因應
英語外師融入中小學的新校園時代來了!93年起,教育部開始為中小學引進外籍英語教師,以美國、加拿大、英國、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五英語系國家為對象,每年一聘。招聘途徑有二:一是教育部統一招募再分發各縣市學校簽聘,一是各縣市自行招聘進用,兩種途徑約佔各半,經費都由教育部專款補助。
英語外籍教師(以下稱外師)可彌補本國老師英語教學的不足。坊間英語補習班或私校多聘有外師,公立學校因為受到法規預算等限制,反而步調落後。
○外師教學,補強聽說
語文學習的內涵包括聽、說、讀、寫,傳統英語教學最大的失敗,是學生只會讀寫不會聽說,甚至不少研究所博士班畢業者,號稱讀過若干原文書,遇到老外一樣傻眼,況乎中小學生!
過去英語課除了背單字,多重文法,考試也儘考些連美國學生也未必搞得通的細瑣規則。結果呢?英文念了十數年連上大號、小號都不會講,原因就是教學與生活脫節,把英語當成知識在敎在學,而不是當生活工具在演練。
問題在師資,多數老師雖然敎英文卻不會英語;另外,集體升學考試模式,聽、說檢測在技術上有困難,升學不考學校自然就不敎。中小學推展英語聽、說能力,先要經營英語聽、說的環境,而其關鍵在於人,就是師資。並非敎英語的老師就有能力敎聽、說,理想的具備英語聽、說素養的老師,像是通過托福、英檢中高級等檢測、或國外留學者較佳,但這方面中小師資顯然有待強化。
外師的聽、說教學的確比較有利,中師課室師生不習於英語對談,而外師不熟諳中語,學生必須強迫自己聽懂,也要強迫自己用英語溝通,這種情境有助於英語的聽、說練習。
○外師負擔,學校怕怕
儘管外師需求殷切,並非學校都樂意引進,因為必須若干配合條件。首先,學校必須具有與外師合作教學(cooperative teaching)的能力與熱忱的師資;其次,行政人員有意願承擔外師管理的新增事務。目前的做法為中師搭配外師教學,外師並未減少老師的授課量,反而必須與外師作課程教材的統合諮商,要填寫教學日誌,還要做教學效益評估報告等,對英語老師和教務行政,增加若干負擔。
然而,與外師合作的經驗甚為可貴,對英語老師自我專業成長裨益甚大。像敝校的外師來自美國,她帶給英語老師美國的教學觀念與方法,也帶來美國本土文化(native culture)的習慣語法。而異國文化的教育理念與價值觀,透過合作諮商彼此滲透,對老師的眼界與心智成長都獲得相當提升。
○ 偏遠外師,留人不易
教育部國教司科長陳麗嬌說,許多外師分散在全國各偏遠學校,部分因適應不良等問題而先後離開,由於外師人數與目標相差太遠,教育部也授權各縣市政府自行引進外師。例如,93年教育部已經編列經費,核配給各縣市的外籍英師共達369位(教育部,2004),但成功引進的外師遠低於此數。承辦人李鈺美表示,93年教育部引進第一批外師只有5位,二人還中途離去;94年有35位,也有二人中途解約;95年則有44位,截至12月底已有2人離開。另有半數縣市自行引進外師,94年共33位,95年共60位,也都有部分中途解約回國。顯示外師的聘用制度,存在某些必須克服的癥結。
教育部規劃英語外師,初衷類似「教育優先區」措施,旨在平衡英語教學的城鄉差距,所以偏遠地區弱勢學校優先,立意雖善,但執行困難至少有三:
一、生活條件的問題:偏遠地區食宿交通都不便,文化刺激貧乏,休閒娛樂進修機會也少,除非外師都成苦行僧、史懷哲,留在偏遠地區生活意願不高。而且偏遠學校人力吃緊,一遇假日少人聞問,對外師的生活關照恐怕力有未逮。
二、教學效果的問題:偏遠學校學生英語基本的讀寫普遍較弱,需要的是英語補救教學,外師介入可能陳義過高、徒具形式。另外,基於效益考量,目前每縣市平均不到五名外師的窘況下(例如,台中縣大約每50所國、中小才分配一名),把外師置於百人小校或千人以上的中大型學校,效益落差自不待言。
三、學校負荷問題:偏遠小型學校人力單薄,外師事務讓行政負擔相對吃重。林怡瑾(2002)研究外師教學指出,中師英語能力的好壞,影響與外師互動的頻率與深度。因此,偏遠學校的教師人力、英語團隊的運作是否勝任,必須衡量。
○外師來台,為學中文
國內公立學校體系,除了竹科實驗中學等聘用外師較具經驗,一般都還在試行摸索。台灣政經發展已陷入遲緩,聘用外師的優勢有限,尤其已開發的英語系國家生活水準都不低於台灣。教育部訂的外師薪資,從大畢的起薪約59000多元到博士學位的最高敘薪約86000元,除了加發考核獎金一個月,沒有其他福利津貼與退休给付。這個薪酬水準,要吸引先進國家的合格老師飄洋過海、離鄉背井來台灣,而且一待半年寒、暑假才得回國省親,實在不易。也因此敝校連續申請三年,前二年幾乎一切妥備,對方都幾乎是在登機前夕,教育部才來電通知變卦。
上述理解,外師來台通常不是為五斗米,其誘因筆者認為有二:
一是學中文,中國已是「金磚四國」之首,歐美人士學習中文已成風氣,中文即將成為其的第一外語,來台教書其實是半工半讀學中文。但中文字有繁、簡兩系統,「金磚」指的當然是中國大陸,當大陸也開始大量招募外師時,我們的外師來源恐怕面臨威脅。二是遊歷,體會台灣寶島的異國文化、拓展生活經驗也是外師的目的之ㄧ,今年教育部招募的外師有些是退休老師,其目的殆乎如此。在外師的工作安排及生活照顧上,特別要觀照這兩個需求。
○外師管理,不卑不亢
由於學校習於固定的人事制度,對於外師這種體制外的「化外之民」沒有經驗,管理上不免缺乏信心、流於恐慌。教育部開協調會時,許多學校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,有些只是雞毛蒜皮,如上課節數、差勤管理、交通、生活照護,甚至生病酗酒、在club鬧事等等,問題瑣碎而滑稽,搞得教育部承辦人員也只能說「請大家多擔待」。其實這些問題多屬多慮,外師都是專業教師,怎會愚癡到生活瑣事都無法自理?哪裡沒有外籍人士?至於如何合作,其實就跟其他老師一樣平常看待,不卑不亢,要求專業分工、協調合作、充分融入。
林怡瑾(2002)研究建議學校遵守契約,以西方機構經營的方式管理,以降低外師的流動率。教育部也提醒,謂西方人凡事講求權利義務,希望各校依約行事,免得引起糾紛。筆者認為有困難,其一、國小的工作繁雜,幾無職員編製,雜瑣諸事都要老師代勞,所以教師聘約準則免不了有一條「其他教學或行政之交辦事項」,這點庶乎包山包海,卻也是老師應分攤的義務。外師比正式老師資淺,何能獨厚?其二、中國人老闆、夥計之間不興權利義務,若初任老師老跟學校爭辯權利義務,先不論其主張合理否,學校主管心理恐怕不太接納。
工作上,既然是老師就一視同仁,包括教學與兼任行政事務都應參與分擔,不因外籍身份而有所厚薄。以敝校為例,因應英語外師的特殊性,所以授課不排滿,挪出部分時間做英語相關活動;也配合敝校行事運作,參加學校的例常會議,如教師晨會、朝會典禮、週三教師進修,輪值導護工作以及其他學校活動等。
若一切校務只能按章行事,學校如何彈性應變、積極作為?筆者與敝校外師Jennifer做職前諮商,陳明國人職場談權利、義務的界閾(Boundary line)不像西方明顯,中國人講人情,只要夥伴默默耕耘、不計付出,無形中就會獲得正向回報,或有形物質酬賞、或無形的社會心理補償,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。既然受聘於吾人,理應學習接納吾國吾民的文化價值,這也是外師的一門功課。
本以為外師會表示意見,不料她直點頭稱是。此後懇託諸事,她幾乎都以“yes”回應,敬業態度一流,配合度不輸一般老師,跟一般對外籍、尤其英美人士的印象不同。有同仁敬佩外師的服務精神,卻也為她的辛勞抱屈,但Jennifer只有一句〝I’m nothing〞(沒什麼)。也因此,學校力邀她明年能續約共事。
○生活工作,都應關照
筆者請外師分析美國、台灣教師的甘苦,她謂各有特點。美國家長重視孩子的獨立學習、小組教學與創造思考;臺灣則是傳統的講述教學、重教師權威及教科書本位學習。雖說難以比較,但可以感覺美國老師比台灣難為,台灣有敎師權威較易於管控學生,依教科書教學備課也不必太操心;而創造思考、討論教學法及學生獨立學習活動,都必須老師有周詳的教學設計與生動巧妙的敎法,教學準備與教學過程都相當費神,且歐美老師花在與家長溝通的心血頗多,所以就教學本身,外師來台工作大致不以為苦。
綜觀聘用的經驗,英語外師的生活與工作輔導內容有下列四方面:
一、生活照護方面:主要是衣食住行,首先安頓好住宿環境。其次代為準備交通工具,剛開始可以公車或腳踏車代步,熟了可以考慮機車或汽車,外師一樣具有交通能力,不必過於保護,有的學校考慮專車接送似嫌禮遇過頭。三是告知附近的超市賣場、西式速食店如麥當勞肯德基等,讓外師初步能獨立覓食。四是協助提供手機或家用電話號碼,以便隨時做狀況連繫。
二、教學工作方面:國小約必須上課22節課,現今國小中、高年級每週英語二節課,一位外師每學期大約讓十班學生受惠,對於班數多的中、大型學校來說,不免厚此薄彼。為了讓全校學生雨露均霑,不妨減少外師授課時數,把時間挪做更有效的彈性安排。可做的工作有:巡迴各班教學、安排與師生會話、協助訓練英語團隊、參與英與閱讀的推動、推展學生與外國學生的E-mail交流、規劃主題式的大班拹同教學、歐美節慶風俗廣播介紹等等。
三、育樂需求方面:前面提及外師多有修習中文的需求,可協助其尋找合適的指導老師或補習班,也有外師對中華文化技能有興趣,例如國術、書法、國樂、民族舞蹈等等,可輔導引介學習。鼓勵參加休閒或成長性社團,讓外師除了教學之外可以拓展生活內涵。以敝校為例,外師除了晚間到中文班,課餘還參與了羽球、瑜珈、游泳等活動,忙得充實,讓異域的教學生活有所調劑。
四、假日生活的協助:外師大多初次來台,甚至首度到東方,對於本地懷有憧憬與好奇,一到台灣職前講習接著就是開學工作,當然殷望觀覽遊歷。學校應當提供著名的台灣景點,協助外師前往遊覽,鼓勵或安排老師伴遊或規劃做假日休閒,例如接待外師回家、課餘邀外師餐敘,逢年過節接外師回家共渡等。
○外師加入,學校加分
外師對英語教學與學校形象有正面助益,但也有若干負面效應。聘用外師對學校有利的方面有:一、增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,習於與外國人士開口,見到外籍人士不再恐慌閉嘴。二、提供老師與外師拹同夥伴的共事經驗,提升老師的英語專業素養。三、獲得與外籍人士溝通交流機會,拓展師生文化視野與國際觀。四、外籍員工的聘用管理,催化學校行政肆應變遷的能力,以及涉外事務的經驗。五、外籍教師充實學校多元師資陣容,對學校形象有加分作用。
至於外師教學可能的限制有:一、兩位老師合作教學,可能偏聽說而少讀寫,可能重教學形式而輕教學效果,對於英語學習成就可能不利。二、若干拹同合作方案,教學記錄表、評估單、回饋表、教學週記、會議檢討及文件報告等,增加英語教師的負擔。三、外師的工作準則、聘約、生活輔導與管理,以及教學發展、合作模式及評鑑等,增加學校行政事務負荷。
任何變革與成果都得付出代價,聘用外師雖然有些限制,但外師的加入對學校總是加分作用。學校能夠正向思考,積極面對,外師將為學校注入新的活力。
○未來模式,交換教師
雖然引進外師已然進入第三年,仍屬試行階段。學校對英語教學日益重視,外師的需求日殷,教育部應規劃更多吸引外師的誘因,例如提供學習中文、民族技藝、學位進修、國內休假旅遊等福利待遇;學校方面也應本著肆應變遷創新發展、勇於突破提升品質的企業理念,敞開心胸聘用外師參與教學。
目前國中小學的外師總數不過區區數十人,儼然杯水車薪,而普及卻是巨大的財政負擔。採取交換老師的模式,是可行的變通的辦法,國教司承辦人李鈺美表示教育部正有此一規劃,或許可由與各縣市建立的姐妹縣著手。
交換老師原則以留職留薪的方式,由本國支薪,或許只需補助往返機票等費用,不另支薪聘人,對政府財政衝擊最小。而教師到英、美等先進國家教學,對外語能力、教材教法、異國文化、國際視野及人生閱歷都甚有收穫,咸信不少教師樂於嘗試。不過,目前外師採外加模式,同時搭檔中師教學,若交換老師則外師必須取代中師獨自教學,無中文能力的外師能否勝任,是必須克服的難題。#
參考文獻:
林怡瑾(2002)。外籍教師擔任新竹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
未出版之碩士論文。
教育部(2004)。外籍英語教師Q&A。
英語外籍教師(以下稱外師)可彌補本國老師英語教學的不足。坊間英語補習班或私校多聘有外師,公立學校因為受到法規預算等限制,反而步調落後。
○外師教學,補強聽說
語文學習的內涵包括聽、說、讀、寫,傳統英語教學最大的失敗,是學生只會讀寫不會聽說,甚至不少研究所博士班畢業者,號稱讀過若干原文書,遇到老外一樣傻眼,況乎中小學生!
過去英語課除了背單字,多重文法,考試也儘考些連美國學生也未必搞得通的細瑣規則。結果呢?英文念了十數年連上大號、小號都不會講,原因就是教學與生活脫節,把英語當成知識在敎在學,而不是當生活工具在演練。
問題在師資,多數老師雖然敎英文卻不會英語;另外,集體升學考試模式,聽、說檢測在技術上有困難,升學不考學校自然就不敎。中小學推展英語聽、說能力,先要經營英語聽、說的環境,而其關鍵在於人,就是師資。並非敎英語的老師就有能力敎聽、說,理想的具備英語聽、說素養的老師,像是通過托福、英檢中高級等檢測、或國外留學者較佳,但這方面中小師資顯然有待強化。
外師的聽、說教學的確比較有利,中師課室師生不習於英語對談,而外師不熟諳中語,學生必須強迫自己聽懂,也要強迫自己用英語溝通,這種情境有助於英語的聽、說練習。
○外師負擔,學校怕怕
儘管外師需求殷切,並非學校都樂意引進,因為必須若干配合條件。首先,學校必須具有與外師合作教學(cooperative teaching)的能力與熱忱的師資;其次,行政人員有意願承擔外師管理的新增事務。目前的做法為中師搭配外師教學,外師並未減少老師的授課量,反而必須與外師作課程教材的統合諮商,要填寫教學日誌,還要做教學效益評估報告等,對英語老師和教務行政,增加若干負擔。
然而,與外師合作的經驗甚為可貴,對英語老師自我專業成長裨益甚大。像敝校的外師來自美國,她帶給英語老師美國的教學觀念與方法,也帶來美國本土文化(native culture)的習慣語法。而異國文化的教育理念與價值觀,透過合作諮商彼此滲透,對老師的眼界與心智成長都獲得相當提升。
○ 偏遠外師,留人不易
教育部國教司科長陳麗嬌說,許多外師分散在全國各偏遠學校,部分因適應不良等問題而先後離開,由於外師人數與目標相差太遠,教育部也授權各縣市政府自行引進外師。例如,93年教育部已經編列經費,核配給各縣市的外籍英師共達369位(教育部,2004),但成功引進的外師遠低於此數。承辦人李鈺美表示,93年教育部引進第一批外師只有5位,二人還中途離去;94年有35位,也有二人中途解約;95年則有44位,截至12月底已有2人離開。另有半數縣市自行引進外師,94年共33位,95年共60位,也都有部分中途解約回國。顯示外師的聘用制度,存在某些必須克服的癥結。
教育部規劃英語外師,初衷類似「教育優先區」措施,旨在平衡英語教學的城鄉差距,所以偏遠地區弱勢學校優先,立意雖善,但執行困難至少有三:
一、生活條件的問題:偏遠地區食宿交通都不便,文化刺激貧乏,休閒娛樂進修機會也少,除非外師都成苦行僧、史懷哲,留在偏遠地區生活意願不高。而且偏遠學校人力吃緊,一遇假日少人聞問,對外師的生活關照恐怕力有未逮。
二、教學效果的問題:偏遠學校學生英語基本的讀寫普遍較弱,需要的是英語補救教學,外師介入可能陳義過高、徒具形式。另外,基於效益考量,目前每縣市平均不到五名外師的窘況下(例如,台中縣大約每50所國、中小才分配一名),把外師置於百人小校或千人以上的中大型學校,效益落差自不待言。
三、學校負荷問題:偏遠小型學校人力單薄,外師事務讓行政負擔相對吃重。林怡瑾(2002)研究外師教學指出,中師英語能力的好壞,影響與外師互動的頻率與深度。因此,偏遠學校的教師人力、英語團隊的運作是否勝任,必須衡量。
○外師來台,為學中文
國內公立學校體系,除了竹科實驗中學等聘用外師較具經驗,一般都還在試行摸索。台灣政經發展已陷入遲緩,聘用外師的優勢有限,尤其已開發的英語系國家生活水準都不低於台灣。教育部訂的外師薪資,從大畢的起薪約59000多元到博士學位的最高敘薪約86000元,除了加發考核獎金一個月,沒有其他福利津貼與退休给付。這個薪酬水準,要吸引先進國家的合格老師飄洋過海、離鄉背井來台灣,而且一待半年寒、暑假才得回國省親,實在不易。也因此敝校連續申請三年,前二年幾乎一切妥備,對方都幾乎是在登機前夕,教育部才來電通知變卦。
上述理解,外師來台通常不是為五斗米,其誘因筆者認為有二:
一是學中文,中國已是「金磚四國」之首,歐美人士學習中文已成風氣,中文即將成為其的第一外語,來台教書其實是半工半讀學中文。但中文字有繁、簡兩系統,「金磚」指的當然是中國大陸,當大陸也開始大量招募外師時,我們的外師來源恐怕面臨威脅。二是遊歷,體會台灣寶島的異國文化、拓展生活經驗也是外師的目的之ㄧ,今年教育部招募的外師有些是退休老師,其目的殆乎如此。在外師的工作安排及生活照顧上,特別要觀照這兩個需求。
○外師管理,不卑不亢
由於學校習於固定的人事制度,對於外師這種體制外的「化外之民」沒有經驗,管理上不免缺乏信心、流於恐慌。教育部開協調會時,許多學校提出五花八門的問題,有些只是雞毛蒜皮,如上課節數、差勤管理、交通、生活照護,甚至生病酗酒、在club鬧事等等,問題瑣碎而滑稽,搞得教育部承辦人員也只能說「請大家多擔待」。其實這些問題多屬多慮,外師都是專業教師,怎會愚癡到生活瑣事都無法自理?哪裡沒有外籍人士?至於如何合作,其實就跟其他老師一樣平常看待,不卑不亢,要求專業分工、協調合作、充分融入。
林怡瑾(2002)研究建議學校遵守契約,以西方機構經營的方式管理,以降低外師的流動率。教育部也提醒,謂西方人凡事講求權利義務,希望各校依約行事,免得引起糾紛。筆者認為有困難,其一、國小的工作繁雜,幾無職員編製,雜瑣諸事都要老師代勞,所以教師聘約準則免不了有一條「其他教學或行政之交辦事項」,這點庶乎包山包海,卻也是老師應分攤的義務。外師比正式老師資淺,何能獨厚?其二、中國人老闆、夥計之間不興權利義務,若初任老師老跟學校爭辯權利義務,先不論其主張合理否,學校主管心理恐怕不太接納。
工作上,既然是老師就一視同仁,包括教學與兼任行政事務都應參與分擔,不因外籍身份而有所厚薄。以敝校為例,因應英語外師的特殊性,所以授課不排滿,挪出部分時間做英語相關活動;也配合敝校行事運作,參加學校的例常會議,如教師晨會、朝會典禮、週三教師進修,輪值導護工作以及其他學校活動等。
若一切校務只能按章行事,學校如何彈性應變、積極作為?筆者與敝校外師Jennifer做職前諮商,陳明國人職場談權利、義務的界閾(Boundary line)不像西方明顯,中國人講人情,只要夥伴默默耕耘、不計付出,無形中就會獲得正向回報,或有形物質酬賞、或無形的社會心理補償,這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。既然受聘於吾人,理應學習接納吾國吾民的文化價值,這也是外師的一門功課。
本以為外師會表示意見,不料她直點頭稱是。此後懇託諸事,她幾乎都以“yes”回應,敬業態度一流,配合度不輸一般老師,跟一般對外籍、尤其英美人士的印象不同。有同仁敬佩外師的服務精神,卻也為她的辛勞抱屈,但Jennifer只有一句〝I’m nothing〞(沒什麼)。也因此,學校力邀她明年能續約共事。
○生活工作,都應關照
筆者請外師分析美國、台灣教師的甘苦,她謂各有特點。美國家長重視孩子的獨立學習、小組教學與創造思考;臺灣則是傳統的講述教學、重教師權威及教科書本位學習。雖說難以比較,但可以感覺美國老師比台灣難為,台灣有敎師權威較易於管控學生,依教科書教學備課也不必太操心;而創造思考、討論教學法及學生獨立學習活動,都必須老師有周詳的教學設計與生動巧妙的敎法,教學準備與教學過程都相當費神,且歐美老師花在與家長溝通的心血頗多,所以就教學本身,外師來台工作大致不以為苦。
綜觀聘用的經驗,英語外師的生活與工作輔導內容有下列四方面:
一、生活照護方面:主要是衣食住行,首先安頓好住宿環境。其次代為準備交通工具,剛開始可以公車或腳踏車代步,熟了可以考慮機車或汽車,外師一樣具有交通能力,不必過於保護,有的學校考慮專車接送似嫌禮遇過頭。三是告知附近的超市賣場、西式速食店如麥當勞肯德基等,讓外師初步能獨立覓食。四是協助提供手機或家用電話號碼,以便隨時做狀況連繫。
二、教學工作方面:國小約必須上課22節課,現今國小中、高年級每週英語二節課,一位外師每學期大約讓十班學生受惠,對於班數多的中、大型學校來說,不免厚此薄彼。為了讓全校學生雨露均霑,不妨減少外師授課時數,把時間挪做更有效的彈性安排。可做的工作有:巡迴各班教學、安排與師生會話、協助訓練英語團隊、參與英與閱讀的推動、推展學生與外國學生的E-mail交流、規劃主題式的大班拹同教學、歐美節慶風俗廣播介紹等等。
三、育樂需求方面:前面提及外師多有修習中文的需求,可協助其尋找合適的指導老師或補習班,也有外師對中華文化技能有興趣,例如國術、書法、國樂、民族舞蹈等等,可輔導引介學習。鼓勵參加休閒或成長性社團,讓外師除了教學之外可以拓展生活內涵。以敝校為例,外師除了晚間到中文班,課餘還參與了羽球、瑜珈、游泳等活動,忙得充實,讓異域的教學生活有所調劑。
四、假日生活的協助:外師大多初次來台,甚至首度到東方,對於本地懷有憧憬與好奇,一到台灣職前講習接著就是開學工作,當然殷望觀覽遊歷。學校應當提供著名的台灣景點,協助外師前往遊覽,鼓勵或安排老師伴遊或規劃做假日休閒,例如接待外師回家、課餘邀外師餐敘,逢年過節接外師回家共渡等。
○外師加入,學校加分
外師對英語教學與學校形象有正面助益,但也有若干負面效應。聘用外師對學校有利的方面有:一、增進學生英語聽說能力,習於與外國人士開口,見到外籍人士不再恐慌閉嘴。二、提供老師與外師拹同夥伴的共事經驗,提升老師的英語專業素養。三、獲得與外籍人士溝通交流機會,拓展師生文化視野與國際觀。四、外籍員工的聘用管理,催化學校行政肆應變遷的能力,以及涉外事務的經驗。五、外籍教師充實學校多元師資陣容,對學校形象有加分作用。
至於外師教學可能的限制有:一、兩位老師合作教學,可能偏聽說而少讀寫,可能重教學形式而輕教學效果,對於英語學習成就可能不利。二、若干拹同合作方案,教學記錄表、評估單、回饋表、教學週記、會議檢討及文件報告等,增加英語教師的負擔。三、外師的工作準則、聘約、生活輔導與管理,以及教學發展、合作模式及評鑑等,增加學校行政事務負荷。
任何變革與成果都得付出代價,聘用外師雖然有些限制,但外師的加入對學校總是加分作用。學校能夠正向思考,積極面對,外師將為學校注入新的活力。
○未來模式,交換教師
雖然引進外師已然進入第三年,仍屬試行階段。學校對英語教學日益重視,外師的需求日殷,教育部應規劃更多吸引外師的誘因,例如提供學習中文、民族技藝、學位進修、國內休假旅遊等福利待遇;學校方面也應本著肆應變遷創新發展、勇於突破提升品質的企業理念,敞開心胸聘用外師參與教學。
目前國中小學的外師總數不過區區數十人,儼然杯水車薪,而普及卻是巨大的財政負擔。採取交換老師的模式,是可行的變通的辦法,國教司承辦人李鈺美表示教育部正有此一規劃,或許可由與各縣市建立的姐妹縣著手。
交換老師原則以留職留薪的方式,由本國支薪,或許只需補助往返機票等費用,不另支薪聘人,對政府財政衝擊最小。而教師到英、美等先進國家教學,對外語能力、教材教法、異國文化、國際視野及人生閱歷都甚有收穫,咸信不少教師樂於嘗試。不過,目前外師採外加模式,同時搭檔中師教學,若交換老師則外師必須取代中師獨自教學,無中文能力的外師能否勝任,是必須克服的難題。#
參考文獻:
林怡瑾(2002)。外籍教師擔任新竹市國小英語教學之研究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
未出版之碩士論文。
教育部(2004)。外籍英語教師Q&A。
淺談學校的宗教教育與生命教育
921震災重建中縣中科國小,為了感念佛光山認養,筆者主張在校園設置觀音塑像,讓師生感恩祈福;為了彰顯尊孔敬學的傳統,在學校入口設置孔子祠,讓小朋友上香祈求聰明進步。一佛一儒,起初家長、老師曾有疑慮,但設置後大家都感覺甚好,心理困惑的會找觀世音像合十,考前緊張的會找孔子公膜拜,孩子感覺平安,體會信仰的力量。其實,信仰是生活的一部分,也是有效的生命教育。
杜威說「教育即生活」,斯賓塞說「教育是生活的準備」,兩人哲學有異,但都主張教育離不開「生活」,而原始人類生活就與宗教相伴隨。佛家說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,可謂我們接納生命的基本態度了。生命如何面對?亙古以來多少宗教家、哲學家為此腸枯思槁、皓首窮經,始終莫衷一是。孩子更是對生命懵懂、對老病無知,或對死亡恐懼。儘管幼苗初長,將來不免面臨生死老病窮愁等難關。父母老師早些讓孩子有這方面的認知,等於打了預防針,在人生道上有了免疫功能,活得比較自在。
◎傳統社會對生命有安定作用
傳統農業時代多數人吃穿匱乏,依然活得自在,現代人物質不缺卻飽嚐壓力。何故?
我國傳統至少有三股力量對生命有安定作用,一是家族,二是宗教,三是土地。過去農村講究家族宗親,家族關係自成一個盤根錯節的體系,個人自出生起就被這個體系牢牢捉住,這個體系對個體提供慰藉與支持。有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,其實宗教一直普植傳統社會數千年,只是柔性存在,像過年過節、時令祭祀、祁禳神鬼,各地廟宇哪裡不比西洋教堂多?除了信仰天地諸神,還有祖先,昇平豐收要謝神,運舛痼恙要問神,大家以廟宇、宗祠為中心,形成情感與生命的共體,彼此取暖慰藉,廟會上你敲鑼我打鼓、你踩高蹺我跑旱船遇;祭祖時你點香我燒錢、你喝酒我划拳,其樂融融。有錢沒錢、有工作沒工作,都沒那麼大不了,有塊土地,隨便種地過活總餓不死,土地成了大家最大的靠山,是生命最真實的存在。
如今不同了,農村解組、宗族渙散,過去心靈的依靠已然不再,生命顯得浮游無根,若沒有積極尋找生命價值、發現生活意義,就覺得徬徨無助。這是時代的新問題,可視為近年來學校推展生命教育的濫觴。
◎宗教是最有力的生命教育
生命敎育做些什麼?恢復過去三股力量嗎?當然做不到,只剩宗教一端猶可努力。生命長與信仰並存,筆者觀察印尼、土耳其等回教國家,男人可以娶四妻,但女人們多安份自持,不哭不鬧。何以如此?因為教義認為女人乃待罪之身,只要好好做人,就能轉世為男,如此心理就平衡了,這就是宗教的力量。如同中國人講果報,佛家講業力。
中國人也講命運,生在官宦之家自幼就是錦衣玉食,過著上流生活;生在窮苦之家從小要節衣縮食,甚至顛沛流離,這是命。有人百般用功吃盡辛苦成績仍難理想;有人輕鬆唸書盡情玩耍,卻老是名列前矛;有人事事順遂做啥成啥,有人處處碰壁搞啥垮啥,這是運。人生一部份歸諸能力與努力,一部份卻不然。固然要敎孩子積極進取,爭取成就與幸福;也要敎孩子具有命運觀,坦然面對挫折與無奈,悅納人生所無法掌控的部分,是另種積極的人生觀。
楊國樞(1990)認為,業報觀能建立人生的意義。人能有幸求取功名,當然人生況味無窮;但平凡人至少行善仍覺得人生有意義,這是業報的積極面;消極面有二,一是做善事雖無回報,仍覺得積陰德,所以內心悅懌;二是做壞事內心有衝突,想要改過救贖,所謂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」。因為神力無邊,人若胡作非為,想到神佛就可能稍歛。業報觀念是宗教約制個人與社會和諧的核心,由此看來,宗教教育也是一種道德教育。
◎宗教信仰也是人的需求之ㄧ
為何宗教與人類歷史同在?因為是基本需求。人間努力與成功未必成因果關係,太多中間變項(intervening variable),只好歸之於神了。人必須與人、與環境、與物種做生存競爭,諸多不確定感,哪能自恃?哪個人遇到飛機亂流不是猛求神佛?哪個人遇黑暗逆境不是暗自祈禱?求神佛保佑也是人的一種心靈需求,無神論只是自欺欺人。
瞿海源(1997)認為台灣沒有一種宗教人口超過50%,所以台灣沒有主流宗教。這種解釋與事實不符,且看,台灣多少家庭能沒有佛龕香案?多少家庭不是隨歲時節令拜拜?粗估至少七成以上吧?農村更幾乎百分之百。這不是宗教嗎?要到教堂彌薩或常駐佛觀才是嗎?我們的宗教已經與民俗融合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份,雖然沒有抱著一本類似聖經或佛經的教義,但諸如靈魂「業報」的觀念,一直深植人心,這就是我門的信仰了。
若孩子不能敬天畏神,則可能唯我獨尊,自以為是,困蹇時無所寄託,生命變得堅而易摧。很遺憾的,學校教育在此一領域似乎空白,父母老師應該鼓勵孩子適當信仰,讓孩子參與學習,指導孩子除了自助,也可以祈求冥冥神力共渡難關。
◎我國教育體系獨漏宗教教育
我國一向政、「教」分離,雖然歷史上曾因統治者個人喜惡,而有幾次對宗教的專斷事件,大體而言是採取寬柔的態度,不強力迎拒,也不因信仰而衝突。也因此,清末以來即缺乏宗教教育政策、制度和實施。中共為無神論者,對心靈信仰幾無觸及;台灣雖有信仰自由,在破除迷信的口號下,學校對宗教一向保持距離。民初以來,為了主科學、破迷信,把拜神當成愚夫愚婦行徑,學校教育自然也就忽略不提。
大陸50年代文革的貽禍,毀孔孟搗佛道,破壞廟祠、教堂與墳墓,徹底拔除人間信仰,道德、祖先、因果業報觀念蕩然,整個文化價值解組。大陸歷經文革的一代,處於文化基因與運動邪說矛盾的認知失調(cognitive dissonance)中,心靈空乏,信仰虛無,缺乏理想及對固有文化的珍視。年輕一代是間接文革受害者,近乎無神主義,思想淺薄,物質取向,心無所寄,只問現在、很少關照過去與將來,這是這代中國人的缺憾。
新加坡曾1983年起對中學生實施宗教教育,將宗教課程分為六科:佛學、聖經知識、印度教知識、回教知識、錫克教知識和儒家思想,由學生任選一科,後來失敗,主因是某些宗教利用這些課程進行傳教,造成宗教間的緊張。從新加坡經驗,國內的宗教教育教材宜依國人信仰比例,採各種宗教綜論的方式。
宗教學者釋恆清(2002)指出,宗教教育分為傳教性、專業性、學術性及通識性四種。目標分別是教化信徒,培養神職人員,比較研究,及宗教試探。學校進行的應是通識性的宗教教育,是試探性的,內容應以我們的主流宗教(佛道儒)為主,其他宗教為輔。
◎宗教教育蘊含於生命教育中
生命教育可與宗教教育統合,分為知、情、行三層面。知識是對生命概念的認知,包括生理生命的關照與生命哲學;情意是對生命價值所採取的態度;行動是對生命實踐的實際追求。而學校的生命教育內涵至少有三,即自我珍視教育、生命禮俗教育以及愛心關懷教育。
自我珍視是看重自己,愛己才能愛人。從心理學的角度看,就是培養正向的自我概念,覺得自己重要,生命美好而有意義。Devito(2003)認為自我概念得自自我評估、他人反應、社會比較及文化教化,所以父母老師應該多給孩子正向回饋,多自我策勵少同儕比較,輔導孩子朝社會期待發展。另種珍視自己是感恩擁有、釋懷缺憾,「常想一二、忘卻八九」的樂觀態度。
生命禮俗是文化基因的一部分,包括從出生到死亡的儀典習俗,像彌月慶生、成年禮俗、結婚作壽、喪禮追祀等,為生命過程平添意義與色彩,也有相互依附與凝聚感情的功能。像喪禮寓有追思感恩、撫慰諮商、互助支援等作用,而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哀傷治療。無神論者也許覺得人死歸零,一切儀式毫無意義,如此可能徒增生者不堪。
愛心關懷包括惻隱之心與助人之行,對別人的苦難感同身受,有民胞物與、人飢己飢、人溺己溺的胸懷。筆者學校曾針對肌萎症學生發起「圓夢計劃」,捐款給弱勢患者做全家環島之旅,留下美好的生命回憶(註:肌委症患者多在青少年離世);又第一時間針對南亞海嘯發起捐款「送愛心到東南亞」等,可歸為具體的愛心關懷的生命教育。
◎融入式實施學校宗教教育
學校的宗教教育中西差異頗大,歐美許多教會學校學生必須做彌薩,回教世界的國家學校常有鮮明的宗教色彩,筆者曾見開羅大學的女生一律戴面紗,外國留學生也無例外;土耳其有些學校一到每天五次的膜拜鐘響,師生立刻放下書本朝麥加跪拜。
我國學校幾乎不碰宗教,無典型的宗教行為,教會學校亦然。但宗教活動,在學生生活中真實存在。例如,一般佛道家庭孩子都曾被帶去收驚,也都跟長輩上廟燒香禮佛,這些常民行為為學生的心靈安頓發揮相當作用,都跟宗教信仰有關。學校教育既然做生活的準備,沒理由視而不見。然而依照前述,我國宗教屬性為柔性信仰,所以教育上也應循此柔性為之,途徑如下:
一、採取融入式的宗教教育:融合各科教學,但以社會科為主,像本土歷史、鄉土教學、融入各科,教材編製時顧及各科的聯絡教學,例如歷史講到釋迦牟尼,同單元時間國語科可閱讀佛教故事,健康教育可以探討素食文化與衍生課題等。
二、採取機會式的宗教教育:機教教育並非隨機,隨機可能沒有機會,也就是要刻意安排,例如國曆四月八日浴佛節、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、國曆十二月廿五日聖誕節,都可以進行機會教育。
三、採取參與式的宗教教育:常見祭典廟會,街路沸騰震聲隆隆,學校雖一副事不關己,師生早已無心上課。盛大的地方宗教活動,應可考慮停課讓學生參與,這不但是很好的宗教體驗,也是實地的鄉土課程。
◎生命教育的具體做法
宗教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蹊徑,至於生命教育的實施,學者論述多在理念與原則層次,僅提出五個具體作法:
一、現身說法,邀請特殊傑出人士演講,分享個人奮鬥成功的例證,激發孩子知足進取樂觀奮發的動力。時下就有許多成功典型,像天生缺少雙手的孤兒口足畫家楊恩典,慘遭電殛四肢只剩一腳一眼的克難好漢謝坤山,出身貧病而突破命運的的乞丐兒子賴東進等,也可以邀請一般環境中成長而努力傑出者。
二、機構參訪,許多富含生命體驗的情境,可以提供孩子思索人生的意義,發現生命的價值。像醫院的急診室、照護病房、安寧病房等,養老院、療養院、孤兒院、特殊學校、特教養護機構、庇護工廠等,都是生命深刻體驗的發掘處所。孩子從中不難發現自身的擁有與幸福,並激發惜福感恩的自覺。
三、宗教參訪,社區廟宇、名剎古寺、教堂道院,甚至在不影響課業下適度參與宗教活動,讓孩子體會其中況味,像參加祈福佈道大會、進香團、廟會表演、聖誕晚會,從中感受宗教氣氛、試探宗教興趣,
四、主題活動,即專案式的宗教教育,利用集會、綜合活動或彈性課程,設計宗教日(週),舉辦演講閱讀、藝文創作、機構參訪或宗教體驗等。慈濟、一貫道志工都有孝親短劇,許多教友媽媽會組訓溫馨聖誕劇場,如描繪瑪麗亞生耶穌的「破馬槽奇蹟」等。
五、閱讀寫作,閱讀以特殊傑出的傳記最好,兼及名人傳記,例如劉俠的「生之歌」、鄭豐喜的「汪洋中的一條船」、沈宗翰的「克難苦學記」等,其中不乏走出困頓危厄的奮鬥經歷,可作為奮發向上的借鑑,老師輔導心得發表,反芻並深化感覺。
◎結語:宗教是信仰也是文化
教育學者強調情意教育,擔心「有教無淚」培養出科技的怪人、理性的無知者,情意的本質因該就是讓人活得像人,承認人有種種喜怒哀樂愛惡欲懼等情緒,敎孩子如何接納與轉化。心理分析論者認為人遇挫折有多種防衛機轉(defense mechanism),有負向也有正向,像昇華、認同、補償等作用都是化悲憤為力量,突破自我尋求人生價值的蛻變。宗教教育就是輔導學生具備正向積極的轉化力量,不但度過難關,也超越自我,所謂化危機為轉機。
要孩子有宗教觀,並不是要敎孩子信教,而是讓孩子在生活儀典的潛移默化中產生宗教情懷,這不僅是一種信仰,也是一種文化,更是最佳的生命教育。
總之,適合國情的宗教教育除了蘊含生命教育之外,還有禮俗教育、道德教育、民族教育、心靈教育、輔導諮商及文化傳承等功能,學校中應該正視並適度推展。#
參考文獻:
釋恆清 (2002)。宗教教育辨義-兼論宗教研修機構體制化的問題 。宗教論述專輯 第
四輯—宗教教育及宗教資源。內政部編印<2002.12>頁249-292。
楊國樞(1990)。報的功能與變遷。見《中國人的世間遊戲》,顧瑜君等著。台北:
張老師月刊。
瞿海源(1997)。宗教教育國際比較分析。台灣社會學研究:第一期(1997/12)。
杜威說「教育即生活」,斯賓塞說「教育是生活的準備」,兩人哲學有異,但都主張教育離不開「生活」,而原始人類生活就與宗教相伴隨。佛家說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,可謂我們接納生命的基本態度了。生命如何面對?亙古以來多少宗教家、哲學家為此腸枯思槁、皓首窮經,始終莫衷一是。孩子更是對生命懵懂、對老病無知,或對死亡恐懼。儘管幼苗初長,將來不免面臨生死老病窮愁等難關。父母老師早些讓孩子有這方面的認知,等於打了預防針,在人生道上有了免疫功能,活得比較自在。
◎傳統社會對生命有安定作用
傳統農業時代多數人吃穿匱乏,依然活得自在,現代人物質不缺卻飽嚐壓力。何故?
我國傳統至少有三股力量對生命有安定作用,一是家族,二是宗教,三是土地。過去農村講究家族宗親,家族關係自成一個盤根錯節的體系,個人自出生起就被這個體系牢牢捉住,這個體系對個體提供慰藉與支持。有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,其實宗教一直普植傳統社會數千年,只是柔性存在,像過年過節、時令祭祀、祁禳神鬼,各地廟宇哪裡不比西洋教堂多?除了信仰天地諸神,還有祖先,昇平豐收要謝神,運舛痼恙要問神,大家以廟宇、宗祠為中心,形成情感與生命的共體,彼此取暖慰藉,廟會上你敲鑼我打鼓、你踩高蹺我跑旱船遇;祭祖時你點香我燒錢、你喝酒我划拳,其樂融融。有錢沒錢、有工作沒工作,都沒那麼大不了,有塊土地,隨便種地過活總餓不死,土地成了大家最大的靠山,是生命最真實的存在。
如今不同了,農村解組、宗族渙散,過去心靈的依靠已然不再,生命顯得浮游無根,若沒有積極尋找生命價值、發現生活意義,就覺得徬徨無助。這是時代的新問題,可視為近年來學校推展生命教育的濫觴。
◎宗教是最有力的生命教育
生命敎育做些什麼?恢復過去三股力量嗎?當然做不到,只剩宗教一端猶可努力。生命長與信仰並存,筆者觀察印尼、土耳其等回教國家,男人可以娶四妻,但女人們多安份自持,不哭不鬧。何以如此?因為教義認為女人乃待罪之身,只要好好做人,就能轉世為男,如此心理就平衡了,這就是宗教的力量。如同中國人講果報,佛家講業力。
中國人也講命運,生在官宦之家自幼就是錦衣玉食,過著上流生活;生在窮苦之家從小要節衣縮食,甚至顛沛流離,這是命。有人百般用功吃盡辛苦成績仍難理想;有人輕鬆唸書盡情玩耍,卻老是名列前矛;有人事事順遂做啥成啥,有人處處碰壁搞啥垮啥,這是運。人生一部份歸諸能力與努力,一部份卻不然。固然要敎孩子積極進取,爭取成就與幸福;也要敎孩子具有命運觀,坦然面對挫折與無奈,悅納人生所無法掌控的部分,是另種積極的人生觀。
楊國樞(1990)認為,業報觀能建立人生的意義。人能有幸求取功名,當然人生況味無窮;但平凡人至少行善仍覺得人生有意義,這是業報的積極面;消極面有二,一是做善事雖無回報,仍覺得積陰德,所以內心悅懌;二是做壞事內心有衝突,想要改過救贖,所謂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」。因為神力無邊,人若胡作非為,想到神佛就可能稍歛。業報觀念是宗教約制個人與社會和諧的核心,由此看來,宗教教育也是一種道德教育。
◎宗教信仰也是人的需求之ㄧ
為何宗教與人類歷史同在?因為是基本需求。人間努力與成功未必成因果關係,太多中間變項(intervening variable),只好歸之於神了。人必須與人、與環境、與物種做生存競爭,諸多不確定感,哪能自恃?哪個人遇到飛機亂流不是猛求神佛?哪個人遇黑暗逆境不是暗自祈禱?求神佛保佑也是人的一種心靈需求,無神論只是自欺欺人。
瞿海源(1997)認為台灣沒有一種宗教人口超過50%,所以台灣沒有主流宗教。這種解釋與事實不符,且看,台灣多少家庭能沒有佛龕香案?多少家庭不是隨歲時節令拜拜?粗估至少七成以上吧?農村更幾乎百分之百。這不是宗教嗎?要到教堂彌薩或常駐佛觀才是嗎?我們的宗教已經與民俗融合成為常民生活的一部份,雖然沒有抱著一本類似聖經或佛經的教義,但諸如靈魂「業報」的觀念,一直深植人心,這就是我門的信仰了。
若孩子不能敬天畏神,則可能唯我獨尊,自以為是,困蹇時無所寄託,生命變得堅而易摧。很遺憾的,學校教育在此一領域似乎空白,父母老師應該鼓勵孩子適當信仰,讓孩子參與學習,指導孩子除了自助,也可以祈求冥冥神力共渡難關。
◎我國教育體系獨漏宗教教育
我國一向政、「教」分離,雖然歷史上曾因統治者個人喜惡,而有幾次對宗教的專斷事件,大體而言是採取寬柔的態度,不強力迎拒,也不因信仰而衝突。也因此,清末以來即缺乏宗教教育政策、制度和實施。中共為無神論者,對心靈信仰幾無觸及;台灣雖有信仰自由,在破除迷信的口號下,學校對宗教一向保持距離。民初以來,為了主科學、破迷信,把拜神當成愚夫愚婦行徑,學校教育自然也就忽略不提。
大陸50年代文革的貽禍,毀孔孟搗佛道,破壞廟祠、教堂與墳墓,徹底拔除人間信仰,道德、祖先、因果業報觀念蕩然,整個文化價值解組。大陸歷經文革的一代,處於文化基因與運動邪說矛盾的認知失調(cognitive dissonance)中,心靈空乏,信仰虛無,缺乏理想及對固有文化的珍視。年輕一代是間接文革受害者,近乎無神主義,思想淺薄,物質取向,心無所寄,只問現在、很少關照過去與將來,這是這代中國人的缺憾。
新加坡曾1983年起對中學生實施宗教教育,將宗教課程分為六科:佛學、聖經知識、印度教知識、回教知識、錫克教知識和儒家思想,由學生任選一科,後來失敗,主因是某些宗教利用這些課程進行傳教,造成宗教間的緊張。從新加坡經驗,國內的宗教教育教材宜依國人信仰比例,採各種宗教綜論的方式。
宗教學者釋恆清(2002)指出,宗教教育分為傳教性、專業性、學術性及通識性四種。目標分別是教化信徒,培養神職人員,比較研究,及宗教試探。學校進行的應是通識性的宗教教育,是試探性的,內容應以我們的主流宗教(佛道儒)為主,其他宗教為輔。
◎宗教教育蘊含於生命教育中
生命教育可與宗教教育統合,分為知、情、行三層面。知識是對生命概念的認知,包括生理生命的關照與生命哲學;情意是對生命價值所採取的態度;行動是對生命實踐的實際追求。而學校的生命教育內涵至少有三,即自我珍視教育、生命禮俗教育以及愛心關懷教育。
自我珍視是看重自己,愛己才能愛人。從心理學的角度看,就是培養正向的自我概念,覺得自己重要,生命美好而有意義。Devito(2003)認為自我概念得自自我評估、他人反應、社會比較及文化教化,所以父母老師應該多給孩子正向回饋,多自我策勵少同儕比較,輔導孩子朝社會期待發展。另種珍視自己是感恩擁有、釋懷缺憾,「常想一二、忘卻八九」的樂觀態度。
生命禮俗是文化基因的一部分,包括從出生到死亡的儀典習俗,像彌月慶生、成年禮俗、結婚作壽、喪禮追祀等,為生命過程平添意義與色彩,也有相互依附與凝聚感情的功能。像喪禮寓有追思感恩、撫慰諮商、互助支援等作用,而整個過程其實就是一種哀傷治療。無神論者也許覺得人死歸零,一切儀式毫無意義,如此可能徒增生者不堪。
愛心關懷包括惻隱之心與助人之行,對別人的苦難感同身受,有民胞物與、人飢己飢、人溺己溺的胸懷。筆者學校曾針對肌萎症學生發起「圓夢計劃」,捐款給弱勢患者做全家環島之旅,留下美好的生命回憶(註:肌委症患者多在青少年離世);又第一時間針對南亞海嘯發起捐款「送愛心到東南亞」等,可歸為具體的愛心關懷的生命教育。
◎融入式實施學校宗教教育
學校的宗教教育中西差異頗大,歐美許多教會學校學生必須做彌薩,回教世界的國家學校常有鮮明的宗教色彩,筆者曾見開羅大學的女生一律戴面紗,外國留學生也無例外;土耳其有些學校一到每天五次的膜拜鐘響,師生立刻放下書本朝麥加跪拜。
我國學校幾乎不碰宗教,無典型的宗教行為,教會學校亦然。但宗教活動,在學生生活中真實存在。例如,一般佛道家庭孩子都曾被帶去收驚,也都跟長輩上廟燒香禮佛,這些常民行為為學生的心靈安頓發揮相當作用,都跟宗教信仰有關。學校教育既然做生活的準備,沒理由視而不見。然而依照前述,我國宗教屬性為柔性信仰,所以教育上也應循此柔性為之,途徑如下:
一、採取融入式的宗教教育:融合各科教學,但以社會科為主,像本土歷史、鄉土教學、融入各科,教材編製時顧及各科的聯絡教學,例如歷史講到釋迦牟尼,同單元時間國語科可閱讀佛教故事,健康教育可以探討素食文化與衍生課題等。
二、採取機會式的宗教教育:機教教育並非隨機,隨機可能沒有機會,也就是要刻意安排,例如國曆四月八日浴佛節、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、國曆十二月廿五日聖誕節,都可以進行機會教育。
三、採取參與式的宗教教育:常見祭典廟會,街路沸騰震聲隆隆,學校雖一副事不關己,師生早已無心上課。盛大的地方宗教活動,應可考慮停課讓學生參與,這不但是很好的宗教體驗,也是實地的鄉土課程。
◎生命教育的具體做法
宗教教育是生命教育的蹊徑,至於生命教育的實施,學者論述多在理念與原則層次,僅提出五個具體作法:
一、現身說法,邀請特殊傑出人士演講,分享個人奮鬥成功的例證,激發孩子知足進取樂觀奮發的動力。時下就有許多成功典型,像天生缺少雙手的孤兒口足畫家楊恩典,慘遭電殛四肢只剩一腳一眼的克難好漢謝坤山,出身貧病而突破命運的的乞丐兒子賴東進等,也可以邀請一般環境中成長而努力傑出者。
二、機構參訪,許多富含生命體驗的情境,可以提供孩子思索人生的意義,發現生命的價值。像醫院的急診室、照護病房、安寧病房等,養老院、療養院、孤兒院、特殊學校、特教養護機構、庇護工廠等,都是生命深刻體驗的發掘處所。孩子從中不難發現自身的擁有與幸福,並激發惜福感恩的自覺。
三、宗教參訪,社區廟宇、名剎古寺、教堂道院,甚至在不影響課業下適度參與宗教活動,讓孩子體會其中況味,像參加祈福佈道大會、進香團、廟會表演、聖誕晚會,從中感受宗教氣氛、試探宗教興趣,
四、主題活動,即專案式的宗教教育,利用集會、綜合活動或彈性課程,設計宗教日(週),舉辦演講閱讀、藝文創作、機構參訪或宗教體驗等。慈濟、一貫道志工都有孝親短劇,許多教友媽媽會組訓溫馨聖誕劇場,如描繪瑪麗亞生耶穌的「破馬槽奇蹟」等。
五、閱讀寫作,閱讀以特殊傑出的傳記最好,兼及名人傳記,例如劉俠的「生之歌」、鄭豐喜的「汪洋中的一條船」、沈宗翰的「克難苦學記」等,其中不乏走出困頓危厄的奮鬥經歷,可作為奮發向上的借鑑,老師輔導心得發表,反芻並深化感覺。
◎結語:宗教是信仰也是文化
教育學者強調情意教育,擔心「有教無淚」培養出科技的怪人、理性的無知者,情意的本質因該就是讓人活得像人,承認人有種種喜怒哀樂愛惡欲懼等情緒,敎孩子如何接納與轉化。心理分析論者認為人遇挫折有多種防衛機轉(defense mechanism),有負向也有正向,像昇華、認同、補償等作用都是化悲憤為力量,突破自我尋求人生價值的蛻變。宗教教育就是輔導學生具備正向積極的轉化力量,不但度過難關,也超越自我,所謂化危機為轉機。
要孩子有宗教觀,並不是要敎孩子信教,而是讓孩子在生活儀典的潛移默化中產生宗教情懷,這不僅是一種信仰,也是一種文化,更是最佳的生命教育。
總之,適合國情的宗教教育除了蘊含生命教育之外,還有禮俗教育、道德教育、民族教育、心靈教育、輔導諮商及文化傳承等功能,學校中應該正視並適度推展。#
參考文獻:
釋恆清 (2002)。宗教教育辨義-兼論宗教研修機構體制化的問題 。宗教論述專輯 第
四輯—宗教教育及宗教資源。內政部編印<2002.12>頁249-292。
楊國樞(1990)。報的功能與變遷。見《中國人的世間遊戲》,顧瑜君等著。台北:
張老師月刊。
瞿海源(1997)。宗教教育國際比較分析。台灣社會學研究:第一期(1997/12)。
建立學校形象----從品質與行銷下手
近年高速公路T壩看板開始出現大學的廣告,過去只私校有,今連國立校院也不遑多讓。「老神在在」關起門來辦學的時代已然過去,學校行銷(School marketing)是學校行政的新興項目。
○行銷,突破學校現狀的蹊徑
過去學生來源穩定,傳統家長對學校教育包容度高,畢業幾班進來幾班,隨著少子化、家長教育選擇權的高張、家長自主意識的抬頭、及學校外部的壓力----如民代、民間團體及媒體的挑戰,學校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競爭,中縣就有一所國小五年來減少近五十班。除了努力經營,追求卓越,也要讓外界發現學校優點,才能吸引學生,持續發展。學者黃良義(2005)指出,環境變遷與時勢更迭,學校必須從因循保守蛻變為積極提昇品質,學校的營運與管理倘能汲取企業的經營理念,將有助於強化競爭力,而行銷理念的運用不啻為突破現狀的一項蹊徑。
學校行銷包含校內的組織溝通和校外的宣傳行動,對象是校內人員與外部顧客。前者包含教職員工、學生的內部行銷,後者則涵蓋家長、社區大眾和上級教育主管機關等外界人士。學校應該運用有效的媒介與方法,積極主動行銷,吳清山(2005)提出學校行銷十項策略:(一)高層積極倡導規劃行銷工作,(二)發展學校特色提供行銷素材,(三)善用網路行銷宣揚學校品牌,(四)做好公共關係豐富學校資源,(五)發行學校刊物分享辦學成果,(六)了解顧客期望改變行政行為,(七)建立學校品牌提升學校形象,(八)力行品質服務強化經營效能,(九)撰擬新聞稿件提供媒體報導,(十)建立行銷共識發展行銷文化。
學校行銷與學校公關不同,行銷以品質為基礎,是真實的、是卓越的;公關則是運作而來,是拉攏的、是交易的。學校行銷目的是要建立學校形象(Image of School),樹立學校口碑,俾近悅遠來,吸引顧客(學生與家長)上門。
○形象,學校的口碑
學校形象的建立,對於學校正面效益甚多,筆者歸納犖犖大者至少六項:1.提振師生士氣,2.促進學校凝聚,3.獲得經費補助,4.增加學生來源,5.廣獲外界資源以及6.減少運作阻力。
維護學校形象的維護基本原則是隱惡揚善,積極面要擴大正面消息,消極面要弭減負面消息。正面消息的來源不外學校表現,包括教學學習成果、對外競賽優勝、師生優良事蹟、師資環境設備條件等,除了透過校內宣傳,也要藉助傳播媒體的力量;至於弭減負面消息有二個層面,首先是遏止負面事件的發生,其次則是妥慎的危機處理。
學校平日要見微知著、敏覺問題,不斷創新精進,不以消極守成、但求平安為滿足,才能避免負面狀況。危機處理要及時反應、降低危害、探明原因、化解癥結、檢討改進及追蹤管理等,過程中切忌不相干者介入,慎防有心人士趁隙擴大事端。學校的危機管理與形象管理是相輔相成,特別是危機平息後,重建形象十分重要,研究顯示,有較佳公眾形象的學校,危機爆發後的復原速度也較快。
近來,許多學校引進企業識別系統(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;CIS),把學校的標誌(Logo)植入學校的物件中,例如校徽校旗、資訊網站、建築意象、簿本、書包兜袋、服裝、茶杯、信封信紙、桌椅等等,作為學校形象與學校行銷的圖騰,普植人心強化印象,達到宣傳效果,例如中縣文雅國小,創校之初對CIS就有一套完整的設計。
硬體層面,從視覺美學的觀點切入,經由校園規劃和藝術傳播的手段,來塑造美好校園形象,例如中縣中科國小,以木竹等本土建材、清水磚拱廊等客家風格,營造彈性典雅的學習空間,突顯地方風貌與傳統意象,強烈傳達了學校風格與教育訴求,觀者多覺印象深刻而美好。學者鍾以俊(2003)說,學校形象由外在的物質景觀和內在的精神景觀組成,學校規劃設計要遵循個性化原則、情意化原則、整體化原則、參與性原則。學校物質景觀的審美設計要把握兩點:校園建設與景觀優美和諧;生態健全、融合自然與人文為一體。學校精神景觀的塑造也有兩端:學校形象的認識和把握;透過審美的傳播在公眾心中留下美好印象。
○媒體,直接的行銷途徑
增加曝光率,是增進學校吸引力的良方,最直接的途徑莫過於大傳媒體。也可透過校刊、文宣的印發,邀請家長、外部人士、長官前來參訪簡介;或透過師生廣伸觸角,參與各項競賽表演、機構社區服務活動等,以良好互動廣結善緣。
善用媒體資源是具體的行銷方式,首要與媒體保持良好關係,對於地方記者、文教記者應維持起碼的聯繫。俗謂「見面三分情」,素未謀面者,記者下筆的負面消息較無所顧忌,正面消息也較趨淡化。與媒體交往應秉持真誠原則,記者多閱人廣闊,過於浮誇矯飾,效果適得其反。
媒體關係的經營也是以學校品質為前提,學校有績效具特色、媒體自然樂於報導,當學校口碑建立,正面事件有加成效益,負面事件的傷害也有消弱作用。筆者嘗見有人以送禮請客的陋習對待記者,媒體人會互通聲息,也許表面不拒,骨子裡卻輕鄙,反而給人搞公關不務實的負面印象。
另外,學校宣傳要具有價值性,常以奇趣搞怪事件見諸媒體,雖然增加曝光率,但畢竟缺乏深度與價值,難獲認同。媒體的運用重質不重量,學校畢竟不同於商品,新聞發布要適度,要對學校的形象有提升作用,除了偶發事件或榮耀事蹟,媒體有興趣找校園的時機有:開學、新生入學、校慶運動會、校園選舉、教師節、藝文表演、畢業典禮、辦理校際競賽、名人來訪、資深教師榮退及偶發事件等等,要能別出心裁並深諳媒體之所欲,即新鮮脫俗、奇趣感人或饒富意義等。
筆者常見校長朋友對記者或卑顏攏絡,或敬而遠之,都非應對之道。歸結經驗與觀察,學校對大傳記者的經營應注意四點:
一、保持起碼的聯繫:平日不妨電話與記者寒喧,或對其當日報導、新聞良窳予以回饋,記者也是作者,對於讀者的回饋通常很期待,也透露讀者對報導的重視與關注,這對記者是種鼓舞,可以增加其正向感覺。
二、適時適量提供消息:記者每天必須有一定的發稿量,得挖空心思搜尋新聞題材,有人自動提供資訊,記者自然歡迎,但是要適合時機,例如學校有重大成果或特殊事件。但也不要太頻繁,同一學校老上媒體,失去新鮮感,容易引起外界反感。
三、不拒絕不迴避:記者非洪水猛獸,找上學校時不要迴避或拒絕採訪,誰喜歡吃閉門羹?有時記者來採訪是上級指派,必須獲得資料才能交差,拒絕採訪等於是破壞其任務,可能以負面材料取代,對學校反而傷害更大。
四、心平氣和面對記者:切記按下情緒,切忌遷怒,以誠懇態度婉轉面對,往往可以獲得諒解。不要以no comment(不予置評)或掛電話應對記者,遷怒帶給記者負向情緒,不予置評等於放棄說明,徒讓負向消息單面傳播。
媒體意識抬頭也有副作用,黑函中傷也多,媒體對於竦動爆料常生見獵心喜、怕落人後,往往未經充分查證就報導,造成學校傷害者數見不鮮。依鄙見,這種情況學校千萬不必怒責媒體,也不必奢求媒體認錯,若結下嫌隙反而不利。應該主動向記者澄清,態度宜理直氣和,表達學校的委曲與傷害,並表示諒解媒體的角色與立場。認識的記者多會表示歉意,陌生的記者也會表示爾後更加留心,也可以向採訪主管(如地方特派或報社採訪主任)反應,若溝通順利而媒體自覺有所虧欠,通常會設法在往後的報導來彌補。
○品質,是學校形象的保證
上媒體的前提是要「有料」,所以品質是學校行銷的前提,沒有品質的行銷是假的,一戳即破;而有品質卻忽略行銷,對學校成果無以彰顯甚至打了折扣。
學校教育品質概念複雜,包括整體教育運作的過程及成果,學校績效與目標符合的程度等,黃建忠(1999)提出其內涵囊括(一)教師的品質、(二)教學的品質、(三)學生的品質、(四)行政的品質及(五)環境的品質。
一、狹義:學校的產出
狹義而言,品質主要來自學校的產出(product),筆者認為學校的具體產出可從十項指標來檢視:
一是學生的學習成效:教學是一種工作(task)--成效(effect)的概念,有
學者強調教學只是一種過程(process),可能只是學術象牙塔的語言,學習要有成果,學習一要達成教學目標,學習要能通過檢測,學習的結果要具備競爭力。
二是學生的學習內涵:課程科目、教學內容應周備而合乎教育規準,肆應知識變遷,避免遺漏價值課程,也要避免充塞垃圾課程。
三是學生的生活教育:生活常規、倫理道德、打掃應對、整節禮貌秩序、服裝儀容、交通安全等生活修養各面向,是否合於水準。
四是學生的多元才藝:除了基本學科,在體育競技、創作藝術、文學音樂、電腦奕棋等各種才能,都能開展多元觸角,豐富學生的生命內涵。
五是學生的競賽成果:學生對外比賽是否脫穎而出,也是衡鑑學校的菁英教育水準及競爭力的展現。
六是教師的專業展現:教師應有良好的養成教育,並不斷參加在職進修,具備高尚的品德服務利他的胸懷,教學認真愛護學生,懂得自律,參與專業組織,遵守教師專業倫理等條件是否俱足。
七是設備的完善豐富:學校的軟硬體環境、建築空間、館室設備、教材教具及圖書等是否周備,有無定期補充更新或提升。
八是優良的學校文化:學校是否據有特殊的優質文化?譬如,英國伊頓中學(Eaton College)以貴族風培養上流文雅人,成大學生紮實質樸呈了工商界的最愛,台大洋溢自由學風是多元民主的搖籃,師範生保守質樸而生活教育好等等,都顯現了學校文化。學校可從共同願景的確立、組織氣氛的改造、學習型團體的推展、落實團隊與個人的進修等路徑,營造優質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。
九是豐收的學生進路:畢業生升學優質學府或進入優良企業的多寡,直接考驗學校的教學成效與學生素質,目前國中畢業有基本學力測驗分發入學,國小也有升學國中資優班、特殊才能班及明星私中等,也對學校教學進行某種檢視。
十是校友的優異表現:校友是學校的真實產品,校友的品格、能力、發展,對社會國家的貢獻及影響力,就是學校產品的最佳證明。
二、廣義:全面品質管理
廣義來看,近來倡導全面品質管理(Total quality management),修正過去只在終端做產品做檢測的單一認定,而改以過程導向的管理,也就是形成性的、發展性的、有機全套的品質概念。特別強調管理者的責任,人性化管理、團隊精神教育訓練、人人負責、把家長當成夥伴,以日新又新的精神力求精進,以滿足教育目標與家長的需求。吳清山(2005)指出,全面品質的管理內涵包括全員參與、持續改進、顧客導向、事實管理及事先預防等。
國際標準化組織ISO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)就是採取全面品質管理的檢定,例如中縣葫蘆墩國小通過ISO9001認證,表示學校在標準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教育所應有的優質服務內涵,對學校品質與形象有加分作用。
○結語,形象就是競爭力
學校形象幾乎是競爭力的同義辭,而形象得自於正確的行銷;行銷的憑藉是品質。所以,辦好學校、做好教育是基本,但還要讓師、生了解,社區、家長共鳴,甚至要讓外埠與上級機關都知曉,學校聲望高,學生來源與資源支持都將不虞匱乏,才能儕身有競爭力的學校。
參考文獻:
吳清山(2005)。學校行政研究。台北:高等教育文化事業。
黃建忠(1999)。國民小學教育品質指標之建構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
究所碩士論文。
黃義良(2005)。國中小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。師大學報。50(2),
139-158。
鍾以俊(2003)。論學校形象的審美設計。教育研究,24(9),85-89。
○行銷,突破學校現狀的蹊徑
過去學生來源穩定,傳統家長對學校教育包容度高,畢業幾班進來幾班,隨著少子化、家長教育選擇權的高張、家長自主意識的抬頭、及學校外部的壓力----如民代、民間團體及媒體的挑戰,學校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競爭,中縣就有一所國小五年來減少近五十班。除了努力經營,追求卓越,也要讓外界發現學校優點,才能吸引學生,持續發展。學者黃良義(2005)指出,環境變遷與時勢更迭,學校必須從因循保守蛻變為積極提昇品質,學校的營運與管理倘能汲取企業的經營理念,將有助於強化競爭力,而行銷理念的運用不啻為突破現狀的一項蹊徑。
學校行銷包含校內的組織溝通和校外的宣傳行動,對象是校內人員與外部顧客。前者包含教職員工、學生的內部行銷,後者則涵蓋家長、社區大眾和上級教育主管機關等外界人士。學校應該運用有效的媒介與方法,積極主動行銷,吳清山(2005)提出學校行銷十項策略:(一)高層積極倡導規劃行銷工作,(二)發展學校特色提供行銷素材,(三)善用網路行銷宣揚學校品牌,(四)做好公共關係豐富學校資源,(五)發行學校刊物分享辦學成果,(六)了解顧客期望改變行政行為,(七)建立學校品牌提升學校形象,(八)力行品質服務強化經營效能,(九)撰擬新聞稿件提供媒體報導,(十)建立行銷共識發展行銷文化。
學校行銷與學校公關不同,行銷以品質為基礎,是真實的、是卓越的;公關則是運作而來,是拉攏的、是交易的。學校行銷目的是要建立學校形象(Image of School),樹立學校口碑,俾近悅遠來,吸引顧客(學生與家長)上門。
○形象,學校的口碑
學校形象的建立,對於學校正面效益甚多,筆者歸納犖犖大者至少六項:1.提振師生士氣,2.促進學校凝聚,3.獲得經費補助,4.增加學生來源,5.廣獲外界資源以及6.減少運作阻力。
維護學校形象的維護基本原則是隱惡揚善,積極面要擴大正面消息,消極面要弭減負面消息。正面消息的來源不外學校表現,包括教學學習成果、對外競賽優勝、師生優良事蹟、師資環境設備條件等,除了透過校內宣傳,也要藉助傳播媒體的力量;至於弭減負面消息有二個層面,首先是遏止負面事件的發生,其次則是妥慎的危機處理。
學校平日要見微知著、敏覺問題,不斷創新精進,不以消極守成、但求平安為滿足,才能避免負面狀況。危機處理要及時反應、降低危害、探明原因、化解癥結、檢討改進及追蹤管理等,過程中切忌不相干者介入,慎防有心人士趁隙擴大事端。學校的危機管理與形象管理是相輔相成,特別是危機平息後,重建形象十分重要,研究顯示,有較佳公眾形象的學校,危機爆發後的復原速度也較快。
近來,許多學校引進企業識別系統(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;CIS),把學校的標誌(Logo)植入學校的物件中,例如校徽校旗、資訊網站、建築意象、簿本、書包兜袋、服裝、茶杯、信封信紙、桌椅等等,作為學校形象與學校行銷的圖騰,普植人心強化印象,達到宣傳效果,例如中縣文雅國小,創校之初對CIS就有一套完整的設計。
硬體層面,從視覺美學的觀點切入,經由校園規劃和藝術傳播的手段,來塑造美好校園形象,例如中縣中科國小,以木竹等本土建材、清水磚拱廊等客家風格,營造彈性典雅的學習空間,突顯地方風貌與傳統意象,強烈傳達了學校風格與教育訴求,觀者多覺印象深刻而美好。學者鍾以俊(2003)說,學校形象由外在的物質景觀和內在的精神景觀組成,學校規劃設計要遵循個性化原則、情意化原則、整體化原則、參與性原則。學校物質景觀的審美設計要把握兩點:校園建設與景觀優美和諧;生態健全、融合自然與人文為一體。學校精神景觀的塑造也有兩端:學校形象的認識和把握;透過審美的傳播在公眾心中留下美好印象。
○媒體,直接的行銷途徑
增加曝光率,是增進學校吸引力的良方,最直接的途徑莫過於大傳媒體。也可透過校刊、文宣的印發,邀請家長、外部人士、長官前來參訪簡介;或透過師生廣伸觸角,參與各項競賽表演、機構社區服務活動等,以良好互動廣結善緣。
善用媒體資源是具體的行銷方式,首要與媒體保持良好關係,對於地方記者、文教記者應維持起碼的聯繫。俗謂「見面三分情」,素未謀面者,記者下筆的負面消息較無所顧忌,正面消息也較趨淡化。與媒體交往應秉持真誠原則,記者多閱人廣闊,過於浮誇矯飾,效果適得其反。
媒體關係的經營也是以學校品質為前提,學校有績效具特色、媒體自然樂於報導,當學校口碑建立,正面事件有加成效益,負面事件的傷害也有消弱作用。筆者嘗見有人以送禮請客的陋習對待記者,媒體人會互通聲息,也許表面不拒,骨子裡卻輕鄙,反而給人搞公關不務實的負面印象。
另外,學校宣傳要具有價值性,常以奇趣搞怪事件見諸媒體,雖然增加曝光率,但畢竟缺乏深度與價值,難獲認同。媒體的運用重質不重量,學校畢竟不同於商品,新聞發布要適度,要對學校的形象有提升作用,除了偶發事件或榮耀事蹟,媒體有興趣找校園的時機有:開學、新生入學、校慶運動會、校園選舉、教師節、藝文表演、畢業典禮、辦理校際競賽、名人來訪、資深教師榮退及偶發事件等等,要能別出心裁並深諳媒體之所欲,即新鮮脫俗、奇趣感人或饒富意義等。
筆者常見校長朋友對記者或卑顏攏絡,或敬而遠之,都非應對之道。歸結經驗與觀察,學校對大傳記者的經營應注意四點:
一、保持起碼的聯繫:平日不妨電話與記者寒喧,或對其當日報導、新聞良窳予以回饋,記者也是作者,對於讀者的回饋通常很期待,也透露讀者對報導的重視與關注,這對記者是種鼓舞,可以增加其正向感覺。
二、適時適量提供消息:記者每天必須有一定的發稿量,得挖空心思搜尋新聞題材,有人自動提供資訊,記者自然歡迎,但是要適合時機,例如學校有重大成果或特殊事件。但也不要太頻繁,同一學校老上媒體,失去新鮮感,容易引起外界反感。
三、不拒絕不迴避:記者非洪水猛獸,找上學校時不要迴避或拒絕採訪,誰喜歡吃閉門羹?有時記者來採訪是上級指派,必須獲得資料才能交差,拒絕採訪等於是破壞其任務,可能以負面材料取代,對學校反而傷害更大。
四、心平氣和面對記者:切記按下情緒,切忌遷怒,以誠懇態度婉轉面對,往往可以獲得諒解。不要以no comment(不予置評)或掛電話應對記者,遷怒帶給記者負向情緒,不予置評等於放棄說明,徒讓負向消息單面傳播。
媒體意識抬頭也有副作用,黑函中傷也多,媒體對於竦動爆料常生見獵心喜、怕落人後,往往未經充分查證就報導,造成學校傷害者數見不鮮。依鄙見,這種情況學校千萬不必怒責媒體,也不必奢求媒體認錯,若結下嫌隙反而不利。應該主動向記者澄清,態度宜理直氣和,表達學校的委曲與傷害,並表示諒解媒體的角色與立場。認識的記者多會表示歉意,陌生的記者也會表示爾後更加留心,也可以向採訪主管(如地方特派或報社採訪主任)反應,若溝通順利而媒體自覺有所虧欠,通常會設法在往後的報導來彌補。
○品質,是學校形象的保證
上媒體的前提是要「有料」,所以品質是學校行銷的前提,沒有品質的行銷是假的,一戳即破;而有品質卻忽略行銷,對學校成果無以彰顯甚至打了折扣。
學校教育品質概念複雜,包括整體教育運作的過程及成果,學校績效與目標符合的程度等,黃建忠(1999)提出其內涵囊括(一)教師的品質、(二)教學的品質、(三)學生的品質、(四)行政的品質及(五)環境的品質。
一、狹義:學校的產出
狹義而言,品質主要來自學校的產出(product),筆者認為學校的具體產出可從十項指標來檢視:
一是學生的學習成效:教學是一種工作(task)--成效(effect)的概念,有
學者強調教學只是一種過程(process),可能只是學術象牙塔的語言,學習要有成果,學習一要達成教學目標,學習要能通過檢測,學習的結果要具備競爭力。
二是學生的學習內涵:課程科目、教學內容應周備而合乎教育規準,肆應知識變遷,避免遺漏價值課程,也要避免充塞垃圾課程。
三是學生的生活教育:生活常規、倫理道德、打掃應對、整節禮貌秩序、服裝儀容、交通安全等生活修養各面向,是否合於水準。
四是學生的多元才藝:除了基本學科,在體育競技、創作藝術、文學音樂、電腦奕棋等各種才能,都能開展多元觸角,豐富學生的生命內涵。
五是學生的競賽成果:學生對外比賽是否脫穎而出,也是衡鑑學校的菁英教育水準及競爭力的展現。
六是教師的專業展現:教師應有良好的養成教育,並不斷參加在職進修,具備高尚的品德服務利他的胸懷,教學認真愛護學生,懂得自律,參與專業組織,遵守教師專業倫理等條件是否俱足。
七是設備的完善豐富:學校的軟硬體環境、建築空間、館室設備、教材教具及圖書等是否周備,有無定期補充更新或提升。
八是優良的學校文化:學校是否據有特殊的優質文化?譬如,英國伊頓中學(Eaton College)以貴族風培養上流文雅人,成大學生紮實質樸呈了工商界的最愛,台大洋溢自由學風是多元民主的搖籃,師範生保守質樸而生活教育好等等,都顯現了學校文化。學校可從共同願景的確立、組織氣氛的改造、學習型團體的推展、落實團隊與個人的進修等路徑,營造優質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。
九是豐收的學生進路:畢業生升學優質學府或進入優良企業的多寡,直接考驗學校的教學成效與學生素質,目前國中畢業有基本學力測驗分發入學,國小也有升學國中資優班、特殊才能班及明星私中等,也對學校教學進行某種檢視。
十是校友的優異表現:校友是學校的真實產品,校友的品格、能力、發展,對社會國家的貢獻及影響力,就是學校產品的最佳證明。
二、廣義:全面品質管理
廣義來看,近來倡導全面品質管理(Total quality management),修正過去只在終端做產品做檢測的單一認定,而改以過程導向的管理,也就是形成性的、發展性的、有機全套的品質概念。特別強調管理者的責任,人性化管理、團隊精神教育訓練、人人負責、把家長當成夥伴,以日新又新的精神力求精進,以滿足教育目標與家長的需求。吳清山(2005)指出,全面品質的管理內涵包括全員參與、持續改進、顧客導向、事實管理及事先預防等。
國際標準化組織ISO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)就是採取全面品質管理的檢定,例如中縣葫蘆墩國小通過ISO9001認證,表示學校在標準過程中充分體現了教育所應有的優質服務內涵,對學校品質與形象有加分作用。
○結語,形象就是競爭力
學校形象幾乎是競爭力的同義辭,而形象得自於正確的行銷;行銷的憑藉是品質。所以,辦好學校、做好教育是基本,但還要讓師、生了解,社區、家長共鳴,甚至要讓外埠與上級機關都知曉,學校聲望高,學生來源與資源支持都將不虞匱乏,才能儕身有競爭力的學校。
參考文獻:
吳清山(2005)。學校行政研究。台北:高等教育文化事業。
黃建忠(1999)。國民小學教育品質指標之建構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
究所碩士論文。
黃義良(2005)。國中小學校行銷指標與行銷運作之研究。師大學報。50(2),
139-158。
鍾以俊(2003)。論學校形象的審美設計。教育研究,24(9),85-89。
閱讀的推展與補強---從大學無書香談起
多年前曾聽某學者演講,謂據統計:日本年購書平均每人25本,東京街頭人手一本口袋書;台灣則平均每人2.5本,其中還包括了農民曆,聽眾大笑!當兵時,任預官輔導長天天偷看弟兄信件,初交的女友介紹自己的興趣多半是:閱讀、聽音樂、愛好大自然…..。這兩個情況看來矛盾,卻也可以合起來解釋:台灣民眾深知閱讀是必要的特質,但其實沒有閱讀習慣!
○大學生迷網不迷書
朋友的孩子上國立大學電機系,四人一間的學校宿舍長條桌面,擺了四具PC主機,剛好成了隔屏,每人約均分60公分寬,狹窄桌面擺上鍵盤、液晶螢幕和喇叭,再加上擠成一堆的插座,剛好滿滿的,連滑鼠的位置都沒有。看這一幕,實在很吃驚,書桌已經不可能放下一本書了!再看四個學生,無一人帶一本書來上大學,而學長留下的活動書架裡面只有幾片光碟。
我把這一幕與朋友聊,他念某明星大學的兒子突然插嘴說:
「我們同學不在書桌上擺電腦,」 大人們不約而同「喔」讚一聲。他接著說:
「同學只在床舖上擺個ㄇ型桌架,電腦放在上面,身體鑽入ㄇ架中,玩累了身體一伸就睡覺,醒了屈身一坐繼續玩,『魔獸世界』(*)太吸引人了。」
這個靦腆的大學生並不是在講笑話,大人卻都齊聲暴笑出來。我們聰明的大學生,設計近乎醫院肢障或重症者病榻用餐的方式在玩電腦!
回想自己學生時代,每當開學或放假,行李中總塞幾本書,像唐詩三百首、四書集註、新英文法、三國演義、未央歌或思潮傳記之類的,就算讀不了,也擺個心安,起碼像個唸書的人。才幾年,怎麼整間宿舍只見電腦不見一本書?這叫資訊時代嗎?忽然閃個念頭:如果我是大學校長,要禁止學生帶電腦來宿舍。繼而,自覺好笑:誰理你!要當下的大學生離開電腦,他們絕對先放棄學校宿舍。
學生在宿舍除了玩電腦,難道不必讀書?宿舍只是玩電腦和睡覺嗎?那麼讀書到哪?到圖書館嗎?還有多少大學生平時會上圖書館看書?筆者在兩所國立院校兼課,依我觀察,除了考試前夕,平日真的不多。因為想探討閱讀,特意在課堂上問了大學生,結果不出預料:全班近40人,沒一個讀過紅樓夢、未央歌。這還是國立的大四生!一個沒有書香的大學,所為何來?
大陸教育部規定每年至少初中生看十萬字、高中生看一百萬字以上的課外讀物,推估大學生閱讀量也應該可觀;反觀台灣,《天下雜誌》「全民閱讀大調查」指出,台灣人花在看書、看報紙、看雜誌的時間,平均每天只有一個小時左右;小孩平均每週花在課外閱讀的時間約略只有4.7小時。一項調查顯示台灣人上網的時間世界第1,但讀書的時間卻是倒數第3名(陳妍蓁,2005)。
○閱讀運動量有質不精
民國89年曾志朗部長推展閱讀運動以來,政府民間都大力支持,如「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」、「兒童深耕閱讀四年計畫」、「全國好書交換」、讀書會的蓬勃發展等。教育部也自90年度起,推動為期三年的「全國兒童閱讀計畫」,94年起再推動為期四年的「焦點三百-國民小學兒童閱讀計畫」,不僅充實各校圖書設備,也引進閱讀資源,營造更好的閱讀環境。中小學在教改駭浪中多仍能鼓舞學生閱讀,但受到這波電腦網路洪流的迎頭痛擊,效果可能大大抵銷。孩子在電腦前面的時間遠比在書本前面多,甚至取而代之!
國小多年來推展閱讀運動,各校都已經陸續推動「閱讀護照」、「閱讀小博士」之類的措施,收效雖有,但大抵上是量多質不精,表面上把閱讀護照都蓋得滿滿的,其實多是些淺顯故事或圖畫書,同質性高而又缺少深度。閱讀單一張一張寫,心得幾乎是寥寥幾句表面話,深層思考或感動不易見。而老師為了確認孩子讀了,把閱讀與心得報告綁在一起,有的孩子視為畏途,反而對閱讀不懷好感。
這波閱讀運動仍處方興未艾,效果如何?前衛出版社長林文欽今(2006)年初沉重的指出「台灣的出版景氣實在不好,尤其是這幾年來,書好像沒什麼人想看,據統計這幾年每年都有180億到200億的銷售數字在逐年遞減。台灣的圖書消費,單是日本一家『講談社』就比我們多了。政府沒有鼓勵是一個最大的原因,咱們的教育系統也沒有鼓勵國民應該增加閱讀。據統計我們每年每人只看0.7本書,只比馬來西亞好一點,他們平均只有三頁,不過比起日本、北歐就差了天與地」。的確,從目前大人只看暢銷書、孩子只看漫畫書的現象來看,閱讀的質、量都在退步,也證諸這波運動初效不樂觀。
○推展閱讀的補強措施
閱讀紮根是一步一腳印的事,檢視學校推展閱讀,至少有七項措施仍待補強:
一、團隊合作的推動群。校長的重視、教務處組的規劃配套、導師、語文老師及圖書室義工媽媽的配合,包括書籍的提供,閱讀的指導,心得的檢閱回饋及適時獎勵等等,環環都要顧及。尤其導師,對班級學生的閱讀風氣最是關鍵。
二、多面向的閱讀領域。國中小屬於基礎階段的學習,應該多方試探,但是一般學生多偏重語文領域的閱讀,老師可引導學生延伸於自然科學、哲學、宗教、偉人傳記、藝術文化等各方面多所涉獵,築基多元知識,培養多元視野。
三、深化閱讀層次。童話為兒童開啟閱讀的鑰匙,但不能固著於此隅,須知古來大文豪大思想家誕生於無兒童文學的年代。孩子的思想並不如想像短淺,對於習於閱讀的學生,可以提供正式的讀物,例如經典之作,也許首次懵懂,第二次再讀極可能豁然開朗。白話文流行之前語、文分流,說、讀互異,仍有「七歲能文、八歲能詩」的能力,現代孩子又何必畫地自限。過去孩子從四書五經、幼學瓊林開始,人文涵養、語文能力的紮根反而牢固深厚。
四、開展英文閱讀人口。過去圖書室多只採購中文圖書,現在國中小學生修習英文普遍,英語已經設科教學,正式語文領域的一部分,要鼓勵學生試著英文閱讀。目前國中小英文閱讀人口仍少,可以從點開始,先發起少數英文優秀的學生,從簡易繪本書或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切入。學校圖書室應規劃中文區、英文區,開始讓師生接觸兩種語文的閱讀機會。
五、隨時檢討獎勵措施。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」用在閱讀上也行得通,若學校強力推展,賞得重賞得頻繁,師生都會重視。賞分兩種:一是賞讀夠多的,這用在初期鼓勵閱讀習慣時適用;二是賞讀得夠水準的,這是嘉獎具有深度的閱讀菁英。賞要適性,未必花大錢買獎品,像頒贈與校長合照的相框也許學生珍愛。曾有北市十一所國小校長與學生約定,若暑假讀完十二本書,要公開跳天鵝湖,立意雖好,但趣味性多於閱讀本身,學生不會真為了校長跳天鵝湖而發憤閱讀。
六、推展親子共讀。班都拉(Albert Bandura)強調榜樣學習,父母帶頭讀書,孩子耳濡目染,把家庭轉換成學習型組織,叫孩子看書父母卻大開電視無異緣木求魚。學校可透過親職教育、班親會組織,推展親子共讀,方式有兩種:一是父母、孩子各擁其書,時間一到一起讀書;二是父母陪孩子、指導孩子閱讀。中高年級理解力強,適用前者;低年級正值興趣培植階段,適用後者。
七、方便借還手續。物質艱難時代學校圖書都鎖在書櫃中,後來才採開架式。彼時圖書視為財產,著重保管;現在已經不然,圖書已是消耗品,雖然必須嚴謹管理,但重點在流通使用,只要師生願借願讀,正常損壞乃是值得。拜電腦之賜,學校多已採用電子借閱系統,歸還甚至投入還書箱即可,對於下課時間緊湊的學生來說可以提高借閱率。但須有充足的服務人力,新書的條碼編目、上架、借閱的受理輪值、還書箱的歸架修補等,在在需要人手。
○硬體設備大有拓展空間
除了措施,硬體設備的充實,是推展閱讀的前提,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:
首先是充實圖書設備。學校每年都有充實教學設備或專科教室經費,購買圖書應該年年列入,視為學校設備的重點,若無專款可由家長會費或其他項目勻支,幾萬元小額採購亦可。英文讀物至少應該佔有五分之ㄧ的比例,外文書通常比較昂貴,閱讀對象師、生界線明顯,難易差異甚大,添購時考慮本校師生的接受程度,以漸進實用為主,不必好高騖遠流於浪費。
其次是擴充閱讀環境。受班級人數減少、新校園空間觀念所賜,許多教室已經設有讀書角(reading corner),讓班級學生隨手閱讀。學校的圖書館室也要在閱覽空間的量與質上作改善,即空間要夠大夠多,環境桌椅要舒適美好,而從閱讀延伸到多媒體的視聽,也是積極發展的趨勢。
○指定讀物與輔導經典閱讀
指定課外讀物是輔導學生閱讀的有效作法,作業不必貪多,要有規劃、有系統。學生課業繁雜又要補習,壓力大,但不能做為不看課外讀物的藉口,清儒張潮說「喜讀書者,不以忙閒作輟」,日本及許多北歐國家都有隨處閱讀的習慣,日本人不忙嗎?應該培養孩子平日能夠隨時隨處閱讀。
至於寒暑假,學生沒有功課壓力,適合閱讀平日較無時間完成的經典名著,若一個假期能完成一本,中小學時代就可以讀完若干名著,將成為畢生智慧資產。
經典名著比較深奧難讀,風格用語不同於兒童讀物或流行暢銷書,多屬於大部頭書,中小學生接受度低,趨向於針對學生中的閱讀菁英,給予加深加廣的閱讀經驗。這類書不是幾頁就能略其中況味,通常初接觸興沖沖,看沒幾頁就意興闌跚,繼而束之高閣。閱讀之前,老師要對學生的耐心與毅力做心理建設。
經典讀物的閱讀興趣來自於背景知識,可做正式導讀,或隨機分享書中精采情節,也許需要一段時日的蘊釀。例如老師希望學生讀紅樓夢,可隨機把寶玉、黛玉、寶釵及其他十二金釵多做介紹引申,撩起學生一讀究竟的動機。否則,這種考試不考卻要辛苦看完的書,的確難教孩子接受。經典閱讀的輔導說易做難,前提是老師要精熟讀過並領略其精髓與意趣,才有能力誘導學生窺其堂奧。
○多媒體設施提供適性閱讀
高縣福誠高中陳妍蓁老師另闢蹊徑說,一味禁止學生對網路的使用和倚賴,不如告訴他們網上的閱讀天堂;更何況,在強調環保的年代,非紙本閱讀是值得提倡的。陳老師指出多媒體閱讀的方向,現有「時報」、「聯合」等閱讀網及「博客來」、「金石堂」等網路書局,都是不錯的閱讀指引。但筆者認為網路花花世界,學生進入可能被其他絆住,如同上夜市K書,難專注於閱讀。倒是學校廣建多媒體影音閱讀專區,是可行的做法。
廣義來說,閱讀包括對知識的閱、聽。紙本的優勢是可以重複看,不拘速度時地,是最為方便的自我學習方式,但閱、聽效能仍有個別差異。有人推測電子書會取代紙本,這個推測可能失準。著名的電影雨人(Rain Man)的主角雷蒙愣在十字路口,任憑駕駛們怎麼按喇叭都無動於衷,唯看見綠燈才舉步離去,這是偏視覺而輕聽覺者,雖然是描述自閉症,但正常人也有差異,只是沒有這麼極端。許多有聲書可以提供視覺以外的聽覺選擇,學校應該注意多媒體的閱聽設施,讓適合影音吸收的學生適性「閱讀」。
其實,多媒體閱覽區逐漸成為圖書館的重點,筆者921地震重建校園,為了普及全校的電腦輔助教學(CAI)的應用,讓學生可在校內自主閱聽學習,除廣設班級共同學習區的電腦,還設置隨選視訊(VOD)系統,透過虛擬光碟把CAI教學影音軟體儲存於主機,系統編目歸類,經由學校網頁讓師生方便利用,對於許多教學單元活動需要延伸補充時,是很好的幫助,也讓學生養成自學習慣。
惟VOD須經轉檔等過程速度與畫質都不盡理想,現在較被接受的影音隨選方式採用光碟塔(CD-Tower),適合圖書館或校內系統使用,建置這套設施只需數萬元,問題不在錢而在於觀念,學校應當顧及不善書本閱讀的學生,也可以透過影音多媒體,達到閱讀求知的效果。
多媒體視訊系統除了輔助教學,有二個功能:一是篩選過濾,影音資料繁夥,經由老師去蕪存菁,學生免去浪費時間做無謂的瀏覽;二是系統分類,包括難度與性質,例如適合於哪個年段或屬於哪個類科等,學生視需要或興趣來揀選。
○結語
閱讀習慣人人可以具備,是終身學習時代的進步之鑰。功課好的學生固然要加強閱讀,對於工具學科接受度較弱但閱讀能力正常的學生,若能從課外讀物切入,對學習頗有彌補作用,絕不要因為其功課低落就放棄閱讀輔導。#
*「魔獸世界」是現今甚為流行的3D網路線上遊戲,許多大學生為此廢寢忘餐。
參考文獻:
教育部(2006)。教育部電子報217期。「推廣閱讀學校」系列報導。2006/08/03
http://epaper.edu.tw
陳妍蓁(2005)。高級中學推展閱讀運動的有效策略。高縣文教,第42期。
○大學生迷網不迷書
朋友的孩子上國立大學電機系,四人一間的學校宿舍長條桌面,擺了四具PC主機,剛好成了隔屏,每人約均分60公分寬,狹窄桌面擺上鍵盤、液晶螢幕和喇叭,再加上擠成一堆的插座,剛好滿滿的,連滑鼠的位置都沒有。看這一幕,實在很吃驚,書桌已經不可能放下一本書了!再看四個學生,無一人帶一本書來上大學,而學長留下的活動書架裡面只有幾片光碟。
我把這一幕與朋友聊,他念某明星大學的兒子突然插嘴說:
「我們同學不在書桌上擺電腦,」 大人們不約而同「喔」讚一聲。他接著說:
「同學只在床舖上擺個ㄇ型桌架,電腦放在上面,身體鑽入ㄇ架中,玩累了身體一伸就睡覺,醒了屈身一坐繼續玩,『魔獸世界』(*)太吸引人了。」
這個靦腆的大學生並不是在講笑話,大人卻都齊聲暴笑出來。我們聰明的大學生,設計近乎醫院肢障或重症者病榻用餐的方式在玩電腦!
回想自己學生時代,每當開學或放假,行李中總塞幾本書,像唐詩三百首、四書集註、新英文法、三國演義、未央歌或思潮傳記之類的,就算讀不了,也擺個心安,起碼像個唸書的人。才幾年,怎麼整間宿舍只見電腦不見一本書?這叫資訊時代嗎?忽然閃個念頭:如果我是大學校長,要禁止學生帶電腦來宿舍。繼而,自覺好笑:誰理你!要當下的大學生離開電腦,他們絕對先放棄學校宿舍。
學生在宿舍除了玩電腦,難道不必讀書?宿舍只是玩電腦和睡覺嗎?那麼讀書到哪?到圖書館嗎?還有多少大學生平時會上圖書館看書?筆者在兩所國立院校兼課,依我觀察,除了考試前夕,平日真的不多。因為想探討閱讀,特意在課堂上問了大學生,結果不出預料:全班近40人,沒一個讀過紅樓夢、未央歌。這還是國立的大四生!一個沒有書香的大學,所為何來?
大陸教育部規定每年至少初中生看十萬字、高中生看一百萬字以上的課外讀物,推估大學生閱讀量也應該可觀;反觀台灣,《天下雜誌》「全民閱讀大調查」指出,台灣人花在看書、看報紙、看雜誌的時間,平均每天只有一個小時左右;小孩平均每週花在課外閱讀的時間約略只有4.7小時。一項調查顯示台灣人上網的時間世界第1,但讀書的時間卻是倒數第3名(陳妍蓁,2005)。
○閱讀運動量有質不精
民國89年曾志朗部長推展閱讀運動以來,政府民間都大力支持,如「全國兒童閱讀運動實施計畫」、「兒童深耕閱讀四年計畫」、「全國好書交換」、讀書會的蓬勃發展等。教育部也自90年度起,推動為期三年的「全國兒童閱讀計畫」,94年起再推動為期四年的「焦點三百-國民小學兒童閱讀計畫」,不僅充實各校圖書設備,也引進閱讀資源,營造更好的閱讀環境。中小學在教改駭浪中多仍能鼓舞學生閱讀,但受到這波電腦網路洪流的迎頭痛擊,效果可能大大抵銷。孩子在電腦前面的時間遠比在書本前面多,甚至取而代之!
國小多年來推展閱讀運動,各校都已經陸續推動「閱讀護照」、「閱讀小博士」之類的措施,收效雖有,但大抵上是量多質不精,表面上把閱讀護照都蓋得滿滿的,其實多是些淺顯故事或圖畫書,同質性高而又缺少深度。閱讀單一張一張寫,心得幾乎是寥寥幾句表面話,深層思考或感動不易見。而老師為了確認孩子讀了,把閱讀與心得報告綁在一起,有的孩子視為畏途,反而對閱讀不懷好感。
這波閱讀運動仍處方興未艾,效果如何?前衛出版社長林文欽今(2006)年初沉重的指出「台灣的出版景氣實在不好,尤其是這幾年來,書好像沒什麼人想看,據統計這幾年每年都有180億到200億的銷售數字在逐年遞減。台灣的圖書消費,單是日本一家『講談社』就比我們多了。政府沒有鼓勵是一個最大的原因,咱們的教育系統也沒有鼓勵國民應該增加閱讀。據統計我們每年每人只看0.7本書,只比馬來西亞好一點,他們平均只有三頁,不過比起日本、北歐就差了天與地」。的確,從目前大人只看暢銷書、孩子只看漫畫書的現象來看,閱讀的質、量都在退步,也證諸這波運動初效不樂觀。
○推展閱讀的補強措施
閱讀紮根是一步一腳印的事,檢視學校推展閱讀,至少有七項措施仍待補強:
一、團隊合作的推動群。校長的重視、教務處組的規劃配套、導師、語文老師及圖書室義工媽媽的配合,包括書籍的提供,閱讀的指導,心得的檢閱回饋及適時獎勵等等,環環都要顧及。尤其導師,對班級學生的閱讀風氣最是關鍵。
二、多面向的閱讀領域。國中小屬於基礎階段的學習,應該多方試探,但是一般學生多偏重語文領域的閱讀,老師可引導學生延伸於自然科學、哲學、宗教、偉人傳記、藝術文化等各方面多所涉獵,築基多元知識,培養多元視野。
三、深化閱讀層次。童話為兒童開啟閱讀的鑰匙,但不能固著於此隅,須知古來大文豪大思想家誕生於無兒童文學的年代。孩子的思想並不如想像短淺,對於習於閱讀的學生,可以提供正式的讀物,例如經典之作,也許首次懵懂,第二次再讀極可能豁然開朗。白話文流行之前語、文分流,說、讀互異,仍有「七歲能文、八歲能詩」的能力,現代孩子又何必畫地自限。過去孩子從四書五經、幼學瓊林開始,人文涵養、語文能力的紮根反而牢固深厚。
四、開展英文閱讀人口。過去圖書室多只採購中文圖書,現在國中小學生修習英文普遍,英語已經設科教學,正式語文領域的一部分,要鼓勵學生試著英文閱讀。目前國中小英文閱讀人口仍少,可以從點開始,先發起少數英文優秀的學生,從簡易繪本書或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切入。學校圖書室應規劃中文區、英文區,開始讓師生接觸兩種語文的閱讀機會。
五、隨時檢討獎勵措施。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」用在閱讀上也行得通,若學校強力推展,賞得重賞得頻繁,師生都會重視。賞分兩種:一是賞讀夠多的,這用在初期鼓勵閱讀習慣時適用;二是賞讀得夠水準的,這是嘉獎具有深度的閱讀菁英。賞要適性,未必花大錢買獎品,像頒贈與校長合照的相框也許學生珍愛。曾有北市十一所國小校長與學生約定,若暑假讀完十二本書,要公開跳天鵝湖,立意雖好,但趣味性多於閱讀本身,學生不會真為了校長跳天鵝湖而發憤閱讀。
六、推展親子共讀。班都拉(Albert Bandura)強調榜樣學習,父母帶頭讀書,孩子耳濡目染,把家庭轉換成學習型組織,叫孩子看書父母卻大開電視無異緣木求魚。學校可透過親職教育、班親會組織,推展親子共讀,方式有兩種:一是父母、孩子各擁其書,時間一到一起讀書;二是父母陪孩子、指導孩子閱讀。中高年級理解力強,適用前者;低年級正值興趣培植階段,適用後者。
七、方便借還手續。物質艱難時代學校圖書都鎖在書櫃中,後來才採開架式。彼時圖書視為財產,著重保管;現在已經不然,圖書已是消耗品,雖然必須嚴謹管理,但重點在流通使用,只要師生願借願讀,正常損壞乃是值得。拜電腦之賜,學校多已採用電子借閱系統,歸還甚至投入還書箱即可,對於下課時間緊湊的學生來說可以提高借閱率。但須有充足的服務人力,新書的條碼編目、上架、借閱的受理輪值、還書箱的歸架修補等,在在需要人手。
○硬體設備大有拓展空間
除了措施,硬體設備的充實,是推展閱讀的前提,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:
首先是充實圖書設備。學校每年都有充實教學設備或專科教室經費,購買圖書應該年年列入,視為學校設備的重點,若無專款可由家長會費或其他項目勻支,幾萬元小額採購亦可。英文讀物至少應該佔有五分之ㄧ的比例,外文書通常比較昂貴,閱讀對象師、生界線明顯,難易差異甚大,添購時考慮本校師生的接受程度,以漸進實用為主,不必好高騖遠流於浪費。
其次是擴充閱讀環境。受班級人數減少、新校園空間觀念所賜,許多教室已經設有讀書角(reading corner),讓班級學生隨手閱讀。學校的圖書館室也要在閱覽空間的量與質上作改善,即空間要夠大夠多,環境桌椅要舒適美好,而從閱讀延伸到多媒體的視聽,也是積極發展的趨勢。
○指定讀物與輔導經典閱讀
指定課外讀物是輔導學生閱讀的有效作法,作業不必貪多,要有規劃、有系統。學生課業繁雜又要補習,壓力大,但不能做為不看課外讀物的藉口,清儒張潮說「喜讀書者,不以忙閒作輟」,日本及許多北歐國家都有隨處閱讀的習慣,日本人不忙嗎?應該培養孩子平日能夠隨時隨處閱讀。
至於寒暑假,學生沒有功課壓力,適合閱讀平日較無時間完成的經典名著,若一個假期能完成一本,中小學時代就可以讀完若干名著,將成為畢生智慧資產。
經典名著比較深奧難讀,風格用語不同於兒童讀物或流行暢銷書,多屬於大部頭書,中小學生接受度低,趨向於針對學生中的閱讀菁英,給予加深加廣的閱讀經驗。這類書不是幾頁就能略其中況味,通常初接觸興沖沖,看沒幾頁就意興闌跚,繼而束之高閣。閱讀之前,老師要對學生的耐心與毅力做心理建設。
經典讀物的閱讀興趣來自於背景知識,可做正式導讀,或隨機分享書中精采情節,也許需要一段時日的蘊釀。例如老師希望學生讀紅樓夢,可隨機把寶玉、黛玉、寶釵及其他十二金釵多做介紹引申,撩起學生一讀究竟的動機。否則,這種考試不考卻要辛苦看完的書,的確難教孩子接受。經典閱讀的輔導說易做難,前提是老師要精熟讀過並領略其精髓與意趣,才有能力誘導學生窺其堂奧。
○多媒體設施提供適性閱讀
高縣福誠高中陳妍蓁老師另闢蹊徑說,一味禁止學生對網路的使用和倚賴,不如告訴他們網上的閱讀天堂;更何況,在強調環保的年代,非紙本閱讀是值得提倡的。陳老師指出多媒體閱讀的方向,現有「時報」、「聯合」等閱讀網及「博客來」、「金石堂」等網路書局,都是不錯的閱讀指引。但筆者認為網路花花世界,學生進入可能被其他絆住,如同上夜市K書,難專注於閱讀。倒是學校廣建多媒體影音閱讀專區,是可行的做法。
廣義來說,閱讀包括對知識的閱、聽。紙本的優勢是可以重複看,不拘速度時地,是最為方便的自我學習方式,但閱、聽效能仍有個別差異。有人推測電子書會取代紙本,這個推測可能失準。著名的電影雨人(Rain Man)的主角雷蒙愣在十字路口,任憑駕駛們怎麼按喇叭都無動於衷,唯看見綠燈才舉步離去,這是偏視覺而輕聽覺者,雖然是描述自閉症,但正常人也有差異,只是沒有這麼極端。許多有聲書可以提供視覺以外的聽覺選擇,學校應該注意多媒體的閱聽設施,讓適合影音吸收的學生適性「閱讀」。
其實,多媒體閱覽區逐漸成為圖書館的重點,筆者921地震重建校園,為了普及全校的電腦輔助教學(CAI)的應用,讓學生可在校內自主閱聽學習,除廣設班級共同學習區的電腦,還設置隨選視訊(VOD)系統,透過虛擬光碟把CAI教學影音軟體儲存於主機,系統編目歸類,經由學校網頁讓師生方便利用,對於許多教學單元活動需要延伸補充時,是很好的幫助,也讓學生養成自學習慣。
惟VOD須經轉檔等過程速度與畫質都不盡理想,現在較被接受的影音隨選方式採用光碟塔(CD-Tower),適合圖書館或校內系統使用,建置這套設施只需數萬元,問題不在錢而在於觀念,學校應當顧及不善書本閱讀的學生,也可以透過影音多媒體,達到閱讀求知的效果。
多媒體視訊系統除了輔助教學,有二個功能:一是篩選過濾,影音資料繁夥,經由老師去蕪存菁,學生免去浪費時間做無謂的瀏覽;二是系統分類,包括難度與性質,例如適合於哪個年段或屬於哪個類科等,學生視需要或興趣來揀選。
○結語
閱讀習慣人人可以具備,是終身學習時代的進步之鑰。功課好的學生固然要加強閱讀,對於工具學科接受度較弱但閱讀能力正常的學生,若能從課外讀物切入,對學習頗有彌補作用,絕不要因為其功課低落就放棄閱讀輔導。#
*「魔獸世界」是現今甚為流行的3D網路線上遊戲,許多大學生為此廢寢忘餐。
參考文獻:
教育部(2006)。教育部電子報217期。「推廣閱讀學校」系列報導。2006/08/03
http://epaper.edu.tw
陳妍蓁(2005)。高級中學推展閱讀運動的有效策略。高縣文教,第42期。
偷竊輔導----兩則「破案」舉例
偷竊是一種極易積習成癖的偏差行為,若不發掘矯治,往往一而再再而三,所謂「小洞不捕、大洞尺五」,台諺也說「細漢偷挽瓠、大漢偷牽牛」。許多老師或因忙碌或因心態偏差,忽略「破案」的重要性,沒有認真研究犯過心理及有效的偵竊技巧,讓偷竊學生動輒得逞,慣竊就在學校老師的怠忽縱容之下培養出來了。
○偷竊行為極易自我增強
偷竊行為很容易因為增強作用而強化,包括贓物內容的拓增與作案頻率的提高,甚至由竊而盜。就偷竊者的角度來看,偷竊之所以易於增強,理由至少有三:
一、偷竊行為本身就是極佳的心理增強。從行為心理學看,偷竊可視為一種嘗試錯誤的行為,得手了代表行為「成功」,顯示自己有能力,強化繼續偷竊的動機。
二、偷竊所得是直接的物質增強。贓物的內容不外金錢或物品,花用則逕獲物質或心理的滿足,這正是典型的正增強,對偷竊行為有立即強化作用。
三、偷竊者往往可以獲得社會酬賞的次級增強(secondary reinforcement)。贓物(款)初始為自用,當自用有餘裕,便開始分享他人,以換取同儕關係,這種社會增強讓偷竊者提高地位,甚至成為次級團體的權利者,日久揮霍闊綽食指浩繁,必須幹更大票的才能滿足需求。
○個體與環境因素塑造偷竊行為
偷竊行為的塑造,筆者粗分為個體因素(或說主觀因素)及環境因素(或說客觀因素)。個體因素有五:第一是個人的需慾,金錢或物質匱乏,不能滿足需求或慾望。第二是個人意志力薄弱,無法抗拒物質誘因,急於及時滿足。第三是所有權觀念欠缺,缺少人、我物權的分辨能力,通常幼童較常發生,像幼兒看到喜歡的玩具就逕取或吵著要,不給則哭鬧,漸長則漸改善。第四是道德觀念欠缺,是非分辨不明,但求己欲,不管他人。第五是心理機能障礙,例如強迫症等,這不涉客觀需求,必須靠偷竊行為以降低某種內在驅力(drive)。
再看偷竊行為的環境因素:首先是周邊環境誘因,外在的引誘程度愈高愈易產生偷竊行為,例如老師老是把錢放在桌上,又讓單獨值日生讀留在教室,這種誘惑甚大,若孩子飢腸轆轆又看到許多銅板,教室四下無人,很容易去「拿」錢了。其次是整體的道德風氣,過去生活教育強調「禮義廉恥」,要學生有「規矩的態度、正當的行為、清白的辨別、確實的覺悟」,常叮嚀自然內化成價值的一部份,這種價值引導之下剽竊之風自然減少。第三是學校忽略偷竊行為的嚴重性,認為小事一樁,有沒有發掘偷竊者都無所謂,對於偷竊事件的處理不盡用心,讓偷竊者覺得這是低付出高報酬的「投資」,很容易偷竊成癖。
○防治之道:鍛鍊意志、降低誘因
學習的內涵包括知識、情意與行為三個面向,在道德學習方面也是如此,但其最終價值在「行為」的養成。學生皆知偷竊不對,知識方面沒問題;絕大多數學生也不齒偷竊行為,引以為恥,情意上也不是問題;但就算上述二者都沒問題,偷竊行為還是屢有發生。何以故?關鍵出在前述的「誘因」,誘因夠大,道德意志力可能瓦解。官場上常見有初期清新的人後來官葴不保,就是誘因難以抗拒。個體會分析行為成本效益,例如做件小壞事得五千元可能不幹,若做件小壞事得五千萬,不幹可能晚上都睡不著,陷入天人交戰,結果極可能「人定勝天」。
佛洛伊德(Freud)說,人格成份包括本我(id)、自我(ego)、超我(super-ego)三個層面,代表本能(慾望)的、理性的及道德的三種力量,人的行為是本我與超我折衝的結果,也就是慾望與道德的角力,在自我理性仲裁下的結果。可見,本我愈弱、超我愈強,則道德行為愈高,從此一主張來看,防治偷竊行為就是降低慾望,減少不必要的誘因;其次是加強道德教育,讓學生有正確的態度與價值。
現今物慾橫流,手機、MP3、多媒體電腦遊戲、追求流行、名牌時尚、哈星哈日等,浮相物質慾豁難填,這些是大環境的客觀誘因,也可能是個體的主觀慾望,學生若無法克制誘惑,又無適當的接濟來源,就暴露在可虞偷竊的氛圍之中。
環境方面,撤除或避免引起偷竊的情境,例如錢不露白,指導學生避免攜帶錢財或貴重物品來校,勿讓單一個學生獨自留在教室;學生物質情境宜單純化,服裝用品應樸實簡單,勿以奢華為尚,避免比較爭逐,減少莫須有的心理慾求。
偷竊是把自己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上,偷竊者只感受到一己之樂而不知他人之苦,教學上透過價值澄清法或角色扮演法,讓學生覺察偷竊者與失竊者的感受,進而內化成為價值,應是有效的預防方式。
○一人犯竊罰全體:老師自曝束手
對於偷竊行為,老師要能掌握學生心理,具備偵竊技巧。老師遇到竊案常常不以科學分析、不圖抽絲剝繭,只流於衝動盛怒,不是搜全班書包,就是斥責全班連坐處罰,這種情況恰好告訴偷竊者:老師其實是束手無策!對於偷竊者來說,正好領受偷竊行為的成功與增強作用。
自由時報(2005)報導,去年四月彰化縣某國中,有位教師所收教材費一萬多元不翼而飛,為了抓「小偷」,校方緊急把全校二千多名的學生集合到操場,當場檢查,並要求偷兒自首。學校這種抓小偷的作法「一竿子打翻一船人」,好像把所有學生都當成嫌疑犯,結果招致家長抗議,輿論撻伐。
這是典型的傳統老師的處理方式,突顯老師沒有「辦案」技巧,用最原始的連作法,這種方式很少能讓偷兒自首,只是老師洩忿、無辜學生委屈而已。而且這也等於告訴偷兒:你得逞了。犯者逍遙,而無辜者受罪!說句不客氣的話,這樣處理偷竊事件的老師不夠用心,不夠專業。
○偷竊輔導,先談「破案」
當老師小覬偷竊的嚴重性時,一個慣竊可能已經悄然成型。對於學生偷竊事件絕對不能姑息,姑息就是增強,必須斷然處置。不管擔任導師或訓導工作,面對偷竊就是一句話:非「破案」不可!依筆者經驗,不難做到。偷竊行為沒破案,就沒有接下來輔導策略與矯正措施,等於任由偏差行為的孳長。偷竊的輔導矯治,前提只有一個:破案!
要破案,教師心理上先要正視偷竊的嚴重性,以急務處理;其次要有決心,堅定非破案不可的意志;行為層面要具備偵竊的能力,包括研判可疑對象,縮小目標範圍,分析偷竊學生的心理,蒐羅可資運用的物證、人證及面談偵訊技巧等。
早期的訓導、晚近的輔導諮商領域,對於偷竊行為的防治著墨不少,但對於如何抓出偷竊學生則束手無策,若這一部份沒輒,談偷竊輔導就是空談。大多數偷竊者都有說謊習慣,除非證據確鑿,鮮有輕易承認的。本文既然強調「破案」,乃花點篇幅,舉出筆者國教生涯親手偵竊二例,聊供參考。
○偵竊案例一《國小篇》
前一學校921地震校舍倒塌,各界捐來許多物資,堆到簡易教室二樓,不久發現許多學生擁有未經老師發放的物品,二樓替代役男床位也失竊金錢。察覺應是學生偷竊,由於學生上樓頻繁,所以誰偷的不易掌握,但從「贓物」流通的量與普及程度,肯定是一大票人已經「習慣」地「拿」了一段時日。請相關主任組長務必找出偷竊者,這個案子只要以物尋人不不難,希望三天破案,否則換我接手。結果並未在期限偵破,他們也是跟上述某國中的做法類似,集合學生罵罵,威脅利誘,希望偷竊者誠實私下主動投案云云,三天過了沒有一個學生來誠實,老師說好說歹,明知誰偷的,就是沒人肯承認。
我接案後,請主任組長等一旁觀摩。我先取幾個貼上「偷竊記錄簿」字樣檔案夾及幾卷貼有「失竊錄影帶」的空白帶,撥電話給一位朋友林君,要他扮演警察分局長,表示他接受了學校遭竊報案,並已掌握所有小偷,馬上就要來學校抓人。再撥電話給管區巡警,請稍後開警車、攜手銬、鳴笛來學校。於是集合所有最近持有過樓上物品的學生,約有二十來人。我收起平日和顏表情冷峻,先讓學生感受嚴肅氣氛,並以冷眼逡巡每個學生的眼神一趟,才開口說話。
「學校最近連連遭竊,各界捐贈的愛心物品被偷,替代役哥哥的錢也被偷,我們跟警察報案。想不到,小偷竟然是我們自己的小朋友,偷竊的行為全被學校的隱藏式錄影機錄起來了。你們每次拿哪些東西、拿多少、甚麼時間拿,全記在檔案夾裡面,老師們和校長都很痛心、很失望,自己可愛的學生竟然當了小偷。
「更糟的是,學校原來不知道是你們做的,所以報了案,今天警察要帶大家去警察局了,校長也很擔心,但是犯案就要受法律的制裁啊,校長一直跟警察局長求情,希望給小朋友改過的機會。但是,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真想認錯悔過?」我翻翻「檔案」說:「好吧,等一下我一個個談,真想認錯悔改的,校長想辦法幫他向警察求情,但要看各位小朋友是否真心誠意,否則誰也幫不了。」
講到這裡,小朋友頭已經都低下去,有幾個眼珠已經噙淚。這時候桌上電話響了,是「分局長」林君。我以免持聽筒讓全部人都聽到對話:
「分局長嗎,對不起,是我們沒敎好,我們不對,能不能原諒小朋友一次?」
「不行不行!校長應該曉得,偷竊是公訴罪,既然破案了,竊賊就要接受法律的懲罰,小朋友也一樣,送少年隊。」
「不能給小朋友一次自新的機會嗎?」我佯裝懇求語氣。
「不行!偷竊就是犯法,待會兒我們的警察會到學校抓人,先知會校長,再見。」
我放下電話,看到一旁主任組長抿嘴想笑,但是小朋友每個頭都垂得低低的,幾乎都已流淚,有的開始抽泣,甚至帶點顫抖。我目光嚴肅,再檢視他們一圈。
接著,響起警車的鳴笛,由遠而近。
然後,兩名彪形警察眼戴墨鏡、腰掛手銬,挺胸凸肚走了進來,部分小朋友禁不住都放聲哭了。
「警察已經掌握小朋友偷東西的證據,有許多人犯案,我們現在要帶這些小朋友去警察局,今晚可能到看守所過夜,看你們誰以後誰還偷竊。」
小朋友哭得更厲害了,有人開始主動說「下次不敢了」。
「警察先生,您們先休息一下,讓我來問問他們好嗎?」我請一位同仁招呼警察到辦公室喝茶。
「你們看,警察來了!」我跟小朋友說:「你們先別緊張,做錯事難免,但要勇於認錯,勇於改過。你們都是學校的寶貝,如果你們真能認錯悔改,校長可以試著幫您們求情,或許警察叔叔可以原諒你們一次。但前提是一定要誠實悔改,若有人再遮掩胡說,校長就愛莫能助了。願不願意?」
小朋友連連點頭,還抬頭看看我,眼神露出哀求與渴望。
然後,這些小朋友安靜到隔壁等待,開始進行「隔離訊問」。從一位平日最為規矩的學生先來,他看來最能和盤說出。我拿出「偷竊記錄夾」,假裝翻閱。
「張○智是嗎?你是個好孩子,雖然這裡記載你最近到二樓上私拿東西的錯誤行為,但我相信你只是一時衝動,是吧?」
他點點頭。
「好,校長只是想確定你是不是真的悔改認錯。只要你妳把你私拿東西的時間、次數和哪些東西,你記得的都講出來,和校長手上的資料夾吻合,就表示你誠實,校長設法請警察原諒妳,學校也做最輕的處罰。」
於是,這位小朋友開始將他偷竊的細節一一交代,我則一面佯對「檔案」,一面猛抄猛記,並隨意點頭說「嗯,沒錯,資料上是這樣記的」,稍有懷疑就打斷他的話說「等等,你現在講的好像和資料不太相同,你再想想」。我只是要確認他有無說謊,若說真話他會肯定的說「沒錯啊我是真的….;」,若說謊他會露出慌張的表情,開始支吾,這時我會補句「你講的如果跟記錄不一樣,後果你要自己負責喔」,小朋友就不再會拐彎抹角了。
這次雖非結夥偷竊,但「好康逗相報」見者有份,除了分贓也輪番偷竊,彼此大約也都知情。等張○智說完,我再問他其他同學的情節,為了避免有出賣同學的負擔,我告訴他一切「檔案夾」都已記載很清楚,只是要確認他的誠實度,他於是講了幾個同學的案情,我也是一邊「對照檔案」一邊記載。
接著,傳喚下一名張○智所陳述的學生,我看著「檔案」把剛從張○智得來的案情向他稍作陳述,他全然不疑我掌握的「案情」。這名學生把自己的部分交代得清清楚楚,又哄他說出其他情節。幾個下來,真象已經大白。
我展示手上「偷竊錄影帶」,詢問學生要不要當場播放,學生都猛搖頭,無一人敢看自己當小偷的模樣。我雖然擔心穿幫,但大膽假設沒人敢看,果其然。
個別訊問完畢,又集合他們,請兩名警察進來。警察一副冷酷模樣,嚇得小朋友不敢抬頭,我佯稱求情,扮起白臉;警察「執意」不行,幾經「懇求」,警察來一段嚴厲訓斥,末了才無奈的說:
「好吧,這次法外開恩,給校長和老師ㄧ個面子,暫時交給學校處理。以後一旦誰再犯錯,一定從重追訴。」
我起立鞠躬,再三感謝警察的寬恕。
這齣偵竊劇告一段落,我給同仁的觀摩課完成。但事情還沒結束,甚至只是開始。學生偷竊的輔導,包括行為、心理的建設與矯治,都還有一系列的動作要進行。要讓學生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,包括心理諮商,切實的反省悔過,贓物的追回、賠償,犯錯的懲罰及相關認知課程的教學等,訓導、輔導及各級任老師都有得忙。往後三年直到我調離,全校沒再發生過一樁偷竊事件。
○偵竊案例二《國中篇》
上述為真實案例,其實也是筆者屢試不爽的學生偷竊破案模式。二十年前,筆者在竹縣國小服務時,第一次使用就傳捷報,對象還是一票國三學生呢。合作社販賣部夜間屢被撬開鐵窗偷取財物,大把的公車月票也被拿出賤賣,筆者抽絲剝繭查出涉嫌對象,是幾個在路上慣用斜眼看老師的國中生,可惜苦無證據。
我先到派出所表示,國中生偷竊若不斷然破案矯治,以後可能變成地方治安的亂源,並請求請警察配合演出。
然後到國中,找其中一名還說得上話的,哄他說:
「合作社遭竊早已報警,從紅外線影帶上發現是自己的畢生幹的,警察下午就要到各位家裡抓人,念在師生一場,四點半放學到國小來找我,若有誠心悔意,我可以求情;否則,今晚看守所過夜,怨不得母校。」並趁初步談話套得該生些許同伙案情,作為下午「套供」的基本材料。
四點半,四個彪形國中生真的在辦公室外猥瑣張望,狀至緊張。我把布置好的道具--「偷竊紀錄夾」及「錄影帶」擺著,以類似上則故事的戲碼精心掰演,派出所警察也逼真串場,嚇得這些國中生全低了頭,個個懺悔求恕,並願意付出代價,償還偷竊所得。追回部分贓物贓款與月票,並交由國中帶回輔導。
我只堅持一件:錯誤要自己承擔,不得由父母代為賠償。他們承諾願意週末一天半到養雞場清理雞糞,打工分期償還,並立下切結。他們真的實踐了,每週一都託國小的弟妹拿來工資,清償須二個月,我感於他們真誠悔過,第四周約四人來做番鼓勵與勸誡,算是對該竊案的ending counseling,賠償也到此勾銷,等同表現優異提早「假釋」。
孩子離去時一一點頭道聲「謝謝老師,老師再見」,一下子似乎回到曩昔國小那種赤子孺慕的師生之情,當下感受到當老師的驕傲。往後路上碰見,都會靦腆問候「老師好」,真覺得自己真是老師了。他們的偏差行為矯正了,他們的驕氣減緩了,誰說青少一定得狂飆?
○結語:矯治下猛藥,必要之惡也
筆者認為,偷竊行為的輔導與其他偏差行為不同,一般常用的行為改變技術就不太適合。行為改變技術是以系統減敏的步驟,透過增強或消弱,讓希欲的行為逐步養成或不良的行為逐步消失,採用分段方式漸次達成目標,例如打架,可以透過行為契約,從每天打架進步到隔日打架,再進步到每周只打一架,以致不再打架;但偷竊不同,一旦發掘就不能再有第二次,除非心因性異常(psychogenic disability)因素如強迫症者。所以,偷竊行為的矯治方式要精準強效,而且是一次根治的特效藥。
像本文舉述的二則案例,乍看對學生是威逼凌厲,暫時似乎有點嚴苛,但不如此學生無由深刻體會偷竊行為的代價,難以奢望其痛切悔悟,也就難以期待偷竊行為真正戒除,所謂重症下猛藥,必要之惡是也。
輔導兼重過程與結果,但偏差行為的矯治,就必須以結果為重,以行為改變為指標,歐陽教(1988)說得好:教學是「工作--成效」的概念(Teaching as a task-achievement concept.),學生偷竊行為的輔導尤應如此。
參考文獻:
歐陽教(1988)。教學的觀念分析。見黃光雄主編《教學原理》,頁1~頁28。台
北:師大書苑。
劉曉欣、張瑞楨(2005)。老師失竊全校學生被當賊。刊自由時報2005/04/19生
活新聞。
○偷竊行為極易自我增強
偷竊行為很容易因為增強作用而強化,包括贓物內容的拓增與作案頻率的提高,甚至由竊而盜。就偷竊者的角度來看,偷竊之所以易於增強,理由至少有三:
一、偷竊行為本身就是極佳的心理增強。從行為心理學看,偷竊可視為一種嘗試錯誤的行為,得手了代表行為「成功」,顯示自己有能力,強化繼續偷竊的動機。
二、偷竊所得是直接的物質增強。贓物的內容不外金錢或物品,花用則逕獲物質或心理的滿足,這正是典型的正增強,對偷竊行為有立即強化作用。
三、偷竊者往往可以獲得社會酬賞的次級增強(secondary reinforcement)。贓物(款)初始為自用,當自用有餘裕,便開始分享他人,以換取同儕關係,這種社會增強讓偷竊者提高地位,甚至成為次級團體的權利者,日久揮霍闊綽食指浩繁,必須幹更大票的才能滿足需求。
○個體與環境因素塑造偷竊行為
偷竊行為的塑造,筆者粗分為個體因素(或說主觀因素)及環境因素(或說客觀因素)。個體因素有五:第一是個人的需慾,金錢或物質匱乏,不能滿足需求或慾望。第二是個人意志力薄弱,無法抗拒物質誘因,急於及時滿足。第三是所有權觀念欠缺,缺少人、我物權的分辨能力,通常幼童較常發生,像幼兒看到喜歡的玩具就逕取或吵著要,不給則哭鬧,漸長則漸改善。第四是道德觀念欠缺,是非分辨不明,但求己欲,不管他人。第五是心理機能障礙,例如強迫症等,這不涉客觀需求,必須靠偷竊行為以降低某種內在驅力(drive)。
再看偷竊行為的環境因素:首先是周邊環境誘因,外在的引誘程度愈高愈易產生偷竊行為,例如老師老是把錢放在桌上,又讓單獨值日生讀留在教室,這種誘惑甚大,若孩子飢腸轆轆又看到許多銅板,教室四下無人,很容易去「拿」錢了。其次是整體的道德風氣,過去生活教育強調「禮義廉恥」,要學生有「規矩的態度、正當的行為、清白的辨別、確實的覺悟」,常叮嚀自然內化成價值的一部份,這種價值引導之下剽竊之風自然減少。第三是學校忽略偷竊行為的嚴重性,認為小事一樁,有沒有發掘偷竊者都無所謂,對於偷竊事件的處理不盡用心,讓偷竊者覺得這是低付出高報酬的「投資」,很容易偷竊成癖。
○防治之道:鍛鍊意志、降低誘因
學習的內涵包括知識、情意與行為三個面向,在道德學習方面也是如此,但其最終價值在「行為」的養成。學生皆知偷竊不對,知識方面沒問題;絕大多數學生也不齒偷竊行為,引以為恥,情意上也不是問題;但就算上述二者都沒問題,偷竊行為還是屢有發生。何以故?關鍵出在前述的「誘因」,誘因夠大,道德意志力可能瓦解。官場上常見有初期清新的人後來官葴不保,就是誘因難以抗拒。個體會分析行為成本效益,例如做件小壞事得五千元可能不幹,若做件小壞事得五千萬,不幹可能晚上都睡不著,陷入天人交戰,結果極可能「人定勝天」。
佛洛伊德(Freud)說,人格成份包括本我(id)、自我(ego)、超我(super-ego)三個層面,代表本能(慾望)的、理性的及道德的三種力量,人的行為是本我與超我折衝的結果,也就是慾望與道德的角力,在自我理性仲裁下的結果。可見,本我愈弱、超我愈強,則道德行為愈高,從此一主張來看,防治偷竊行為就是降低慾望,減少不必要的誘因;其次是加強道德教育,讓學生有正確的態度與價值。
現今物慾橫流,手機、MP3、多媒體電腦遊戲、追求流行、名牌時尚、哈星哈日等,浮相物質慾豁難填,這些是大環境的客觀誘因,也可能是個體的主觀慾望,學生若無法克制誘惑,又無適當的接濟來源,就暴露在可虞偷竊的氛圍之中。
環境方面,撤除或避免引起偷竊的情境,例如錢不露白,指導學生避免攜帶錢財或貴重物品來校,勿讓單一個學生獨自留在教室;學生物質情境宜單純化,服裝用品應樸實簡單,勿以奢華為尚,避免比較爭逐,減少莫須有的心理慾求。
偷竊是把自己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上,偷竊者只感受到一己之樂而不知他人之苦,教學上透過價值澄清法或角色扮演法,讓學生覺察偷竊者與失竊者的感受,進而內化成為價值,應是有效的預防方式。
○一人犯竊罰全體:老師自曝束手
對於偷竊行為,老師要能掌握學生心理,具備偵竊技巧。老師遇到竊案常常不以科學分析、不圖抽絲剝繭,只流於衝動盛怒,不是搜全班書包,就是斥責全班連坐處罰,這種情況恰好告訴偷竊者:老師其實是束手無策!對於偷竊者來說,正好領受偷竊行為的成功與增強作用。
自由時報(2005)報導,去年四月彰化縣某國中,有位教師所收教材費一萬多元不翼而飛,為了抓「小偷」,校方緊急把全校二千多名的學生集合到操場,當場檢查,並要求偷兒自首。學校這種抓小偷的作法「一竿子打翻一船人」,好像把所有學生都當成嫌疑犯,結果招致家長抗議,輿論撻伐。
這是典型的傳統老師的處理方式,突顯老師沒有「辦案」技巧,用最原始的連作法,這種方式很少能讓偷兒自首,只是老師洩忿、無辜學生委屈而已。而且這也等於告訴偷兒:你得逞了。犯者逍遙,而無辜者受罪!說句不客氣的話,這樣處理偷竊事件的老師不夠用心,不夠專業。
○偷竊輔導,先談「破案」
當老師小覬偷竊的嚴重性時,一個慣竊可能已經悄然成型。對於學生偷竊事件絕對不能姑息,姑息就是增強,必須斷然處置。不管擔任導師或訓導工作,面對偷竊就是一句話:非「破案」不可!依筆者經驗,不難做到。偷竊行為沒破案,就沒有接下來輔導策略與矯正措施,等於任由偏差行為的孳長。偷竊的輔導矯治,前提只有一個:破案!
要破案,教師心理上先要正視偷竊的嚴重性,以急務處理;其次要有決心,堅定非破案不可的意志;行為層面要具備偵竊的能力,包括研判可疑對象,縮小目標範圍,分析偷竊學生的心理,蒐羅可資運用的物證、人證及面談偵訊技巧等。
早期的訓導、晚近的輔導諮商領域,對於偷竊行為的防治著墨不少,但對於如何抓出偷竊學生則束手無策,若這一部份沒輒,談偷竊輔導就是空談。大多數偷竊者都有說謊習慣,除非證據確鑿,鮮有輕易承認的。本文既然強調「破案」,乃花點篇幅,舉出筆者國教生涯親手偵竊二例,聊供參考。
○偵竊案例一《國小篇》
前一學校921地震校舍倒塌,各界捐來許多物資,堆到簡易教室二樓,不久發現許多學生擁有未經老師發放的物品,二樓替代役男床位也失竊金錢。察覺應是學生偷竊,由於學生上樓頻繁,所以誰偷的不易掌握,但從「贓物」流通的量與普及程度,肯定是一大票人已經「習慣」地「拿」了一段時日。請相關主任組長務必找出偷竊者,這個案子只要以物尋人不不難,希望三天破案,否則換我接手。結果並未在期限偵破,他們也是跟上述某國中的做法類似,集合學生罵罵,威脅利誘,希望偷竊者誠實私下主動投案云云,三天過了沒有一個學生來誠實,老師說好說歹,明知誰偷的,就是沒人肯承認。
我接案後,請主任組長等一旁觀摩。我先取幾個貼上「偷竊記錄簿」字樣檔案夾及幾卷貼有「失竊錄影帶」的空白帶,撥電話給一位朋友林君,要他扮演警察分局長,表示他接受了學校遭竊報案,並已掌握所有小偷,馬上就要來學校抓人。再撥電話給管區巡警,請稍後開警車、攜手銬、鳴笛來學校。於是集合所有最近持有過樓上物品的學生,約有二十來人。我收起平日和顏表情冷峻,先讓學生感受嚴肅氣氛,並以冷眼逡巡每個學生的眼神一趟,才開口說話。
「學校最近連連遭竊,各界捐贈的愛心物品被偷,替代役哥哥的錢也被偷,我們跟警察報案。想不到,小偷竟然是我們自己的小朋友,偷竊的行為全被學校的隱藏式錄影機錄起來了。你們每次拿哪些東西、拿多少、甚麼時間拿,全記在檔案夾裡面,老師們和校長都很痛心、很失望,自己可愛的學生竟然當了小偷。
「更糟的是,學校原來不知道是你們做的,所以報了案,今天警察要帶大家去警察局了,校長也很擔心,但是犯案就要受法律的制裁啊,校長一直跟警察局長求情,希望給小朋友改過的機會。但是,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真想認錯悔過?」我翻翻「檔案」說:「好吧,等一下我一個個談,真想認錯悔改的,校長想辦法幫他向警察求情,但要看各位小朋友是否真心誠意,否則誰也幫不了。」
講到這裡,小朋友頭已經都低下去,有幾個眼珠已經噙淚。這時候桌上電話響了,是「分局長」林君。我以免持聽筒讓全部人都聽到對話:
「分局長嗎,對不起,是我們沒敎好,我們不對,能不能原諒小朋友一次?」
「不行不行!校長應該曉得,偷竊是公訴罪,既然破案了,竊賊就要接受法律的懲罰,小朋友也一樣,送少年隊。」
「不能給小朋友一次自新的機會嗎?」我佯裝懇求語氣。
「不行!偷竊就是犯法,待會兒我們的警察會到學校抓人,先知會校長,再見。」
我放下電話,看到一旁主任組長抿嘴想笑,但是小朋友每個頭都垂得低低的,幾乎都已流淚,有的開始抽泣,甚至帶點顫抖。我目光嚴肅,再檢視他們一圈。
接著,響起警車的鳴笛,由遠而近。
然後,兩名彪形警察眼戴墨鏡、腰掛手銬,挺胸凸肚走了進來,部分小朋友禁不住都放聲哭了。
「警察已經掌握小朋友偷東西的證據,有許多人犯案,我們現在要帶這些小朋友去警察局,今晚可能到看守所過夜,看你們誰以後誰還偷竊。」
小朋友哭得更厲害了,有人開始主動說「下次不敢了」。
「警察先生,您們先休息一下,讓我來問問他們好嗎?」我請一位同仁招呼警察到辦公室喝茶。
「你們看,警察來了!」我跟小朋友說:「你們先別緊張,做錯事難免,但要勇於認錯,勇於改過。你們都是學校的寶貝,如果你們真能認錯悔改,校長可以試著幫您們求情,或許警察叔叔可以原諒你們一次。但前提是一定要誠實悔改,若有人再遮掩胡說,校長就愛莫能助了。願不願意?」
小朋友連連點頭,還抬頭看看我,眼神露出哀求與渴望。
然後,這些小朋友安靜到隔壁等待,開始進行「隔離訊問」。從一位平日最為規矩的學生先來,他看來最能和盤說出。我拿出「偷竊記錄夾」,假裝翻閱。
「張○智是嗎?你是個好孩子,雖然這裡記載你最近到二樓上私拿東西的錯誤行為,但我相信你只是一時衝動,是吧?」
他點點頭。
「好,校長只是想確定你是不是真的悔改認錯。只要你妳把你私拿東西的時間、次數和哪些東西,你記得的都講出來,和校長手上的資料夾吻合,就表示你誠實,校長設法請警察原諒妳,學校也做最輕的處罰。」
於是,這位小朋友開始將他偷竊的細節一一交代,我則一面佯對「檔案」,一面猛抄猛記,並隨意點頭說「嗯,沒錯,資料上是這樣記的」,稍有懷疑就打斷他的話說「等等,你現在講的好像和資料不太相同,你再想想」。我只是要確認他有無說謊,若說真話他會肯定的說「沒錯啊我是真的….;」,若說謊他會露出慌張的表情,開始支吾,這時我會補句「你講的如果跟記錄不一樣,後果你要自己負責喔」,小朋友就不再會拐彎抹角了。
這次雖非結夥偷竊,但「好康逗相報」見者有份,除了分贓也輪番偷竊,彼此大約也都知情。等張○智說完,我再問他其他同學的情節,為了避免有出賣同學的負擔,我告訴他一切「檔案夾」都已記載很清楚,只是要確認他的誠實度,他於是講了幾個同學的案情,我也是一邊「對照檔案」一邊記載。
接著,傳喚下一名張○智所陳述的學生,我看著「檔案」把剛從張○智得來的案情向他稍作陳述,他全然不疑我掌握的「案情」。這名學生把自己的部分交代得清清楚楚,又哄他說出其他情節。幾個下來,真象已經大白。
我展示手上「偷竊錄影帶」,詢問學生要不要當場播放,學生都猛搖頭,無一人敢看自己當小偷的模樣。我雖然擔心穿幫,但大膽假設沒人敢看,果其然。
個別訊問完畢,又集合他們,請兩名警察進來。警察一副冷酷模樣,嚇得小朋友不敢抬頭,我佯稱求情,扮起白臉;警察「執意」不行,幾經「懇求」,警察來一段嚴厲訓斥,末了才無奈的說:
「好吧,這次法外開恩,給校長和老師ㄧ個面子,暫時交給學校處理。以後一旦誰再犯錯,一定從重追訴。」
我起立鞠躬,再三感謝警察的寬恕。
這齣偵竊劇告一段落,我給同仁的觀摩課完成。但事情還沒結束,甚至只是開始。學生偷竊的輔導,包括行為、心理的建設與矯治,都還有一系列的動作要進行。要讓學生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,包括心理諮商,切實的反省悔過,贓物的追回、賠償,犯錯的懲罰及相關認知課程的教學等,訓導、輔導及各級任老師都有得忙。往後三年直到我調離,全校沒再發生過一樁偷竊事件。
○偵竊案例二《國中篇》
上述為真實案例,其實也是筆者屢試不爽的學生偷竊破案模式。二十年前,筆者在竹縣國小服務時,第一次使用就傳捷報,對象還是一票國三學生呢。合作社販賣部夜間屢被撬開鐵窗偷取財物,大把的公車月票也被拿出賤賣,筆者抽絲剝繭查出涉嫌對象,是幾個在路上慣用斜眼看老師的國中生,可惜苦無證據。
我先到派出所表示,國中生偷竊若不斷然破案矯治,以後可能變成地方治安的亂源,並請求請警察配合演出。
然後到國中,找其中一名還說得上話的,哄他說:
「合作社遭竊早已報警,從紅外線影帶上發現是自己的畢生幹的,警察下午就要到各位家裡抓人,念在師生一場,四點半放學到國小來找我,若有誠心悔意,我可以求情;否則,今晚看守所過夜,怨不得母校。」並趁初步談話套得該生些許同伙案情,作為下午「套供」的基本材料。
四點半,四個彪形國中生真的在辦公室外猥瑣張望,狀至緊張。我把布置好的道具--「偷竊紀錄夾」及「錄影帶」擺著,以類似上則故事的戲碼精心掰演,派出所警察也逼真串場,嚇得這些國中生全低了頭,個個懺悔求恕,並願意付出代價,償還偷竊所得。追回部分贓物贓款與月票,並交由國中帶回輔導。
我只堅持一件:錯誤要自己承擔,不得由父母代為賠償。他們承諾願意週末一天半到養雞場清理雞糞,打工分期償還,並立下切結。他們真的實踐了,每週一都託國小的弟妹拿來工資,清償須二個月,我感於他們真誠悔過,第四周約四人來做番鼓勵與勸誡,算是對該竊案的ending counseling,賠償也到此勾銷,等同表現優異提早「假釋」。
孩子離去時一一點頭道聲「謝謝老師,老師再見」,一下子似乎回到曩昔國小那種赤子孺慕的師生之情,當下感受到當老師的驕傲。往後路上碰見,都會靦腆問候「老師好」,真覺得自己真是老師了。他們的偏差行為矯正了,他們的驕氣減緩了,誰說青少一定得狂飆?
○結語:矯治下猛藥,必要之惡也
筆者認為,偷竊行為的輔導與其他偏差行為不同,一般常用的行為改變技術就不太適合。行為改變技術是以系統減敏的步驟,透過增強或消弱,讓希欲的行為逐步養成或不良的行為逐步消失,採用分段方式漸次達成目標,例如打架,可以透過行為契約,從每天打架進步到隔日打架,再進步到每周只打一架,以致不再打架;但偷竊不同,一旦發掘就不能再有第二次,除非心因性異常(psychogenic disability)因素如強迫症者。所以,偷竊行為的矯治方式要精準強效,而且是一次根治的特效藥。
像本文舉述的二則案例,乍看對學生是威逼凌厲,暫時似乎有點嚴苛,但不如此學生無由深刻體會偷竊行為的代價,難以奢望其痛切悔悟,也就難以期待偷竊行為真正戒除,所謂重症下猛藥,必要之惡是也。
輔導兼重過程與結果,但偏差行為的矯治,就必須以結果為重,以行為改變為指標,歐陽教(1988)說得好:教學是「工作--成效」的概念(Teaching as a task-achievement concept.),學生偷竊行為的輔導尤應如此。
參考文獻:
歐陽教(1988)。教學的觀念分析。見黃光雄主編《教學原理》,頁1~頁28。台
北:師大書苑。
劉曉欣、張瑞楨(2005)。老師失竊全校學生被當賊。刊自由時報2005/04/19生
活新聞。
別讓玩樂掩蓋教學----導正校外教學
不少家長盡情討孩子歡喜,學校也配合演出。若干沒有教育意義學校活動,卻浪費資源在進行,最明顯的莫過於所謂「校外教學」。
○目標遊樂場,一路吃喝看電視
且看場景:小朋友帶著各色食物上車,然後一路嘻鬧,走動者有之,集結者有之,遊覽車上宛如菜市場,迨老師看不下去鎮壓秩序了,小朋友開始吵著要看電視,於是司機馬上開啟預備好的影片,大家吃著垃圾食物、吸著糖水飲料,直到到達目的地。
一路上,除了嘴巴吃著東西、眼睛盯著電視,對於沿路風光、窗外景緻,可說毫無所悉。來自都市的沒看見鄉間風情,來自鄉下的沒瞧見鬧市喧囂,坐遊覽車出遊,似乎專爲看電視。果如此,在家看電視好了,何苦花父母血汗錢出門?
目的地到了,不外乎是「小月三六九」----小人國、月眉育樂世界、劍湖山、六福村或九族文化村,這些以電動玩樂為號召的遊樂場。二十幾年前,小人國純粹是縮小模型的世界建築標本;六福村則是野生動物園,諸般動物分區倘佯園區供人觀覽;九族文化村剛開始也類似屏東的「山地文化園區」,以呈現台灣各族原住民的風貌為特色。這些,原來都饒具教育意涵;後來迫於商業形勢,全改成電動主題遊樂場,初始的創園理念反而成了點綴。以六福村為例,早期動物量多族繁,遊覽車要繞個一、兩個小時,遊客目不暇給、驚喜連連;現在遊園車似乎跑龍套,二十幾分鐘匆匆開過,沿路動物懶厭厭的小貓兩三隻,直奔遊樂場大門就是,反正學生的目標就是遊樂場。這是我們的校外教學!
到了目的地,場景常是:承包旅行社的隊輔工讀生來個大集合,老師們只須一旁監看,然後帶進園區,簡單作個說明,就算有教學成分,也不出二、三十分鐘,接下來就是兩個小時以上的自由玩樂。一聲解散,瞬間鳥獸散,開始「放羊吃草」,孩子有旅行社的工讀生巡邏看管,老師倒也不必操太多心。
大約下午兩點多,收隊了。司機照例播放錄影帶,孩子累了,除了少數還盯著螢幕,大多沉入夢鄉,直到司機叫醒大家下車尿尿購物,沿路風光依然是沒看見。
回到學校,作文題目免不了「校外教學記」,寫的不外乎大排長龍玩了海盜船、碰碰車這類的,此外找不到其他內容,跟「教學」二字很難扯上任何瓜葛。
這樣的校外教學,憑什麼叫做「教學」?
○正課時間,花錢玩樂,沒有教學
這樣的校外教學,並不便宜,大約一天要七八百元,午餐茶水還得自備。
如果是小六或國、高三的所謂「畢業旅行」,那開銷更大了。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,大約二千到四千多之間,這個價錢多不多?大家可能一時感覺不到,但如果告訴你,國小一學期繳交一千多元書本代辦費(俗稱註冊費),國中也不過兩千多元,一比較「畢業旅行」花費算是相當可觀了。若干家長開學一個月代辦費還繳不出來,兩、三天用掉超過一學期的註冊費,比例上不能說不凶。家長不見得贊成這種校外教學或畢業旅行,但哪個父母忍見全班都坐車去玩、自己的孩子斯人獨憔悴?於是,咬牙硬撐也讓孩子參加。
學校是教育機構,應該明辨哪些是教育、哪些是非教育甚至是反教育,怎能顢頇無能因循苟且,配合商人演出而不體諒家長的為難呢?
也許有的國教同仁,看到本文不以為然,會說讓孩子出去玩玩沒什麼不好。這話沒錯,但這樣花費的玩樂是父母的事,何勞學校越殂代庖;活動也必須正名為「校外玩樂」,不能以「教學」曚混。然而如果以校外玩樂名之,那很抱歉,我們的課程中並沒有這項,恐怕違反課程規範了。筆者常跟老師同仁溝通,這樣的「校外教學」能不辦則不辦,要辦應該堅守與教學有關聯,而且經濟實惠。
○免費機構多,遠足郊遊仍能教學
學校附近的社教機構、自然動植物園區等都是理想去處;近來民間也開闢不少體驗動植物、昆蟲生態的農園,發展主題教學,門票不貴、距離不遠的,都可以考慮。這些地方家長花錢不多,學生學習不少,絕對比到那幾家電動遊樂場有意義。舉例來說,像台北的圓山育樂中心、美術館、木柵動物園、陽明山、海洋博物館、市立天文台、國父紀念館、中正紀念堂、植物園、台灣博物館、郵博館、軍史館、十分寮瀑布、北海岸甚至大學校園等,都是饒富學習內涵又不太花費的校外教學場所。
校外教學不一定得坐車,走路也可行啊。過去沿用日據時代的名稱「遠足」,本義是以運動為目的的短程徒步郊遊,是很好的校外教學,有些資深老師還記得,早期稱為春季、秋季遠足,或稱郊遊,有健行踏青、體驗風土及親近自然的用意。學生帶著媽準備的便當,背個水壺,洋溢著興奮與歡悅。
走路健行本身就是一種舒解,沿途的植物生態與人文景觀,就是最棒的田野學習;而目的地往往是附近的社教、生態或校園場所,真正進行主題式的學習互動。一天下來雖然體力勞累,充實有味的滿足感卻長久不去。現在這種商業化的校外活動,一天下來疲憊不堪,但覺得空虛乏味,能留下多少學習與體驗?
○圓夢非依賴父母,靠孩子自己追尋
當然,有不少家長樂見學校舉辦這種純玩樂的活動,也有經濟條件好的家長利用寒暑假帶孩子搭飛機到日本、美國,爲讓孩子一圓迪士尼的美夢。這也許是另種對待孩子的哲學,就是在物質上盡量滿足孩子,只要孩子高興,只要父母做得到。但父母可能沒思考,這樣的物質代價,孩子除了高興,還有什麼?或者說,孩子得到了高興,有沒有失去什麼?孩子是否因為電動遊樂場獲得深刻的體驗與啟發?孩子真正的快樂成長來自於手腦的操作,電動遊樂場只提供被動快感,充其量是浮光掠影式的感官刺激,跟看電視意思差不多,過程中叫叫鬧鬧,完事後什麼也沒有留下。
圓夢不是依賴父母來幫他滿足,是讓孩子自己去追尋,尋夢,得靠自己的本事。例如設定一個可以努力的目標,孩子達成了,父母可以帶他完成心願。喜歡是要付出代價的,作家侯文詠在「我的天才夢」書中寫到,對孩子講自己小時候如何渴望到迪士尼樂園,只因為那時出國很貴、阿公阿嬤沒有那麼多錢,終究夢碎;面對孩子渴求去迪士尼的攻勢,他雖然有錢,卻不輕然諾,直到孩子說出「我發誓一定不會再拖拖拉拉、我發誓一定要做到........」,然後他把孩子的發誓內容都寫下來,讓他們簽名。侯文詠的做法就是教育孩子,夢想要用努力換取。
孩子羨慕人家去迪士尼,這樁心願簡單,花錢就能解決;那麼,孩子羨慕人家上台演奏獲得掌聲的風光,花錢解決得了嗎?父母是否花錢也買了觀眾來廳、來鼓掌,問題是孩子得奏出曲子啊?所以學校也好、父母也好,別儘做些讓孩子花錢如願的事,而增強了孩子不勞而獲、坐享其成的性格,孩子提早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性。目前許多只玩不學的校外教學,確乎如此。我國老話「先苦苦半輩子、先甘苦一輩子」,除非父母是巨賈權貴,一般孩子若缺乏吃苦耐勞性格,就等於宣告人生沒有競爭力。
○正確辦理校外教學的原則
上述,無非是對玩樂取向的校外教學做些提醒。其實校外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一環,本文沒有絲毫否定的意思,只是對於已經走樣的現況不敢認同。正確辦理校外教學,歸納起來至少遵循下列五項原則:
一、教育原則。既然名為教學,而且利用正規上課時間辦理,就必須有教育性。其要件包括「教」與「學」,老師有教學的規劃、方案,直接或間接的教學措施等;學生有學習的內容,包括參訪、資料蒐集、筆記及作業報告等。過程中富含機會教育、生活教育及多元的的潛在課程等,絕非玩玩了事。
二、趣味原則。校外教學當然有調劑身心、潤滑刻板的課室生活的作用。讓師生到現場做田野體驗,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,對於某些拙於紙筆學業的學生,校外生動活潑的情境很可能表現卓越。而校外教學往往留給師生長久的美好回憶,所以必須提供師生深刻雋永的情境、興味盎然的感覺。
三、安全原則。大家常掛口安全第一,但執行常常疏忽。校外教學不像學校固定環境易於掌控,因為有其不確定性,安全更應注意,涵蓋交通、場地及常規安全等。交通方面包括遊覽車車況,司機、道路狀況,例如教育部(2004)頒布「各級學校辦理校外教學活動租(使)用交通工具應行注意事項」第六條指出,出發前隨車領隊(可請行政人員、教師或家長協助)應依契約檢查行車執照、駕駛執照及安全設備等,檢查合格後始可出發。場地方面如遊具設施、場所維安及緊急應變措施。常規方面是學生的團隊訓練、規矩遵守、活動時間範圍的節制等。
四、經濟原則。具有教學意義的活動多不太花錢,反倒是純遊樂的場所耗費較大。像博物館、植物園或參訪工廠等,哪需要搭遠車花大錢?通常就近利用社區資源,就能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。現在台灣景氣不佳,而教育支出倍增,父母的負擔沉重,老師選擇校外教學,應該以經濟實惠為考量。
五、適性原則。嚴格說來,校外教學應該配合課程目標,若能與教學單元搭配最好。學校的課本知識輔以校外的實地見聞,有拓展學習視野之功。所以校外教學隨年級不同而目標各異,由簡而繁,例如低年級可以到公園、動物園,高年級則可到美術館、天文台;低年級規劃短時間來回,高年級安排比較長途的旅程。
○辦理校外教學的注意要點
辦理校外教學,具體的事務性層面還要顧及下列要點:
一、優先考量免費資源,以免費為主、付費為輔來規劃校外教學行程及內容。透過校長情商、學校函文等方式,爭取免費或折扣,並請求安排結構化的導覽教學。
二、周延考量節令氣候、公共安全、交通狀況、環境衛生、學生體能、館場規模及教學資源等因素,妥適規劃。三、學校行政處事應主動支援配合相關事宜,並指派主任、組長協助出發檢查、會簽及領隊等工作,學年老師也應多與學校聯繫,抵達、返校或有狀況應即時回報,以利學校掌握因應。四、應事先告知家長活動內容,並取得家長同意,以鼓勵全部參加為原則。若條件許可,也可讓家長參與、協助,不能參加的學生學校應妥適安排,不得拒絕家長送學生到校。
從細節面來看,校外教學的行前、當天及結束,都有若干具體工作:
一、行前準備:1.發函教學機構爭取參觀機會及提供導覽或門票減免。2.校外教學採購發包事宜。3.隨行行政、科任老師的人數及課務事宜。4.規劃雨天替代備案。5.進行路勘並規劃行程與路線。6.學習手冊或學習單的設計印製。
二、 教學當日:1.行前叮嚀與教育。2.依據部頒「校外教學交通工具出發前檢查及逃生演練記錄表」逐項檢核。3.確實掌握學生身心狀況與人數。3.隨隊老師、家長、學校保持聯繫順暢。3.維持學童校外活動之常規禮儀。4.偶發狀況的處理通報。
三、 結束返校:1.掌握人數,巡視車上物品與清潔狀況。2.交通路隊及家長接送監護。3.學習資料的整理寫作。
○學校應正確引導,及早溝通
總而言之,校外教學的目的,在鼓勵教師整合歷史文化、文文藝術、產業鄉土、自然生態等資源,轉化為教育現場教材,以擴充學生知識領域,補課本之不足。
為避免校外教學流於玩樂性質之活動,台北縣政府(2004)對於實施內容明確規範,以下列活動為限:(一)結合本縣藝術與人文教育之「學習路線」,納入學校校外教學探索課程。(二)推動學校與社教場館策略聯盟,鼓勵學生認識及運用場館資源。(三)配合「社區有教室」方案課程,進行社區踏查活動。(四)參加「校際文化交流活動」,分享與觀摩學習他校特色。
對於台北縣政府的規範,有多少學校遵守令人存疑。筆者經驗,在校外教學內容上與老師溝通,仍必須花費若干心力,因為到「小月三六九」等電動遊樂場校外教學,似乎因循承襲已久,以致大家忽略校外教學的旨趣,至於是否有少數人有這些場所只要交給旅行社,老師不必費心的「方便」考量,就不得而知。
校外教學一般由學年老師承辦,學校負責方案的核定及相關行政支援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總務處的發包採購。筆者觀察,許多旅行社或電動遊樂場的業務員多直接找學年老師遊說,學校發包必須先有校外教學的參考企劃,資料通常由老師提供,來源不外是旅行社。電動遊樂場門票不貲,學校必須公開發包,所以只要校長不核准執行,校外教學也辦不了,但未做溝通就不批准有專擅之虞,有礙學校氣氛。對於校外教學的方針,學校應該本著教育原則,確實引導、及早研擬,若學年老師已發展了腹案,才來變更主導,可能增加溝通的困擾。#
參考文獻:
教育部(2004)。各級學校辦理校外教學活動租(使)用交通工具應行注意事項。教育部93年
5月24日台軍字第0930065836號函修訂。
臺北縣政府(2004)。臺北縣各級學校辦理班級暨班群校外教學實施要點。九十
三年六月三日北府教特字第0930370454號函。
侯文詠(2002)。我的天才夢。台北:皇冠文化。
○目標遊樂場,一路吃喝看電視
且看場景:小朋友帶著各色食物上車,然後一路嘻鬧,走動者有之,集結者有之,遊覽車上宛如菜市場,迨老師看不下去鎮壓秩序了,小朋友開始吵著要看電視,於是司機馬上開啟預備好的影片,大家吃著垃圾食物、吸著糖水飲料,直到到達目的地。
一路上,除了嘴巴吃著東西、眼睛盯著電視,對於沿路風光、窗外景緻,可說毫無所悉。來自都市的沒看見鄉間風情,來自鄉下的沒瞧見鬧市喧囂,坐遊覽車出遊,似乎專爲看電視。果如此,在家看電視好了,何苦花父母血汗錢出門?
目的地到了,不外乎是「小月三六九」----小人國、月眉育樂世界、劍湖山、六福村或九族文化村,這些以電動玩樂為號召的遊樂場。二十幾年前,小人國純粹是縮小模型的世界建築標本;六福村則是野生動物園,諸般動物分區倘佯園區供人觀覽;九族文化村剛開始也類似屏東的「山地文化園區」,以呈現台灣各族原住民的風貌為特色。這些,原來都饒具教育意涵;後來迫於商業形勢,全改成電動主題遊樂場,初始的創園理念反而成了點綴。以六福村為例,早期動物量多族繁,遊覽車要繞個一、兩個小時,遊客目不暇給、驚喜連連;現在遊園車似乎跑龍套,二十幾分鐘匆匆開過,沿路動物懶厭厭的小貓兩三隻,直奔遊樂場大門就是,反正學生的目標就是遊樂場。這是我們的校外教學!
到了目的地,場景常是:承包旅行社的隊輔工讀生來個大集合,老師們只須一旁監看,然後帶進園區,簡單作個說明,就算有教學成分,也不出二、三十分鐘,接下來就是兩個小時以上的自由玩樂。一聲解散,瞬間鳥獸散,開始「放羊吃草」,孩子有旅行社的工讀生巡邏看管,老師倒也不必操太多心。
大約下午兩點多,收隊了。司機照例播放錄影帶,孩子累了,除了少數還盯著螢幕,大多沉入夢鄉,直到司機叫醒大家下車尿尿購物,沿路風光依然是沒看見。
回到學校,作文題目免不了「校外教學記」,寫的不外乎大排長龍玩了海盜船、碰碰車這類的,此外找不到其他內容,跟「教學」二字很難扯上任何瓜葛。
這樣的校外教學,憑什麼叫做「教學」?
○正課時間,花錢玩樂,沒有教學
這樣的校外教學,並不便宜,大約一天要七八百元,午餐茶水還得自備。
如果是小六或國、高三的所謂「畢業旅行」,那開銷更大了。兩天一夜或三天兩夜,大約二千到四千多之間,這個價錢多不多?大家可能一時感覺不到,但如果告訴你,國小一學期繳交一千多元書本代辦費(俗稱註冊費),國中也不過兩千多元,一比較「畢業旅行」花費算是相當可觀了。若干家長開學一個月代辦費還繳不出來,兩、三天用掉超過一學期的註冊費,比例上不能說不凶。家長不見得贊成這種校外教學或畢業旅行,但哪個父母忍見全班都坐車去玩、自己的孩子斯人獨憔悴?於是,咬牙硬撐也讓孩子參加。
學校是教育機構,應該明辨哪些是教育、哪些是非教育甚至是反教育,怎能顢頇無能因循苟且,配合商人演出而不體諒家長的為難呢?
也許有的國教同仁,看到本文不以為然,會說讓孩子出去玩玩沒什麼不好。這話沒錯,但這樣花費的玩樂是父母的事,何勞學校越殂代庖;活動也必須正名為「校外玩樂」,不能以「教學」曚混。然而如果以校外玩樂名之,那很抱歉,我們的課程中並沒有這項,恐怕違反課程規範了。筆者常跟老師同仁溝通,這樣的「校外教學」能不辦則不辦,要辦應該堅守與教學有關聯,而且經濟實惠。
○免費機構多,遠足郊遊仍能教學
學校附近的社教機構、自然動植物園區等都是理想去處;近來民間也開闢不少體驗動植物、昆蟲生態的農園,發展主題教學,門票不貴、距離不遠的,都可以考慮。這些地方家長花錢不多,學生學習不少,絕對比到那幾家電動遊樂場有意義。舉例來說,像台北的圓山育樂中心、美術館、木柵動物園、陽明山、海洋博物館、市立天文台、國父紀念館、中正紀念堂、植物園、台灣博物館、郵博館、軍史館、十分寮瀑布、北海岸甚至大學校園等,都是饒富學習內涵又不太花費的校外教學場所。
校外教學不一定得坐車,走路也可行啊。過去沿用日據時代的名稱「遠足」,本義是以運動為目的的短程徒步郊遊,是很好的校外教學,有些資深老師還記得,早期稱為春季、秋季遠足,或稱郊遊,有健行踏青、體驗風土及親近自然的用意。學生帶著媽準備的便當,背個水壺,洋溢著興奮與歡悅。
走路健行本身就是一種舒解,沿途的植物生態與人文景觀,就是最棒的田野學習;而目的地往往是附近的社教、生態或校園場所,真正進行主題式的學習互動。一天下來雖然體力勞累,充實有味的滿足感卻長久不去。現在這種商業化的校外活動,一天下來疲憊不堪,但覺得空虛乏味,能留下多少學習與體驗?
○圓夢非依賴父母,靠孩子自己追尋
當然,有不少家長樂見學校舉辦這種純玩樂的活動,也有經濟條件好的家長利用寒暑假帶孩子搭飛機到日本、美國,爲讓孩子一圓迪士尼的美夢。這也許是另種對待孩子的哲學,就是在物質上盡量滿足孩子,只要孩子高興,只要父母做得到。但父母可能沒思考,這樣的物質代價,孩子除了高興,還有什麼?或者說,孩子得到了高興,有沒有失去什麼?孩子是否因為電動遊樂場獲得深刻的體驗與啟發?孩子真正的快樂成長來自於手腦的操作,電動遊樂場只提供被動快感,充其量是浮光掠影式的感官刺激,跟看電視意思差不多,過程中叫叫鬧鬧,完事後什麼也沒有留下。
圓夢不是依賴父母來幫他滿足,是讓孩子自己去追尋,尋夢,得靠自己的本事。例如設定一個可以努力的目標,孩子達成了,父母可以帶他完成心願。喜歡是要付出代價的,作家侯文詠在「我的天才夢」書中寫到,對孩子講自己小時候如何渴望到迪士尼樂園,只因為那時出國很貴、阿公阿嬤沒有那麼多錢,終究夢碎;面對孩子渴求去迪士尼的攻勢,他雖然有錢,卻不輕然諾,直到孩子說出「我發誓一定不會再拖拖拉拉、我發誓一定要做到........」,然後他把孩子的發誓內容都寫下來,讓他們簽名。侯文詠的做法就是教育孩子,夢想要用努力換取。
孩子羨慕人家去迪士尼,這樁心願簡單,花錢就能解決;那麼,孩子羨慕人家上台演奏獲得掌聲的風光,花錢解決得了嗎?父母是否花錢也買了觀眾來廳、來鼓掌,問題是孩子得奏出曲子啊?所以學校也好、父母也好,別儘做些讓孩子花錢如願的事,而增強了孩子不勞而獲、坐享其成的性格,孩子提早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性。目前許多只玩不學的校外教學,確乎如此。我國老話「先苦苦半輩子、先甘苦一輩子」,除非父母是巨賈權貴,一般孩子若缺乏吃苦耐勞性格,就等於宣告人生沒有競爭力。
○正確辦理校外教學的原則
上述,無非是對玩樂取向的校外教學做些提醒。其實校外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一環,本文沒有絲毫否定的意思,只是對於已經走樣的現況不敢認同。正確辦理校外教學,歸納起來至少遵循下列五項原則:
一、教育原則。既然名為教學,而且利用正規上課時間辦理,就必須有教育性。其要件包括「教」與「學」,老師有教學的規劃、方案,直接或間接的教學措施等;學生有學習的內容,包括參訪、資料蒐集、筆記及作業報告等。過程中富含機會教育、生活教育及多元的的潛在課程等,絕非玩玩了事。
二、趣味原則。校外教學當然有調劑身心、潤滑刻板的課室生活的作用。讓師生到現場做田野體驗,可以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,對於某些拙於紙筆學業的學生,校外生動活潑的情境很可能表現卓越。而校外教學往往留給師生長久的美好回憶,所以必須提供師生深刻雋永的情境、興味盎然的感覺。
三、安全原則。大家常掛口安全第一,但執行常常疏忽。校外教學不像學校固定環境易於掌控,因為有其不確定性,安全更應注意,涵蓋交通、場地及常規安全等。交通方面包括遊覽車車況,司機、道路狀況,例如教育部(2004)頒布「各級學校辦理校外教學活動租(使)用交通工具應行注意事項」第六條指出,出發前隨車領隊(可請行政人員、教師或家長協助)應依契約檢查行車執照、駕駛執照及安全設備等,檢查合格後始可出發。場地方面如遊具設施、場所維安及緊急應變措施。常規方面是學生的團隊訓練、規矩遵守、活動時間範圍的節制等。
四、經濟原則。具有教學意義的活動多不太花錢,反倒是純遊樂的場所耗費較大。像博物館、植物園或參訪工廠等,哪需要搭遠車花大錢?通常就近利用社區資源,就能達成理想的教學效果。現在台灣景氣不佳,而教育支出倍增,父母的負擔沉重,老師選擇校外教學,應該以經濟實惠為考量。
五、適性原則。嚴格說來,校外教學應該配合課程目標,若能與教學單元搭配最好。學校的課本知識輔以校外的實地見聞,有拓展學習視野之功。所以校外教學隨年級不同而目標各異,由簡而繁,例如低年級可以到公園、動物園,高年級則可到美術館、天文台;低年級規劃短時間來回,高年級安排比較長途的旅程。
○辦理校外教學的注意要點
辦理校外教學,具體的事務性層面還要顧及下列要點:
一、優先考量免費資源,以免費為主、付費為輔來規劃校外教學行程及內容。透過校長情商、學校函文等方式,爭取免費或折扣,並請求安排結構化的導覽教學。
二、周延考量節令氣候、公共安全、交通狀況、環境衛生、學生體能、館場規模及教學資源等因素,妥適規劃。三、學校行政處事應主動支援配合相關事宜,並指派主任、組長協助出發檢查、會簽及領隊等工作,學年老師也應多與學校聯繫,抵達、返校或有狀況應即時回報,以利學校掌握因應。四、應事先告知家長活動內容,並取得家長同意,以鼓勵全部參加為原則。若條件許可,也可讓家長參與、協助,不能參加的學生學校應妥適安排,不得拒絕家長送學生到校。
從細節面來看,校外教學的行前、當天及結束,都有若干具體工作:
一、行前準備:1.發函教學機構爭取參觀機會及提供導覽或門票減免。2.校外教學採購發包事宜。3.隨行行政、科任老師的人數及課務事宜。4.規劃雨天替代備案。5.進行路勘並規劃行程與路線。6.學習手冊或學習單的設計印製。
二、 教學當日:1.行前叮嚀與教育。2.依據部頒「校外教學交通工具出發前檢查及逃生演練記錄表」逐項檢核。3.確實掌握學生身心狀況與人數。3.隨隊老師、家長、學校保持聯繫順暢。3.維持學童校外活動之常規禮儀。4.偶發狀況的處理通報。
三、 結束返校:1.掌握人數,巡視車上物品與清潔狀況。2.交通路隊及家長接送監護。3.學習資料的整理寫作。
○學校應正確引導,及早溝通
總而言之,校外教學的目的,在鼓勵教師整合歷史文化、文文藝術、產業鄉土、自然生態等資源,轉化為教育現場教材,以擴充學生知識領域,補課本之不足。
為避免校外教學流於玩樂性質之活動,台北縣政府(2004)對於實施內容明確規範,以下列活動為限:(一)結合本縣藝術與人文教育之「學習路線」,納入學校校外教學探索課程。(二)推動學校與社教場館策略聯盟,鼓勵學生認識及運用場館資源。(三)配合「社區有教室」方案課程,進行社區踏查活動。(四)參加「校際文化交流活動」,分享與觀摩學習他校特色。
對於台北縣政府的規範,有多少學校遵守令人存疑。筆者經驗,在校外教學內容上與老師溝通,仍必須花費若干心力,因為到「小月三六九」等電動遊樂場校外教學,似乎因循承襲已久,以致大家忽略校外教學的旨趣,至於是否有少數人有這些場所只要交給旅行社,老師不必費心的「方便」考量,就不得而知。
校外教學一般由學年老師承辦,學校負責方案的核定及相關行政支援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總務處的發包採購。筆者觀察,許多旅行社或電動遊樂場的業務員多直接找學年老師遊說,學校發包必須先有校外教學的參考企劃,資料通常由老師提供,來源不外是旅行社。電動遊樂場門票不貲,學校必須公開發包,所以只要校長不核准執行,校外教學也辦不了,但未做溝通就不批准有專擅之虞,有礙學校氣氛。對於校外教學的方針,學校應該本著教育原則,確實引導、及早研擬,若學年老師已發展了腹案,才來變更主導,可能增加溝通的困擾。#
參考文獻:
教育部(2004)。各級學校辦理校外教學活動租(使)用交通工具應行注意事項。教育部93年
5月24日台軍字第0930065836號函修訂。
臺北縣政府(2004)。臺北縣各級學校辦理班級暨班群校外教學實施要點。九十
三年六月三日北府教特字第0930370454號函。
侯文詠(2002)。我的天才夢。台北:皇冠文化。
教育的「全民大煉鋼」!----從課程、教法與教科書發展檢討十年教改
壹、前言
教改決策雖有基層座談徵詢等形式,基本上還是教改人士的主張與浪漫。過去的教育模式,培育人才造就台灣經濟奇蹟,反而被革命式的濫改。有人形容這十年教改可比「十年文革」,改革的粗糙魯莽程度可比「全民大煉鋼」。對過去全盤否定,對改變貿然執行,是當今教育改革最深的罪愆。
「錯誤的決策決不能認真執行」
這些年的變亂,學生、老師、家長普遍感覺茫然、痛苦與失望,開始懷念過去穩定有效的教育模式。教改使國民弱化、社會成本付諸東流,從教育經濟學看,也腐蝕了國本。「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」,經濟學者高希鈞氏又說「錯誤的決策決不能認真執行」,在教改草率的今天,也引發基層教育者的另種省思。
一變再變、連年征伐
且看,從民國八十二年花費多少心血才研訂的新課程標準公佈,以至八十五年的新課程實施;從八十三年四一○教改運動起,以至八十六年底教改諮詢委員會的運作報告;新課程剛進行兩年(才到二年級),八十七年九月依據教改諮議報告讓「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」趕著出爐,八十九年三月緊急公佈「九年一貫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」,該年九月開學試辦一年級起用「九年一貫」教科書;八十九學年「九年一貫」既已草草試辦,同年九月才公佈全程的「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」(教育部,民89),九十學年「九年一貫」一年級先實施,九十一學年一、二、四、七年級實施,九十二學年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七、八年級實施,到九十三學年才能全面實施;教育部在九十二年四月三十日又公布自九十四學年起要全面實施之「九年一貫課數學領域課程修訂綱要」草案,並要在九十二年底定案,以取代「暫行綱要」。
這些只是課程的變,就夠令人暈投轉向,而各「變」間之能力指標的銜接落差甚大,尤其數學一科的情形就比想像中嚴重,束手無策之餘只能把責任推給老師去銜接補救。據台中師院徐麗照教授分析比較,現行「暫行綱要」數學難度比美國同年差兩年級,九十四學年起「正式綱要」之難度可能又比美國快一年級,中間落差三個年級程度,不知如何善了。
一連串教育革命式的大變,從課程、教法、教科書、訂立法規等等,急急亂亂,十年來台灣教育可說連年征伐,簡直到兵疲馬困的地步。
「一場兒戲一場夢」!教改惡夢!
本文從課程、教法、教科書來檢討,並從實務觀點探討可行之道。
貳、「領域」取代學科只是文字遊戲
課程方面,八十七年「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」謂學習領域之實施應以統整、協同教學為原則,不但把課程粗分領域來取代國小的11學科、國中的21學科,加上新的美語、鄉土語言、鄉土教材等,真正科目其實比以前多,但卻只以七大領域來取代分科,目的是學習要統整、教學要協同,但事實上是做不到的。
統整理念美好,實際做不到
以語文領域來說,國語文、英語文及鄉土語言三種教學,三種內容、師資性質迥異,怎可能協同得起來?理、化、生物、地科雖然統入自然與科技領域,但這四種課的教法、場地及教具都不同,硬是雞兔同龍,荒謬至極;至於把體育、教健康教育和道德湊在一起,也是格格不入;音樂、美勞一起上,更是滑天下之大稽,難不成邊唱歌邊畫畫?想出七大領域點子的「專家」難道不知道?
課程領域取代學科的目的,是讓學生學得完整的知識,而不是零碎片段的學科內容。囿於上課技術難以克服,事實上辦不到。明知窒礙難行,學校也只能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」,教務人員都照七大領域把課排出來了,課表的字變小些,體育不光叫「體育」,叫「道德與健康—體育」,真佩服規劃領域的專家的創意,體育與德育竟然同一科目了。以名詞遊戲服膺教改政策,豈是基層學校所願?
「綜合活動」「彈性課程」鬆散課比例太多
為了強調自由彈性,於是有空白課程。空白課程是沒有課程標準依據的教學活動內容,全憑教師專業的判斷以發展適當的教材,因此沒有教科書,也不實施評量,只要最終能達成教育目標即可(吳清山、林天祐,民90)。學校的所謂20﹪的本位課程,其中包括七大課程領域中有「綜合活動」,每週三節綜合活動及四節彈性課程,一週有七節課發展學校本位,實際上各校多半離離落落,真正發展像樣的很少(筆者似乎未見)。
目前的現況是:三節「綜合活動」書商提供了課本給老師使用,課程鬆散,上課毫無壓力,學生缺乏有效評量;「彈性課程」學校往往安排全校或年段式的主題活動,例如配合節慶設計活動、慶生會,或是以六大議題(資訊教育、環境教育、兩性教育、人權教育、生涯發展教育及家政教育)安排講座、演練等,這種活動狹義來說來不算教學。因為是跨年級合上,所以沒有年級的層次分級,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類似,例如環保教育不外了解垃圾分類,到了冬至就體會搓湯圓。像六大議題這些內容,過去的課程其實也都有,採取融入各科或專案教育或機會教育,因為這些是情意態度,並非知識性層次,融入學科中定位在副學習或附學習。彈性課程中把六大議題獨立作教學活動,把常識當知識教,而且隨興設計,沒有結構層次與連貫,稱不上有價值之教學活動。
「垃圾課程」排擠掉基礎學科
而國小學生最重要的國語課程,「九年一貫」的語文領域為八節,其中包含英語兩節,鄉土語言一節,真正的國語從過去的十節頓縮為五節,學生的國語文能力怎不降低?基礎學科的數學也從六節驟減為三~四節,空白課程、本位發展,排擠掉基本學科的學習,實在得不償失。現在學生作文能力差,錯別字連篇,數學計算能力弱,時間驟減也是主因。重要的基礎學科被彈性課程、綜合活動等「垃圾課程」課程排擠掉了。
建請教育部及早承認錯誤,恢復各科,刪減非必要的「垃圾課程」,增加語文、數學等基礎學科比例,落實各科目之教學效果。
參、過於強調主題式協同教學,學習淺化
八十七年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」出來後,不少學校投入心血、時間和精力開發所謂跨學習領域或主題統整及協同教學型態,諸多教育性雜誌、刊物和研討會裡也被宣揚、吹捧(黃嘉雄,民92),各校發揮「想像力」拼湊主題單元,不相干的科目東拉西扯,把原來各科單元依「名目」(不是依「性質」)勉強湊在一起,各科老師形式上協同起來,把上課玩得像夏令營,甚至像慶生會。師生都忙得不亦樂乎,才發現問題嚴重:教材流於淺化,各科進度打亂,學生能力殘缺,學習缺乏系統,上課秩序大亂等。老師、學校投入大量精力物力,家長也積極參與,學習指標卻達不到。其實,這只能說是教改花樣,是典型教改「大煉鋼」!
教改思潮對過去偏重直接教學法、講述法不以為然,以為教學改用討論教學法才能培養有創造力的學生;事實上教學法雖然林林總總,講述法還是教學的主要方法,尤其某些科目不光靠討論就能有效學習。靠學生自我發現,在初層次的自然實驗、語文創作領域可以,許多領域不能太依賴,譬如社會學科要先學會基礎知識,才有能力來作研討批判或進一步有創造思考。
迴避基本能力空喊創造力的謬誤
創造力如何培養?具筆者教室觀察,長於發表討論的學生未必有高創造力,經常木訥內向的學生,往往更有非凡思惟。從來投入於發明創造的名研究者、偉大的科學家或藝文大師,幾個是靠嘴巴與人討論出來的?小組或班級情境中的討論,多只是水平思考範疇,垂直深度則不彰顯,討論的多屬常識層次;善於討論者可能是優良的表達者,未必是真正的學習者。先備知識闕如,討論何所依據?過於迷信討論,學習反而無法深化,邇來教育流於淺碟化,這也恐怕是其因。
為了「快樂鬆綁減壓」,許多學科能力概念只好「迴避」不教。舉個壞例子,我曾看過某審定版五年級數學課本,教學單元是「因數與倍數」,通篇大概就是「你知道42能被哪些數除盡嗎?說說看跟同學討論的結果」之類的內容,這樣進行幾頁後就是練習活動(題)了,這單元算結束。這種單元應教給學生「質數」「合數」「最大公因數」「最小公倍數」等概念,而且學生要會以「倒除法」來演算求出因數等,這些是單元應帶給的「能力」,但課本就是虛與逶蛇廢話連篇,捨不得教學生概念、公式,捨不得學生演算、捨不得讓學生具體認知。如果數學老師夠經驗夠專業,還好,清楚要給學生什麼,懂得補充強化;如果老師不察,也跟著瞎討論完事,然後這單元就教完了,學生的能力在哪裡?現在小孩演算習題的情景,明顯少見了,我們不敢預期這批孩子的能力真的帶得走。
快樂當道,會不會九九乘法反而不重要,這是本末倒置。筆者女兒四下的數學課本單元名稱有「快樂的小鎮風光」,多快樂迷人?但她的解題能力卻不足,筆者擔心她將來學力測驗或生涯能力是否依然快樂?數學對大多數學生來說,學「會」最重要,然後才是「創造力」,創造畢竟是少數數學天分者的事。還不會走就先要飛,結果連走也不行了。
教學是「工作--成效」的概念
「快樂鬆綁」沒人敢說不好,但學校的目標要先抓準,如果把學校只當是樂園,那○○國民小學必須改成○○兒童樂園;如果這樣不對,學校就不能只強調快樂。筆者非常贊同歐陽教(民78)指出教學是「工作--成效」的概念(Teaching as a task-achievement concept.),以反駁布魯納的所云「認知是歷程,而非結果」(Knowing is a process, not a product.),歐陽教舉例說:正常外科醫師絕不會說「手術是一種歷程,不是結果」(Operation is a process, not a product.),如果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外科手術哲學,沒有病人敢進開刀房給宰割。教育經濟學強調學校應有效學習,學習的目標必須達到,教育的投資才有意義,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」的教學是誤人子弟,教學肯定是要耕耘也要收穫。
建構式數學一窩「瘋」,學生變笨
前些年我們中小學生常在世界數學競試中名列前矛,傲然成就反被扭曲嘲諷,以「填鴨式」醜化之,否定數學教學,把長久累積的數學教法貿然拋卻。
某「專家」率先倡議建構數學,大家應聲唱諾,認為要讓學生保留創造力,學生要自己發明算法、自己歸納公式,於是乎從算手指、量米達尺式的「生活化」學習開始,不管孩子多大,一律回到具體操作期的七歲以前的思維(認知發展心理學者皮亞傑的理論)來解題。算法公式都可不學,人人重新經驗嚐試錯誤的數學歷程,大搞「障礙資源班」式的教法,於是乎數學內容變淺、變少了。
建構數學只是眾多教學模式中的一種,絕不是教學萬靈丹,說穿了只是一種數學的教學哲學罷了,卻因一時感覺時髦,而且和近年教改氣味頗能相投,大家一窩蜂附和,黜百尊一,儼然變成教育政策,縱然未經發展評鑑,不論官方研習或學院進修,無不鼓吹施行。實在說,過去三、四年來不管懂不懂,若拒絕建構數學,可被批為不適任老師,教育機關也明確推展「建構式」教學,教科書也多如此編輯,很多師生為建構而建構,結果是老師嘆聲不斷、家長抱怨連連、學生愈來愈笨,真是「哀鴻遍野」。
現在發現學生能力降低,建構教學法行不通了,不管教改人士、主管機關或學者專家,都開始撇清否認,彼時多少基層教育工作者力陳不可行,誰聽?
肆、台灣沒有多版教科書的條件
數十年來,台灣已展出完備的國民教育課程教材發展機制,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發課程教法,國立編譯館編印教材教科書,教育資料館發展教學資源,有所謂「板橋模式」、「舟山模式」與「南海模式」,培養一批專業課程、學科專家,這批人才專心致志、心無旁騖,省去民間成本。而完善的發展課程教材模式,每一次改變或修訂都經發展、試用、修正、評鑑等歷程,時間循序,做法嚴謹,教科書物美價廉、全國通用。
效顰美國多元化、因地制宜的多版教科書
然而,教改風潮否定統編教科書價值,認為有政治、性別等意識偏態。
而且,認為美國全國無統一教科書,所以我們也要模仿比照,以符因地制宜、多元發展云云,其實引喻失據。美國面積930多萬平方公里;從加拿大到墨西哥寬2575公里,自大西洋至太平洋長4500公里(還不包括阿拉斯加、夏威夷),美國大陸氣候分為北太平洋區、中太平洋及洛磯山區、西南區、中西區及東區等5個氣候區,人口2億8仟多萬人;人種包括印地安,英、歐、非、亞裔等族系,地理產物風情民俗各地迥異(外交部,民92)。而台灣呢?面積不過3萬6千平方公里,南北長約380公里、東西寬約140公里,人口2300萬人,人種除了極少數原住民,其餘幾乎都是漢人;以台灣的交通資訊發達狀況,台北市、台東縣文化差異不大,多版教科書的做法與美國因地制宜的必要性不同。
何況,我們開放教科書政策是各校選用,同一村里的兩校可能用不同的教科書,台北市敦化國小可能和台東蘭嶼國小用同版的教科書,哪有多元化或因地制宜?台灣才多少學生?國民教育階段搞五、六種(幾年前還近十種)教科書?
多版教科書徒增銜接困擾
目前五家以上出版商爭食,編書、印製、鉅大的業務行銷投資,各家搶占市場大餅,進入教科書戰國時代!教科書變成激烈競爭商品,書本內容反而其次。學校設教科書選用委員會,國小老師因為忙於課務,只能利用一個週三下午完成教科書評選,有些小型學校一個年級才一班,一名老師要評鑑五種以上教科書,根本沒時間了解各科內容、能力指標等細節。教科書為贏得老師青睞,要美要多要大,這些「表面效度」只是增加學生與家長負荷罷了。
發現這版不好明年要換,又有銜接問題,老師是否有精力把教科書間的差異做能力指標比較、進一步編製教材作銜接補救?學生轉學又要重買教科書,既浪費又有銜接問題。在班級情境下,教科書的銜接補救老師很難負荷。所以遇到選錯教科書或轉學,學生倒楣老師也困擾。
教育決策草率也擠壓教科書品質,像八十九學年急著全國試辦「九年一貫」,但八十九年三月教育部才匆匆公佈「第一學習階段課程暫行綱要」,出版商一面編教科書,一面等教育部公布課程綱要,等到課程綱要一出,趕緊送審,教育部趕緊「審查通過」,學校趕緊選用,以免新學年開天窗,兒戲的教科書發展模式!
民間版教科書未必去除意識型態之疑慮
至於教科書的意識型態,其實是「左批右、右批左」的問題。若教科書統編有意識型態之疑慮,開放由民間編就不會嗎?可能更嚴重。書商是營利事業,教科書要經過審定之鑰,在政治路線上絕對要配合,只要審定過程一差池,趕不上學期發行,便血本無歸。假設,政府發函出版商,「建議」把「公投」納入教材,誰敢不從?沒有意識型態媽?
教科書盲目編,老師盲目教,學生怎麼不變笨?教科書若可靠,老師就算能力普通,照著書本教會,總不至於離譜。讓教科書爛,要老師自編教材才以提昇專業,是天方夜譚,事實上目前老師沒這份精力。用國家之力編一套好教科書有何不好?基層教育界,真的很懷念過去嚴謹有序的國立編譯館教科書。
須知國民教育的宗旨,是要讓國民具備基本的生活知能,本來就是國家教育,先進國家亦然,國家編印教科書是理所當然。應恢復過去國立編譯館統編模式,把教科書健全起來;而老師的責任是提昇教學效果,不是發展教科書。
伍、結語
教改以來政策也有好的,例如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」新增的英語教學,林清江部長的終身學習理念,曾志朗部長的推展閱讀運動等,都是很具價值的教育政策。我們希望好的教育政策要堅持,錯誤的要勇於檢討改正,就算「走回頭路」總比走死路好。亡羊補牢,不可行就趕快修正。
總之,教育不像經濟瞬息萬變,政策必須跟著隨時應變;教育政策不是靠熱情與浪漫,必須應謀定而後動,教育決定國家是下一代的一生,應戒慎為之。
參考資料:
吳清山、林天祐(民90)。教育名詞解釋(空白課程)。教育研究月刊,86期,頁112。
歐陽教(民78)。教學的觀念分析。黃光雄主編:教學原理,頁1-28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教育部(民91)。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。台北:教育部。
外交部(民92)。www.mofa.gov.tw/newmofa/index.htm, 2003/6/11。
黃嘉雄(民92)。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篇修訂要點及其意涵。國民教育,43卷3期,頁71-79。
教改決策雖有基層座談徵詢等形式,基本上還是教改人士的主張與浪漫。過去的教育模式,培育人才造就台灣經濟奇蹟,反而被革命式的濫改。有人形容這十年教改可比「十年文革」,改革的粗糙魯莽程度可比「全民大煉鋼」。對過去全盤否定,對改變貿然執行,是當今教育改革最深的罪愆。
「錯誤的決策決不能認真執行」
這些年的變亂,學生、老師、家長普遍感覺茫然、痛苦與失望,開始懷念過去穩定有效的教育模式。教改使國民弱化、社會成本付諸東流,從教育經濟學看,也腐蝕了國本。「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」,經濟學者高希鈞氏又說「錯誤的決策決不能認真執行」,在教改草率的今天,也引發基層教育者的另種省思。
一變再變、連年征伐
且看,從民國八十二年花費多少心血才研訂的新課程標準公佈,以至八十五年的新課程實施;從八十三年四一○教改運動起,以至八十六年底教改諮詢委員會的運作報告;新課程剛進行兩年(才到二年級),八十七年九月依據教改諮議報告讓「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」趕著出爐,八十九年三月緊急公佈「九年一貫第一學習階段暫行綱要」,該年九月開學試辦一年級起用「九年一貫」教科書;八十九學年「九年一貫」既已草草試辦,同年九月才公佈全程的「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」(教育部,民89),九十學年「九年一貫」一年級先實施,九十一學年一、二、四、七年級實施,九十二學年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七、八年級實施,到九十三學年才能全面實施;教育部在九十二年四月三十日又公布自九十四學年起要全面實施之「九年一貫課數學領域課程修訂綱要」草案,並要在九十二年底定案,以取代「暫行綱要」。
這些只是課程的變,就夠令人暈投轉向,而各「變」間之能力指標的銜接落差甚大,尤其數學一科的情形就比想像中嚴重,束手無策之餘只能把責任推給老師去銜接補救。據台中師院徐麗照教授分析比較,現行「暫行綱要」數學難度比美國同年差兩年級,九十四學年起「正式綱要」之難度可能又比美國快一年級,中間落差三個年級程度,不知如何善了。
一連串教育革命式的大變,從課程、教法、教科書、訂立法規等等,急急亂亂,十年來台灣教育可說連年征伐,簡直到兵疲馬困的地步。
「一場兒戲一場夢」!教改惡夢!
本文從課程、教法、教科書來檢討,並從實務觀點探討可行之道。
貳、「領域」取代學科只是文字遊戲
課程方面,八十七年「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」謂學習領域之實施應以統整、協同教學為原則,不但把課程粗分領域來取代國小的11學科、國中的21學科,加上新的美語、鄉土語言、鄉土教材等,真正科目其實比以前多,但卻只以七大領域來取代分科,目的是學習要統整、教學要協同,但事實上是做不到的。
統整理念美好,實際做不到
以語文領域來說,國語文、英語文及鄉土語言三種教學,三種內容、師資性質迥異,怎可能協同得起來?理、化、生物、地科雖然統入自然與科技領域,但這四種課的教法、場地及教具都不同,硬是雞兔同龍,荒謬至極;至於把體育、教健康教育和道德湊在一起,也是格格不入;音樂、美勞一起上,更是滑天下之大稽,難不成邊唱歌邊畫畫?想出七大領域點子的「專家」難道不知道?
課程領域取代學科的目的,是讓學生學得完整的知識,而不是零碎片段的學科內容。囿於上課技術難以克服,事實上辦不到。明知窒礙難行,學校也只能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」,教務人員都照七大領域把課排出來了,課表的字變小些,體育不光叫「體育」,叫「道德與健康—體育」,真佩服規劃領域的專家的創意,體育與德育竟然同一科目了。以名詞遊戲服膺教改政策,豈是基層學校所願?
「綜合活動」「彈性課程」鬆散課比例太多
為了強調自由彈性,於是有空白課程。空白課程是沒有課程標準依據的教學活動內容,全憑教師專業的判斷以發展適當的教材,因此沒有教科書,也不實施評量,只要最終能達成教育目標即可(吳清山、林天祐,民90)。學校的所謂20﹪的本位課程,其中包括七大課程領域中有「綜合活動」,每週三節綜合活動及四節彈性課程,一週有七節課發展學校本位,實際上各校多半離離落落,真正發展像樣的很少(筆者似乎未見)。
目前的現況是:三節「綜合活動」書商提供了課本給老師使用,課程鬆散,上課毫無壓力,學生缺乏有效評量;「彈性課程」學校往往安排全校或年段式的主題活動,例如配合節慶設計活動、慶生會,或是以六大議題(資訊教育、環境教育、兩性教育、人權教育、生涯發展教育及家政教育)安排講座、演練等,這種活動狹義來說來不算教學。因為是跨年級合上,所以沒有年級的層次分級,學生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類似,例如環保教育不外了解垃圾分類,到了冬至就體會搓湯圓。像六大議題這些內容,過去的課程其實也都有,採取融入各科或專案教育或機會教育,因為這些是情意態度,並非知識性層次,融入學科中定位在副學習或附學習。彈性課程中把六大議題獨立作教學活動,把常識當知識教,而且隨興設計,沒有結構層次與連貫,稱不上有價值之教學活動。
「垃圾課程」排擠掉基礎學科
而國小學生最重要的國語課程,「九年一貫」的語文領域為八節,其中包含英語兩節,鄉土語言一節,真正的國語從過去的十節頓縮為五節,學生的國語文能力怎不降低?基礎學科的數學也從六節驟減為三~四節,空白課程、本位發展,排擠掉基本學科的學習,實在得不償失。現在學生作文能力差,錯別字連篇,數學計算能力弱,時間驟減也是主因。重要的基礎學科被彈性課程、綜合活動等「垃圾課程」課程排擠掉了。
建請教育部及早承認錯誤,恢復各科,刪減非必要的「垃圾課程」,增加語文、數學等基礎學科比例,落實各科目之教學效果。
參、過於強調主題式協同教學,學習淺化
八十七年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」出來後,不少學校投入心血、時間和精力開發所謂跨學習領域或主題統整及協同教學型態,諸多教育性雜誌、刊物和研討會裡也被宣揚、吹捧(黃嘉雄,民92),各校發揮「想像力」拼湊主題單元,不相干的科目東拉西扯,把原來各科單元依「名目」(不是依「性質」)勉強湊在一起,各科老師形式上協同起來,把上課玩得像夏令營,甚至像慶生會。師生都忙得不亦樂乎,才發現問題嚴重:教材流於淺化,各科進度打亂,學生能力殘缺,學習缺乏系統,上課秩序大亂等。老師、學校投入大量精力物力,家長也積極參與,學習指標卻達不到。其實,這只能說是教改花樣,是典型教改「大煉鋼」!
教改思潮對過去偏重直接教學法、講述法不以為然,以為教學改用討論教學法才能培養有創造力的學生;事實上教學法雖然林林總總,講述法還是教學的主要方法,尤其某些科目不光靠討論就能有效學習。靠學生自我發現,在初層次的自然實驗、語文創作領域可以,許多領域不能太依賴,譬如社會學科要先學會基礎知識,才有能力來作研討批判或進一步有創造思考。
迴避基本能力空喊創造力的謬誤
創造力如何培養?具筆者教室觀察,長於發表討論的學生未必有高創造力,經常木訥內向的學生,往往更有非凡思惟。從來投入於發明創造的名研究者、偉大的科學家或藝文大師,幾個是靠嘴巴與人討論出來的?小組或班級情境中的討論,多只是水平思考範疇,垂直深度則不彰顯,討論的多屬常識層次;善於討論者可能是優良的表達者,未必是真正的學習者。先備知識闕如,討論何所依據?過於迷信討論,學習反而無法深化,邇來教育流於淺碟化,這也恐怕是其因。
為了「快樂鬆綁減壓」,許多學科能力概念只好「迴避」不教。舉個壞例子,我曾看過某審定版五年級數學課本,教學單元是「因數與倍數」,通篇大概就是「你知道42能被哪些數除盡嗎?說說看跟同學討論的結果」之類的內容,這樣進行幾頁後就是練習活動(題)了,這單元算結束。這種單元應教給學生「質數」「合數」「最大公因數」「最小公倍數」等概念,而且學生要會以「倒除法」來演算求出因數等,這些是單元應帶給的「能力」,但課本就是虛與逶蛇廢話連篇,捨不得教學生概念、公式,捨不得學生演算、捨不得讓學生具體認知。如果數學老師夠經驗夠專業,還好,清楚要給學生什麼,懂得補充強化;如果老師不察,也跟著瞎討論完事,然後這單元就教完了,學生的能力在哪裡?現在小孩演算習題的情景,明顯少見了,我們不敢預期這批孩子的能力真的帶得走。
快樂當道,會不會九九乘法反而不重要,這是本末倒置。筆者女兒四下的數學課本單元名稱有「快樂的小鎮風光」,多快樂迷人?但她的解題能力卻不足,筆者擔心她將來學力測驗或生涯能力是否依然快樂?數學對大多數學生來說,學「會」最重要,然後才是「創造力」,創造畢竟是少數數學天分者的事。還不會走就先要飛,結果連走也不行了。
教學是「工作--成效」的概念
「快樂鬆綁」沒人敢說不好,但學校的目標要先抓準,如果把學校只當是樂園,那○○國民小學必須改成○○兒童樂園;如果這樣不對,學校就不能只強調快樂。筆者非常贊同歐陽教(民78)指出教學是「工作--成效」的概念(Teaching as a task-achievement concept.),以反駁布魯納的所云「認知是歷程,而非結果」(Knowing is a process, not a product.),歐陽教舉例說:正常外科醫師絕不會說「手術是一種歷程,不是結果」(Operation is a process, not a product.),如果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外科手術哲學,沒有病人敢進開刀房給宰割。教育經濟學強調學校應有效學習,學習的目標必須達到,教育的投資才有意義,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」的教學是誤人子弟,教學肯定是要耕耘也要收穫。
建構式數學一窩「瘋」,學生變笨
前些年我們中小學生常在世界數學競試中名列前矛,傲然成就反被扭曲嘲諷,以「填鴨式」醜化之,否定數學教學,把長久累積的數學教法貿然拋卻。
某「專家」率先倡議建構數學,大家應聲唱諾,認為要讓學生保留創造力,學生要自己發明算法、自己歸納公式,於是乎從算手指、量米達尺式的「生活化」學習開始,不管孩子多大,一律回到具體操作期的七歲以前的思維(認知發展心理學者皮亞傑的理論)來解題。算法公式都可不學,人人重新經驗嚐試錯誤的數學歷程,大搞「障礙資源班」式的教法,於是乎數學內容變淺、變少了。
建構數學只是眾多教學模式中的一種,絕不是教學萬靈丹,說穿了只是一種數學的教學哲學罷了,卻因一時感覺時髦,而且和近年教改氣味頗能相投,大家一窩蜂附和,黜百尊一,儼然變成教育政策,縱然未經發展評鑑,不論官方研習或學院進修,無不鼓吹施行。實在說,過去三、四年來不管懂不懂,若拒絕建構數學,可被批為不適任老師,教育機關也明確推展「建構式」教學,教科書也多如此編輯,很多師生為建構而建構,結果是老師嘆聲不斷、家長抱怨連連、學生愈來愈笨,真是「哀鴻遍野」。
現在發現學生能力降低,建構教學法行不通了,不管教改人士、主管機關或學者專家,都開始撇清否認,彼時多少基層教育工作者力陳不可行,誰聽?
肆、台灣沒有多版教科書的條件
數十年來,台灣已展出完備的國民教育課程教材發展機制,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研發課程教法,國立編譯館編印教材教科書,教育資料館發展教學資源,有所謂「板橋模式」、「舟山模式」與「南海模式」,培養一批專業課程、學科專家,這批人才專心致志、心無旁騖,省去民間成本。而完善的發展課程教材模式,每一次改變或修訂都經發展、試用、修正、評鑑等歷程,時間循序,做法嚴謹,教科書物美價廉、全國通用。
效顰美國多元化、因地制宜的多版教科書
然而,教改風潮否定統編教科書價值,認為有政治、性別等意識偏態。
而且,認為美國全國無統一教科書,所以我們也要模仿比照,以符因地制宜、多元發展云云,其實引喻失據。美國面積930多萬平方公里;從加拿大到墨西哥寬2575公里,自大西洋至太平洋長4500公里(還不包括阿拉斯加、夏威夷),美國大陸氣候分為北太平洋區、中太平洋及洛磯山區、西南區、中西區及東區等5個氣候區,人口2億8仟多萬人;人種包括印地安,英、歐、非、亞裔等族系,地理產物風情民俗各地迥異(外交部,民92)。而台灣呢?面積不過3萬6千平方公里,南北長約380公里、東西寬約140公里,人口2300萬人,人種除了極少數原住民,其餘幾乎都是漢人;以台灣的交通資訊發達狀況,台北市、台東縣文化差異不大,多版教科書的做法與美國因地制宜的必要性不同。
何況,我們開放教科書政策是各校選用,同一村里的兩校可能用不同的教科書,台北市敦化國小可能和台東蘭嶼國小用同版的教科書,哪有多元化或因地制宜?台灣才多少學生?國民教育階段搞五、六種(幾年前還近十種)教科書?
多版教科書徒增銜接困擾
目前五家以上出版商爭食,編書、印製、鉅大的業務行銷投資,各家搶占市場大餅,進入教科書戰國時代!教科書變成激烈競爭商品,書本內容反而其次。學校設教科書選用委員會,國小老師因為忙於課務,只能利用一個週三下午完成教科書評選,有些小型學校一個年級才一班,一名老師要評鑑五種以上教科書,根本沒時間了解各科內容、能力指標等細節。教科書為贏得老師青睞,要美要多要大,這些「表面效度」只是增加學生與家長負荷罷了。
發現這版不好明年要換,又有銜接問題,老師是否有精力把教科書間的差異做能力指標比較、進一步編製教材作銜接補救?學生轉學又要重買教科書,既浪費又有銜接問題。在班級情境下,教科書的銜接補救老師很難負荷。所以遇到選錯教科書或轉學,學生倒楣老師也困擾。
教育決策草率也擠壓教科書品質,像八十九學年急著全國試辦「九年一貫」,但八十九年三月教育部才匆匆公佈「第一學習階段課程暫行綱要」,出版商一面編教科書,一面等教育部公布課程綱要,等到課程綱要一出,趕緊送審,教育部趕緊「審查通過」,學校趕緊選用,以免新學年開天窗,兒戲的教科書發展模式!
民間版教科書未必去除意識型態之疑慮
至於教科書的意識型態,其實是「左批右、右批左」的問題。若教科書統編有意識型態之疑慮,開放由民間編就不會嗎?可能更嚴重。書商是營利事業,教科書要經過審定之鑰,在政治路線上絕對要配合,只要審定過程一差池,趕不上學期發行,便血本無歸。假設,政府發函出版商,「建議」把「公投」納入教材,誰敢不從?沒有意識型態媽?
教科書盲目編,老師盲目教,學生怎麼不變笨?教科書若可靠,老師就算能力普通,照著書本教會,總不至於離譜。讓教科書爛,要老師自編教材才以提昇專業,是天方夜譚,事實上目前老師沒這份精力。用國家之力編一套好教科書有何不好?基層教育界,真的很懷念過去嚴謹有序的國立編譯館教科書。
須知國民教育的宗旨,是要讓國民具備基本的生活知能,本來就是國家教育,先進國家亦然,國家編印教科書是理所當然。應恢復過去國立編譯館統編模式,把教科書健全起來;而老師的責任是提昇教學效果,不是發展教科書。
伍、結語
教改以來政策也有好的,例如「九年一貫課程綱要」新增的英語教學,林清江部長的終身學習理念,曾志朗部長的推展閱讀運動等,都是很具價值的教育政策。我們希望好的教育政策要堅持,錯誤的要勇於檢討改正,就算「走回頭路」總比走死路好。亡羊補牢,不可行就趕快修正。
總之,教育不像經濟瞬息萬變,政策必須跟著隨時應變;教育政策不是靠熱情與浪漫,必須應謀定而後動,教育決定國家是下一代的一生,應戒慎為之。
參考資料:
吳清山、林天祐(民90)。教育名詞解釋(空白課程)。教育研究月刊,86期,頁112。
歐陽教(民78)。教學的觀念分析。黃光雄主編:教學原理,頁1-28。台北:師大書苑。
教育部(民91)。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。台北:教育部。
外交部(民92)。www.mofa.gov.tw/newmofa/index.htm, 2003/6/11。
黃嘉雄(民92)。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篇修訂要點及其意涵。國民教育,43卷3期,頁71-79。
從克拉克的「55妙招」,談班規與班級經營
壹、開天窗的生活教育
三十年前一個國小級任幾乎從早包到晚,從週一包到週六,沒有各處室,少有科任,老師能夠掌握學生常規;後來有教務、訓導處,又有輔導室,班級老師編制也從1.1擴增到1.5,而其結果因為分工細,學生的生活教育輔導反而變成少數人的事而弱化了。
◎教訓輔是每一位老師的責任
有次教師甄選口試,曾經提問受試者:教訓輔三合一指的是什麼?答者謂教務、訓導、輔導各處積極聯繫、綿密配合、相互支援、資源共享來輔導學生云云,這些話雖然沒有錯,但不算說到重點,應該說「教訓輔三者合而為一,都是每位老師必須做的事」。亦即每位老師不管教什麼科目、兼任什麼行政工作,都必須負起學生生活教育及行為輔導的責任。
本來教師指導學生品德理所當然,後來大學教授開始只教書不教人,這種歪風漸漸往下延伸,中小學老師也逐漸如此,尤其國中小教師編制擴大之後,科任老師變多,剩下级任老師指導生活教育,而级任老師也因為授課時數減少,與學生相處時間壓縮,能夠做生活教育的機會不足,於是學生的品德教育、生活教育漸漸開天窗了!
八月底老師紛紛回到學校教室佈置,準備迎接學生開學,我給同仁電子信,希望教室佈置能留下「班級公約」的園地。這個老想法源自一本書。
貳、優秀是教出來的
去年教師節,美國與華人社會的暢銷書<優秀是教出來的>(The Essential 55 - An Award-Winning Educator’s Rules For Discovering the Successful Student in Every Child:一位讓每個孩子發現成功的獲獎老師之55則妙招)中文版上市,作者是美國小學老師隆.克拉克(Ron Clark),他教書第一年,就有家長受不了他對孩子的嚴格管教,打電話教警察來捉他。但是,這位老師二十八歲就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獎,他把北卡州鄉下沒人要教的小孩帶成全國知名的班級,並且全班受邀到白宮作客,與柯林頓總統伉儷一起唱平安曲。
我讀了,與作者有直指我心、知己天涯的感受,原來自己的想法作法在地球彼岸也通,而且還普遍共鳴。
◎老祖母那套規矩就是生活教育了
克拉克是怎麼教的呢?其實很簡單,很老掉牙,就是老祖母那一套做人的規矩。他把教學經驗寫出來,許多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都覺得相見恨晚。其實這些東西很平常,只是我們太受學院假說所誤導,把舊的好東西丟掉,一些沒效果乏價值的觀點卻拿來濫用在孩子身上,搞得教育失能。
克拉克回歸過去祖宗的倫理觀念與管教方法,其實樸拙無奇,卻經營出高效能的班級,教出個個懂禮貌、守規矩、會唸書的學生(他讓學生都進了明星中學),讓人驚豔不已。
克拉克的55招都很平常,也很面熟,例如:「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、分寸」「打噴嚏、咳嗽都要說對不起」,「每天都要完成作業」,「老師在指定作業時不要叫苦」,「別的老師來代課也要守班規」「見到老師要說某老師好」「吃完飯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」「進行公共場所的校外教學要安靜」…..。這些是過去父母教孩子、老師教學生的基本,竟然也讓大家感動得「相見恨晚」。
我們多少老師、多久老師不提這些了?
◎用功守規矩還是我們對學生的期待
溽暑八月,我們幾個高中生,到教育部演肥皂劇,要求解除「髮禁」,教育部長接見並瀟灑應允「解禁」,似乎展現了教育的開明作風。其實,服裝儀容絕對是學校教育的正規內涵,服裝儀容當然包括顏面、頭髮的整理。社會上各機構對成員的服裝儀容是都有所規範或期待,只是剛性或柔性而已,何況受教育的學生。櫃檯出現一個理西點軍校頭的銀行員,誰敢去存錢?一個披頭散髮的醫生,誰敢給他開刀?這些都含有身分的社會期待,我們對學生的身分期待大抵上還是規規矩矩、用功學習。至於居奇搞怪,社會中也許無傷大雅,並非中小學校園教育環境所應鼓勵,是否值得動用部長的行政指令來予以保障,有探討餘地。
我們不鼓勵學生遵守校規、服從師長,卻鼓舞他們動輒申訴、抗議,這些孩子固然很自主很獨立,將來怎麼與團體融合?怎麼有基本的長幼倫常呢?何況若不如意就抗議,這種學生對外鑠標準皆抱持藐視,也容易塑造反社會人格。
參、班規、校規還是一定要的
古曰「無規矩何以成方圓」,學校是教育場所,除了授業,也要傳道、解惑。授業相當於設科學習,傳道相當於生活教育,解惑則差可比擬是心理輔導活動。這些都是正式教育的一環,也是學校教育所必須涵蓋。
學校是教育場所,學生必須接受學校、老師的約制,這與人權自主或多元開放無關。有人把社會自由人的標準類推到學校來,把學校的規範當成專制壓迫,其實引喻失義。就算學校的規範與社會有所差異,也代表機構文化的一部分,這不只是學校有,公司企業等機構體都有。認同機構、服從規約、培養歸屬感,是機構成員應有的素養,一些反對機構文化的異議成員,表現比較自我意識或反規約的行為,或是以發展次文化,如嬉皮、奇裝異服等來突顯自我,衝撞機構規範,這些雖然未必有問題行為,但對學習氣氛確有不利的影響。
◎學生守學規古今皆然
宛若呼應美國最佳老師克拉克的「55妙招」,我國古代學堂多訂有學規,相當於今日之校規、班規。像著名的朱子白鹿洞書院學規,講究修身處世及待人接物諸端,把生活教育明載在其中,也成為新制學校校規的濫觴,以<宋元學案>記載的朱熹弟子程端蒙及董銖講學學則為例,抄錄如下:
居處必恭,步立必正,視聽必端,言語必謹,容貌必莊,衣冠必整,飲食必節,出入必省,讀書必專,寫字必楷敬,几席必整齊,相乎必以齒。
學規言明學生哪些該做,哪些不該做,既為學生,就有遵守校規的義務,包括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育、樂都要管理,就如克拉克講的「孩子當然要管,生活小細節更要管」、「如果不管孩子,一開始孩子也許會喜歡你,久而久之就會變得不尊重你」,與傳統教育沒兩樣,有效管教孩子才會尊重老師。
班級層面的班規(cloassroom discipline),可由老師與班會來制定。但其性質與立法機構不同,立法機構是人民委託的國家主體,學生則是受教對象,班規應在老師管教輔導範圍之下來制定,而不是任由學生隨心所欲。通常做法是老師先擬出草約,再由班會討論,討論是宣達參與的意義大於議決。
◎制定班規有其原則
班規不得與校規抵觸,班規求精不求多,書面者五至六條即可,最多不超過十條為宜。此外,口頭明確宣示也是班規一環,班規可以展現老師生活教育與班級特色的要求。
至於班規制訂的原則,學者張清濱(1998)認為:
1、多用正面積極鼓勵的陳述,避免否定的消極的字眼。
2、要經過學生討論確認,讓其有參與感而願意遵從。
3、班規應有獎懲辦法,以強化執行效果。
4、違反班規的處罰,最好合乎行為邏輯後果。
5、班規由班級發展產生,而非由學校統一制定。
6、班規可以隨著實行情況討論修正,以保持彈性與合宜性。
班規不是教室佈置的裝飾而已,不可流於形式,班規是班級經營的有效手段,而班級經營是則是學習有效的手段。正面積極陳述,學生明確知道要做什麼、如何做得正確又好;消極或否定,學生只知道不做什麼,卻不知要做什麼,更談不上要做好。當然,仍有少數規範免不了以負面、否定字眼為之。參與是責任的分攤,透過班會討論學生感覺是自己訂的,更心甘情願遵守。班規透過增強原則來落實,賞罰分明嚴格建立制度,展現老師執行的決心;而處罰的內容最好與犯規行為有關連或因果,例如不禮貌可罰其練習問好請安的動作,不寫作業罰抄課文等。班規屬於班級層面,與導師的經營理念、班風或班級特色有關,不宜由學校越俎代庖,若由訓導處統一制定,與校規何異?倒是目前新手老師對班級經營較無概念,學校可以臚列若干班規範例供其參考選用。而班規並非憲法,不必過於剛性,可視情況調整,開學也許強調整潔、秩序方面,期中也許轉成整頓禮貌習慣、課業學習了。
班規能落實到實踐最重要,不必貪多。有效的常規要注意:1描述清楚,2正面措詞,3簡短扼要,4數目不多(鄭列庭、郭秀琴和謝佩玲,2003)。清楚則有明確性,正面則有積極性,簡短則有達成性,數少則有針對性,這些原則有助於完成班規的行為目標。
肆、班級經營十招
班規既爲達成有效的班級經營,從務實面談,筆者提出班級經營十招:
一、學貴慎始:新接班級、新學年或新學期伊始,是班級經營成敗的關鍵。書面班規或口頭規範必須開學就陳述清楚,最好開學第一天就明確要求,尤其上課規矩、班級秩序及整潔灑掃等事項。開學之初學生對老師性格還懵懂捉摸時,就要展現老師的決心與企圖,千萬別讓學生「看破手腳」。有經驗的老師會「狠話說在前頭」,設法讓學生精神武裝。迎接新學期的學習生活方式包括精神講話、優點表揚、基本教練等等,過去各種新生訓練的模式用意在此。
二、能收能放:深層智能學科通常必須專注與用功,不是一句輕鬆學習就能致之,良好班風的培養不易,但只要原則稍有棄守可能馬上「豬羊變色」;要讓學生鬆弛很容易,但要讓其用功則靠專業的獎懲措施。在沒把握收之前,先別急著放。
三、由儉入奢:先緊後鬆可以,先鬆再想要嚴則辦不到。新手老師急於和學生博感情,一開始就營造快樂鬆散的班級氣氛,等到發現常規敗壞、學習無效、班级樣樣落後,才要來整頓,不但事倍功半,也讓學生覺得老師善變不可捉摸,破壞師生感情。常規建立不易,需要時間養成習慣,習慣穩定之後才適度放鬆,才不致行為還原(behavior reversal)。
四、鉅細靡遺:學生就是孩子,每樣事情都需要大人觀照指導,老師要不厭其詳、不厭其煩。指導了不見得學到,不指導則絕對學不到,尤其是生活常規的培養。例如,克拉克的「55招」中有「開門時如果後面還有人,請幫他扶住門」,多麼瑣細啊?但不這樣叮嚀,學生豈能天生會做?筆者嘗見學生晨間打掃,掃半天樓梯還是塵土滿佈,原來學生不懂以掃帚側鋒刮掃梯角,若不勞駕老師指導,學生再認真還是掃不乾淨,這就是巨細靡遺的必要。
五、走動管理:管理大師帕斯卡爾(R. Pascale)爲企業提出走動管理(Management By Walking About),在教育行政上也可套用。老師透過「聆聽、聯繫、溝通、灌輸、輔導」等具體行為,使工作落實有效。班级老師更要實地去看,一方面指導學生,一方面鼓舞學生,也可發現問題及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。例如,資源分類、清掃區域、花木澆水等,老師一定要親自巡視,學生才會做好。
六、一視同人:學生很在乎老師對自己的評價,老師的眼神表情、口角溜言都敏銳的傳遞給學生訊息。尤其學生都盼望老師喜歡自己,相對也在乎老師喜歡誰,所以,老師對待每一學生一定要公平謹慎,讚美要根據具體事實,對於學生長相、社經地位等與表現無關的特質,必須避免談論,以免引發學生嫉妒或反感,高年級尤應注意。別說老師的偏袒私心不可有,有時一個不慎的稱許,原是無心好意,卻可能換來學生「偏心」的解讀,班級氣氛馬上翻黑,老師千萬慎哉!
七、強化幹部:班級幹部的推選,老師應該輔導產生,不必完全開放選舉。幹部是老師的好幫手,應兼顧功能取向與輔導取向,前者是熱誠、能力、適才適所等;後者是著眼於訓練、嚐試、給予服務參與的歷練,讓學生有群育方面的學習。幹部組織健全,老師等於擁有堅實的班級經營團隊。
八、動靜有節:上課專心學習,下課盡情玩耍,該嚴肅時能閉嘴,該活動時放得開,這才是有教養。最怕上課唧哩哇啦嘈嚷不休,人家問話卻半句也答不出來。學校有些時間必須莊嚴或肅靜,像禮堂集會、看電影、升旗、畢業典禮等,就要遵守紀律,聽口令作動作。1993年日本阪神地震發生在上課的上午,傷亡五千人而倖無學生罹難,歸因於學生常規訓練有素;反觀若九二一地震發生在白天,以我們目前日趨鬆散的生活教育,恐怕後果嚴重。教會活動不容易,教會安靜更是老師的本事。
九、開明專制:開明是肆應潮流、顧及學生需求,專制則是老師對是非的堅持、對人類經驗價值的執著,也就是擇善固執。在一定範圍內容許學生決定,但老師指令應該完成的作業、清潔工作或實踐秩序的規定,就必須要求學生遵守,學生可以理性提出困難,但不是討價還價。遵守規定也是法治素養的訓練,有老師誤以為凡事讓學生決定叫做民主,其實是「放任」,放任的班級氣氛欠佳,學習效果也最差(陳密桃,1981)。老師以「價值澄清法」讓學生去討論釐清,是否「釐清」不得而知,倒是老師的教育目標先拋到九霄雲外了。
十、追求特色:「班班有特色」、「個個有專長」是筆者與敝校老師共勉的願景。過去台中縣推展過「一人一樂器運動」,筆者在竹縣服務時校長推展班級節奏樂隊,這都是培養興趣、開發潛能、拓展生活領域的學習好點子。專長特色可以在班級層面推動,從閱讀寫作、器樂歌唱、運動球類、作物栽培、美術工藝等等切入皆可。不管個人專長或班级特色,老師有心推動、持之以恆,都會開花結果。有位二年級老師推展班級童詩,連家長也參與寫作回饋,還印行班級童詩輯,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成為書的作者,不就是一種成功嗎?
伍、積極使命感的老師
除了班規與班级經營技巧,老師更應強化自己積極的人格特質。老師應該扮演班级樂觀進取的火車頭,以旺盛的企圖心、昂揚的鬥志,激勵學生努力、鼓舞學生爭取榮譽,並給予學生正向期待。老師對學生的影響,直接得自老師的言行與做為,老師積極正向,並相信學生會做好,班級氣氛自然充滿希望,時時爆發進步的喜悅。學者證實老師的領導行為是預測班級氣氛的指標之一,Rosenthal & Jocobson在「教室中自我應驗的預言作用」研究中,強調教師期望具有「自我應驗的預言效果」,教師的期望與其行為、態度、價值、理想,流露於師生互動情境,影響班級經營氣氛的風格,也影響學生期望與成就。
◎老師是孩子心中之王
生活教育是學科教育的先備,生活教育不好,班級學習一定也無效。整潔、秩序、禮貌、勤勉等規範,以迄生活的點點滴滴,樣樣都要老師來指導。既為老師,該說要說、該管要管,老師可以改變孩子的命運,面對學生的生長發展,老師沒有消極觀望的權利。
老師是孩子心目中的王!孩子真的需要老師來教來管,回到美國最佳老師克拉克的話:「孩子當然要管,生活小細節更要管」、「孩子喜歡你說清楚、講明白」、「孩子喜歡有所適從,喜歡有個權威人物」。
克拉克充滿自信的使命感與班級經營的神效,給我們老師同仁帶來振奮。他說:「對我來說,教書就是製造驚喜,就是製造孩子難忘的經驗」、「我每年帶班伊始,自忖只有一年的時間,去改變班上每個孩子的一生。我下定決心,要給學生一個不同的人生,一個更好的人生」。
克拉克------一個美國速食文化下的20幾歲小夥子老師,他能,我們肯定更能!
參考資料:
張清濱(1998)。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。台北:台灣書店。
陳密桃(1981)。國小級任教師領導類型對班級氣氛及學生行為的影響。教育學刊,3,161~207。
鄭列庭、郭秀琴和謝佩玲(2003)。行為及紀律的管理技巧。彰化師大商教系。
隆.克拉克(2004)。優秀是教出來的。台北:爾雅文化。
三十年前一個國小級任幾乎從早包到晚,從週一包到週六,沒有各處室,少有科任,老師能夠掌握學生常規;後來有教務、訓導處,又有輔導室,班級老師編制也從1.1擴增到1.5,而其結果因為分工細,學生的生活教育輔導反而變成少數人的事而弱化了。
◎教訓輔是每一位老師的責任
有次教師甄選口試,曾經提問受試者:教訓輔三合一指的是什麼?答者謂教務、訓導、輔導各處積極聯繫、綿密配合、相互支援、資源共享來輔導學生云云,這些話雖然沒有錯,但不算說到重點,應該說「教訓輔三者合而為一,都是每位老師必須做的事」。亦即每位老師不管教什麼科目、兼任什麼行政工作,都必須負起學生生活教育及行為輔導的責任。
本來教師指導學生品德理所當然,後來大學教授開始只教書不教人,這種歪風漸漸往下延伸,中小學老師也逐漸如此,尤其國中小教師編制擴大之後,科任老師變多,剩下级任老師指導生活教育,而级任老師也因為授課時數減少,與學生相處時間壓縮,能夠做生活教育的機會不足,於是學生的品德教育、生活教育漸漸開天窗了!
八月底老師紛紛回到學校教室佈置,準備迎接學生開學,我給同仁電子信,希望教室佈置能留下「班級公約」的園地。這個老想法源自一本書。
貳、優秀是教出來的
去年教師節,美國與華人社會的暢銷書<優秀是教出來的>(The Essential 55 - An Award-Winning Educator’s Rules For Discovering the Successful Student in Every Child:一位讓每個孩子發現成功的獲獎老師之55則妙招)中文版上市,作者是美國小學老師隆.克拉克(Ron Clark),他教書第一年,就有家長受不了他對孩子的嚴格管教,打電話教警察來捉他。但是,這位老師二十八歲就榮獲全美最佳教師獎,他把北卡州鄉下沒人要教的小孩帶成全國知名的班級,並且全班受邀到白宮作客,與柯林頓總統伉儷一起唱平安曲。
我讀了,與作者有直指我心、知己天涯的感受,原來自己的想法作法在地球彼岸也通,而且還普遍共鳴。
◎老祖母那套規矩就是生活教育了
克拉克是怎麼教的呢?其實很簡單,很老掉牙,就是老祖母那一套做人的規矩。他把教學經驗寫出來,許多教育工作者與家長都覺得相見恨晚。其實這些東西很平常,只是我們太受學院假說所誤導,把舊的好東西丟掉,一些沒效果乏價值的觀點卻拿來濫用在孩子身上,搞得教育失能。
克拉克回歸過去祖宗的倫理觀念與管教方法,其實樸拙無奇,卻經營出高效能的班級,教出個個懂禮貌、守規矩、會唸書的學生(他讓學生都進了明星中學),讓人驚豔不已。
克拉克的55招都很平常,也很面熟,例如:「與大人應對要有禮貌、分寸」「打噴嚏、咳嗽都要說對不起」,「每天都要完成作業」,「老師在指定作業時不要叫苦」,「別的老師來代課也要守班規」「見到老師要說某老師好」「吃完飯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」「進行公共場所的校外教學要安靜」…..。這些是過去父母教孩子、老師教學生的基本,竟然也讓大家感動得「相見恨晚」。
我們多少老師、多久老師不提這些了?
◎用功守規矩還是我們對學生的期待
溽暑八月,我們幾個高中生,到教育部演肥皂劇,要求解除「髮禁」,教育部長接見並瀟灑應允「解禁」,似乎展現了教育的開明作風。其實,服裝儀容絕對是學校教育的正規內涵,服裝儀容當然包括顏面、頭髮的整理。社會上各機構對成員的服裝儀容是都有所規範或期待,只是剛性或柔性而已,何況受教育的學生。櫃檯出現一個理西點軍校頭的銀行員,誰敢去存錢?一個披頭散髮的醫生,誰敢給他開刀?這些都含有身分的社會期待,我們對學生的身分期待大抵上還是規規矩矩、用功學習。至於居奇搞怪,社會中也許無傷大雅,並非中小學校園教育環境所應鼓勵,是否值得動用部長的行政指令來予以保障,有探討餘地。
我們不鼓勵學生遵守校規、服從師長,卻鼓舞他們動輒申訴、抗議,這些孩子固然很自主很獨立,將來怎麼與團體融合?怎麼有基本的長幼倫常呢?何況若不如意就抗議,這種學生對外鑠標準皆抱持藐視,也容易塑造反社會人格。
參、班規、校規還是一定要的
古曰「無規矩何以成方圓」,學校是教育場所,除了授業,也要傳道、解惑。授業相當於設科學習,傳道相當於生活教育,解惑則差可比擬是心理輔導活動。這些都是正式教育的一環,也是學校教育所必須涵蓋。
學校是教育場所,學生必須接受學校、老師的約制,這與人權自主或多元開放無關。有人把社會自由人的標準類推到學校來,把學校的規範當成專制壓迫,其實引喻失義。就算學校的規範與社會有所差異,也代表機構文化的一部分,這不只是學校有,公司企業等機構體都有。認同機構、服從規約、培養歸屬感,是機構成員應有的素養,一些反對機構文化的異議成員,表現比較自我意識或反規約的行為,或是以發展次文化,如嬉皮、奇裝異服等來突顯自我,衝撞機構規範,這些雖然未必有問題行為,但對學習氣氛確有不利的影響。
◎學生守學規古今皆然
宛若呼應美國最佳老師克拉克的「55妙招」,我國古代學堂多訂有學規,相當於今日之校規、班規。像著名的朱子白鹿洞書院學規,講究修身處世及待人接物諸端,把生活教育明載在其中,也成為新制學校校規的濫觴,以<宋元學案>記載的朱熹弟子程端蒙及董銖講學學則為例,抄錄如下:
居處必恭,步立必正,視聽必端,言語必謹,容貌必莊,衣冠必整,飲食必節,出入必省,讀書必專,寫字必楷敬,几席必整齊,相乎必以齒。
學規言明學生哪些該做,哪些不該做,既為學生,就有遵守校規的義務,包括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育、樂都要管理,就如克拉克講的「孩子當然要管,生活小細節更要管」、「如果不管孩子,一開始孩子也許會喜歡你,久而久之就會變得不尊重你」,與傳統教育沒兩樣,有效管教孩子才會尊重老師。
班級層面的班規(cloassroom discipline),可由老師與班會來制定。但其性質與立法機構不同,立法機構是人民委託的國家主體,學生則是受教對象,班規應在老師管教輔導範圍之下來制定,而不是任由學生隨心所欲。通常做法是老師先擬出草約,再由班會討論,討論是宣達參與的意義大於議決。
◎制定班規有其原則
班規不得與校規抵觸,班規求精不求多,書面者五至六條即可,最多不超過十條為宜。此外,口頭明確宣示也是班規一環,班規可以展現老師生活教育與班級特色的要求。
至於班規制訂的原則,學者張清濱(1998)認為:
1、多用正面積極鼓勵的陳述,避免否定的消極的字眼。
2、要經過學生討論確認,讓其有參與感而願意遵從。
3、班規應有獎懲辦法,以強化執行效果。
4、違反班規的處罰,最好合乎行為邏輯後果。
5、班規由班級發展產生,而非由學校統一制定。
6、班規可以隨著實行情況討論修正,以保持彈性與合宜性。
班規不是教室佈置的裝飾而已,不可流於形式,班規是班級經營的有效手段,而班級經營是則是學習有效的手段。正面積極陳述,學生明確知道要做什麼、如何做得正確又好;消極或否定,學生只知道不做什麼,卻不知要做什麼,更談不上要做好。當然,仍有少數規範免不了以負面、否定字眼為之。參與是責任的分攤,透過班會討論學生感覺是自己訂的,更心甘情願遵守。班規透過增強原則來落實,賞罰分明嚴格建立制度,展現老師執行的決心;而處罰的內容最好與犯規行為有關連或因果,例如不禮貌可罰其練習問好請安的動作,不寫作業罰抄課文等。班規屬於班級層面,與導師的經營理念、班風或班級特色有關,不宜由學校越俎代庖,若由訓導處統一制定,與校規何異?倒是目前新手老師對班級經營較無概念,學校可以臚列若干班規範例供其參考選用。而班規並非憲法,不必過於剛性,可視情況調整,開學也許強調整潔、秩序方面,期中也許轉成整頓禮貌習慣、課業學習了。
班規能落實到實踐最重要,不必貪多。有效的常規要注意:1描述清楚,2正面措詞,3簡短扼要,4數目不多(鄭列庭、郭秀琴和謝佩玲,2003)。清楚則有明確性,正面則有積極性,簡短則有達成性,數少則有針對性,這些原則有助於完成班規的行為目標。
肆、班級經營十招
班規既爲達成有效的班級經營,從務實面談,筆者提出班級經營十招:
一、學貴慎始:新接班級、新學年或新學期伊始,是班級經營成敗的關鍵。書面班規或口頭規範必須開學就陳述清楚,最好開學第一天就明確要求,尤其上課規矩、班級秩序及整潔灑掃等事項。開學之初學生對老師性格還懵懂捉摸時,就要展現老師的決心與企圖,千萬別讓學生「看破手腳」。有經驗的老師會「狠話說在前頭」,設法讓學生精神武裝。迎接新學期的學習生活方式包括精神講話、優點表揚、基本教練等等,過去各種新生訓練的模式用意在此。
二、能收能放:深層智能學科通常必須專注與用功,不是一句輕鬆學習就能致之,良好班風的培養不易,但只要原則稍有棄守可能馬上「豬羊變色」;要讓學生鬆弛很容易,但要讓其用功則靠專業的獎懲措施。在沒把握收之前,先別急著放。
三、由儉入奢:先緊後鬆可以,先鬆再想要嚴則辦不到。新手老師急於和學生博感情,一開始就營造快樂鬆散的班級氣氛,等到發現常規敗壞、學習無效、班级樣樣落後,才要來整頓,不但事倍功半,也讓學生覺得老師善變不可捉摸,破壞師生感情。常規建立不易,需要時間養成習慣,習慣穩定之後才適度放鬆,才不致行為還原(behavior reversal)。
四、鉅細靡遺:學生就是孩子,每樣事情都需要大人觀照指導,老師要不厭其詳、不厭其煩。指導了不見得學到,不指導則絕對學不到,尤其是生活常規的培養。例如,克拉克的「55招」中有「開門時如果後面還有人,請幫他扶住門」,多麼瑣細啊?但不這樣叮嚀,學生豈能天生會做?筆者嘗見學生晨間打掃,掃半天樓梯還是塵土滿佈,原來學生不懂以掃帚側鋒刮掃梯角,若不勞駕老師指導,學生再認真還是掃不乾淨,這就是巨細靡遺的必要。
五、走動管理:管理大師帕斯卡爾(R. Pascale)爲企業提出走動管理(Management By Walking About),在教育行政上也可套用。老師透過「聆聽、聯繫、溝通、灌輸、輔導」等具體行為,使工作落實有效。班级老師更要實地去看,一方面指導學生,一方面鼓舞學生,也可發現問題及預防意外事件的發生。例如,資源分類、清掃區域、花木澆水等,老師一定要親自巡視,學生才會做好。
六、一視同人:學生很在乎老師對自己的評價,老師的眼神表情、口角溜言都敏銳的傳遞給學生訊息。尤其學生都盼望老師喜歡自己,相對也在乎老師喜歡誰,所以,老師對待每一學生一定要公平謹慎,讚美要根據具體事實,對於學生長相、社經地位等與表現無關的特質,必須避免談論,以免引發學生嫉妒或反感,高年級尤應注意。別說老師的偏袒私心不可有,有時一個不慎的稱許,原是無心好意,卻可能換來學生「偏心」的解讀,班級氣氛馬上翻黑,老師千萬慎哉!
七、強化幹部:班級幹部的推選,老師應該輔導產生,不必完全開放選舉。幹部是老師的好幫手,應兼顧功能取向與輔導取向,前者是熱誠、能力、適才適所等;後者是著眼於訓練、嚐試、給予服務參與的歷練,讓學生有群育方面的學習。幹部組織健全,老師等於擁有堅實的班級經營團隊。
八、動靜有節:上課專心學習,下課盡情玩耍,該嚴肅時能閉嘴,該活動時放得開,這才是有教養。最怕上課唧哩哇啦嘈嚷不休,人家問話卻半句也答不出來。學校有些時間必須莊嚴或肅靜,像禮堂集會、看電影、升旗、畢業典禮等,就要遵守紀律,聽口令作動作。1993年日本阪神地震發生在上課的上午,傷亡五千人而倖無學生罹難,歸因於學生常規訓練有素;反觀若九二一地震發生在白天,以我們目前日趨鬆散的生活教育,恐怕後果嚴重。教會活動不容易,教會安靜更是老師的本事。
九、開明專制:開明是肆應潮流、顧及學生需求,專制則是老師對是非的堅持、對人類經驗價值的執著,也就是擇善固執。在一定範圍內容許學生決定,但老師指令應該完成的作業、清潔工作或實踐秩序的規定,就必須要求學生遵守,學生可以理性提出困難,但不是討價還價。遵守規定也是法治素養的訓練,有老師誤以為凡事讓學生決定叫做民主,其實是「放任」,放任的班級氣氛欠佳,學習效果也最差(陳密桃,1981)。老師以「價值澄清法」讓學生去討論釐清,是否「釐清」不得而知,倒是老師的教育目標先拋到九霄雲外了。
十、追求特色:「班班有特色」、「個個有專長」是筆者與敝校老師共勉的願景。過去台中縣推展過「一人一樂器運動」,筆者在竹縣服務時校長推展班級節奏樂隊,這都是培養興趣、開發潛能、拓展生活領域的學習好點子。專長特色可以在班級層面推動,從閱讀寫作、器樂歌唱、運動球類、作物栽培、美術工藝等等切入皆可。不管個人專長或班级特色,老師有心推動、持之以恆,都會開花結果。有位二年級老師推展班級童詩,連家長也參與寫作回饋,還印行班級童詩輯,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成為書的作者,不就是一種成功嗎?
伍、積極使命感的老師
除了班規與班级經營技巧,老師更應強化自己積極的人格特質。老師應該扮演班级樂觀進取的火車頭,以旺盛的企圖心、昂揚的鬥志,激勵學生努力、鼓舞學生爭取榮譽,並給予學生正向期待。老師對學生的影響,直接得自老師的言行與做為,老師積極正向,並相信學生會做好,班級氣氛自然充滿希望,時時爆發進步的喜悅。學者證實老師的領導行為是預測班級氣氛的指標之一,Rosenthal & Jocobson在「教室中自我應驗的預言作用」研究中,強調教師期望具有「自我應驗的預言效果」,教師的期望與其行為、態度、價值、理想,流露於師生互動情境,影響班級經營氣氛的風格,也影響學生期望與成就。
◎老師是孩子心中之王
生活教育是學科教育的先備,生活教育不好,班級學習一定也無效。整潔、秩序、禮貌、勤勉等規範,以迄生活的點點滴滴,樣樣都要老師來指導。既為老師,該說要說、該管要管,老師可以改變孩子的命運,面對學生的生長發展,老師沒有消極觀望的權利。
老師是孩子心目中的王!孩子真的需要老師來教來管,回到美國最佳老師克拉克的話:「孩子當然要管,生活小細節更要管」、「孩子喜歡你說清楚、講明白」、「孩子喜歡有所適從,喜歡有個權威人物」。
克拉克充滿自信的使命感與班級經營的神效,給我們老師同仁帶來振奮。他說:「對我來說,教書就是製造驚喜,就是製造孩子難忘的經驗」、「我每年帶班伊始,自忖只有一年的時間,去改變班上每個孩子的一生。我下定決心,要給學生一個不同的人生,一個更好的人生」。
克拉克------一個美國速食文化下的20幾歲小夥子老師,他能,我們肯定更能!
參考資料:
張清濱(1998)。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。台北:台灣書店。
陳密桃(1981)。國小級任教師領導類型對班級氣氛及學生行為的影響。教育學刊,3,161~207。
鄭列庭、郭秀琴和謝佩玲(2003)。行為及紀律的管理技巧。彰化師大商教系。
隆.克拉克(2004)。優秀是教出來的。台北:爾雅文化。
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
賺錢不易,花錢輕鬆
有位住霧峰的朋友說,他唸大學的女兒,寒假找一份工讀的工作,是電話訪談員,地點在北屯,每天工作三小時,每小時工資80元,每晚可賺240元,工作時間在傍晚。我說不錯啊,他說:哪好?每天搭車來回車資約100元,吃個便當50元,買杯飲料25元,光這三項就去了170幾元,剩下60幾元,打工一個月,就算全月無休,也剩不到2000元,這還不包括聯咯父母到車站牌接送的手機費呢。我問:那麼女兒還去打工嗎?朋友說:我還是建議她去,雖然錢少,卻能體會賺錢的不易,也許更能珍惜賺錢的辛苦,而能勤儉惜福。
小朋友,這是真實的事情,你三不兩天就跟爸媽要幾百幾千,要買這買那、要繳這個錢繳那個錢,每天家裡吃穿的都要用錢,賺錢真的很艱苦、很不易,但花錢卻很快。所以台語有「錢四腳(角)、人兩腳」的俗諺,就是這個意思。
常看到有些年輕人一路講手機,他不知道一通手機就五元,講幾分鍾就幾十元,因為他用父母的錢,才如此糟踏,如果由他工讀的錢來繳手機費,大概就知道「痛」了。小朋友,養成勤儉的好習慣,人生才有保障!
小朋友,這是真實的事情,你三不兩天就跟爸媽要幾百幾千,要買這買那、要繳這個錢繳那個錢,每天家裡吃穿的都要用錢,賺錢真的很艱苦、很不易,但花錢卻很快。所以台語有「錢四腳(角)、人兩腳」的俗諺,就是這個意思。
常看到有些年輕人一路講手機,他不知道一通手機就五元,講幾分鍾就幾十元,因為他用父母的錢,才如此糟踏,如果由他工讀的錢來繳手機費,大概就知道「痛」了。小朋友,養成勤儉的好習慣,人生才有保障!
2007年6月1日 星期五
點亮學習空間----教室佈置的內涵與做法
課程分為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,潛在課程(hidden curriculum)就是非正式課程的主體,它是附著或隱藏於正式課程的一切能影響學習效果、而且作用長久的有形無形因素,包括規章制度、儀典及環境等,教室環境就是一個物理的潛在課程。學生三分之ㄧ時間在學校,學校時間有三分之二在教室,教室是學生的主要生活與學習場所,我們常強調境教,教室環境就是境教的主要來源。教室物理氣氛的塑造有賴教室布置,目標是要讓教室成為一個學習中心(learning center)。
高市新興高中老師楊嘉敏(2005)說得好,好的教室佈置有助於營造出「家庭社會」的效果,讓學生有「第二個家」的認同。所以,一個懷抱教育熱情,對班級有使命感的老師,教室佈置也特別費心。因為珍視學生,把教室看成他與學生共同的家,當然樂意付出心血來經營這個家園。
學年伊始,教室除舊佈新是級任的重要工作,學期初學校通常會辦理教室佈置觀摩評鑑,若低估教室佈置的重要,或採消極態度,代價是師生處在學習不利的空洞乏味的環境中,而學校人員像校長、主任、家長等的觀感都可能趨於負面,對老師教學效果與形象皆有失分作用。奉勸明智的老師,教室佈置莫等閒視之。
○內容:多元而活潑
教室佈置有些是固定的,有些是必須更換的,內容要多樣而活潑。高市翠屏國小老師林珮如(2005)提出教室佈置的內容,頗稱齊備:教學重點學習園地、作品觀摩成果展示區、公佈欄看板公告宣導、優良表現榮譽榜、書香閱讀班級圖書區、課程活動學習角、酸甜苦辣心情留言板、動腦益智遊戲區、美的饗宴藝術欣賞、好康報報新知分享、心靈加油站馨文共享、新聞焦點關心時事…等。教室佈置的內容並無定制,大抵來說分為下列六大方面:
一、裝飾藝術。美化的環境可以引起愉快的情緒,誘發學習興趣,誰不希望身在賞心悅目的教室?教室美化講求布局與美工,佈局基本原則是統一而有變化、多元而又和諧;美工則是需要技巧,現在媒材多樣化,電腦彩印比起以往事半功倍。
二、教學單元。這是個隨教學課目或進度更換的版面,版面有限,選擇二、三個適合的科目呈現即可。採用浮貼等易黏易拆的做法,要注意更換的時效性,製作之初就要對日後的取替有所規劃。
三、學生作品。書法、圖畫、寫作是常見的平面展示;但不侷限在平面,輔以懸吊、掛勾或平台等方式展示簿冊檔案或美勞創作等。作品要時常換檔,兼顧「澤被平庸」的人文精神,讓多數學生都有輪展機會,別老是少數菁英學生的個人秀。
四、公告事項。學校政策、班級業務、專案教育以及成績與答案之公佈,均可借助公佈欄。可分割版面,最好用浮貼方式,經常更新資訊。
五、榮譽榜欄。筆者鼓勵每個學生保存一本「榮譽夾」,不斷蒐集自己的獎狀、證照、甚至蓋笑臉單等資料,並時常翻閱,藉以激發自信、肯定自我價值。教室榮譽版也是這個功能,分類張貼班級或特殊個人獎狀、勳章紀念旗等,藉此建立榮譽心和凝聚向心力,促進班級知恥奮發、力爭上游及團隊精神。
六、其他。像生活公約、生活標語、評比表以及門窗綴飾、吊掛裝置等等。
○雙向:互動式情境佈置
除了上述內容,「互動式教室情境佈置」近來漸受重視,鄭新輝(2004)指出,傳統的教室佈置內容訊息只單向(one-way)呈現給學生,學生未必收到訊息,就算收到訊息,也未必能與訊息對話;互動式的教室情境佈置強調所佈置的情境內容,學生間可以進行雙向(two-way)的互動與回饋。
互動式情境佈置的作法,是先確定教學或佈置的主題與目標,再決定佈置的內容與方式,主要特色是提供學生對話,例如採附上學習單的方式呈現,在框欄一隅浮貼以供個別抽取攜回研究,也可以公開問題,學生透過思考、資料蒐集、討論或合作學習等方式解決,過程中老師給予增強與校正,必要時可撥出彈性課或導師時間,針對情境問題做回應探討。互動式情境佈置多用於主題或單元佈置,但不以此為限,例如也可在時事欄附上開放性的學習單。
互動式情境佈置的可貴,在於提供學生思考與主動學習的機會,讓佈置情境具有誘發回饋的機制。運用得巧妙,可以善用非正式的學習時間,延伸學習廣度,激發學習興趣,培養勇於表達與鑑賞的能力,還有增進師生同儕互動、培養人際關係的附學習效果。
○空間:兼顧學習與人性化
廣義的教室佈置,還包括教室的格局擺置,現在班級人數下降,許多班級學生未達足額,教室空間空出不少,加上許多新建校舍採取班群的設計理念,打破班際空間限制,教室、走廊已經不再截然劃分,理想的教規劃,彈性空間的運用更加活絡,有利於師生、同儕互動。921地震後新校園文化的發展,新校舍空間舍空間概念蔚為潮流;而軟體的佈置與運用,則有賴老師的巧思。
講求人性化情境佈置,林珮如老師的做法值得參考,例如衣架、置物櫃、個人檔案資料櫃、愛心體貼錦盒、失物招領箱、休憩聊天區、愛心獎品屋等的設置;配合節慶的教室環境佈置,例如聖誕節、春節等;有關主題的情境佈置,例如環保、防火反毒、交通安全等。諸般巧思,營造教室成為有機的學習情境。教室內可安排一些學習角落,例如:閱讀角、遊戲角、討論角、工作角等。學習角不單單狹意的學習功能,還能美化教室、涵養氣氛、聯繫情感。這些,讓學生浸淫於人性化的學習空間裡。
隨著九年一貫課程科目趨於多樣化,學生課本、作業及用品種類繁多,來回攜帶甚為辛苦,有必要設置個人抽屜櫃。但要注意下列事項:格式統一,方便擺置,兼具整體美;體積適當,防止學生太依賴抽屜櫃,造成不必要的堆置;採半透明的抽屜櫃,隱約可窺置物內容以防違禁,又不致太清明而顯見物品的凌亂。
另外,教室可擺設一些綠色植物,師生可因植物轉換壓力、放鬆心情。除了植栽外,也可設立水族箱或是養殖箱等,培養學生觀察生物汲取實驗知識,並從照顧養殖過程培養動物感情與尊生命重。
低年級宜多具體少抽象,教室延續幼稚園的風格,講究安全舒適,並以可愛溫馨為基調,除了平面佈置,要多些立體的物件,例如採用動物、水果等磁鐵模型,吸引兒童的興趣。
○維護:常規叮嚀、勤於維護
除了積極面的佈置美化,也要消極面的配套維護,像教室常規的叮嚀,整潔的維護,清潔工具、資源回收筒的擺置,在在都要費心。常見老師以才華與熱情完成的美好布置,卻因班級經營不力,破壞了教室觀瞻,讓精心佈置黯然失色。
整潔方面,地面杜絕紙屑、雜物,桌椅對齊,桌面、置物檯隨手收拾,學生書包、衣帽、兜袋擺掛有秩,離座椅子靠攏,層次井然窗明几淨。須知凌亂的教室,佈置再美也成為凌亂的一部份。
清潔工具能藏則藏,不能藏要緊縮佔用空間,務必排放整齊,抹布要攤開晾風,拖把要擰乾離地掛好。試想一進教室就是一大堆掃具映入眼簾,誰不開始毛躁?
資源回收筒已是教室的必須配備,資源回收做得好是優質的地球公民,作不好卻成了二度髒亂的製造者,四類四個大桶子挨次排開,佔據了侷促的教室版圖,本就不太雅,位置不對更不雅,堆放過多過雜大大不雅。
○教室佈置的原則
歸納起來,成功的教室佈置應該合乎下列七原則:
一是教育的,前面說過,教室佈置具有潛在課程的旨趣,基本上是一種教育輔助設計,其核心是透過知、情、藝的不同領域,以潛移默化發揮境教功能。
二是美學的,講究色彩的柔和、造型的生動、空間的舒適和整體的和諧,一個美的環境可以陶冶師生氣質,產生愉悅的情緒,增進班級氣氛,提升學習效果。
三是多元的,有老師將大塊牆面做成大貼畫,此外一無所有,如此祇有藝術卻缺乏內容,不符教室佈置的要求;教室佈置要均衡兼備,內涵豐富諸元周延,面面關照不可偏廢。
四是合作的,教室佈置不必全由老師躬親動手,家長就是好幫手,如果指導得法,找美工較佳的學生幫忙,師生合作效果快又好。親、師、生三方面共同合作,由參與而相互理解支持,產生愛班愛校之情與歸屬感,達到┌老師用心、家長放心、學生開心┘三贏局面。低年級多親師合作,漸高年級則多師生合作。
五是時效的,教室佈置不能「以不變應萬變」,不是學期初做了就撐到期末,或隨季時、或隨進度、或隨專案而變。例如單元佈置、公布欄、榮譽榜等,或遇觀摩教學都要應時更新,有所損毀也應及時恢復,讓學生常保新鮮感,才能吸引觀覽,發揮效用。
六是愛物的,注意經濟環保的原則,多利用免費物資或回收物品,避免昂貴材料。電腦彩色列印固然方便,但過於倚賴則充斥俗麗流於浪費,教室佈置宜表現工巧與創意,而非物質堆砌。
七是特色的,教室佈置可以呈現班級識別系統(CIS),筆者曾以「班班有特色、個個有專長」作為班級經營的參考,班級特色在教室佈置中可以彰顯,例如以「美語會話」為特色的班級可以添加美語字句,以「節奏樂」為特色的班級可以加入音樂家、樂器、樂理等內容。
○觀摩、學習與親師合作
我們常自詡教師專業,身為老師,教室佈置是必備的素養,也是專業的一部分,要如何具備這個素養呢?不妨從下面幾方面下手:
一、觀摩他人作品:觀摩是最直接的學習,論語里仁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」,許多人家的好點子,只要虛心領受、深自揣摩,便成了自己的新創作,何樂不為?相對的,看到欠當的作品也要有所借鑒。學校安排老師互相觀摩教室佈置,有老師如飢如渴,猛抄記猛照相;也有老師把自己掉得老遠,一副不甚情願的模樣。前者,通常就是充滿班級經營熱情與汲汲吸取新知的power老師。
二、學習美工技巧:過去師範、師專時代的師範教育講求教學能力本位,老師除了學科教學,還要具備諸多才藝,美工技巧大抵不成問題;現在的師資養成(不論師院、教大或師資班)類似學分班產品,能力本位消失,好在電腦列印盛行,尚能因應,但教室佈置仍賴美工素養,若養成教育沒培養,就要自我在職進修,這是老師應備的本職學能。
三、良好親師關係:前述原則時,提到親師合作可使教室佈置事半功倍,而且可以爭取許多資源,包括人力、物力甚至財力。現在家長多為受過高階教育年輕世代,班級中總有熱心班務又才華洋溢者,老師能多組織聯繫,家長資源就源源而來。善於經營的老師,經由經營親師關係,老師輕鬆擁有「後援會」,實在一舉數得。學校經費拮据,簡單的設計不妨藉助家長資源。曾見學生家長相約來清理教室、粉刷牆面,爸爸爲教室做書櫃、置物架,媽媽幫教室車窗帘、桌巾,美好的學習空間於焉呈現,整個教室頓時像新房,提振了師生的精神。
○開學前應完成教室佈置
寒暑假老師應該從事本職學能進修及備課,中外皆然,照理說開學第一天學校、老師就應該把教學環境準備就緒,以迎接學生正常學習,不諱言部分老師對這件事仍有所觀望。由於佈置內容有學生作品欄,學校多在開學三、四週後才作教室佈置評鑑,這並非意味老師開學後好整以暇才來作教室佈置。既然教室佈置是級任老師的級務之ㄧ,早做晚做都得要做,不如早做早好。
若開學才動手佈置教室,就得加把勁兒趕工完成。拖個兩三週,教室後面還是破舊的或空欄的,似在給學生負面的示範:老師也沒準時做完功課!
國小大多在開學前爲小一新生與家長辦理「大手牽小手」等新生入學活動,該在活動之前就應完成教室佈置,給人準備就緒以迎新的感覺。新生伊始,學生緊張,家長也特別在乎,老師的作為家長都會拿放大鏡看,將決定日後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度,即是所謂初始效應(primary effect),所以新生導師更應投注於教室佈置,以美好的環境讓家長感受老師的用心。
參考文獻:
林珮如(2005)。從心出發,教育之路無限寬廣~班級經營與教學實務秘笈分享。 高雄市:翠屏國中小。94.04.27。
楊嘉敏(2005)。漫談鄉土教學教室布置之理念。翰林文教月訊,19期,p4。
鄭新輝(2004)。互動式教室情境佈置—有校班級經營的技巧。國教之友,
55卷3期,p16~p21。
高市新興高中老師楊嘉敏(2005)說得好,好的教室佈置有助於營造出「家庭社會」的效果,讓學生有「第二個家」的認同。所以,一個懷抱教育熱情,對班級有使命感的老師,教室佈置也特別費心。因為珍視學生,把教室看成他與學生共同的家,當然樂意付出心血來經營這個家園。
學年伊始,教室除舊佈新是級任的重要工作,學期初學校通常會辦理教室佈置觀摩評鑑,若低估教室佈置的重要,或採消極態度,代價是師生處在學習不利的空洞乏味的環境中,而學校人員像校長、主任、家長等的觀感都可能趨於負面,對老師教學效果與形象皆有失分作用。奉勸明智的老師,教室佈置莫等閒視之。
○內容:多元而活潑
教室佈置有些是固定的,有些是必須更換的,內容要多樣而活潑。高市翠屏國小老師林珮如(2005)提出教室佈置的內容,頗稱齊備:教學重點學習園地、作品觀摩成果展示區、公佈欄看板公告宣導、優良表現榮譽榜、書香閱讀班級圖書區、課程活動學習角、酸甜苦辣心情留言板、動腦益智遊戲區、美的饗宴藝術欣賞、好康報報新知分享、心靈加油站馨文共享、新聞焦點關心時事…等。教室佈置的內容並無定制,大抵來說分為下列六大方面:
一、裝飾藝術。美化的環境可以引起愉快的情緒,誘發學習興趣,誰不希望身在賞心悅目的教室?教室美化講求布局與美工,佈局基本原則是統一而有變化、多元而又和諧;美工則是需要技巧,現在媒材多樣化,電腦彩印比起以往事半功倍。
二、教學單元。這是個隨教學課目或進度更換的版面,版面有限,選擇二、三個適合的科目呈現即可。採用浮貼等易黏易拆的做法,要注意更換的時效性,製作之初就要對日後的取替有所規劃。
三、學生作品。書法、圖畫、寫作是常見的平面展示;但不侷限在平面,輔以懸吊、掛勾或平台等方式展示簿冊檔案或美勞創作等。作品要時常換檔,兼顧「澤被平庸」的人文精神,讓多數學生都有輪展機會,別老是少數菁英學生的個人秀。
四、公告事項。學校政策、班級業務、專案教育以及成績與答案之公佈,均可借助公佈欄。可分割版面,最好用浮貼方式,經常更新資訊。
五、榮譽榜欄。筆者鼓勵每個學生保存一本「榮譽夾」,不斷蒐集自己的獎狀、證照、甚至蓋笑臉單等資料,並時常翻閱,藉以激發自信、肯定自我價值。教室榮譽版也是這個功能,分類張貼班級或特殊個人獎狀、勳章紀念旗等,藉此建立榮譽心和凝聚向心力,促進班級知恥奮發、力爭上游及團隊精神。
六、其他。像生活公約、生活標語、評比表以及門窗綴飾、吊掛裝置等等。
○雙向:互動式情境佈置
除了上述內容,「互動式教室情境佈置」近來漸受重視,鄭新輝(2004)指出,傳統的教室佈置內容訊息只單向(one-way)呈現給學生,學生未必收到訊息,就算收到訊息,也未必能與訊息對話;互動式的教室情境佈置強調所佈置的情境內容,學生間可以進行雙向(two-way)的互動與回饋。
互動式情境佈置的作法,是先確定教學或佈置的主題與目標,再決定佈置的內容與方式,主要特色是提供學生對話,例如採附上學習單的方式呈現,在框欄一隅浮貼以供個別抽取攜回研究,也可以公開問題,學生透過思考、資料蒐集、討論或合作學習等方式解決,過程中老師給予增強與校正,必要時可撥出彈性課或導師時間,針對情境問題做回應探討。互動式情境佈置多用於主題或單元佈置,但不以此為限,例如也可在時事欄附上開放性的學習單。
互動式情境佈置的可貴,在於提供學生思考與主動學習的機會,讓佈置情境具有誘發回饋的機制。運用得巧妙,可以善用非正式的學習時間,延伸學習廣度,激發學習興趣,培養勇於表達與鑑賞的能力,還有增進師生同儕互動、培養人際關係的附學習效果。
○空間:兼顧學習與人性化
廣義的教室佈置,還包括教室的格局擺置,現在班級人數下降,許多班級學生未達足額,教室空間空出不少,加上許多新建校舍採取班群的設計理念,打破班際空間限制,教室、走廊已經不再截然劃分,理想的教規劃,彈性空間的運用更加活絡,有利於師生、同儕互動。921地震後新校園文化的發展,新校舍空間舍空間概念蔚為潮流;而軟體的佈置與運用,則有賴老師的巧思。
講求人性化情境佈置,林珮如老師的做法值得參考,例如衣架、置物櫃、個人檔案資料櫃、愛心體貼錦盒、失物招領箱、休憩聊天區、愛心獎品屋等的設置;配合節慶的教室環境佈置,例如聖誕節、春節等;有關主題的情境佈置,例如環保、防火反毒、交通安全等。諸般巧思,營造教室成為有機的學習情境。教室內可安排一些學習角落,例如:閱讀角、遊戲角、討論角、工作角等。學習角不單單狹意的學習功能,還能美化教室、涵養氣氛、聯繫情感。這些,讓學生浸淫於人性化的學習空間裡。
隨著九年一貫課程科目趨於多樣化,學生課本、作業及用品種類繁多,來回攜帶甚為辛苦,有必要設置個人抽屜櫃。但要注意下列事項:格式統一,方便擺置,兼具整體美;體積適當,防止學生太依賴抽屜櫃,造成不必要的堆置;採半透明的抽屜櫃,隱約可窺置物內容以防違禁,又不致太清明而顯見物品的凌亂。
另外,教室可擺設一些綠色植物,師生可因植物轉換壓力、放鬆心情。除了植栽外,也可設立水族箱或是養殖箱等,培養學生觀察生物汲取實驗知識,並從照顧養殖過程培養動物感情與尊生命重。
低年級宜多具體少抽象,教室延續幼稚園的風格,講究安全舒適,並以可愛溫馨為基調,除了平面佈置,要多些立體的物件,例如採用動物、水果等磁鐵模型,吸引兒童的興趣。
○維護:常規叮嚀、勤於維護
除了積極面的佈置美化,也要消極面的配套維護,像教室常規的叮嚀,整潔的維護,清潔工具、資源回收筒的擺置,在在都要費心。常見老師以才華與熱情完成的美好布置,卻因班級經營不力,破壞了教室觀瞻,讓精心佈置黯然失色。
整潔方面,地面杜絕紙屑、雜物,桌椅對齊,桌面、置物檯隨手收拾,學生書包、衣帽、兜袋擺掛有秩,離座椅子靠攏,層次井然窗明几淨。須知凌亂的教室,佈置再美也成為凌亂的一部份。
清潔工具能藏則藏,不能藏要緊縮佔用空間,務必排放整齊,抹布要攤開晾風,拖把要擰乾離地掛好。試想一進教室就是一大堆掃具映入眼簾,誰不開始毛躁?
資源回收筒已是教室的必須配備,資源回收做得好是優質的地球公民,作不好卻成了二度髒亂的製造者,四類四個大桶子挨次排開,佔據了侷促的教室版圖,本就不太雅,位置不對更不雅,堆放過多過雜大大不雅。
○教室佈置的原則
歸納起來,成功的教室佈置應該合乎下列七原則:
一是教育的,前面說過,教室佈置具有潛在課程的旨趣,基本上是一種教育輔助設計,其核心是透過知、情、藝的不同領域,以潛移默化發揮境教功能。
二是美學的,講究色彩的柔和、造型的生動、空間的舒適和整體的和諧,一個美的環境可以陶冶師生氣質,產生愉悅的情緒,增進班級氣氛,提升學習效果。
三是多元的,有老師將大塊牆面做成大貼畫,此外一無所有,如此祇有藝術卻缺乏內容,不符教室佈置的要求;教室佈置要均衡兼備,內涵豐富諸元周延,面面關照不可偏廢。
四是合作的,教室佈置不必全由老師躬親動手,家長就是好幫手,如果指導得法,找美工較佳的學生幫忙,師生合作效果快又好。親、師、生三方面共同合作,由參與而相互理解支持,產生愛班愛校之情與歸屬感,達到┌老師用心、家長放心、學生開心┘三贏局面。低年級多親師合作,漸高年級則多師生合作。
五是時效的,教室佈置不能「以不變應萬變」,不是學期初做了就撐到期末,或隨季時、或隨進度、或隨專案而變。例如單元佈置、公布欄、榮譽榜等,或遇觀摩教學都要應時更新,有所損毀也應及時恢復,讓學生常保新鮮感,才能吸引觀覽,發揮效用。
六是愛物的,注意經濟環保的原則,多利用免費物資或回收物品,避免昂貴材料。電腦彩色列印固然方便,但過於倚賴則充斥俗麗流於浪費,教室佈置宜表現工巧與創意,而非物質堆砌。
七是特色的,教室佈置可以呈現班級識別系統(CIS),筆者曾以「班班有特色、個個有專長」作為班級經營的參考,班級特色在教室佈置中可以彰顯,例如以「美語會話」為特色的班級可以添加美語字句,以「節奏樂」為特色的班級可以加入音樂家、樂器、樂理等內容。
○觀摩、學習與親師合作
我們常自詡教師專業,身為老師,教室佈置是必備的素養,也是專業的一部分,要如何具備這個素養呢?不妨從下面幾方面下手:
一、觀摩他人作品:觀摩是最直接的學習,論語里仁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」,許多人家的好點子,只要虛心領受、深自揣摩,便成了自己的新創作,何樂不為?相對的,看到欠當的作品也要有所借鑒。學校安排老師互相觀摩教室佈置,有老師如飢如渴,猛抄記猛照相;也有老師把自己掉得老遠,一副不甚情願的模樣。前者,通常就是充滿班級經營熱情與汲汲吸取新知的power老師。
二、學習美工技巧:過去師範、師專時代的師範教育講求教學能力本位,老師除了學科教學,還要具備諸多才藝,美工技巧大抵不成問題;現在的師資養成(不論師院、教大或師資班)類似學分班產品,能力本位消失,好在電腦列印盛行,尚能因應,但教室佈置仍賴美工素養,若養成教育沒培養,就要自我在職進修,這是老師應備的本職學能。
三、良好親師關係:前述原則時,提到親師合作可使教室佈置事半功倍,而且可以爭取許多資源,包括人力、物力甚至財力。現在家長多為受過高階教育年輕世代,班級中總有熱心班務又才華洋溢者,老師能多組織聯繫,家長資源就源源而來。善於經營的老師,經由經營親師關係,老師輕鬆擁有「後援會」,實在一舉數得。學校經費拮据,簡單的設計不妨藉助家長資源。曾見學生家長相約來清理教室、粉刷牆面,爸爸爲教室做書櫃、置物架,媽媽幫教室車窗帘、桌巾,美好的學習空間於焉呈現,整個教室頓時像新房,提振了師生的精神。
○開學前應完成教室佈置
寒暑假老師應該從事本職學能進修及備課,中外皆然,照理說開學第一天學校、老師就應該把教學環境準備就緒,以迎接學生正常學習,不諱言部分老師對這件事仍有所觀望。由於佈置內容有學生作品欄,學校多在開學三、四週後才作教室佈置評鑑,這並非意味老師開學後好整以暇才來作教室佈置。既然教室佈置是級任老師的級務之ㄧ,早做晚做都得要做,不如早做早好。
若開學才動手佈置教室,就得加把勁兒趕工完成。拖個兩三週,教室後面還是破舊的或空欄的,似在給學生負面的示範:老師也沒準時做完功課!
國小大多在開學前爲小一新生與家長辦理「大手牽小手」等新生入學活動,該在活動之前就應完成教室佈置,給人準備就緒以迎新的感覺。新生伊始,學生緊張,家長也特別在乎,老師的作為家長都會拿放大鏡看,將決定日後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度,即是所謂初始效應(primary effect),所以新生導師更應投注於教室佈置,以美好的環境讓家長感受老師的用心。
參考文獻:
林珮如(2005)。從心出發,教育之路無限寬廣~班級經營與教學實務秘笈分享。 高雄市:翠屏國中小。94.04.27。
楊嘉敏(2005)。漫談鄉土教學教室布置之理念。翰林文教月訊,19期,p4。
鄭新輝(2004)。互動式教室情境佈置—有校班級經營的技巧。國教之友,
55卷3期,p16~p21。
救救小旱鴨子----淺談國中小游泳教學
◎前言
筆者服務的中縣國中小總數210所,只有四所校園游泳池,占2%不到,全國除了台北市較理想,其他縣市情況差不多。由於敝校有座20水道的大型游泳池,全校2100名學生全數上游泳課,每學期至少12節,也發展自己的游泳能力指標,作為教學特色,每年全校師生游泳比賽更是校內一大盛事,但全台有此條件者不多。日前承辦縣內游泳教學研習,參與教育部游泳教學研討,對於游泳教學的現況與問題稍有涉獵,乃略陳淺見就教國教先進。
◎古早「狗扒式」強過今日「旱鴨子」
現在的學童在陸地是肉雞,在水上則多是旱鴨子。早期孩子住阡陌縱橫溝渠交錯的田野,提供親水的環境,一到暑季,衣服一褪,便在水裡玩將起來,雖然不會正統姿勢的泳技,但「狗扒式」多少都行,簡單閉氣潛水的本事也在水中尋寶的遊戲中學會。親水就不怕水,遇到淹水澇害多能毅然度過。現在環境丕變,孩子生活在水泥森林,只有依靠游泳池識識水性,多數未學游泳的孩子則與水絕緣。
然而,台灣四面環海,土地面積才36000平方公里,卻有1566公里的海岸線,又地形陡降,大小河川密布,雨水集中流量不穩,忽而涓滴細水忽而滾滔洪流,加上天災人禍不斷,綜觀過往經驗,儘管人不犯水,也難保水不犯人。世界衛生組織1990年的報告指出,台灣每年溺水人數約600~1000人,高居世界第三,其實實際人數可能更高。原因除了台灣多水近水的環境因素,還有台灣未普遍實施游泳教學、游泳能力人口偏低所致。教育部(2005)校園游泳網的資料也指出,從民國89年推動「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」四年下來,學生每年溺水人數由之前的逾1300人降到92年的631人。筆者認為,學生溺水劇減不能全歸游泳教學之功,但起碼識水性可降低溺水機率是毋庸置疑的。
《淮南子》中記述了泅泳對人的幫助︰“食水者善游而耐寒……”與今日常游泳者不易感冒同為一理。游泳除了強身,可以水中自救與救生,而其最大的功能是運動與休閑,一般醫學公認游泳運動傷害較少、年齡限制最少、全身最均衡,也是一項少有副作用的復健運動。而溯溪、泛舟、潛水、衝浪、跳水等水上休閑活動,如雨後春筍般日益蓬勃,也必須以起碼的游泳技能為基礎。目前許多游泳池結合SPA、桑拿(sauna)、蒸汽浴等休閑設施,廣泛來看,游泳囊括強身健美、休閑養生、醫療復健、社交、競技、自救救人等功能,是極富價值的運動課程。
◎政府推動游泳教學,仍在萌發階段
儘管如此,過去游泳課程在我國教育中缺席,碰巧近年政治意識型態改變,執政黨把台灣定位為「海洋國家」,開始發展所謂「海洋教育體系」,於是直接聯想到游泳教學,這大概是近年推展游泳教學的動力,如此課程濫觴也許有點滑稽,但開始推展動泳教學總是一件好事。
為了落實游泳教學,教育部已積極推展「海洋台灣」-「推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」,例如「新整建學校游泳池」、「輔導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」、「鼓勵民間業者策略聯盟合作提供學生游泳資源」及「檢測學生游泳能力」等措施,結合民間力量。同時建置「網路全國游泳池電子資訊地圖」,提供國人各種游泳池資訊,搭配夏季「海洋台灣、親水活動」系列活動,擴大推行來提升學生的游泳能力。
很能感受教育部推展游泳教學的用心,但游泳教學推動迄今七年,仍停留在萌發階段。目前已經透過與社區游泳池合作實施游泳課程的學校,幾達三分之ㄧ,但有關游泳的能力指標、課程安排、收費標準、教練師資、場地安全及相關配合措施,都還正在發展中,有賴進一步整合與提升。
教育部去年調查顯示,國內國小到大專總計約五百萬名學生中,會游泳的比例估計平均僅有三成左右,比例明顯偏低;自由時報(2005)報導,配合台灣健康年教育部提出「推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」,希望在2008年將全國五百萬學生會游泳的比例提升到50%,所謂「會」,是能在水中換氣,一次游至少15公尺。為了搶救小小旱鴨子,台北市國中小2003年開始實施游泳檢測,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畢業生的標準為15、25、50公尺,各校通過的比率平均六成以上。北市游泳資源較優,其他縣市,可能沒有這個成績。
◎十級檢測標準,沒有學年指標
依據教育部公佈的學生游泳能力檢測標準,共分十級,每級以可愛水生動物命名,增加學習趣味,依其游水特性,第一級到第十級逐次是海馬、章魚、蝌蚪、海獺、企鵝、海豹、鯊魚、海豚、鯨魚以及劍魚。第一級海馬只要具備水中行走10公尺、水中閉氣5秒及水中認物的能力;第十級的劍魚則須具備蝶式、仰式、蛙式、捷式四式游泳前進各25公尺的能力。
教育部只劃分十級,對於年級配對並未訂定,也未粗分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等各級學校的對應,如果依照教育部對國小的檢測標準「至少游15公尺而且會換氣」,應該是第六級(海豹級),但達成率卻未要求,標準顯然寬鬆,可見現今游泳教學與能力檢測,還是鼓勵與宣導的性質居多。
這是囿於現實,主要是游泳設施不足,就算所有民間游泳池都與學校合作搭配,仍然無法容納,多數學校只選定一、二個年級實施游泳教學。其次是經濟因素,游泳教學目前都向家長收費,教育部雖有游泳教學的政策,但並未出錢,沒出錢何來強制?第三是課程排擠問題,游泳課是利用泳季(約五月至十月)期間,彈性挪用體育或彈性時間上課,交通往返的時間也有所耽誤,實施仍有若干技術問題。第四是地域問題,山地偏遠地區沒有游泳池無法實施,頂多利用暑假參加外埠夏令營。第五是教練不足,目前合格教練與泳課需求人數差異懸殊,學校每年只約半年(扣除暑假只有四個月)的泳課鐘點,對教練的生涯發展不利。現實困難能先解決,游泳課才能真正全面開展。
◎與業者權責分工,互惠合作
無游泳池學校與社區游泳池搭配進行教學,合作的內容包括︰(一)民間游泳業者提供游泳教學場地設施。(二)提供教練師資。(三)協助游泳能力檢測或協辦水上運動競賽。(四)以優惠價格開放學校教職員生使用場地或參與相關活動。(五)合辦游泳育樂營隊。合作的原則是雙方互惠,學校的焦點在游泳教學有效果,業者則希望合理的利潤。
學校全面實施游泳教學,除了場所受限,最大問題是師資,游泳教學必須合格教練,師資需求量短時間擴大,泳池業者或教練團隊,面臨教練不足問題。由於學校游泳採半強迫的普施方式,收費低廉,業者利薄,支給教練的鍾點費壓低,教練團中難免牛驥同埠。解決這個問題,需要政府及時培訓游泳師資,並且補助游泳教學經費,以提升鐘點,留住優秀教練。
筆者曾聽一位達觀的業者表述,以現在各校壓低的游泳收費,業者根本無利可圖,但培養學生成為游泳種籽人口,就會擴大游泳的消費群,何嘗不是放長線釣大魚的經營之道呢?的確,學生還會帶動家人,業者如是想是睿智的。
游泳教學的分工,外聘教練負責游泳技巧的教學,其餘的常規工作,包括集合、更衣、點名及監護等,應由老師處理。
◎ 泳課老師責任重大,萬不可輕心
曾見老師以為有教練就好,所以攜本子在泳池畔批改,這真是「危險動作」。
教學中老師必須專注逡巡,學生的學習動態,水中任何狀況都應掌握,安全尤應注意,游泳池平日雖是清澈透明,一旦一群學生下水活動便成混沌,學生溺水若未能及時覺察,幾十秒功夫就會造成腦細胞壞死。教學池雖然只有100公分多些,對於不識水性或緊張型的孩子仍然危險,有些突發狀況像抽筋、癲癇、痙攣、心肌梗塞等都會瞬間致命。不久前有位170多公分高的國中網球選手,竟然在130公分的泰國游泳教池溺斃,游泳教學其實有高風險,教學時萬不可輕心。
游泳教學前應先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況,對於特殊或疾病者不勉強下水。但部分孩子也許有壓力,常有託辭不下水,老師應該輔導鼓勵;有家長觀念奇特,或因溺愛、或因迷信,不讓孩子下水,筆者碰過謂孩子「命中剋水」的家長,都應加以疏導。游泳雖是班級普施的正式教學,因為向家長收費,要尊重家長的意見以取得配合,但學校仍應依據游泳課程目標強力規劃、有效執行。對於臨時不下水的孩子要積極介入,依筆者觀察經驗,例如感冒、受傷、月經等都是常見的理由,除非流感期間,通常若比例超過七分之一就有問題,高年級女生往往以月經理由,若人數有違比例就應該注意。
至於游泳教學的重點,是著眼於游得快、還是游得久呢?負責教育部學生游泳檢測工作的海大教授趙再生任為認為,「續航力」遠比速度重要。的確,游泳教學的重點不是培養人人當選手,而是培養大家成為快樂的泳者。速度只適用於競技,是菁英培育的範疇;一般人則是鍛鍊身體、培養休閒或救生技能;真正面臨救生情境,撐得久絕對比一股作氣活命機會大。
◎無游泳池學校的困境與省思
台中市省三國小老師趙振傑(2006)對於無泳池學校的游泳教學,從實務現場
提出困境及省思,也是學校共同的問題︰
1、未參加游泳教學的學生,是否喪失上體育課之權力?2、游泳能力檢定書當作體育測驗的評量分數權值如何?3、教師的游泳專業能力不足,研習課程是否增加?4、現今推展游泳教學的政策下,造成合格廠商掌控游泳教學的大餅,無泳池之學校將成為待宰羔羊?5、教育部與游泳池業者的配合就如對教科書開放一樣,如需全面推展,教育部或各縣市政府亦應公布合格游泳池廠商之相關資訊,資訊透明化,以利各學校之選擇。
上述問題,有些教育部已經處理,例如合格游泳池業者在教育部「校園游泳網」、「全國游泳池電子資訊地圖」已經公佈;業者或教練團壟斷的問題,教育部已委託相關學者研擬定型契約,因尚未強制實施游泳教學,學校也可依廠家的服務品質決定是否合作;至於老師的游泳能力倒是其次,因為是外聘游泳教練,老師能具備游泳技巧當然最好,教師游泳知能研習可擴大辦理;體育課既然實施了游泳,檢測成績理應依照授課時數的權值算入體育分數;泳課自費的情況下很難強迫一率參加,而未參加學生一樣有體育課的受教權,不能任由「放羊吃草」,老師必須對該些學生安排彈性教學,雖然技術上有困難,但原則上不得不然。
◎有游泳池學校的經營難題
至於有游泳池學校,管理經營也面臨一些難題:
一、游泳池經營管理的專業與人力欠缺。現代化游泳池與傳統迥異,傳統只是個水池,現在採循環過濾,每天要檢視馬達、機房,添加氯粉、鹽巴等消毒淨化藥物,還得檢測水質,而游泳池的清潔衛生維護,也是一大負擔。
二、游泳池的救生員問題。學校游泳池不能營業營利,學生收費也須專案報准,依規定游泳池一開放就要有救生員,因為沒有專款,學校聘不起長聘救生員,只能上課時間要求教練團兼任救生員,非教學時間開放師生游泳有安全顧慮,只好閒置,造成資源浪費殊為可惜。
三、委外經營問題。少數學校游泳池若採外包方式,游泳池的相關事件,還是要學校出面處理,而經營獲益歸廠商,學校人員像總務、訓導等增加許多工作與困擾,卻無加班補貼名目,老拜託學校人員不計付出並非常理。
四、排課問題。有泳池學校普施游泳教學,必須把錯開的兩節體育或彈性課挪成連排,等到游泳季結束又要恢復,其中牽涉泳池的容量、梯次,教練團的時間(譬如至少一天應連排四節課,以符合教練工時效益),以及早上第一、二節課氣溫太低不適下水等,考慮的面向多多。
此外,游泳業務在學校行政上權責不一,尤其有泳池學校。有學校認為此乃體育活動所以歸學務處,有學校認為是教學課程應歸教務處,有學校以收費與游泳池硬體管理著眼歸給總務處。筆者認為,體育教學與軟體(器材、清潔等)管理讓學務處來負責,教務處在排、調課上配合,總務處則處理收費、發包採購或泳池的硬體(水質、設備等)管理。
◎學校游泳教學需整合的六項要務
除了上述,筆者認為學校游泳教學還有六項要務,需要整合處理:
一、研訂共同契約,學校與業者、教練團的游泳教學發包合約,仍多各校自訂,應發展原則性的定型契約以供遵循,有游泳池學校的委外經營契約也應規範。
二、訂定收費標準,游泳教學價位可依各類情況、泳池設施、師生比,公告合理收費標準。
三、公布檢測指標,對於游泳教學的評量應有明確的規範,以檢視教學成果,目前學生游泳能力十級指標只是通過的階梯,各年級能力指標並未明定,通過者與未通過者的處理方式也闕如。
四、補助教學經費,游泳教學既然在正課中實施,理應免費義務教育,家長自費似不合理,也造成學校全面推動的困難,若財政困窘,至少國家應部分負擔,例如鐘點費部份,家長只負擔交通、場地及保險費用即可。
五、普及校園游泳池,台灣校園游泳池比例偏低,雖然有412座(教育部,2006),多屬大專與高中,國中小太少,以教育部94年推動學生游泳教學計劃為例,只輔導10所學校的新、整建泳池,如此蝸步,學校泳池的普及將遙遙無期。
六、訂定獎勵措施,目前學校游泳教學有的尚未推動,有的只一、二個年級,有的全校普施;學習效果有的責求嚴明,有的但求有做,各行其是,游泳教學的用力各校殊異。學校積極推展游泳教學並卓有成效者,必然付出極大心血,怎能不給予獎勵?
◎結語
要落實游泳教學成效,免不了三樣需求:錢與人,和制度面的配合。例如有泳池學校可增設類似午餐秘書的人力方案,給予減課或加給,或聘用救生員兼游泳教練。七年來,教育部儘管有心推動游泳教學,但是做的是「買空賣空」的無本事業,對學校游泳課程尚無任何補助及獎掖措施,對民間業者的輔導、訪評每年才區區幾十家,規模上猶停在點狀,杯水車薪恐怕流於有心無力。
參考文獻︰
自由時報(2005)。教育部砸21億 4年內五成學生須會游泳。記者黃以敬3/2/2005。
趙振傑(2006)。「無游泳池學校實施游泳教學」面臨之問題、困難與解決之道。
載於〈95年度中部五縣市無游泳池學校游泳教學研習手冊〉。
校園游泳網。http://www.happyswimmer.org.tw(2006/06/10)
筆者服務的中縣國中小總數210所,只有四所校園游泳池,占2%不到,全國除了台北市較理想,其他縣市情況差不多。由於敝校有座20水道的大型游泳池,全校2100名學生全數上游泳課,每學期至少12節,也發展自己的游泳能力指標,作為教學特色,每年全校師生游泳比賽更是校內一大盛事,但全台有此條件者不多。日前承辦縣內游泳教學研習,參與教育部游泳教學研討,對於游泳教學的現況與問題稍有涉獵,乃略陳淺見就教國教先進。
◎古早「狗扒式」強過今日「旱鴨子」
現在的學童在陸地是肉雞,在水上則多是旱鴨子。早期孩子住阡陌縱橫溝渠交錯的田野,提供親水的環境,一到暑季,衣服一褪,便在水裡玩將起來,雖然不會正統姿勢的泳技,但「狗扒式」多少都行,簡單閉氣潛水的本事也在水中尋寶的遊戲中學會。親水就不怕水,遇到淹水澇害多能毅然度過。現在環境丕變,孩子生活在水泥森林,只有依靠游泳池識識水性,多數未學游泳的孩子則與水絕緣。
然而,台灣四面環海,土地面積才36000平方公里,卻有1566公里的海岸線,又地形陡降,大小河川密布,雨水集中流量不穩,忽而涓滴細水忽而滾滔洪流,加上天災人禍不斷,綜觀過往經驗,儘管人不犯水,也難保水不犯人。世界衛生組織1990年的報告指出,台灣每年溺水人數約600~1000人,高居世界第三,其實實際人數可能更高。原因除了台灣多水近水的環境因素,還有台灣未普遍實施游泳教學、游泳能力人口偏低所致。教育部(2005)校園游泳網的資料也指出,從民國89年推動「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」四年下來,學生每年溺水人數由之前的逾1300人降到92年的631人。筆者認為,學生溺水劇減不能全歸游泳教學之功,但起碼識水性可降低溺水機率是毋庸置疑的。
《淮南子》中記述了泅泳對人的幫助︰“食水者善游而耐寒……”與今日常游泳者不易感冒同為一理。游泳除了強身,可以水中自救與救生,而其最大的功能是運動與休閑,一般醫學公認游泳運動傷害較少、年齡限制最少、全身最均衡,也是一項少有副作用的復健運動。而溯溪、泛舟、潛水、衝浪、跳水等水上休閑活動,如雨後春筍般日益蓬勃,也必須以起碼的游泳技能為基礎。目前許多游泳池結合SPA、桑拿(sauna)、蒸汽浴等休閑設施,廣泛來看,游泳囊括強身健美、休閑養生、醫療復健、社交、競技、自救救人等功能,是極富價值的運動課程。
◎政府推動游泳教學,仍在萌發階段
儘管如此,過去游泳課程在我國教育中缺席,碰巧近年政治意識型態改變,執政黨把台灣定位為「海洋國家」,開始發展所謂「海洋教育體系」,於是直接聯想到游泳教學,這大概是近年推展游泳教學的動力,如此課程濫觴也許有點滑稽,但開始推展動泳教學總是一件好事。
為了落實游泳教學,教育部已積極推展「海洋台灣」-「推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」,例如「新整建學校游泳池」、「輔導學校游泳池委外經營」、「鼓勵民間業者策略聯盟合作提供學生游泳資源」及「檢測學生游泳能力」等措施,結合民間力量。同時建置「網路全國游泳池電子資訊地圖」,提供國人各種游泳池資訊,搭配夏季「海洋台灣、親水活動」系列活動,擴大推行來提升學生的游泳能力。
很能感受教育部推展游泳教學的用心,但游泳教學推動迄今七年,仍停留在萌發階段。目前已經透過與社區游泳池合作實施游泳課程的學校,幾達三分之ㄧ,但有關游泳的能力指標、課程安排、收費標準、教練師資、場地安全及相關配合措施,都還正在發展中,有賴進一步整合與提升。
教育部去年調查顯示,國內國小到大專總計約五百萬名學生中,會游泳的比例估計平均僅有三成左右,比例明顯偏低;自由時報(2005)報導,配合台灣健康年教育部提出「推展學生游泳能力方案」,希望在2008年將全國五百萬學生會游泳的比例提升到50%,所謂「會」,是能在水中換氣,一次游至少15公尺。為了搶救小小旱鴨子,台北市國中小2003年開始實施游泳檢測,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畢業生的標準為15、25、50公尺,各校通過的比率平均六成以上。北市游泳資源較優,其他縣市,可能沒有這個成績。
◎十級檢測標準,沒有學年指標
依據教育部公佈的學生游泳能力檢測標準,共分十級,每級以可愛水生動物命名,增加學習趣味,依其游水特性,第一級到第十級逐次是海馬、章魚、蝌蚪、海獺、企鵝、海豹、鯊魚、海豚、鯨魚以及劍魚。第一級海馬只要具備水中行走10公尺、水中閉氣5秒及水中認物的能力;第十級的劍魚則須具備蝶式、仰式、蛙式、捷式四式游泳前進各25公尺的能力。
教育部只劃分十級,對於年級配對並未訂定,也未粗分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等各級學校的對應,如果依照教育部對國小的檢測標準「至少游15公尺而且會換氣」,應該是第六級(海豹級),但達成率卻未要求,標準顯然寬鬆,可見現今游泳教學與能力檢測,還是鼓勵與宣導的性質居多。
這是囿於現實,主要是游泳設施不足,就算所有民間游泳池都與學校合作搭配,仍然無法容納,多數學校只選定一、二個年級實施游泳教學。其次是經濟因素,游泳教學目前都向家長收費,教育部雖有游泳教學的政策,但並未出錢,沒出錢何來強制?第三是課程排擠問題,游泳課是利用泳季(約五月至十月)期間,彈性挪用體育或彈性時間上課,交通往返的時間也有所耽誤,實施仍有若干技術問題。第四是地域問題,山地偏遠地區沒有游泳池無法實施,頂多利用暑假參加外埠夏令營。第五是教練不足,目前合格教練與泳課需求人數差異懸殊,學校每年只約半年(扣除暑假只有四個月)的泳課鐘點,對教練的生涯發展不利。現實困難能先解決,游泳課才能真正全面開展。
◎與業者權責分工,互惠合作
無游泳池學校與社區游泳池搭配進行教學,合作的內容包括︰(一)民間游泳業者提供游泳教學場地設施。(二)提供教練師資。(三)協助游泳能力檢測或協辦水上運動競賽。(四)以優惠價格開放學校教職員生使用場地或參與相關活動。(五)合辦游泳育樂營隊。合作的原則是雙方互惠,學校的焦點在游泳教學有效果,業者則希望合理的利潤。
學校全面實施游泳教學,除了場所受限,最大問題是師資,游泳教學必須合格教練,師資需求量短時間擴大,泳池業者或教練團隊,面臨教練不足問題。由於學校游泳採半強迫的普施方式,收費低廉,業者利薄,支給教練的鍾點費壓低,教練團中難免牛驥同埠。解決這個問題,需要政府及時培訓游泳師資,並且補助游泳教學經費,以提升鐘點,留住優秀教練。
筆者曾聽一位達觀的業者表述,以現在各校壓低的游泳收費,業者根本無利可圖,但培養學生成為游泳種籽人口,就會擴大游泳的消費群,何嘗不是放長線釣大魚的經營之道呢?的確,學生還會帶動家人,業者如是想是睿智的。
游泳教學的分工,外聘教練負責游泳技巧的教學,其餘的常規工作,包括集合、更衣、點名及監護等,應由老師處理。
◎ 泳課老師責任重大,萬不可輕心
曾見老師以為有教練就好,所以攜本子在泳池畔批改,這真是「危險動作」。
教學中老師必須專注逡巡,學生的學習動態,水中任何狀況都應掌握,安全尤應注意,游泳池平日雖是清澈透明,一旦一群學生下水活動便成混沌,學生溺水若未能及時覺察,幾十秒功夫就會造成腦細胞壞死。教學池雖然只有100公分多些,對於不識水性或緊張型的孩子仍然危險,有些突發狀況像抽筋、癲癇、痙攣、心肌梗塞等都會瞬間致命。不久前有位170多公分高的國中網球選手,竟然在130公分的泰國游泳教池溺斃,游泳教學其實有高風險,教學時萬不可輕心。
游泳教學前應先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況,對於特殊或疾病者不勉強下水。但部分孩子也許有壓力,常有託辭不下水,老師應該輔導鼓勵;有家長觀念奇特,或因溺愛、或因迷信,不讓孩子下水,筆者碰過謂孩子「命中剋水」的家長,都應加以疏導。游泳雖是班級普施的正式教學,因為向家長收費,要尊重家長的意見以取得配合,但學校仍應依據游泳課程目標強力規劃、有效執行。對於臨時不下水的孩子要積極介入,依筆者觀察經驗,例如感冒、受傷、月經等都是常見的理由,除非流感期間,通常若比例超過七分之一就有問題,高年級女生往往以月經理由,若人數有違比例就應該注意。
至於游泳教學的重點,是著眼於游得快、還是游得久呢?負責教育部學生游泳檢測工作的海大教授趙再生任為認為,「續航力」遠比速度重要。的確,游泳教學的重點不是培養人人當選手,而是培養大家成為快樂的泳者。速度只適用於競技,是菁英培育的範疇;一般人則是鍛鍊身體、培養休閒或救生技能;真正面臨救生情境,撐得久絕對比一股作氣活命機會大。
◎無游泳池學校的困境與省思
台中市省三國小老師趙振傑(2006)對於無泳池學校的游泳教學,從實務現場
提出困境及省思,也是學校共同的問題︰
1、未參加游泳教學的學生,是否喪失上體育課之權力?2、游泳能力檢定書當作體育測驗的評量分數權值如何?3、教師的游泳專業能力不足,研習課程是否增加?4、現今推展游泳教學的政策下,造成合格廠商掌控游泳教學的大餅,無泳池之學校將成為待宰羔羊?5、教育部與游泳池業者的配合就如對教科書開放一樣,如需全面推展,教育部或各縣市政府亦應公布合格游泳池廠商之相關資訊,資訊透明化,以利各學校之選擇。
上述問題,有些教育部已經處理,例如合格游泳池業者在教育部「校園游泳網」、「全國游泳池電子資訊地圖」已經公佈;業者或教練團壟斷的問題,教育部已委託相關學者研擬定型契約,因尚未強制實施游泳教學,學校也可依廠家的服務品質決定是否合作;至於老師的游泳能力倒是其次,因為是外聘游泳教練,老師能具備游泳技巧當然最好,教師游泳知能研習可擴大辦理;體育課既然實施了游泳,檢測成績理應依照授課時數的權值算入體育分數;泳課自費的情況下很難強迫一率參加,而未參加學生一樣有體育課的受教權,不能任由「放羊吃草」,老師必須對該些學生安排彈性教學,雖然技術上有困難,但原則上不得不然。
◎有游泳池學校的經營難題
至於有游泳池學校,管理經營也面臨一些難題:
一、游泳池經營管理的專業與人力欠缺。現代化游泳池與傳統迥異,傳統只是個水池,現在採循環過濾,每天要檢視馬達、機房,添加氯粉、鹽巴等消毒淨化藥物,還得檢測水質,而游泳池的清潔衛生維護,也是一大負擔。
二、游泳池的救生員問題。學校游泳池不能營業營利,學生收費也須專案報准,依規定游泳池一開放就要有救生員,因為沒有專款,學校聘不起長聘救生員,只能上課時間要求教練團兼任救生員,非教學時間開放師生游泳有安全顧慮,只好閒置,造成資源浪費殊為可惜。
三、委外經營問題。少數學校游泳池若採外包方式,游泳池的相關事件,還是要學校出面處理,而經營獲益歸廠商,學校人員像總務、訓導等增加許多工作與困擾,卻無加班補貼名目,老拜託學校人員不計付出並非常理。
四、排課問題。有泳池學校普施游泳教學,必須把錯開的兩節體育或彈性課挪成連排,等到游泳季結束又要恢復,其中牽涉泳池的容量、梯次,教練團的時間(譬如至少一天應連排四節課,以符合教練工時效益),以及早上第一、二節課氣溫太低不適下水等,考慮的面向多多。
此外,游泳業務在學校行政上權責不一,尤其有泳池學校。有學校認為此乃體育活動所以歸學務處,有學校認為是教學課程應歸教務處,有學校以收費與游泳池硬體管理著眼歸給總務處。筆者認為,體育教學與軟體(器材、清潔等)管理讓學務處來負責,教務處在排、調課上配合,總務處則處理收費、發包採購或泳池的硬體(水質、設備等)管理。
◎學校游泳教學需整合的六項要務
除了上述,筆者認為學校游泳教學還有六項要務,需要整合處理:
一、研訂共同契約,學校與業者、教練團的游泳教學發包合約,仍多各校自訂,應發展原則性的定型契約以供遵循,有游泳池學校的委外經營契約也應規範。
二、訂定收費標準,游泳教學價位可依各類情況、泳池設施、師生比,公告合理收費標準。
三、公布檢測指標,對於游泳教學的評量應有明確的規範,以檢視教學成果,目前學生游泳能力十級指標只是通過的階梯,各年級能力指標並未明定,通過者與未通過者的處理方式也闕如。
四、補助教學經費,游泳教學既然在正課中實施,理應免費義務教育,家長自費似不合理,也造成學校全面推動的困難,若財政困窘,至少國家應部分負擔,例如鐘點費部份,家長只負擔交通、場地及保險費用即可。
五、普及校園游泳池,台灣校園游泳池比例偏低,雖然有412座(教育部,2006),多屬大專與高中,國中小太少,以教育部94年推動學生游泳教學計劃為例,只輔導10所學校的新、整建泳池,如此蝸步,學校泳池的普及將遙遙無期。
六、訂定獎勵措施,目前學校游泳教學有的尚未推動,有的只一、二個年級,有的全校普施;學習效果有的責求嚴明,有的但求有做,各行其是,游泳教學的用力各校殊異。學校積極推展游泳教學並卓有成效者,必然付出極大心血,怎能不給予獎勵?
◎結語
要落實游泳教學成效,免不了三樣需求:錢與人,和制度面的配合。例如有泳池學校可增設類似午餐秘書的人力方案,給予減課或加給,或聘用救生員兼游泳教練。七年來,教育部儘管有心推動游泳教學,但是做的是「買空賣空」的無本事業,對學校游泳課程尚無任何補助及獎掖措施,對民間業者的輔導、訪評每年才區區幾十家,規模上猶停在點狀,杯水車薪恐怕流於有心無力。
參考文獻︰
自由時報(2005)。教育部砸21億 4年內五成學生須會游泳。記者黃以敬3/2/2005。
趙振傑(2006)。「無游泳池學校實施游泳教學」面臨之問題、困難與解決之道。
載於〈95年度中部五縣市無游泳池學校游泳教學研習手冊〉。
校園游泳網。http://www.happyswimmer.org.tw(2006/06/10)
門房拾得----達觀人語彙 代序
家住和平鄉大安溪畔達觀村,國民君本是殷實果農。經營兩甲多甜柿園,每年淨利近百萬。要照顧雙親、大片桂竹林,還包下一甲荒山墾植果苗,他的時間已然不敷使用。只是試著詢他:可不可能到頭家擔任警衛?他竟答正想來頭家幫忙,只是不敢開口,聽他態度堅定、不似玩笑,我一時難以置信。
達觀是偏遠的山村,離頭家大約四十公里,這條山路崎嶇,是中縣遇雨即坍的道路之一。校警工作扣除勞退保險,月領不到一萬五,他卻得來回開八十公里的山路,而工作煩擾不堪,幾乎終年無休,他仍時時笑顏迎人,樂在其中。
每早,國民君端立校門,跟每位老師、小朋友噓寒問早,讓大家感覺溫暖安適;放學,他一一揮手跟大家說再見,祝大家踏實而歸。他無嗔無癡無礙,是修練到家的活菩薩。
這是緣分吧?
猶記得十三年前,年未卅的國民君也在達觀國小擔任警衛,一身挺拔,卻幫訪客開車門、向訪客哈腰鞠躬,受寵若驚的訪客,還以為他有毛病。嘗聽他說,最敬佩地藏王菩薩「地獄不度盡誓不成佛」的大願,說著幾要掉淚,所以他把握任何助人的機緣。他修心也修身,極力鍛鍊自己吃苦,在達觀做警衛,還兼鋤草打雜,白天已累得像條牛,茹素的他竟然覺得五榖菜疏太甘甜,有礙修練,於是在食物中加苦澀黃蓮粉,因為黃蓮性寒引發胃痛才作罷。
這是國民君!
他傻嗎?我深信他是意志堅強的修行者!他雖走出叢林身處塵囂,但他有大僧的修為,他的行止是如此謙卑,但他的心靈卻又如此的偉大,他已是入世佛!我有幸與他結緣十多寒署,對他的欽敬竟與日俱增。
國民君唸過佛光山叢林學院,本要出家,囿於父母年邁體衰,孝順的他什麼都放下,就是放不下老弱的雙親,所以暫捨出家之念。國民君一直專心禮佛、念佛、習佛,並實踐佛家的慈悲喜捨。
國民君是個奇人,他的智慧,他的謙沖,他的工作能量,都非凡人所能為,是位奇得可以的偉人。他願來頭家,只能說是頭家的福氣。
警衛、果園嫻隙,拼湊零碎時間,國民君寫下他的觀想慧語,我不揣鄙陋稱為「門房拾得」。這是國民君的多年的歷練結晶,筆調平實,見微知著,從閒聊闡哲理、從生活見佛法,很能發人深省。在道德沉隱、倫常不彰的今日,應有振聾啟瞶之功。很感謝王文君主任抽空編輯,賴盈菲老師撥冗添畫,使本輯子得以美好呈現。
----民國九十五年七月 於 台中縣潭子鄉頭家國小
達觀是偏遠的山村,離頭家大約四十公里,這條山路崎嶇,是中縣遇雨即坍的道路之一。校警工作扣除勞退保險,月領不到一萬五,他卻得來回開八十公里的山路,而工作煩擾不堪,幾乎終年無休,他仍時時笑顏迎人,樂在其中。
每早,國民君端立校門,跟每位老師、小朋友噓寒問早,讓大家感覺溫暖安適;放學,他一一揮手跟大家說再見,祝大家踏實而歸。他無嗔無癡無礙,是修練到家的活菩薩。
這是緣分吧?
猶記得十三年前,年未卅的國民君也在達觀國小擔任警衛,一身挺拔,卻幫訪客開車門、向訪客哈腰鞠躬,受寵若驚的訪客,還以為他有毛病。嘗聽他說,最敬佩地藏王菩薩「地獄不度盡誓不成佛」的大願,說著幾要掉淚,所以他把握任何助人的機緣。他修心也修身,極力鍛鍊自己吃苦,在達觀做警衛,還兼鋤草打雜,白天已累得像條牛,茹素的他竟然覺得五榖菜疏太甘甜,有礙修練,於是在食物中加苦澀黃蓮粉,因為黃蓮性寒引發胃痛才作罷。
這是國民君!
他傻嗎?我深信他是意志堅強的修行者!他雖走出叢林身處塵囂,但他有大僧的修為,他的行止是如此謙卑,但他的心靈卻又如此的偉大,他已是入世佛!我有幸與他結緣十多寒署,對他的欽敬竟與日俱增。
國民君唸過佛光山叢林學院,本要出家,囿於父母年邁體衰,孝順的他什麼都放下,就是放不下老弱的雙親,所以暫捨出家之念。國民君一直專心禮佛、念佛、習佛,並實踐佛家的慈悲喜捨。
國民君是個奇人,他的智慧,他的謙沖,他的工作能量,都非凡人所能為,是位奇得可以的偉人。他願來頭家,只能說是頭家的福氣。
警衛、果園嫻隙,拼湊零碎時間,國民君寫下他的觀想慧語,我不揣鄙陋稱為「門房拾得」。這是國民君的多年的歷練結晶,筆調平實,見微知著,從閒聊闡哲理、從生活見佛法,很能發人深省。在道德沉隱、倫常不彰的今日,應有振聾啟瞶之功。很感謝王文君主任抽空編輯,賴盈菲老師撥冗添畫,使本輯子得以美好呈現。
----民國九十五年七月 於 台中縣潭子鄉頭家國小
吃飯皇帝大----做好學校午餐團膳
◎午餐工作是老師的新負擔
二十幾年前,大多數的國小學生回家吃中飯,老師中午也休息,一點半或兩點師生再回教室上課。曾幾何時學校紛紛開辦營養午餐,老師中午也不能停歇:指導學生用餐、陪學生午休,緊接著開始下午的課程。
曾有報紙以斗大的貫攔標題,報導敝校百餘位老師午餐未繳費,吃「霸王餐」,一堆電子媒體也跑來追新聞,還好經筆者坦然說明,沒有持續渲染。肇因是教育部要求中小學老師用餐要繳費。如果真要計較,老師也提出到外面用餐,那麼學生誰看?即使未真的率性為之,也徒增學校的困擾,許多年輕女老師中午忙著招呼學生,只簡單囫圇吞下幾口飯,如此也要繳餐費,難免讓老師覺得不受尊重。
記者的思考很直線:使用者付費!她們只看到老師使用中餐,卻不知道是幾十個學生在使用老師,誰是「使用者」?學生午餐是國中小隨著時代演變而新增的工作,老師並沒有因為這項工作而加薪,老師願意不計待遇的承擔工作,站在學校的立場,感謝都來不及,怎好開口向老師收午餐費,教育部的規定看來很正義,卻是「不食人間煙火」,徒然勾動老師爭取權益的神經。然而不管如何,午餐工作早已經成為學校正規運作的一環,而且是一項要緊的工作。筆者略陳辦理學校午餐的所見所思,不揣淺陋聊供參考。
◎學校午餐兩來源:自辦與外購
目前學校午餐的供應來源大致兩類,一是自辦午餐,二是外購團膳。
自辦午餐學校有廚房設備及廚工,學校設有午餐秘書,通常由老師兼任,給予減課,負責午餐工作。自辦午餐的採購發包,方式有兩種,分為:一、委外辦理;二、自行辦伙。
委外是廚房外包,學生收的餐費全歸廠商,廠商負責有關午餐的相關開銷,包括廚房設備的維護,學校只須監督,比較省事,如果廠商優良,學校倒也輕鬆,學生能吃得衛生美味。但收費全歸廠商,遇有重大設備維修或更新時,學校可能無能為力,而且午餐費的開銷少有彈性,例如辦理學生慶生會、烤肉活動的點心食物等,就得另籌經費。
自行辦伙的採購方式也有多種,第一種是統包,第二種是分項發包。統包是所有食材由一個得標廠商承做,學校只面對統包商,雖然操心少,相對掌控的也少。有的廠商雖然具有投標資格,但只是轉手公司,得標後只須向搭配的分項下包叫貨,賺取中間差價,等於買空賣空,這種廠商要剔除。
分項發包是把分類食材給不同廠商承作,例如把肉類、魚類、蔬菜、水果及雜貨等分項發包給不同廠商,優點是學校真正掌握第一線食材,食材商直接面對學校,不必假手中間,省去一層管銷費用,可以把午餐經費發揮最高效用,而且符合廠商專長,學生應該可以吃得最好。當然,學生的福利來自於學校的付出,老師相對就比較辛苦,尤其是午餐工作人員,像午餐秘書、校長及總務主任等人,得多費心思。分項發包的缺點是學校缺乏營養師,雖然能開菜單,是否顧及均衡營養頗有疑慮。目前有電腦菜單軟體,可依季時調配,但遇到氣候或天災人禍(例如哄抬物價、或某些食材奇缺時)等變化,常會無所依循。
◎外購團膳分兩種:便當與餐桶
無廚房學校必須外購團膳,又分為兩個情況:一是以餐盒型態供應(便當);一是餐桶態供應(打菜)。便當方便乾淨、收拾容易,過去普遍而如今漸少採用,原因有三:一是環保問題,餐具不論紙盒、竹筷或保利龍,其消耗廢棄都造成資源的浪費與污染;二是營養問題,這是重點,餐盒的食物多所限制,必須以乾料為主,所以炸食偏多,常吃對健康有害,而許多乾料往往是缺乏營養的加工食品,甚至是垃圾食物;三是衛生問題,團膳便當的製作過程還是以人工為主,有些工廠動輒供應數千份,不提早作業來不及,到中午用餐時已經失去風味與鮮度,這也是便當無法克服的難題。
外購團膳通常以班級為單位,分裝餐桶打菜,可以吃到帶湯的熱食,方便採用各種食材,容易達到營養衛生、多樣美味的要求,是目前最普遍的團膳型式。
◎品質有賴學校用心與包商實在
外購團膳有的納入學校正式發包採購,由總務處執行;有的學校則由合作社代辦,但依照政府規定,合作社在單項公告金額(十萬元)以上的採購案,也必須公開招標。不管學校或合作社,校長都要監督了解,絕不能輕忽,有人誤解合作社是獨立機構並非正確。學校合作社早期叫福利社,好像專爲老師(或學生)謀福利,定位狹隘,後來統一改稱員生消費合作社,除了有合作供銷以降低成本的功能,其積極意義是合作教育(cooperation education ),這個層面合作社就隸屬於學校訓導處,校長當然必須監管,何況師生午餐事關重大,不許稍有差池,性質上是學校委由合作社辦理,怎能說校長不必干涉,就算校長不管,出了狀況校長還是避不掉責任。
學校廚房委外辦理,通常是一年或兩年招標一次。而自辦食材發包一次短則兩月,長則一年,通常以一學期為多。依據採購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三、四款,團膳採購以最有利標並可採複數決標,即以評選方式可以兩家以上得標,同時分別供應不同年段或(按月)輪流供應,例如(每月)以班為單位票決廠商。
午餐(食材)採購合約應儘量週延,註明每人每餐價錢及菜單大項,例如「三菜一湯、包含一主菜二副菜、每週供應四次水果」等。由於只能概約規範,伙食的良窳彈性很大,所以廠商實在與否就相當要緊,而學校是否用心督責才是品質的保證,例如水果高、低檔價差甚至數倍,不是以次可以估算的。合約之外,可再以附約或簽訂備忘錄來補強說明,明確品質要求。
◎午餐營養的六個面向
學生正值發育期,午餐營養至為重要,筆者歸納六個面向要注意:
一、量要充分。常見班級餐桶剩下大堆飯菜,原來分菜太少,是打菜學生的疏忽,老師應該多加指導。飯菜不夠的情況也時有發生,尤其多數國小的週二全校上全天課,當天爆量,廠商容易出狀況,菜好不好還其次,總要吃飽,所以必須準備相當之備品,遇缺能及時補充。學校也要規劃應變措施,例如選定附近衛生可靠的飯館,發生不足時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補上。
二、質要精美。多用新鮮食材,季時蔬果、一手食材兼具營養又便宜的優點,自辦午餐學校應不難做到。不過一手食材洗切煮等處理工量增加,廚工夥伴要能勤奮耐勞,不妨招募家長義工幫忙。成品、半成品通常原料品質低劣,加工添加有害物質,加工過程養分流失,也許便宜可口孩子喜歡,但基於健康考量要適可而止,尤其採便當方式更要留意。
三、矯正偏食習僻。少子化也使孩子的偏食加遽,愈來愈多孩子愛吃肉不吃青菜,許多可口青菜視為畏途,例如苦瓜、茄子、青椒等,壓味菜如蔥、薑、蒜、辣椒等更是不碰,家長似乎也默許,學校團膳為了大眾化,開菜單遷就多數孩子的喜好,既狹化菜色又強化偏食,是否合乎教育很值得省思。筆者前任的校長作風強勢,午餐偏偏供應苦瓜、茄子等,要求老師指導孩子食用,孩子在班級壓力下竟然吃得津津有味。所以利用班級情境糾正偏食不失良策,比父母在家裡好做,但要先對家長宣導,否則寵溺型的家長可能不能體諒。
四、減少垃圾食物。速食店類的東西,多屬高熱量又缺乏營養,例如薯條、熱狗、雞漿塊、甜不辣,加上簡單的通心粉,附上珍珠奶茶,對小孩的身體弊多於利,這些偏偏是小孩子百吃不膩的。有人對於午餐的評價,以孩子愛吃為依據,其實要孩子愛吃倒也容易,搞些廉價的垃圾食物就行,於是養出胖而虛的「肉雞」。有的學校講民主,讓學生票決餐盒廠家,有時選的廠家雖然好吃但營養欠當。美味、營養兼顧是選擇廠商的原則,學校輔導教育學生,不是任由學生決定。開菜單也不只觀照孩子喜歡,更要關照孩子健康。
五、減少油炸食物。油炸食物至少有二個缺點,一是高熱量高脂肪,一是含有飽和脂肪酸,兩者都對身體有害,而且一般食用油經高溫滾炸多會劣變,產生自由基、氧化物、聚合物等有害成分。一般食物炸則吸油烤則出油,以烤箱取代油炸是可行的方式,外購團膳可以要求業者多用烘烤,少用油炸。不過烘烤食物處理費事,恐怕廠商不易接納,但起碼也要確知廠商不使用回鍋油。烘烤能變化出許多好吃又衛生的料理,學校廚房籌資採購大型烤箱,是值得投資的設備。
六、注意食物安全。雞、豬、肉品要有CAS證明,每天檢視肉品,對於標示不清、來源不明的肉品要斷然退貨。蔬菜須檢附農藥殘餘檢驗報告,其他食材或調味品應採合法廠商產品。對於食材點交、處理流程要確實管控,不容死角。廚房重地注意門禁,廠商送貨要有學校人員陪同,午餐無關人員禁止進入廚房,廚房內外應裝置監視設施。
◎午餐營養與午餐禮儀教育
學校任何活動都應具有教育意涵,午餐除了營養衛生教育,還有午餐禮儀。先說營養教育,老師可以針對菜餚做機會教育,說明菜色的配搭、食物的調理,也可以選擇某種菜餚做營養教學。除了班級層面,也可以透過全校廣播,例如「午餐的約會」,準備當日食物營養講稿,安排師生廣播。衛生教育包括打菜時不張口,分菜學生務必著好圍兜、髪罩、口罩等裝備,以及飯前洗手、飯後潔牙,餐後可以播放潔牙歌,實施潔牙評比落實習慣。
午餐禮儀還包括感恩教育,類似朱伯盧治家格言「一茶一飯當思得來不易」等老道理不因時代而改變,可在開動前給學生解說,全班一起唸誦感恩父母、老師、廚工阿姨等謝辭,這部分雖然行式化,但所謂「誠於中、形於外」,教育效果由外鑠而內化。常規指導如排隊打菜、端正用餐姿勢、細嚼慢嚥、輕聲細語、不厭食拖拉、餐具動作放輕、避免污染桌面、飯菜儘量用完等,用心的级任還會檢視每個學生的餐盒;餐畢集中廚餘、收納餐具都應迅速確實,若是採用便當要做好環保及資源回收。總之,午餐動作應儘量井然有秩,安靜乾淨,表現教養。
◎落實餐費把關與弱勢照顧
景氣不佳,家長教育負擔沉重,學校午餐應以經濟實惠為原則,不輕諾漲價。日前石油漲價,媒體報導台灣省餐盒公會擬調漲學生午餐費五到十元,若採中間值八元計,一個高標餐盒四十元大概就漲了20﹪,這是搭石油漲價便車趁火打劫,筆者估計目前三菜一湯加每週四次中高檔水果,35元絕對有利潤,不知餐盒公會為何如此貪心?好在輿論反彈暫時做罷。
午餐費用學校多以月計,收費從550元到650元最多,其中有的週三不供應,水果的供應日數與品質也各異,價錢很難做比較,但一餐成本約三十元,其中包括廚工薪水、廚房設備維修添購、水電及其他相關開銷。
媒體常報導為數龐大的學生繳不出午餐費,但其實從來沒有學生因未交午餐費而沒飯吃。原因有三:一是學校多柔性收費,真繳不出者照常提供用餐,尤其自辦午餐學校分擔不是問題;二是許多慈善團體會提供學校貧童午餐補助,大多數學校也有平日捐款的仁愛基金可供支應;三是協商廠商逕予吸收或回饋。筆者也在特偏山區服務過,這方面問題不大,媒體的報導似嫌誇張。
◎ 完善的廚房管理制度
廚房是學校裡的迷你獨立生態,管理不善則藏污納垢。廚房管理可從人、事、物三個層面來談。
一、人的方面:建立制度
廚工的聘僱有些基本條件,譬如健檢合格,沒有B肝或其他傳染病,須具備丙級以上廚師執照等。聘僱後應接受講習,內容包括衛生安全知識與服務規範等。
廚工雖然待遇不高,但涉及全校師生的團膳安全,管理上絕不能大意。可以訂立廚工守則明確要求,內容涵蓋衛生習慣(例如不留指甲、不蓄長鬍等)、裝備穿戴、安全須知、本分操守等。要注意廚班次級團體的生態,有的廚工資歷稍久,扮演「大姐頭」掌握廚班,連菜單都能左右,甚不足取,學校應敏於覺察並適時導正,勿壞體制。
食品耗材應禁止廚工逕行叫貨,必須透過午餐秘書或總務人員採購,現在通訊方便,就算臨食缺貨也應向午餐秘書報告,杜絕採購管理死角。
另外,禁止廚工帶出任何食物或廚餘是一項必要的規定。筆者經驗,曾有廚工把食材備份逕留不煮,企圖攜帶回家;也發生班級菜桶的量不足,而廚房卻還剩許多,原因也可能有人想徇私,所以必須嚴禁廚工攜出食物,試想若麥當勞員工可以把賣剩的雞腿帶回家,誰還努力招呼顧客呢?
廚房班長可互選產生,但應定期換人。嚴明制度,也勿忘獎酬,年節歲終可贈予獎金、禮品做為激勵。
二、事的方面:防杜未然
學校廚房要合乎「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」(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; HACCP)的標準,以降低食品安全危害顧慮,預防食品污染或危害的發生,有效利用人力、物力資源,提昇廚房衛生管理水準(衛生署,2006)。HACCP制度是檢視所有可能危害食品衛生安全的因素,做出管制,就是事先防杜的工作。
自辦午餐學校設午餐秘書,負責中央廚房管理維護、廚工管理與權責規範、食材品管與監控、設計菜單及營養調配、午餐巡視與問題處理以及各項食材招標事宜等。學校另設午餐推動小組,校長為召集人,成員可包括總務、訓導、主計主任、體衛組長、護士及午餐秘書等人,除了提供午餐諮詢,還要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廚房衛生,並定期召開午餐工作會報。
三、物的方面:條理乾淨
食材的儲放要合乎乾淨條理的原則,冷凍、冷藏室的溫控要經常檢視,乾貨(作料、米麵、調味料等)的存量以一周為度,定時盤點並做記錄。
各類廚櫃、地板、灶台保持清爽乾燥,蒸氣消毒櫃不可積水,潑漸油污及時清理,避免跌滑意外,廚房人員常需捧抬熱湯烈油,尤不可大意。
廚房、鍋具清潔消毒要落實,日日清理,定期掃除。油電瓦斯務必關牢,臨走勿忘檢查。
◎結語:家長參與辦好營養午餐
學校代辦午餐不涉營利,但家長畢竟是消費者,對孩子的午餐有知的權利,依據經驗,家長對午餐團膳常有意見,可以安排家長會成員到校共用午餐,一來了解學校午餐情況,二來對食物菜色提供改進參考。自辦午餐學校也可分批邀請家長參觀午餐廚房,或參與廚房義工,並邀家長代表參訪食材廠家,從了解而諒解,化阻力為助力,一起爲午餐把關。
台諺「吃飯皇帝大」,學校的午餐團膳看似庶務小事,但事關發育中孩子的營養與健康,其重要性絕不亞於教學,學校應以積極的精神、戒慎的態度,帶給孩子營養衛生、豐盛美味的午餐。
參考文獻:
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(2006)。盒裝餐飲HACCP。2006-01-05
總統府(2001)。政府採購法。90/01/10總統華總一義字第900003820號令
二十幾年前,大多數的國小學生回家吃中飯,老師中午也休息,一點半或兩點師生再回教室上課。曾幾何時學校紛紛開辦營養午餐,老師中午也不能停歇:指導學生用餐、陪學生午休,緊接著開始下午的課程。
曾有報紙以斗大的貫攔標題,報導敝校百餘位老師午餐未繳費,吃「霸王餐」,一堆電子媒體也跑來追新聞,還好經筆者坦然說明,沒有持續渲染。肇因是教育部要求中小學老師用餐要繳費。如果真要計較,老師也提出到外面用餐,那麼學生誰看?即使未真的率性為之,也徒增學校的困擾,許多年輕女老師中午忙著招呼學生,只簡單囫圇吞下幾口飯,如此也要繳餐費,難免讓老師覺得不受尊重。
記者的思考很直線:使用者付費!她們只看到老師使用中餐,卻不知道是幾十個學生在使用老師,誰是「使用者」?學生午餐是國中小隨著時代演變而新增的工作,老師並沒有因為這項工作而加薪,老師願意不計待遇的承擔工作,站在學校的立場,感謝都來不及,怎好開口向老師收午餐費,教育部的規定看來很正義,卻是「不食人間煙火」,徒然勾動老師爭取權益的神經。然而不管如何,午餐工作早已經成為學校正規運作的一環,而且是一項要緊的工作。筆者略陳辦理學校午餐的所見所思,不揣淺陋聊供參考。
◎學校午餐兩來源:自辦與外購
目前學校午餐的供應來源大致兩類,一是自辦午餐,二是外購團膳。
自辦午餐學校有廚房設備及廚工,學校設有午餐秘書,通常由老師兼任,給予減課,負責午餐工作。自辦午餐的採購發包,方式有兩種,分為:一、委外辦理;二、自行辦伙。
委外是廚房外包,學生收的餐費全歸廠商,廠商負責有關午餐的相關開銷,包括廚房設備的維護,學校只須監督,比較省事,如果廠商優良,學校倒也輕鬆,學生能吃得衛生美味。但收費全歸廠商,遇有重大設備維修或更新時,學校可能無能為力,而且午餐費的開銷少有彈性,例如辦理學生慶生會、烤肉活動的點心食物等,就得另籌經費。
自行辦伙的採購方式也有多種,第一種是統包,第二種是分項發包。統包是所有食材由一個得標廠商承做,學校只面對統包商,雖然操心少,相對掌控的也少。有的廠商雖然具有投標資格,但只是轉手公司,得標後只須向搭配的分項下包叫貨,賺取中間差價,等於買空賣空,這種廠商要剔除。
分項發包是把分類食材給不同廠商承作,例如把肉類、魚類、蔬菜、水果及雜貨等分項發包給不同廠商,優點是學校真正掌握第一線食材,食材商直接面對學校,不必假手中間,省去一層管銷費用,可以把午餐經費發揮最高效用,而且符合廠商專長,學生應該可以吃得最好。當然,學生的福利來自於學校的付出,老師相對就比較辛苦,尤其是午餐工作人員,像午餐秘書、校長及總務主任等人,得多費心思。分項發包的缺點是學校缺乏營養師,雖然能開菜單,是否顧及均衡營養頗有疑慮。目前有電腦菜單軟體,可依季時調配,但遇到氣候或天災人禍(例如哄抬物價、或某些食材奇缺時)等變化,常會無所依循。
◎外購團膳分兩種:便當與餐桶
無廚房學校必須外購團膳,又分為兩個情況:一是以餐盒型態供應(便當);一是餐桶態供應(打菜)。便當方便乾淨、收拾容易,過去普遍而如今漸少採用,原因有三:一是環保問題,餐具不論紙盒、竹筷或保利龍,其消耗廢棄都造成資源的浪費與污染;二是營養問題,這是重點,餐盒的食物多所限制,必須以乾料為主,所以炸食偏多,常吃對健康有害,而許多乾料往往是缺乏營養的加工食品,甚至是垃圾食物;三是衛生問題,團膳便當的製作過程還是以人工為主,有些工廠動輒供應數千份,不提早作業來不及,到中午用餐時已經失去風味與鮮度,這也是便當無法克服的難題。
外購團膳通常以班級為單位,分裝餐桶打菜,可以吃到帶湯的熱食,方便採用各種食材,容易達到營養衛生、多樣美味的要求,是目前最普遍的團膳型式。
◎品質有賴學校用心與包商實在
外購團膳有的納入學校正式發包採購,由總務處執行;有的學校則由合作社代辦,但依照政府規定,合作社在單項公告金額(十萬元)以上的採購案,也必須公開招標。不管學校或合作社,校長都要監督了解,絕不能輕忽,有人誤解合作社是獨立機構並非正確。學校合作社早期叫福利社,好像專爲老師(或學生)謀福利,定位狹隘,後來統一改稱員生消費合作社,除了有合作供銷以降低成本的功能,其積極意義是合作教育(cooperation education ),這個層面合作社就隸屬於學校訓導處,校長當然必須監管,何況師生午餐事關重大,不許稍有差池,性質上是學校委由合作社辦理,怎能說校長不必干涉,就算校長不管,出了狀況校長還是避不掉責任。
學校廚房委外辦理,通常是一年或兩年招標一次。而自辦食材發包一次短則兩月,長則一年,通常以一學期為多。依據採購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第三、四款,團膳採購以最有利標並可採複數決標,即以評選方式可以兩家以上得標,同時分別供應不同年段或(按月)輪流供應,例如(每月)以班為單位票決廠商。
午餐(食材)採購合約應儘量週延,註明每人每餐價錢及菜單大項,例如「三菜一湯、包含一主菜二副菜、每週供應四次水果」等。由於只能概約規範,伙食的良窳彈性很大,所以廠商實在與否就相當要緊,而學校是否用心督責才是品質的保證,例如水果高、低檔價差甚至數倍,不是以次可以估算的。合約之外,可再以附約或簽訂備忘錄來補強說明,明確品質要求。
◎午餐營養的六個面向
學生正值發育期,午餐營養至為重要,筆者歸納六個面向要注意:
一、量要充分。常見班級餐桶剩下大堆飯菜,原來分菜太少,是打菜學生的疏忽,老師應該多加指導。飯菜不夠的情況也時有發生,尤其多數國小的週二全校上全天課,當天爆量,廠商容易出狀況,菜好不好還其次,總要吃飽,所以必須準備相當之備品,遇缺能及時補充。學校也要規劃應變措施,例如選定附近衛生可靠的飯館,發生不足時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補上。
二、質要精美。多用新鮮食材,季時蔬果、一手食材兼具營養又便宜的優點,自辦午餐學校應不難做到。不過一手食材洗切煮等處理工量增加,廚工夥伴要能勤奮耐勞,不妨招募家長義工幫忙。成品、半成品通常原料品質低劣,加工添加有害物質,加工過程養分流失,也許便宜可口孩子喜歡,但基於健康考量要適可而止,尤其採便當方式更要留意。
三、矯正偏食習僻。少子化也使孩子的偏食加遽,愈來愈多孩子愛吃肉不吃青菜,許多可口青菜視為畏途,例如苦瓜、茄子、青椒等,壓味菜如蔥、薑、蒜、辣椒等更是不碰,家長似乎也默許,學校團膳為了大眾化,開菜單遷就多數孩子的喜好,既狹化菜色又強化偏食,是否合乎教育很值得省思。筆者前任的校長作風強勢,午餐偏偏供應苦瓜、茄子等,要求老師指導孩子食用,孩子在班級壓力下竟然吃得津津有味。所以利用班級情境糾正偏食不失良策,比父母在家裡好做,但要先對家長宣導,否則寵溺型的家長可能不能體諒。
四、減少垃圾食物。速食店類的東西,多屬高熱量又缺乏營養,例如薯條、熱狗、雞漿塊、甜不辣,加上簡單的通心粉,附上珍珠奶茶,對小孩的身體弊多於利,這些偏偏是小孩子百吃不膩的。有人對於午餐的評價,以孩子愛吃為依據,其實要孩子愛吃倒也容易,搞些廉價的垃圾食物就行,於是養出胖而虛的「肉雞」。有的學校講民主,讓學生票決餐盒廠家,有時選的廠家雖然好吃但營養欠當。美味、營養兼顧是選擇廠商的原則,學校輔導教育學生,不是任由學生決定。開菜單也不只觀照孩子喜歡,更要關照孩子健康。
五、減少油炸食物。油炸食物至少有二個缺點,一是高熱量高脂肪,一是含有飽和脂肪酸,兩者都對身體有害,而且一般食用油經高溫滾炸多會劣變,產生自由基、氧化物、聚合物等有害成分。一般食物炸則吸油烤則出油,以烤箱取代油炸是可行的方式,外購團膳可以要求業者多用烘烤,少用油炸。不過烘烤食物處理費事,恐怕廠商不易接納,但起碼也要確知廠商不使用回鍋油。烘烤能變化出許多好吃又衛生的料理,學校廚房籌資採購大型烤箱,是值得投資的設備。
六、注意食物安全。雞、豬、肉品要有CAS證明,每天檢視肉品,對於標示不清、來源不明的肉品要斷然退貨。蔬菜須檢附農藥殘餘檢驗報告,其他食材或調味品應採合法廠商產品。對於食材點交、處理流程要確實管控,不容死角。廚房重地注意門禁,廠商送貨要有學校人員陪同,午餐無關人員禁止進入廚房,廚房內外應裝置監視設施。
◎午餐營養與午餐禮儀教育
學校任何活動都應具有教育意涵,午餐除了營養衛生教育,還有午餐禮儀。先說營養教育,老師可以針對菜餚做機會教育,說明菜色的配搭、食物的調理,也可以選擇某種菜餚做營養教學。除了班級層面,也可以透過全校廣播,例如「午餐的約會」,準備當日食物營養講稿,安排師生廣播。衛生教育包括打菜時不張口,分菜學生務必著好圍兜、髪罩、口罩等裝備,以及飯前洗手、飯後潔牙,餐後可以播放潔牙歌,實施潔牙評比落實習慣。
午餐禮儀還包括感恩教育,類似朱伯盧治家格言「一茶一飯當思得來不易」等老道理不因時代而改變,可在開動前給學生解說,全班一起唸誦感恩父母、老師、廚工阿姨等謝辭,這部分雖然行式化,但所謂「誠於中、形於外」,教育效果由外鑠而內化。常規指導如排隊打菜、端正用餐姿勢、細嚼慢嚥、輕聲細語、不厭食拖拉、餐具動作放輕、避免污染桌面、飯菜儘量用完等,用心的级任還會檢視每個學生的餐盒;餐畢集中廚餘、收納餐具都應迅速確實,若是採用便當要做好環保及資源回收。總之,午餐動作應儘量井然有秩,安靜乾淨,表現教養。
◎落實餐費把關與弱勢照顧
景氣不佳,家長教育負擔沉重,學校午餐應以經濟實惠為原則,不輕諾漲價。日前石油漲價,媒體報導台灣省餐盒公會擬調漲學生午餐費五到十元,若採中間值八元計,一個高標餐盒四十元大概就漲了20﹪,這是搭石油漲價便車趁火打劫,筆者估計目前三菜一湯加每週四次中高檔水果,35元絕對有利潤,不知餐盒公會為何如此貪心?好在輿論反彈暫時做罷。
午餐費用學校多以月計,收費從550元到650元最多,其中有的週三不供應,水果的供應日數與品質也各異,價錢很難做比較,但一餐成本約三十元,其中包括廚工薪水、廚房設備維修添購、水電及其他相關開銷。
媒體常報導為數龐大的學生繳不出午餐費,但其實從來沒有學生因未交午餐費而沒飯吃。原因有三:一是學校多柔性收費,真繳不出者照常提供用餐,尤其自辦午餐學校分擔不是問題;二是許多慈善團體會提供學校貧童午餐補助,大多數學校也有平日捐款的仁愛基金可供支應;三是協商廠商逕予吸收或回饋。筆者也在特偏山區服務過,這方面問題不大,媒體的報導似嫌誇張。
◎ 完善的廚房管理制度
廚房是學校裡的迷你獨立生態,管理不善則藏污納垢。廚房管理可從人、事、物三個層面來談。
一、人的方面:建立制度
廚工的聘僱有些基本條件,譬如健檢合格,沒有B肝或其他傳染病,須具備丙級以上廚師執照等。聘僱後應接受講習,內容包括衛生安全知識與服務規範等。
廚工雖然待遇不高,但涉及全校師生的團膳安全,管理上絕不能大意。可以訂立廚工守則明確要求,內容涵蓋衛生習慣(例如不留指甲、不蓄長鬍等)、裝備穿戴、安全須知、本分操守等。要注意廚班次級團體的生態,有的廚工資歷稍久,扮演「大姐頭」掌握廚班,連菜單都能左右,甚不足取,學校應敏於覺察並適時導正,勿壞體制。
食品耗材應禁止廚工逕行叫貨,必須透過午餐秘書或總務人員採購,現在通訊方便,就算臨食缺貨也應向午餐秘書報告,杜絕採購管理死角。
另外,禁止廚工帶出任何食物或廚餘是一項必要的規定。筆者經驗,曾有廚工把食材備份逕留不煮,企圖攜帶回家;也發生班級菜桶的量不足,而廚房卻還剩許多,原因也可能有人想徇私,所以必須嚴禁廚工攜出食物,試想若麥當勞員工可以把賣剩的雞腿帶回家,誰還努力招呼顧客呢?
廚房班長可互選產生,但應定期換人。嚴明制度,也勿忘獎酬,年節歲終可贈予獎金、禮品做為激勵。
二、事的方面:防杜未然
學校廚房要合乎「危害分析重要管制點」(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; HACCP)的標準,以降低食品安全危害顧慮,預防食品污染或危害的發生,有效利用人力、物力資源,提昇廚房衛生管理水準(衛生署,2006)。HACCP制度是檢視所有可能危害食品衛生安全的因素,做出管制,就是事先防杜的工作。
自辦午餐學校設午餐秘書,負責中央廚房管理維護、廚工管理與權責規範、食材品管與監控、設計菜單及營養調配、午餐巡視與問題處理以及各項食材招標事宜等。學校另設午餐推動小組,校長為召集人,成員可包括總務、訓導、主計主任、體衛組長、護士及午餐秘書等人,除了提供午餐諮詢,還要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廚房衛生,並定期召開午餐工作會報。
三、物的方面:條理乾淨
食材的儲放要合乎乾淨條理的原則,冷凍、冷藏室的溫控要經常檢視,乾貨(作料、米麵、調味料等)的存量以一周為度,定時盤點並做記錄。
各類廚櫃、地板、灶台保持清爽乾燥,蒸氣消毒櫃不可積水,潑漸油污及時清理,避免跌滑意外,廚房人員常需捧抬熱湯烈油,尤不可大意。
廚房、鍋具清潔消毒要落實,日日清理,定期掃除。油電瓦斯務必關牢,臨走勿忘檢查。
◎結語:家長參與辦好營養午餐
學校代辦午餐不涉營利,但家長畢竟是消費者,對孩子的午餐有知的權利,依據經驗,家長對午餐團膳常有意見,可以安排家長會成員到校共用午餐,一來了解學校午餐情況,二來對食物菜色提供改進參考。自辦午餐學校也可分批邀請家長參觀午餐廚房,或參與廚房義工,並邀家長代表參訪食材廠家,從了解而諒解,化阻力為助力,一起爲午餐把關。
台諺「吃飯皇帝大」,學校的午餐團膳看似庶務小事,但事關發育中孩子的營養與健康,其重要性絕不亞於教學,學校應以積極的精神、戒慎的態度,帶給孩子營養衛生、豐盛美味的午餐。
參考文獻:
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(2006)。盒裝餐飲HACCP。2006-01-05
總統府(2001)。政府採購法。90/01/10總統華總一義字第900003820號令
常態編班V.S.廣設「資優班」----教育的貓捉老鼠遊戲
壹、前言
九十四學年度國中新增資優班達101班,其實大家心知肚明,這只是變相的能力編班,推究這個現象,與教育部今年三月頒布「國民中小學常態編班及學習準則」,嚴格要求各縣市落實常態編班有關。為了規避常態編班,家長、學校於是想出廣設資優班的點子。這個點子乍看可行,執行起來問題卻不少。
從學習氣氛與經驗來看,能力編班的確有助於升學優勢,所以拼升學還是得靠能力編班。目前家長選擇國中的標準,就是看畢業生幾個考取第一志願。國中校長向家長闡述學校的師資設備多好、辦學多優質等,家長一概沒興趣,家長要的是孩子能考取哪個學校。有位校長常標榜學生對外藝能競賽優勝,也常到社區辦理教學成果展演活動,但升學數字欠佳,學區家長還是把子弟往外送,留下功課二流的學生,學校也惡性循環,成為民眾心目中的二流的學校。
升學競爭就像生涯飯碗之爭,先保住飯碗,再談其他,怪說家長錯了嗎?哪個家長不擔心孩子的前途?自忖善意的教育決策,若數十年仍不被領情,仍窒礙難行,這種善意需要檢討。
當今所謂資優班浮濫現象,筆者認為不必看得太壞,也不必為此瞠怒,這個「貓捉老鼠的遊戲」,不是今天才開始玩而已,就如同過去禁用參考書政策,三令五申信誓旦旦,成了督學糊口的主要業務,試問哪天真的禁絕過?
貳、漏管私校,新的「門閥教育」
教育部宣稱要「明快處置」這種「掛羊頭賣狗肉」的資優班,但是否檢討目前公立國中、私中益形明顯的「能力分校」現象,教育部有魄力維持教育公義了沒?
教育主管機關管的似乎不包括私立學校,私校不冠「國民」二字,有幾分像教育的化外之民。以中部地區為例,衛道、明道、弘文、曉明等校都是所謂私立的明星學校,何謂明星?就是進來的學生成績好。私校要收誰、要怎麼收教育局好像管不著,所以招生前多假「育樂營」之名行學科測驗之實,等於入學考試。只要進入這些學校,就算常態編班,事實上統統都是「好班」。
教育部愈是嚴求常態編班,私立學校愈是熱門。家長對常態編班的國中教學沒信心,有錢家長等於長了翅膀,飛越教育部的藩籬,七分成績三分懇託,進了私立名校;沒錢的家長,孩子功課再好也只能就讀國中。這種以社經地位來決定升學優勢的現象,形成新的「門閥教育」,是教育部雷厲風行常態編班政策時,所始料未及的。
為何常態編講數十年仍未竟其功?因為家長要升學,因為學校要生存。能力編班與妓女問題一樣,是人性所需,只能疏導不能堵塞,公娼禁止轉往私娼,反而落入無以管理的境地,這個比喻不雅卻貼切。
叁、資優班的鑑定安置不符標準
本來,家長與學校的如意算盤是想藉著各種資優班的設置,讓能力分班「合法化」。這種方式其實過去已然行之多年,類似非正式的資優班,例如所謂實驗班、合唱班、樂隊班、球隊班等藝能班,表面便於訓練校代表隊,更重要的是這些校代表隊學生通常資質也都較高,班級氣氛也較佳,才藝與學業的學習效果也比較好。許多家長喜歡讓孩子進這種班,其實是愛其班風有利課業學習。事實上這就是能力編班,但這些通常不叫資優班,而且班數不多不太招搖,所以相安無事。
既然叫做資優班,就必須按照資優班的遊戲規則,也必須在其框架下運作。首先,資優學生的篩選鑑定必須由各縣市政府的「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」(簡稱鑑輔會)執行,而鑑輔會的鑑定標準必須根據「特殊教育法」及相關法令規定,不是學校可以自創。
特殊教育法(民86)第四條所稱的資賦優異,包括一般才能、學術性向、藝術才能、創造能力、領導能力及其他特殊才能。按照民國88年教育部修訂公佈的「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」,一般智能能優異指在記憶、理解、分析、綜合、推理、評鑑等方面,較同年齡者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,其鑑定基準為智力或綜合性向測驗得分在平均數正1.5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93以上者;另外,由專家學者、指導教師或家長長期觀察推薦,並檢附學習特質與表現等具體資料者。現行國中資優生的甄選內涵不符,觀察推薦、具體表現也完全忽略。
◎鑑定的效度有問題
假性資優不只是人數灌水的問題,還有鑑定的效度問題。所謂效度(validity)是測驗的正確度,即測驗是否可以真實鑑別資優特質的程度(郭生玉,1996)。前述鑑定程序與標準其實只是門檻,真正資優的篩選鑑定還必須配合長期觀察、特殊表現等等,國中這種一試定資優的考試,其實多半不可靠,何況這樣的標準以統計學來看也過於寬鬆。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兩端,按照一般常態分配(normal distribution),「特殊教育法」對於資優另一端----智能障礙者的鑑定標準是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數負2個標準差,負2個標準差卽百分等級2.3,百人中約佔2人,以這種標準相對的另一極端的所稱資優者應也大約百分之二;每年國中學測以中投區為例,能進台中一中、台中女中者PR值都在98以上,這些進第一志願者都未必敢稱資優生了,而一中、女中設的資優班每屆也不過才二、三班(含才藝類)。當然,上述前者為智力測驗,後者為成就測驗,本質雖不同,但相關性甚高。特教法規定資優需正1.5個標準差以上,其實不是單一條件,要附以其他表現,更絕非一試定資優。
就算採取寬鬆的1.5個標準差,學校篩選資優生也約百取七,為了教學資源經濟效益考慮,以台中縣為例,規定學生滿二十人才能成班,於此推估想設資優班的學校至少三百人應試才可望成班。而超過三百人應試者,配合學校的人力物力條件也只能取一班,本來各校的初衷是「擇優錄取」。但既以「資優班」名之,必須經縣市政府「鑑輔會」的標準化程序篩鑑,這樣一來,原本想要擇優錄取灌水出產「資優生」就有了困難,而若降低標準又違反部頒的資優鑑定基準。
◎未能兼顧嚴謹的鑑定程序與內容
正式的資優鑑定工作應該分成兩階段,第一階段是篩選(screening)或初選,其目的在透過普查的方式,找出具有資優傾向的學生;第二階段稱為鑑定(identification)或複選,目的在從初選名單中,利用詳密的個別評量方式,以確定將安置於資優教育方案的學生。現行國中資優班甄選,第一階段作業從缺,第二階段又沒有個別評量。
學者謝建全指出,初選的重點是儘量使每位兒童皆有機會參選,常見的方法有(一)教師推薦、(二)團體智力測驗、(三)成就測驗、(四)家長推薦、(五)同儕推薦、(六)自我推薦、(七)學生作品評定等;複選的重點在確切認定資優兒童,主要方法包括(一)個別智力測驗、(二)創造力測驗、(三)特殊才能表現、(四)領導才能及(五)其他,如人格測驗、自我概念等(傅秀媚,2004)。
目前國中的資優鑑別方式因為不是觀察篩檢,也不經老師推薦,而是採取自由報考,低社經者容易缺席。考生人數雖然暴增,卻未經普查程序,未符公平特教的精神。而且評量大概僅是採做團體體紙筆智力測驗、輔以數學、語文等學科成就測驗,缺少個別測驗嚴謹確認。從鑑定內容與程序來看,明顯粗疏簡略,並不符合資優鑑定的標準。
以今年資優班「考生」及成班數量之多,若真以正式之資優鑑定模式來實施,光鑑定的人力、財力,就足以讓學校打退堂鼓了。
依上述說明,有的縣市一年國中新生增設二、三十班資優班,應該是假性資優成分大。其實,幾乎每個國中都企圖以資優班來搶「好學生」,以增加升學實力,未成立者許多是無奈於甄選不出這麼多學生來成班罷了。
肆、師資、課程教學與發展規劃皆告闕如
再看國中廣設資優班的現實難題,第一面臨的是師資,基於搶「好學生」編班拼升學的動機,先搶人再說,根本未考慮學校條件,尤其是師資問題。資優班師資應與身心障礙班一樣,必須具備特殊教育專長的教師,而目前國內特殊教育師資以障礙類別為主,資優教師十分難覓,學校也幾乎沒有。根據特殊教育班的師資編制,國中為每班3.0員(普通班為每班2.0員),這多出來的一人縣市政府多半不埋單,由申辦學校自行設法。人事費至為龐大,學校不可能「設法」,還是以普通班的編制教學。如此產生兩個問題:一是不符設置資優班的編制規定;二是教師人力不足,難以發揮個別化教育或創造思考教學的理想。
其次是教學,包括課程、教材教法。特殊教育學生必須擬定「個別化教育計畫」(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;IEP),而且要根據IEP做個別化教學。資優班的課程、教材教法要由資優班教師針對個別學生及班級訂定,這些牽涉設備、協同團隊等專業領域,並非普通老師的專長,也非一般編制老師人力所能負荷。
再次是資優班的走向,資優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學生的性向或潛能得到最佳的開發,而目前國中資優班除了拼升學率之外,還有這個作用嗎?有任何資優教育的「充實(acceleration)」或「加速(enrichment)」的設計嗎?恐怕許多學校都尚未真正思索過。
伍、學校或內外交迫、或笑罵由人
掛名資優班,表面光鮮亮眼,其繁重的發展計畫、課程設計、自編教材及教學評量準備,學習成效及升學壓力等,卻是老師人人避之猶恐不及的。資優班學校的校長更是難為,一方面基於家長的升學需求努力爭取申辦資優班;擔心招不到學生,還要親赴各國小大肆宣傳,要面對外界關說;要動員教職員工暑期辦理招生事宜,招了學生還要懇託勇於奉獻的普通老師任教;而校內老師的疑慮、異聲擾攘,也往往是一大壓力。如今,教育部又以國中可能「假資優之名行能力編班之實」的嫌疑,要對資優班學校實施查核嚴辦。
至於許多「常態」、沒有資優班的國中,也不見得好過,很可能升學「帳面」欠佳,校長或真執著於「教育理想」,或只是「無為而治」,結果是學生減班、老師超額,弄得學校聲望低迷,笑罵由人,只能「苟活於亂世」了。
國中處境真是內外交迫,校長的辦學至為艱難。
陸、三個難題無解、常態編班無望
其實,國中「資優班」乃為了取代能力編班。筆者曾有淺見,能力編班不見得是洪水猛獸(見<師友>446期)。看看民國88年教育部部頒訂的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」,國中得設音樂、美術、舞蹈三類藝術才能班;再看民國90年教育部訂頒的「國民中學學生編班實施要點」規定,國中可報准實施特殊教育、試辦實驗教育方法、或經指定重點發展單項運動等之編班方式。顯然五育內涵中有的可以能力分班(如美育、體育),有的卻不許(智育),不合乎邏輯。而特殊教育分為身心障礙與資優兩種,這兩種就是近乎絕對的「能力編班」,教育上的解釋是為了適應特殊學生的特殊教育需求,然而,能力編班不就也是這個理由?只是不這麼絕對罷了。身心障礙班一樣有標籤或歧視的問題,但還是要設置;能力編班就不行?准許成立資優班,其理由是資源的集中與教學效果的強化,同樣理由,能力編班就不合乎教育?
至少三個問題,教育主管機關能夠處理,談常態編班才有指望:
一、私立學校招收優異學生造成「能力分校」的問題能解決嗎?私校怎麼撿選怎麼編班管不著,專管公立國中,升學競爭的立足點不平等,豈能服眾?
二、升學主義、明星學校的社會價值觀能消弭嗎?升學主義不只台灣有,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都有,東亞、南亞甚至舉世皆然。明星學校意味升學較有保障,升學保障意味生涯較為美好,的確是的,誰能不信?
三、升學績效決定學校生存的市場機制能不顧慮嗎?升學數字代表學校績效,誰認不認同沒關係,家長就是認同。數字一差,學生減班、教師超額隨之而來,校長能不擔心?
教育部必須體認,有些違背家長、學生需求的措施,看似美意,其實不食人間煙火。這些年教改弄得這般不堪,大約就是這個原因,常態編班問題也是如此。
柒、升學壓力提前到國小來
這幾年教育部「新一波」嚴格要求常態編班,也間接造成大家湧入私中及國中資優班的窄門,國小學生進入升學惡補的新紀元。去年風聞國中廣設資優班,坊間補習班開始有所謂「小六班」、「資優保證班」,除了國語、數學加強複習、智力測驗(也有加性向測驗的)也一再模擬演練,「小六班」也的確造就了不少「資優生」。
去年起,筆者開始接到家長的詢問:應屆畢業生考上私中及國中資優班的有幾人?這個數字可能會成為家長衡量國小的績效指標,跟國中一樣,變成家長選擇學校的依據。
有位凌睿老師說得好:「大量擴增國中資優班,誰得到最大好處?答案是補習班。政府把這塊餅做大了,但是為補習班帶來更多商機,卻讓孩子更辛苦,城鄉差距更大,連校際之間不公平的競爭,也因此增添更多怨氣。」(聯合報,2005)筆者認為,凌睿老師指的政府直接是說地方,間接應是中央;過去國中就算搞能力編班,也不必進「小六班」,國小無升學壓力。政策害人,正所謂「伯仁因我而死」!這是教育部在大喊常態編班時,沒有想到的副作用。
自從民國五十七年九年國教以來,國小沒有升學壓力問題,去年起,國中升學壓力提前到小六來上演。這是孩子的苦難,是教育的悲哀。
參考文獻:教育部(1999)。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。台(八八)特教字 第88021444號。
郭生玉(1996)。心理與教育測驗。台北:精華書局。
傅秀媚(2004)。特殊教育導論。台北:五南。
總統府(1997)。特殊教育法。華總(一)義字第860112820號令。
凌睿(2005)。資優班激增肥了補教業。聯合報C7版(2005/10/12)。
九十四學年度國中新增資優班達101班,其實大家心知肚明,這只是變相的能力編班,推究這個現象,與教育部今年三月頒布「國民中小學常態編班及學習準則」,嚴格要求各縣市落實常態編班有關。為了規避常態編班,家長、學校於是想出廣設資優班的點子。這個點子乍看可行,執行起來問題卻不少。
從學習氣氛與經驗來看,能力編班的確有助於升學優勢,所以拼升學還是得靠能力編班。目前家長選擇國中的標準,就是看畢業生幾個考取第一志願。國中校長向家長闡述學校的師資設備多好、辦學多優質等,家長一概沒興趣,家長要的是孩子能考取哪個學校。有位校長常標榜學生對外藝能競賽優勝,也常到社區辦理教學成果展演活動,但升學數字欠佳,學區家長還是把子弟往外送,留下功課二流的學生,學校也惡性循環,成為民眾心目中的二流的學校。
升學競爭就像生涯飯碗之爭,先保住飯碗,再談其他,怪說家長錯了嗎?哪個家長不擔心孩子的前途?自忖善意的教育決策,若數十年仍不被領情,仍窒礙難行,這種善意需要檢討。
當今所謂資優班浮濫現象,筆者認為不必看得太壞,也不必為此瞠怒,這個「貓捉老鼠的遊戲」,不是今天才開始玩而已,就如同過去禁用參考書政策,三令五申信誓旦旦,成了督學糊口的主要業務,試問哪天真的禁絕過?
貳、漏管私校,新的「門閥教育」
教育部宣稱要「明快處置」這種「掛羊頭賣狗肉」的資優班,但是否檢討目前公立國中、私中益形明顯的「能力分校」現象,教育部有魄力維持教育公義了沒?
教育主管機關管的似乎不包括私立學校,私校不冠「國民」二字,有幾分像教育的化外之民。以中部地區為例,衛道、明道、弘文、曉明等校都是所謂私立的明星學校,何謂明星?就是進來的學生成績好。私校要收誰、要怎麼收教育局好像管不著,所以招生前多假「育樂營」之名行學科測驗之實,等於入學考試。只要進入這些學校,就算常態編班,事實上統統都是「好班」。
教育部愈是嚴求常態編班,私立學校愈是熱門。家長對常態編班的國中教學沒信心,有錢家長等於長了翅膀,飛越教育部的藩籬,七分成績三分懇託,進了私立名校;沒錢的家長,孩子功課再好也只能就讀國中。這種以社經地位來決定升學優勢的現象,形成新的「門閥教育」,是教育部雷厲風行常態編班政策時,所始料未及的。
為何常態編講數十年仍未竟其功?因為家長要升學,因為學校要生存。能力編班與妓女問題一樣,是人性所需,只能疏導不能堵塞,公娼禁止轉往私娼,反而落入無以管理的境地,這個比喻不雅卻貼切。
叁、資優班的鑑定安置不符標準
本來,家長與學校的如意算盤是想藉著各種資優班的設置,讓能力分班「合法化」。這種方式其實過去已然行之多年,類似非正式的資優班,例如所謂實驗班、合唱班、樂隊班、球隊班等藝能班,表面便於訓練校代表隊,更重要的是這些校代表隊學生通常資質也都較高,班級氣氛也較佳,才藝與學業的學習效果也比較好。許多家長喜歡讓孩子進這種班,其實是愛其班風有利課業學習。事實上這就是能力編班,但這些通常不叫資優班,而且班數不多不太招搖,所以相安無事。
既然叫做資優班,就必須按照資優班的遊戲規則,也必須在其框架下運作。首先,資優學生的篩選鑑定必須由各縣市政府的「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」(簡稱鑑輔會)執行,而鑑輔會的鑑定標準必須根據「特殊教育法」及相關法令規定,不是學校可以自創。
特殊教育法(民86)第四條所稱的資賦優異,包括一般才能、學術性向、藝術才能、創造能力、領導能力及其他特殊才能。按照民國88年教育部修訂公佈的「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」,一般智能能優異指在記憶、理解、分析、綜合、推理、評鑑等方面,較同年齡者具有卓越潛能或傑出表現者,其鑑定基準為智力或綜合性向測驗得分在平均數正1.5個標準差或百分等級93以上者;另外,由專家學者、指導教師或家長長期觀察推薦,並檢附學習特質與表現等具體資料者。現行國中資優生的甄選內涵不符,觀察推薦、具體表現也完全忽略。
◎鑑定的效度有問題
假性資優不只是人數灌水的問題,還有鑑定的效度問題。所謂效度(validity)是測驗的正確度,即測驗是否可以真實鑑別資優特質的程度(郭生玉,1996)。前述鑑定程序與標準其實只是門檻,真正資優的篩選鑑定還必須配合長期觀察、特殊表現等等,國中這種一試定資優的考試,其實多半不可靠,何況這樣的標準以統計學來看也過於寬鬆。身心障礙與資賦優異兩端,按照一般常態分配(normal distribution),「特殊教育法」對於資優另一端----智能障礙者的鑑定標準是個別智力測驗結果未達平均數負2個標準差,負2個標準差卽百分等級2.3,百人中約佔2人,以這種標準相對的另一極端的所稱資優者應也大約百分之二;每年國中學測以中投區為例,能進台中一中、台中女中者PR值都在98以上,這些進第一志願者都未必敢稱資優生了,而一中、女中設的資優班每屆也不過才二、三班(含才藝類)。當然,上述前者為智力測驗,後者為成就測驗,本質雖不同,但相關性甚高。特教法規定資優需正1.5個標準差以上,其實不是單一條件,要附以其他表現,更絕非一試定資優。
就算採取寬鬆的1.5個標準差,學校篩選資優生也約百取七,為了教學資源經濟效益考慮,以台中縣為例,規定學生滿二十人才能成班,於此推估想設資優班的學校至少三百人應試才可望成班。而超過三百人應試者,配合學校的人力物力條件也只能取一班,本來各校的初衷是「擇優錄取」。但既以「資優班」名之,必須經縣市政府「鑑輔會」的標準化程序篩鑑,這樣一來,原本想要擇優錄取灌水出產「資優生」就有了困難,而若降低標準又違反部頒的資優鑑定基準。
◎未能兼顧嚴謹的鑑定程序與內容
正式的資優鑑定工作應該分成兩階段,第一階段是篩選(screening)或初選,其目的在透過普查的方式,找出具有資優傾向的學生;第二階段稱為鑑定(identification)或複選,目的在從初選名單中,利用詳密的個別評量方式,以確定將安置於資優教育方案的學生。現行國中資優班甄選,第一階段作業從缺,第二階段又沒有個別評量。
學者謝建全指出,初選的重點是儘量使每位兒童皆有機會參選,常見的方法有(一)教師推薦、(二)團體智力測驗、(三)成就測驗、(四)家長推薦、(五)同儕推薦、(六)自我推薦、(七)學生作品評定等;複選的重點在確切認定資優兒童,主要方法包括(一)個別智力測驗、(二)創造力測驗、(三)特殊才能表現、(四)領導才能及(五)其他,如人格測驗、自我概念等(傅秀媚,2004)。
目前國中的資優鑑別方式因為不是觀察篩檢,也不經老師推薦,而是採取自由報考,低社經者容易缺席。考生人數雖然暴增,卻未經普查程序,未符公平特教的精神。而且評量大概僅是採做團體體紙筆智力測驗、輔以數學、語文等學科成就測驗,缺少個別測驗嚴謹確認。從鑑定內容與程序來看,明顯粗疏簡略,並不符合資優鑑定的標準。
以今年資優班「考生」及成班數量之多,若真以正式之資優鑑定模式來實施,光鑑定的人力、財力,就足以讓學校打退堂鼓了。
依上述說明,有的縣市一年國中新生增設二、三十班資優班,應該是假性資優成分大。其實,幾乎每個國中都企圖以資優班來搶「好學生」,以增加升學實力,未成立者許多是無奈於甄選不出這麼多學生來成班罷了。
肆、師資、課程教學與發展規劃皆告闕如
再看國中廣設資優班的現實難題,第一面臨的是師資,基於搶「好學生」編班拼升學的動機,先搶人再說,根本未考慮學校條件,尤其是師資問題。資優班師資應與身心障礙班一樣,必須具備特殊教育專長的教師,而目前國內特殊教育師資以障礙類別為主,資優教師十分難覓,學校也幾乎沒有。根據特殊教育班的師資編制,國中為每班3.0員(普通班為每班2.0員),這多出來的一人縣市政府多半不埋單,由申辦學校自行設法。人事費至為龐大,學校不可能「設法」,還是以普通班的編制教學。如此產生兩個問題:一是不符設置資優班的編制規定;二是教師人力不足,難以發揮個別化教育或創造思考教學的理想。
其次是教學,包括課程、教材教法。特殊教育學生必須擬定「個別化教育計畫」(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 ;IEP),而且要根據IEP做個別化教學。資優班的課程、教材教法要由資優班教師針對個別學生及班級訂定,這些牽涉設備、協同團隊等專業領域,並非普通老師的專長,也非一般編制老師人力所能負荷。
再次是資優班的走向,資優教育的本質是為了讓學生的性向或潛能得到最佳的開發,而目前國中資優班除了拼升學率之外,還有這個作用嗎?有任何資優教育的「充實(acceleration)」或「加速(enrichment)」的設計嗎?恐怕許多學校都尚未真正思索過。
伍、學校或內外交迫、或笑罵由人
掛名資優班,表面光鮮亮眼,其繁重的發展計畫、課程設計、自編教材及教學評量準備,學習成效及升學壓力等,卻是老師人人避之猶恐不及的。資優班學校的校長更是難為,一方面基於家長的升學需求努力爭取申辦資優班;擔心招不到學生,還要親赴各國小大肆宣傳,要面對外界關說;要動員教職員工暑期辦理招生事宜,招了學生還要懇託勇於奉獻的普通老師任教;而校內老師的疑慮、異聲擾攘,也往往是一大壓力。如今,教育部又以國中可能「假資優之名行能力編班之實」的嫌疑,要對資優班學校實施查核嚴辦。
至於許多「常態」、沒有資優班的國中,也不見得好過,很可能升學「帳面」欠佳,校長或真執著於「教育理想」,或只是「無為而治」,結果是學生減班、老師超額,弄得學校聲望低迷,笑罵由人,只能「苟活於亂世」了。
國中處境真是內外交迫,校長的辦學至為艱難。
陸、三個難題無解、常態編班無望
其實,國中「資優班」乃為了取代能力編班。筆者曾有淺見,能力編班不見得是洪水猛獸(見<師友>446期)。看看民國88年教育部部頒訂的「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」,國中得設音樂、美術、舞蹈三類藝術才能班;再看民國90年教育部訂頒的「國民中學學生編班實施要點」規定,國中可報准實施特殊教育、試辦實驗教育方法、或經指定重點發展單項運動等之編班方式。顯然五育內涵中有的可以能力分班(如美育、體育),有的卻不許(智育),不合乎邏輯。而特殊教育分為身心障礙與資優兩種,這兩種就是近乎絕對的「能力編班」,教育上的解釋是為了適應特殊學生的特殊教育需求,然而,能力編班不就也是這個理由?只是不這麼絕對罷了。身心障礙班一樣有標籤或歧視的問題,但還是要設置;能力編班就不行?准許成立資優班,其理由是資源的集中與教學效果的強化,同樣理由,能力編班就不合乎教育?
至少三個問題,教育主管機關能夠處理,談常態編班才有指望:
一、私立學校招收優異學生造成「能力分校」的問題能解決嗎?私校怎麼撿選怎麼編班管不著,專管公立國中,升學競爭的立足點不平等,豈能服眾?
二、升學主義、明星學校的社會價值觀能消弭嗎?升學主義不只台灣有,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都有,東亞、南亞甚至舉世皆然。明星學校意味升學較有保障,升學保障意味生涯較為美好,的確是的,誰能不信?
三、升學績效決定學校生存的市場機制能不顧慮嗎?升學數字代表學校績效,誰認不認同沒關係,家長就是認同。數字一差,學生減班、教師超額隨之而來,校長能不擔心?
教育部必須體認,有些違背家長、學生需求的措施,看似美意,其實不食人間煙火。這些年教改弄得這般不堪,大約就是這個原因,常態編班問題也是如此。
柒、升學壓力提前到國小來
這幾年教育部「新一波」嚴格要求常態編班,也間接造成大家湧入私中及國中資優班的窄門,國小學生進入升學惡補的新紀元。去年風聞國中廣設資優班,坊間補習班開始有所謂「小六班」、「資優保證班」,除了國語、數學加強複習、智力測驗(也有加性向測驗的)也一再模擬演練,「小六班」也的確造就了不少「資優生」。
去年起,筆者開始接到家長的詢問:應屆畢業生考上私中及國中資優班的有幾人?這個數字可能會成為家長衡量國小的績效指標,跟國中一樣,變成家長選擇學校的依據。
有位凌睿老師說得好:「大量擴增國中資優班,誰得到最大好處?答案是補習班。政府把這塊餅做大了,但是為補習班帶來更多商機,卻讓孩子更辛苦,城鄉差距更大,連校際之間不公平的競爭,也因此增添更多怨氣。」(聯合報,2005)筆者認為,凌睿老師指的政府直接是說地方,間接應是中央;過去國中就算搞能力編班,也不必進「小六班」,國小無升學壓力。政策害人,正所謂「伯仁因我而死」!這是教育部在大喊常態編班時,沒有想到的副作用。
自從民國五十七年九年國教以來,國小沒有升學壓力問題,去年起,國中升學壓力提前到小六來上演。這是孩子的苦難,是教育的悲哀。
參考文獻:教育部(1999)。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。台(八八)特教字 第88021444號。
郭生玉(1996)。心理與教育測驗。台北:精華書局。
傅秀媚(2004)。特殊教育導論。台北:五南。
總統府(1997)。特殊教育法。華總(一)義字第860112820號令。
凌睿(2005)。資優班激增肥了補教業。聯合報C7版(2005/10/12)。
實現積極期待--資源班的現況與強化
◎資源班--最普遍的特殊教育安置
筆者學校剛開辦資源班舉辦家長說明會,曾有家長把不分類資源班想成是要「資源回收不分類」。也難怪,資源班家長通常不如過去特殊障礙班家長對特教「專業」,因為大多數資源班學生並非典型障礙者,許多只是學習低成就(poor learner)或發展問題來班接受補救教學,家長不是早爲孩子奔走求助的特教老手,尚未熬成久病良醫。因此「外行」家長,也是資源班問題的一個重點。
偏偏資源班已經是目前安置特殊學生最普遍的模式,家長日多。因為隨著融合教育(inclusion educate)及提供最少限制的環境(the 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;LRE)等特教觀念的興起,回歸主流(return mainstreaming)已經是近年特殊教育安置的主要型態,特殊班、特殊學校等偏向隔離式的特殊教育措施已經逐漸不合乎時代潮流;但是,如果完全融合於普通班,又得不到該有的特教師資、服務環境或補救措施,所以具有折衷味道的資源班,最為大家所接納。
◎跨年級、跨類別的模式
資源班英文應為resource room顧名思義,它其實不是個「班」,稱為資源教室應該更為貼切,因為它並沒有班級學生名額,但有教師編制。通常安排一個教室,配有兩名(國中三名)編制的特教老師。學生是部分時間抽離式來上課,大部分時間還是留在原班級。換句話說,這個資源教室可能收全學年、全年段或全校的特殊生,學生是排定部份課堂前來,老師固定,學生則來來去去。套個俗鄙的話,老師在資源教室「應召」服務,所以也有人稱為資源方案(resource program)。
資源班上的課,通常是需要補救輔導的學科或課程,目前國小主要是是國語、數學兩科。資源班安置的對象多採跨類別(cross categorical)模式,但以輕度障礙學生為主,中度次之,重度以上則不適合。障礙類別以學習障礙(learning disability)最多,智能障礙(mental retardation)次之,發展遲緩、情緒障礙的也有,但為數較少;還有許多學業低成就者,也安置到資源班做個別化的補救教學,他們是資源班的客卿,學業進步到一定水準,就不必再到資源班來。
中大型學校設置資源班逐漸普遍,少數大型學校甚至設有兩班。因為全校才一班,所以資源班服務的對象廣泛,涵蓋一年級到六年級,而且類別不限,即採取跨年級、跨類別的方式,但依年級、能力、特質分組,輪流到班個別化上課。試想,光以國、數兩科,就有十二種不同的課程,每位老師至少必須備課六種,而資源班學生採個別化教學,雖不必然是一對一,但每生的教材、教法、目標及評量方式和標準都不同,這還沒有算進情緒困擾或其他障礙類的教育輔導措施。資源班老師必須擬訂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(Individualize Education Program ;IEP),依照「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」(教育部,2003)第27條的規定,必須邀集學校行政人員、教師、學生家長、相關專業人員等的參與,期初、期末都要召開個別化教育會議,資料方案汗牛充棟,可說備極辛苦。
◎落實資源、普通老師和家長的夥伴關係
資源班學生的學習成效,不是光靠資源老師就能竟其功,普通班老師的協調合作,家長的配合支援,校長、主任的支持催化,以及諮詢、巡迴輔導人員--例如職能治療師、物理治療師或語言治療師等--的專業介入,才能真正收效。
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有個很大的不同,就是老師與家長的夥伴(partner)關係要維繫。一般學生也許交到學校,家長就放心了,而特殊生如果家長不與老師保持密切的合作,老師也不易有所作為。像學生的許多特殊情況,必須由家長向老師提供充分而完整的資訊,老師的教學處遇也必須家長的理解與配合,在學校所做的教學輔導內涵,家長必須追蹤並複習或強化。家長、資源和普通老師三邊應保持聯絡,掌握狀況。
◎家長有積極期待、老師壓力大
究竟,家長對目前資源班的服務模式內容及教學效果等面向,有怎樣的看法呢?這方面缺少文獻。不過筆者(2003)對中縣資源班家長做過意見調查,發現家長對現行資源班採取跨年級、跨類別的「大雜燴」混合模式最不能認同。另外,資源班不若其他特殊教育專班有充實的專門教具、科技輔具或輔助教學設備,大多以一間閑置的教室充用,教學環境顯然「不夠特殊」,也是家長所不盡滿意。
由於資源班是一種偏向融合式的特殊班,不必然要經過甚為嚴謹的障礙二階段鑑定,一般學校也有部份學生只由篩選認定,許多低成就、發展遲緩、注意力缺陷、文化不利或學習障礙等學生,他們有些並非真正障礙者,只能說是「顯然落後者」,他們可塑性高,只要運用得法,經過一段時間的資源班補救,可能顯著的進步「康復」而結束資源班的服務,與智能、視、聽、瘖啞等障礙安置必須永久留班不同。所以資源班也有過渡的、中繼的的性質,學生來了可以去,去了可以來,富有彈性。資源班難免還是有標籤化(label effect)的心理負擔,但對家長來說,還是有積極的期待,因此比較沒有排斥心理。
然而,家長的積極期待雖然是正面的,卻也給老師帶來壓力,尤其資源班老師首當其衝。孩子既然到資源班,家長多麼希望孩子下學期可以回歸到普通班級。不過以筆者學校去年為例,儘管資源老師勉力教學,學校行政也大力支援,但能夠達到回歸標準者,全班近30人也只有一、二人。有的孩子雖非判定障礙生,但終其六載都是資源教室的固定班底,這種結果可能頗令父母失望!
◎資源班問題多、家長認知需求大
依據筆者調查發現,資源班家長除了對資源班老師的付出與學生的進步表示感謝,其意見犖犖大者有下列諸端:主張依不同障礙類別、程度、年級來分班組教學;希望增加資源班上課時間,但並非抽離正課,而是另尋早自修、課後甚至假日的「外加」時間;家長感受到資源班學生「標籤化」的負面困擾,希望能建立一般師生正當觀念,接納資源學生並正常互動;資源班的地點要適當,最好設在樓下,方便行動不便的學生或家長;家長期許資源班再強化教學措施;更希望老師秉持愛心、耐心,別放棄孩子;家長最期待呈現數學、國語兩科之補救教學效果;希望充實資源班的軟、硬體設備;促進家長對IEP的了解,別讓IEP流於紙上談兵;請求老師多提供溝通機會與資訊服務,以滿足家長對資源班的認知需求;能夠設置「資源班聯絡簿」,以便於家長配合老師的教學措施等。
資源班的運作問題,國外學者Heward(1996)貼切指出:1.從普通班抽離上課,時間安排困難;2.從原班抽離,可能剝奪學生普通班的正常學習機會;3.學生到資源班接受挫折學科的補救教學,可能對資源班產生排斥;4.學生來回資源教室、普通教室,時間耗費;5.普通班教師與資源班教師教法不同,學生無所適從;6.普通班教師、資源班教師權責不清;7.資源班學生有被標記的困擾;8.普通班教師、資源班教師溝通協調不夠;9.普通班教師可能將學生的輔導責任,都推給資源班教師;10.資源班若人數不設限,資源教師的負擔過重。筆者觀察,這些也正是國內資源班面臨的問題。
◎從教育當局、學校、教師、家長四層面強化
資源班雖然是國內最主要的特殊教育安置型態,但截至目前它的定位、服務人數及評量標準等並沒有專項法令規範,大概是依各縣市政府所訂定的「國民中小學資源教室暫行實施要點」之類的規定來做,所以各縣市不盡相同,但是面臨問題則是類似。根據筆者對資源班家長的調查發現及實務運作所見,對於現行資源班問題,約略可從教育主管當局、學校、教師及家長四端來改進。
一、從教育主管機關層面
(一)改善資源班不分類或跨類別的安置型態:家長比較不能認同不分年級、不分障礙類別的混合資源班,政府應檢討現行模式,增編人員、經費,朝以年級、障礙類別分班或分組;或逐步在年級上先以年段、在障礙類別上先以人數較多比率的學障、智障等粗類分組,以方便教與學。
(二)擴增資源班教師人力以落實個別化教學:目前國小資源班之教師編制為二人,台中縣國小資源班人數每班為20人,但根據中縣特教網公布全縣66個資源班就有28班超過20人,不乏一班高達卅幾人的,個別化教育可能流於奢談。對於人數超額之資源班,應增班或補助外加教師授課鐘點,以充實教師人力。
二、從學校層面
(一)資源班教育之溝通宣導方面:
1、落實家長宣導、提高認知。初設資源班的普通班老師、初入資源班的學生家長,都對資源班認知不足。學校在宣導上必須多費心力,針對家長亟需了解、或比較陌生部分,辦理親師懇談會、刊物文宣,專題報告等方式,讓家長對資源班從理解而合作。
2、加強家長溝通、增加助力:學校應針對資源班教育內涵,採取互動措施,透過原班級與資源班之班親會、親師聯絡簿、訪談及IEP會議等方式、場合,強化資源班家長之溝通。
3、落實IEP功能與家長參與:邀請家長參加子女IEP會議,乃是我國「特殊教育法」第27條所明訂;但筆者調查顯示資源班家長對該「權利」之認知不高,學校除了應確保父母對IEP的了解,並可參考美國IEP須獲父母的同意及簽章、學校免費提供IEP副本給父母等措施(胡永崇,2002),以利父母認知和參與。
4、降低資源班學生標籤化的效應:許多資源班學生沒有身心障礙手冊,是個正常人,而進資源班好像要變成特殊障礙生,這讓部分家長難以接受。老師應輔導學生、家長的接納態度,文書用語力求謹慎,別過於標註,非必要別做「差別對待」。經營學生健康的社會心理層面,使資源學生適應正常愉快的學校生活。
(二)行政措施的配合方面
1、學校行政人員應展現對資源班的投入:校長、主任、組長等應以具體行動參與資源班教育,例如校長應當出席IEP會議,增進父母覺察學校行政人員的重視,感受學校團隊對資源班的用力,提昇對資源班的信心。
2、排課以「外加式」取代「抽離式」:目前各校多以抽離式排課,可能與原班脫節造成進度不一。學校若能克服排課技術問題,採取外加式補救教學,兼顧學生正常進度與補救教學,有助於達到精熟學習的效果。
3、減輕資源教師的行政工作:由於資源班老師必須編擬個別化之教材教具、編寫IEP、進行個別化之教學評量、並提供家長諮詢溝通等繁重事項,負荷及壓力頗大,相關行政工作應由輔導室主任或組長承擔,縣府也不宜徵調為特殊教育輔導、訪視人員,以便專心教學。
4、資源教室位置應適當:許多資源班學生行動不便或有行為缺陷,資源教室地點應優先考量學生、家長的方便與安全需求,以樓下及出入通暢地點為原則,例如筆者學校安排於進校門川堂邊。
5、爭取經費改善環境設備:資源包括人與物,人是師資,物是設備。學校應針對資源班學生之教學輔導需求,積極爭取經費,布置溫馨安全環境,並充實科技輔具及教學設施。
三、從資源班、普通教師層面
(一)課程、教材須及早告知家長:資源班採調整教學方式,資源班教師教學擁有高度的自主權與彈性空間,但也相對的必須承擔高度的專業壓力,包括調整、修正或改變課程與教材教法(楊坤堂,民87);這也是家長認知需求殷切部分,建議資源班及原班級教師儘量適時將資源班的課程、教材教法、課表等告知家長,以利及早因應。
(二)使家長清楚評量及成績計算方式:資源班通常依學生程度,調整考試評量及成績計算的方式,此涉及學生進步情形及回歸原班級之參考,是家長所關注,卻也是家長所最盲點的部分;資源班及原班級教師應詳明資源班與原班級之評量方式、時間、成績比例等,並事先告知家長,使家長有所遵循,評量提昇成就。
(三)設置資源班「聯絡簿」:資源班應比照普通班加設專屬「聯絡簿」,作用有二,一是親師溝通,促請家長配合資源教師之教學措施;二是作業輔導,讓家長督導、檢覈孩子作業、評量情況。
四、從資源班家長層面
(一)家長須主動汲取資源班相關資訊:學校提供資源班家長資訊,已隨著特殊教育的重視在質與量上與日俱增,形式也由圖書、傳單、口語溝通進到網路電腦、影音視訊等多媒材時代;而關鍵仍有賴家長基於自助人助精神,有自我成長的企圖心,才能有效認知,配合教師幫助自己的孩子進步。
(二)家長應積極出席IEP會議:根據「台中縣身心障礙特殊班訪視輔導工作成果報告」指出,多數家長對於IEP會議的出席率仍然偏低。家長參與IEP是權利也是義務,可與學校、老師商研日期,一同擬訂、了解並配合個別化教育措施;家長的特殊需求也透過IEP會議提出,便於教師「量身訂做」孩子的教學處方。
(三)家長應與老師密切合作:資源班屬於較「彈性」的特教方案,學生障礙程度不深,有的只是「假性」的,進步空間很大。然而教育成效一半有賴家長,資源班家長應主動積極向教師、學校諮詢,以期了解並配合;有所質疑或疑慮,也應以真誠委婉態度,向老師、學校反應,得到即時處理改善。
◎結語:讓愛交織、親師一起感動
強化上述四層面之外,資源班教育成功最關鍵的是一顆心、一份教育愛!
有人覺得,辦理特殊教育或擔任特殊教育老師,面對不太可能傑出的學生難有成就感,這是未曾身歷其境或未能真心投入的想法。有點慚愧,筆者就曾如是想,曾經一廂情願「好意」想把辛苦兩年的資源班老師調整到普通班,老師卻情願繼續留在資源班。因為資源班的孩子天真無邪,更叫人疼惜,只要勤於灌溉,涓滴成長都看得見;家長對於孩子進步的感謝,也充分反饋給了老師。
確實,常有資源班家長見面時總是感謝再三,感謝老師、感謝學校,說孩子真的進步了,而且喜歡上學。雖然說的都是差不多的話,但的確可以感受那份虔誠。筆者覺得難以充分轉達那份謝忱,所以乾脆利用會議場合,請家長親自向老師公開表白,家長提起自己原本障礙的孩子,在資源班如何變得聰明、變得快樂,身為孩子的媽感恩滿懷,說著說著哽咽了,許多老師也泛起了淚光,這是一種感動,親師一起感動!淚光交織著愛,這是資源班才有的光輝。
參考文獻:
胡永崇(2002)。啟智班IEP實施狀況及啟智班教師對IEP態度之研究。屏東師院學報,16,135-174。
教育部(2003)。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。
楊坤堂(1998)。身心障礙資源班課程模式的類別與內涵。國小特殊教育,24,6-13。
錢得龍(2003)。台中縣國小資源班家長對資源班教育意見之研究。彰化師大特殊教育學系。
Heward, W. L. (1996). Exceptional children: An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. Englewood Cliffs, NJ: Prentice Hall.
筆者學校剛開辦資源班舉辦家長說明會,曾有家長把不分類資源班想成是要「資源回收不分類」。也難怪,資源班家長通常不如過去特殊障礙班家長對特教「專業」,因為大多數資源班學生並非典型障礙者,許多只是學習低成就(poor learner)或發展問題來班接受補救教學,家長不是早爲孩子奔走求助的特教老手,尚未熬成久病良醫。因此「外行」家長,也是資源班問題的一個重點。
偏偏資源班已經是目前安置特殊學生最普遍的模式,家長日多。因為隨著融合教育(inclusion educate)及提供最少限制的環境(the least restrictive environment;LRE)等特教觀念的興起,回歸主流(return mainstreaming)已經是近年特殊教育安置的主要型態,特殊班、特殊學校等偏向隔離式的特殊教育措施已經逐漸不合乎時代潮流;但是,如果完全融合於普通班,又得不到該有的特教師資、服務環境或補救措施,所以具有折衷味道的資源班,最為大家所接納。
◎跨年級、跨類別的模式
資源班英文應為resource room顧名思義,它其實不是個「班」,稱為資源教室應該更為貼切,因為它並沒有班級學生名額,但有教師編制。通常安排一個教室,配有兩名(國中三名)編制的特教老師。學生是部分時間抽離式來上課,大部分時間還是留在原班級。換句話說,這個資源教室可能收全學年、全年段或全校的特殊生,學生是排定部份課堂前來,老師固定,學生則來來去去。套個俗鄙的話,老師在資源教室「應召」服務,所以也有人稱為資源方案(resource program)。
資源班上的課,通常是需要補救輔導的學科或課程,目前國小主要是是國語、數學兩科。資源班安置的對象多採跨類別(cross categorical)模式,但以輕度障礙學生為主,中度次之,重度以上則不適合。障礙類別以學習障礙(learning disability)最多,智能障礙(mental retardation)次之,發展遲緩、情緒障礙的也有,但為數較少;還有許多學業低成就者,也安置到資源班做個別化的補救教學,他們是資源班的客卿,學業進步到一定水準,就不必再到資源班來。
中大型學校設置資源班逐漸普遍,少數大型學校甚至設有兩班。因為全校才一班,所以資源班服務的對象廣泛,涵蓋一年級到六年級,而且類別不限,即採取跨年級、跨類別的方式,但依年級、能力、特質分組,輪流到班個別化上課。試想,光以國、數兩科,就有十二種不同的課程,每位老師至少必須備課六種,而資源班學生採個別化教學,雖不必然是一對一,但每生的教材、教法、目標及評量方式和標準都不同,這還沒有算進情緒困擾或其他障礙類的教育輔導措施。資源班老師必須擬訂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(Individualize Education Program ;IEP),依照「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」(教育部,2003)第27條的規定,必須邀集學校行政人員、教師、學生家長、相關專業人員等的參與,期初、期末都要召開個別化教育會議,資料方案汗牛充棟,可說備極辛苦。
◎落實資源、普通老師和家長的夥伴關係
資源班學生的學習成效,不是光靠資源老師就能竟其功,普通班老師的協調合作,家長的配合支援,校長、主任的支持催化,以及諮詢、巡迴輔導人員--例如職能治療師、物理治療師或語言治療師等--的專業介入,才能真正收效。
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有個很大的不同,就是老師與家長的夥伴(partner)關係要維繫。一般學生也許交到學校,家長就放心了,而特殊生如果家長不與老師保持密切的合作,老師也不易有所作為。像學生的許多特殊情況,必須由家長向老師提供充分而完整的資訊,老師的教學處遇也必須家長的理解與配合,在學校所做的教學輔導內涵,家長必須追蹤並複習或強化。家長、資源和普通老師三邊應保持聯絡,掌握狀況。
◎家長有積極期待、老師壓力大
究竟,家長對目前資源班的服務模式內容及教學效果等面向,有怎樣的看法呢?這方面缺少文獻。不過筆者(2003)對中縣資源班家長做過意見調查,發現家長對現行資源班採取跨年級、跨類別的「大雜燴」混合模式最不能認同。另外,資源班不若其他特殊教育專班有充實的專門教具、科技輔具或輔助教學設備,大多以一間閑置的教室充用,教學環境顯然「不夠特殊」,也是家長所不盡滿意。
由於資源班是一種偏向融合式的特殊班,不必然要經過甚為嚴謹的障礙二階段鑑定,一般學校也有部份學生只由篩選認定,許多低成就、發展遲緩、注意力缺陷、文化不利或學習障礙等學生,他們有些並非真正障礙者,只能說是「顯然落後者」,他們可塑性高,只要運用得法,經過一段時間的資源班補救,可能顯著的進步「康復」而結束資源班的服務,與智能、視、聽、瘖啞等障礙安置必須永久留班不同。所以資源班也有過渡的、中繼的的性質,學生來了可以去,去了可以來,富有彈性。資源班難免還是有標籤化(label effect)的心理負擔,但對家長來說,還是有積極的期待,因此比較沒有排斥心理。
然而,家長的積極期待雖然是正面的,卻也給老師帶來壓力,尤其資源班老師首當其衝。孩子既然到資源班,家長多麼希望孩子下學期可以回歸到普通班級。不過以筆者學校去年為例,儘管資源老師勉力教學,學校行政也大力支援,但能夠達到回歸標準者,全班近30人也只有一、二人。有的孩子雖非判定障礙生,但終其六載都是資源教室的固定班底,這種結果可能頗令父母失望!
◎資源班問題多、家長認知需求大
依據筆者調查發現,資源班家長除了對資源班老師的付出與學生的進步表示感謝,其意見犖犖大者有下列諸端:主張依不同障礙類別、程度、年級來分班組教學;希望增加資源班上課時間,但並非抽離正課,而是另尋早自修、課後甚至假日的「外加」時間;家長感受到資源班學生「標籤化」的負面困擾,希望能建立一般師生正當觀念,接納資源學生並正常互動;資源班的地點要適當,最好設在樓下,方便行動不便的學生或家長;家長期許資源班再強化教學措施;更希望老師秉持愛心、耐心,別放棄孩子;家長最期待呈現數學、國語兩科之補救教學效果;希望充實資源班的軟、硬體設備;促進家長對IEP的了解,別讓IEP流於紙上談兵;請求老師多提供溝通機會與資訊服務,以滿足家長對資源班的認知需求;能夠設置「資源班聯絡簿」,以便於家長配合老師的教學措施等。
資源班的運作問題,國外學者Heward(1996)貼切指出:1.從普通班抽離上課,時間安排困難;2.從原班抽離,可能剝奪學生普通班的正常學習機會;3.學生到資源班接受挫折學科的補救教學,可能對資源班產生排斥;4.學生來回資源教室、普通教室,時間耗費;5.普通班教師與資源班教師教法不同,學生無所適從;6.普通班教師、資源班教師權責不清;7.資源班學生有被標記的困擾;8.普通班教師、資源班教師溝通協調不夠;9.普通班教師可能將學生的輔導責任,都推給資源班教師;10.資源班若人數不設限,資源教師的負擔過重。筆者觀察,這些也正是國內資源班面臨的問題。
◎從教育當局、學校、教師、家長四層面強化
資源班雖然是國內最主要的特殊教育安置型態,但截至目前它的定位、服務人數及評量標準等並沒有專項法令規範,大概是依各縣市政府所訂定的「國民中小學資源教室暫行實施要點」之類的規定來做,所以各縣市不盡相同,但是面臨問題則是類似。根據筆者對資源班家長的調查發現及實務運作所見,對於現行資源班問題,約略可從教育主管當局、學校、教師及家長四端來改進。
一、從教育主管機關層面
(一)改善資源班不分類或跨類別的安置型態:家長比較不能認同不分年級、不分障礙類別的混合資源班,政府應檢討現行模式,增編人員、經費,朝以年級、障礙類別分班或分組;或逐步在年級上先以年段、在障礙類別上先以人數較多比率的學障、智障等粗類分組,以方便教與學。
(二)擴增資源班教師人力以落實個別化教學:目前國小資源班之教師編制為二人,台中縣國小資源班人數每班為20人,但根據中縣特教網公布全縣66個資源班就有28班超過20人,不乏一班高達卅幾人的,個別化教育可能流於奢談。對於人數超額之資源班,應增班或補助外加教師授課鐘點,以充實教師人力。
二、從學校層面
(一)資源班教育之溝通宣導方面:
1、落實家長宣導、提高認知。初設資源班的普通班老師、初入資源班的學生家長,都對資源班認知不足。學校在宣導上必須多費心力,針對家長亟需了解、或比較陌生部分,辦理親師懇談會、刊物文宣,專題報告等方式,讓家長對資源班從理解而合作。
2、加強家長溝通、增加助力:學校應針對資源班教育內涵,採取互動措施,透過原班級與資源班之班親會、親師聯絡簿、訪談及IEP會議等方式、場合,強化資源班家長之溝通。
3、落實IEP功能與家長參與:邀請家長參加子女IEP會議,乃是我國「特殊教育法」第27條所明訂;但筆者調查顯示資源班家長對該「權利」之認知不高,學校除了應確保父母對IEP的了解,並可參考美國IEP須獲父母的同意及簽章、學校免費提供IEP副本給父母等措施(胡永崇,2002),以利父母認知和參與。
4、降低資源班學生標籤化的效應:許多資源班學生沒有身心障礙手冊,是個正常人,而進資源班好像要變成特殊障礙生,這讓部分家長難以接受。老師應輔導學生、家長的接納態度,文書用語力求謹慎,別過於標註,非必要別做「差別對待」。經營學生健康的社會心理層面,使資源學生適應正常愉快的學校生活。
(二)行政措施的配合方面
1、學校行政人員應展現對資源班的投入:校長、主任、組長等應以具體行動參與資源班教育,例如校長應當出席IEP會議,增進父母覺察學校行政人員的重視,感受學校團隊對資源班的用力,提昇對資源班的信心。
2、排課以「外加式」取代「抽離式」:目前各校多以抽離式排課,可能與原班脫節造成進度不一。學校若能克服排課技術問題,採取外加式補救教學,兼顧學生正常進度與補救教學,有助於達到精熟學習的效果。
3、減輕資源教師的行政工作:由於資源班老師必須編擬個別化之教材教具、編寫IEP、進行個別化之教學評量、並提供家長諮詢溝通等繁重事項,負荷及壓力頗大,相關行政工作應由輔導室主任或組長承擔,縣府也不宜徵調為特殊教育輔導、訪視人員,以便專心教學。
4、資源教室位置應適當:許多資源班學生行動不便或有行為缺陷,資源教室地點應優先考量學生、家長的方便與安全需求,以樓下及出入通暢地點為原則,例如筆者學校安排於進校門川堂邊。
5、爭取經費改善環境設備:資源包括人與物,人是師資,物是設備。學校應針對資源班學生之教學輔導需求,積極爭取經費,布置溫馨安全環境,並充實科技輔具及教學設施。
三、從資源班、普通教師層面
(一)課程、教材須及早告知家長:資源班採調整教學方式,資源班教師教學擁有高度的自主權與彈性空間,但也相對的必須承擔高度的專業壓力,包括調整、修正或改變課程與教材教法(楊坤堂,民87);這也是家長認知需求殷切部分,建議資源班及原班級教師儘量適時將資源班的課程、教材教法、課表等告知家長,以利及早因應。
(二)使家長清楚評量及成績計算方式:資源班通常依學生程度,調整考試評量及成績計算的方式,此涉及學生進步情形及回歸原班級之參考,是家長所關注,卻也是家長所最盲點的部分;資源班及原班級教師應詳明資源班與原班級之評量方式、時間、成績比例等,並事先告知家長,使家長有所遵循,評量提昇成就。
(三)設置資源班「聯絡簿」:資源班應比照普通班加設專屬「聯絡簿」,作用有二,一是親師溝通,促請家長配合資源教師之教學措施;二是作業輔導,讓家長督導、檢覈孩子作業、評量情況。
四、從資源班家長層面
(一)家長須主動汲取資源班相關資訊:學校提供資源班家長資訊,已隨著特殊教育的重視在質與量上與日俱增,形式也由圖書、傳單、口語溝通進到網路電腦、影音視訊等多媒材時代;而關鍵仍有賴家長基於自助人助精神,有自我成長的企圖心,才能有效認知,配合教師幫助自己的孩子進步。
(二)家長應積極出席IEP會議:根據「台中縣身心障礙特殊班訪視輔導工作成果報告」指出,多數家長對於IEP會議的出席率仍然偏低。家長參與IEP是權利也是義務,可與學校、老師商研日期,一同擬訂、了解並配合個別化教育措施;家長的特殊需求也透過IEP會議提出,便於教師「量身訂做」孩子的教學處方。
(三)家長應與老師密切合作:資源班屬於較「彈性」的特教方案,學生障礙程度不深,有的只是「假性」的,進步空間很大。然而教育成效一半有賴家長,資源班家長應主動積極向教師、學校諮詢,以期了解並配合;有所質疑或疑慮,也應以真誠委婉態度,向老師、學校反應,得到即時處理改善。
◎結語:讓愛交織、親師一起感動
強化上述四層面之外,資源班教育成功最關鍵的是一顆心、一份教育愛!
有人覺得,辦理特殊教育或擔任特殊教育老師,面對不太可能傑出的學生難有成就感,這是未曾身歷其境或未能真心投入的想法。有點慚愧,筆者就曾如是想,曾經一廂情願「好意」想把辛苦兩年的資源班老師調整到普通班,老師卻情願繼續留在資源班。因為資源班的孩子天真無邪,更叫人疼惜,只要勤於灌溉,涓滴成長都看得見;家長對於孩子進步的感謝,也充分反饋給了老師。
確實,常有資源班家長見面時總是感謝再三,感謝老師、感謝學校,說孩子真的進步了,而且喜歡上學。雖然說的都是差不多的話,但的確可以感受那份虔誠。筆者覺得難以充分轉達那份謝忱,所以乾脆利用會議場合,請家長親自向老師公開表白,家長提起自己原本障礙的孩子,在資源班如何變得聰明、變得快樂,身為孩子的媽感恩滿懷,說著說著哽咽了,許多老師也泛起了淚光,這是一種感動,親師一起感動!淚光交織著愛,這是資源班才有的光輝。
參考文獻:
胡永崇(2002)。啟智班IEP實施狀況及啟智班教師對IEP態度之研究。屏東師院學報,16,135-174。
教育部(2003)。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。
楊坤堂(1998)。身心障礙資源班課程模式的類別與內涵。國小特殊教育,24,6-13。
錢得龍(2003)。台中縣國小資源班家長對資源班教育意見之研究。彰化師大特殊教育學系。
Heward, W. L. (1996). Exceptional children: An introduction to special education. Englewood Cliffs, NJ: Prentice Hall.
「後進先出」欺負菜鳥!----談教師超額與因應
隨著少子化的到來,教師成了夕陽行業,雖然不是一夕之間豬羊變色,但回顧過去瞻望未來,真有此一時彼一時的感嘆!
◎討論誰去誰留!情何以堪?
最近筆者收到三位校長的詢問,謂敝校有無收容超額教師的可能,打算為其學校超額教師找出路。我答曰今年敝校就算校沒超額,也不會有缺額,就算真有缺額,依照超額教師介聘作業慣例,也必須以積分高低公開依序填選學校,不是私相授受算數。亦即超額老師去不去哪個學校,不是開缺學校所能左右的,筆者曾見有位積極任事的校長,在公開選填志願現場,強烈暗示不希望某鄰校超額老師填入該校,結果是那位老師偏偏選她的學校,這位校長差點兒當場昏倒。
為何校長要幫超額老師找學校呢?就是要省去處理教師超額的煩擾。曾有學校為了超額教師問題,校務會議開到晚間吃便當,可比立法院挑燈夜戰。這種會議十分不堪,也傷感情,一堆好同事要一起決定誰留誰去。超額出去多非大家所願,決定自告奮勇成超額者似乎矯情,這種犧牲不是常人所能為;決定讓同事出去則是「死道友不死貧道」,難免有幾分不義。校務會議本來在檢討過去、策劃未來以強化學校績效,應是充滿希望與積極作為的活動,卻內耗在這種消極無望的議題上,情何以堪?所以,校長朋友打給我電話,似乎想策動某老師自願選擇來敝校,而若敝校點頭,就不必再為該誰超額而開會傷感情。
◎「後進先出」!豈有公理?
過去幾年,各校面臨超額老師問題,多採取先徵求志願調出者,若無自願則「議決」以「後進先出」處理。這種方式,造成資淺者再優秀、再多貢獻都難逃被超額出去的命運。等於告訴資淺老師必須宿命,不管如何努力你就是第一個被犧牲者,有人還因此到哪個學校都被超額,成了校際飛人。若年輕老師以此作為澆息熱忱、自暴自棄的理由,似乎也可諒解;而只要資深,再怎麼擺爛、怎麼無能,都有安穩的教書工作,若因此而耽於安逸、不思精進,似乎也是人之常情。
筆者認為,「後進先出」的制度不公不義,是老鳥欺壓菜鳥的辦法。曾聽有人振振有詞說,這樣做最合乎「倫理」,其實倫理有許多層面,序齒、年資只是其一。在職場上,尤其教育志業現場,首重專業倫理,一位資優老師絕對比一位資深老師更有價值、更值得敬重,資深老師可能已經誤人子弟無數,資優老師卻能散發無限的教育光熱。
「後進先出」,實在沒有道理!
◎校長沒肩膀!好老師誰憐?
為什麼這種不公不義的辦法卻能施行?筆者認為,一要怪教育主管當局,二要怪校長。教育部、局應該訂出合理明確的辦法,作為學校汰劣擇良的依據,不是任令學校瞎搞;而校長承納稅人委託掌理校務,是學校的大家長,是學校成敗的主管,不該為了逃避壓力,推卸責任,把自己該挑該挺的肩膀放掉,美其名曰民主,其實放任大家做出似是而非或是不合理的決定。
校長之於學校,等於企業的老總,肯定不忍心看到努力工作的夥伴因為資淺而被逐出家門,也不樂見消極無心的成員腐蝕學校而坐享利益。教育界應有自覺,學校要有民間企業的危機意識與積極進取的精神,很難想像一個用「後進先出」作為裁員、資遣辦法的企業,還有生存的空間。
嘗見校長朋友雙手一攤,說校務會議就這樣通過,有何辦法?筆者認為這不是擔當者的話。學校不是民意機關,是首長制,校長是如假包換的學校首長,校務會議並非一人一票的委員表決制,教師也不能以民意代表自詡,若成員的工作內涵、權益都自己決定,很難不議決自肥,天下豈有這種制度?何況,超額教師的去留由校務會議決定並沒有法令依據。校務議案可以充分討論周慮,但若意見紛雜,應可由主席裁定議決。校長秉持勇氣與決心,本著學生第一、教育為先的原則,衡酌利弊,合理決議,避免讓校務會議淪為掣肘校務的競技場。據此,討論超額教師去留問題,校長更應以無比的擔當,以無私無畏的大家長風範,力挺優秀貢獻的教師。
◎教師自主!自戴緊箍咒?
儘管「後進先出」不公道,還好畢竟目前縣政府還是出面,以積分介聘方式安排到鄰近學校任教,超額教師還保住教職。然而以後也許不是超額介聘,而是直接停聘、解聘或資遣。如果老師再把教職當做鐵飯碗,就不免不知不覺了。
超額介聘還有飯吃,超額解聘則丟飯碗。過去有少數教師組織,汲汲營營於權益的爭逐,例如不做導護、不看午餐、寒暑假不研習、甚至拒絕週三進修等「外務」,進而希冀互選校長、決策校務等,想要有權無責的「專業自主」。難免給人仗恃鐵飯碗,專争淺薄權益的小鼻子小眼睛心態。
其實,近年少數教師團體的權益運動的獲利損益難料,台灣教師談權益竟像戴緊箍咒,越掙越難堪。例如,以往教師是派任制,縣府派了,法律上如同公務員、鐵飯碗,彼時教權會人士認為教師不應是公務員,所以喊出專業自主的口號,第一個爭取教師自行遴聘權,所以84年「教師法」公布以後,教師改成學校教評會遴聘,而教評會最初由老師組成,連校長都不得參加,教師聘期分為初聘一年、短聘二年及長聘五至七年。教權人士習慣於老師生涯終身保障的日子,卻又不願承受類似大學教授的專業研究或公務員的科層約制的壓力,只看自主,忽略專業,雖然得到初勝,但致命的回馬槍隨即而來!最不智的是把派任改成聘任,自廢武功還以為練成金剛不壞。
誰能想到,一向安穩的國、中小也面臨市場機制,當兩年短聘到期,學校減班、老師超額時,難道還要聘嗎?沒有顧客就沒有店員,沒有學生哪還有老師?現在學校超額了,也許老師要怪教育局、部,為何不趕快出面解決。教師法不是把遴聘、解聘權都下放給學校、給專業自主的老師了嗎?照說政府只負責覈實支薪或退休資遣的經費,超額解聘乃學校之事,政府其實沒有立場插手的。
目前縣市政府為了照顧現職教師,仍多扛起超額教師的協調介聘責任,若真計較法理,按照教評會的精神,甲校遴聘的老師應該只適任於甲校,乙校缺額應該由乙校遴聘,怎能以介聘強迫接受?據此,現職教師一旦超額便失去優勢,可能打入流浪教師行列。筆者提這個,是要凸顯兩點:一是過往教師權益之爭,真像自戴緊箍咒,越動越緊縮;二是老師不能再有鐵飯碗的固著心態,必須積極投入求新求變,肆應競爭的新態勢。
◎1/3老師丟飯碗!數字唬人?
少子化的情況急遽惡化,家長教育選擇權的時代已然到來,學校面臨生存競爭、優勝劣敗的考驗。過去私立高中、職為了招生而點燃戰火,教師面臨拉學生的業績壓力,國中、小還可隔岸觀火;今天,搶學生的烽火蔓延到國家教育的國中、小學來了。正常學校都得面對教師超額問題,因循苟且的學校甚至要被淘汰。
且看看數字怎麼說話:依據教育部的統計處的資料,94學年度國小學生人數是1,835,914人,到了104學年度剩1,244,102人,減少591,812人,減少32.24﹪;而國中學生將從94學年度的950,990人,到104學年度剩740,276人,減少210,276人,減少22.16﹪。國小教師人數94學年度是100,431人,到了104學年度剩67,732人,減少32,699人,減少32.56﹪;而國中教師數將從94學年度的48,429人,到104學年度剩37,698人,減少10,731人,減少22.16﹪。從上述資料可見,未來十年內光國中、小學將減少4萬3千多名教師,換句話說,三名老師就有一名將失去教鞭,這不是唬人的數字,是殘酷的事實!
而日前政府更放出所謂「八五專案」,即教學服務年資與年齡合計要達85,才能支領月退俸,若正式實施,則許多想退休的老師必然延退,舊的不去,減班超額的態勢將更嚴峻。今年的教師超額情形尚未完全明朗,而保守估計,淨超額(超額介聘之後仍多出者)每縣市至少超過50人,台澎金馬就超過1250人。教育部至今沒有拯救措施,似有袖手之意。
◎流浪教師!永遠流浪?
84年度開放多元師資培育,政府把師資培育當兒戲,是教改荒誕之最。幾乎毫無管制,三流校院都可以開設師資學程,成了粗糙的速成教師證製造廠,把師資培育當成學校廉價的推廣生意,於是台灣出現了「藏教師於民間」的教師氾濫怪象。政府無限制濫發教師證,讓人年年甄試競逐,身心煎熬卻求不到一份教職,從兒少到青壯,要非師資路上蹉跎虛躑,也許早在另個領域走出一片天,是政府決策誤人前途。試想,如果也開放醫師、律師「培育多元化」,搞短期速成,然後發給十幾萬張醫師、律師證,不啻叫這些人去擺地攤?不知當初力主開放師資培育的教改人士心中可有虧欠?當初做此不當決策的官員心中可有自咎?
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,包括師範院校正科、教育學程及學士後教育學分班畢(結)業的合格師資人數,到九十四年度已達133565人,只有82804人或聘教職,還有50761人待聘。
以目前台灣經濟萎縮、政府歲收日減、國家財政惡化的情況來看,教育經費也勢必跟著縮減,大幅提高教師編制、或是大幅降低班級人數,以減緩教師超額恐難樂觀,就算上述兩種措施可行,預估幅度不會太大。現職教師的飯碗都可能不保,超過五萬名流浪教師的前程,恐怕還是歸於流浪。
◎教師評鑑!如何落實?
回到教師超額問題。既然是生存競爭,就要有公平合理的遊戲規則。如果真的走到超額解聘,那就不是假借校務會議或老師互相表決的「民意」來決定誰犧牲了,因這零和之間是生死之別,一定要有公平客觀的辦法,讓留者心安,去者心服。大概可取的辦法如下:
一、落實成果導向的教師評鑑制度。這種評鑑講求教師績效及教師產能,包括產量、產值等,也要兼重過程與成果,不講究人情,不和稀泥,好就好、壞就壞,這和形成性評鑑不同,目的在給價值判斷、給等第給分數,以作為教師績效的依據。教育部正研擬「中小學教師進階辦法」,其中規畫教師將採換証制度,教育部中教司司長陳益興表示,「年資」、「專業服務」及「專業成長」將作為教師換証的指標。「專業服務」主要以教師評鑑為準,教育部原本規畫95年起將進行教師評鑑試辦計畫,執行3年,並暫時與不適任教師淘汰機制脫鉤,未來視試辦成果再評估是否與教師淘汰制度結合,但目前尚未定案。
二、訂定周延合理的教師積分制度。包括教學、行政特殊事蹟,研習、著作、教學檔案、比賽觀摩、班級經營及專長貢獻等。過去省政府時代對於教師的調動,甄試主任、校長甚至師鐸獎等教師獎勵資格,都有一套明確的積分標準可資依循,雖然辦法未必完善,但至少公正客觀。今後教師積分應強調教學成效、特殊殊貢獻,而目前教師兼任行政業務繁雜、壓力沉重,無寒暑假期,教師多視為畏途,所以對於行政奉獻績優者也應特予激勵。
◎小班教學!更待何時?
在教育經費規模不縮減的情況下,超額老師不必資遣,可以審酌學校特殊需求微調增編教師人力,或增設研發人員,像台中縣構想將數十名超額教師規劃調府,從事課程發展與教學輔導等工作;但是如果教育預算隨著減班而縮減,超額教師勢必得解聘,這對現職教師的衝擊就相當嚴重了。近年國家財政惡化,各項預算都在樽節剋扣,但站在強化教育品質、提升人力素質的角度,我們不樂見因為減班而縮減教育投資,過去我們曾有六、七十人的大班制,這種無法因應因材施教的克難環境,雖然也造就台灣的發展奇蹟,但是畢竟是過往克難時代的將就做法,俟環境許可,仍應力圖合理改善才是。
先進國家早已實施小班教學,班級人數約在20至25人,這種班級規模既有利於團體互動,也可從事個別化教學。十幾年前我們也推展「小班教學」,其實只是決策者心直口快的「創舉」,喊了才發現沒錢,殊不知班級人數每降一人國庫要多付幾十億,結果當然是班級人數沒能調降,只能發揮中國人玩弄詞彙的天賦,改口成「小班精神」教學,聊以畫餅充飢,玩了幾年不了了之。而現在倒是契機,落實小班教學此其時矣!
雖然目前許多小型學校學生不滿百,不利團體互動,投資效益有待評估;但都會地區班級人數超過30人者仍比比皆是(筆者學校每班人數達卅七、八)。如果政府只看到小型學校的單位成本,卻不見大型學的廉價投資,則是教育施政的盲點。政府考慮小型學校裁併轉型的同時,應該一併考量大型學校小班制的調整方案。如此,既能實現曩昔無法達成的小班教學目標,又可以調度教師人力,解決超額教師問題。
◎發展方案,解決教師超額!
總歸來說,超額教師問題未來十年勢必逐年加劇,可能的面對方案有二:
一是直接解聘,此涉及教師去留的「生死大計」,必須發展一套真正公正客觀而且可行的評鑑制度,兼重精神與實質的效度與信度,而且對資遣、解聘教師的權益應有合理而妥善的照顧。
二是留任超額教師,政府必須發展新的政策方案,可能途徑有四:(一)提高教師編制,(二)降低班級人數,(三)彈性微調收納多餘教師人力及(四)將超額人力用於教學研發或巡迴輔助。這四途可以擇一而行,也可以數者並行。以第一途徑為例,從班級數來推估,目前國小編制1.5,國中2.0,以94學年度10萬名國小教師為例,全台有60000多班,只要增加.1的編制成為1.6,教師需求就增加6000人,這不只解決了學校超額教師問題,還能提供流浪教師任教的機會。而其積極意義,是我們的單位教育投資增加,客觀條件有助於提升教學品質。
參考文獻:
陳益興(2005)。人口結構變遷的師資培育政策。教育部中等教育司。
教育部(2005)。師資培育數現況。教育部中等教育司。
◎討論誰去誰留!情何以堪?
最近筆者收到三位校長的詢問,謂敝校有無收容超額教師的可能,打算為其學校超額教師找出路。我答曰今年敝校就算校沒超額,也不會有缺額,就算真有缺額,依照超額教師介聘作業慣例,也必須以積分高低公開依序填選學校,不是私相授受算數。亦即超額老師去不去哪個學校,不是開缺學校所能左右的,筆者曾見有位積極任事的校長,在公開選填志願現場,強烈暗示不希望某鄰校超額老師填入該校,結果是那位老師偏偏選她的學校,這位校長差點兒當場昏倒。
為何校長要幫超額老師找學校呢?就是要省去處理教師超額的煩擾。曾有學校為了超額教師問題,校務會議開到晚間吃便當,可比立法院挑燈夜戰。這種會議十分不堪,也傷感情,一堆好同事要一起決定誰留誰去。超額出去多非大家所願,決定自告奮勇成超額者似乎矯情,這種犧牲不是常人所能為;決定讓同事出去則是「死道友不死貧道」,難免有幾分不義。校務會議本來在檢討過去、策劃未來以強化學校績效,應是充滿希望與積極作為的活動,卻內耗在這種消極無望的議題上,情何以堪?所以,校長朋友打給我電話,似乎想策動某老師自願選擇來敝校,而若敝校點頭,就不必再為該誰超額而開會傷感情。
◎「後進先出」!豈有公理?
過去幾年,各校面臨超額老師問題,多採取先徵求志願調出者,若無自願則「議決」以「後進先出」處理。這種方式,造成資淺者再優秀、再多貢獻都難逃被超額出去的命運。等於告訴資淺老師必須宿命,不管如何努力你就是第一個被犧牲者,有人還因此到哪個學校都被超額,成了校際飛人。若年輕老師以此作為澆息熱忱、自暴自棄的理由,似乎也可諒解;而只要資深,再怎麼擺爛、怎麼無能,都有安穩的教書工作,若因此而耽於安逸、不思精進,似乎也是人之常情。
筆者認為,「後進先出」的制度不公不義,是老鳥欺壓菜鳥的辦法。曾聽有人振振有詞說,這樣做最合乎「倫理」,其實倫理有許多層面,序齒、年資只是其一。在職場上,尤其教育志業現場,首重專業倫理,一位資優老師絕對比一位資深老師更有價值、更值得敬重,資深老師可能已經誤人子弟無數,資優老師卻能散發無限的教育光熱。
「後進先出」,實在沒有道理!
◎校長沒肩膀!好老師誰憐?
為什麼這種不公不義的辦法卻能施行?筆者認為,一要怪教育主管當局,二要怪校長。教育部、局應該訂出合理明確的辦法,作為學校汰劣擇良的依據,不是任令學校瞎搞;而校長承納稅人委託掌理校務,是學校的大家長,是學校成敗的主管,不該為了逃避壓力,推卸責任,把自己該挑該挺的肩膀放掉,美其名曰民主,其實放任大家做出似是而非或是不合理的決定。
校長之於學校,等於企業的老總,肯定不忍心看到努力工作的夥伴因為資淺而被逐出家門,也不樂見消極無心的成員腐蝕學校而坐享利益。教育界應有自覺,學校要有民間企業的危機意識與積極進取的精神,很難想像一個用「後進先出」作為裁員、資遣辦法的企業,還有生存的空間。
嘗見校長朋友雙手一攤,說校務會議就這樣通過,有何辦法?筆者認為這不是擔當者的話。學校不是民意機關,是首長制,校長是如假包換的學校首長,校務會議並非一人一票的委員表決制,教師也不能以民意代表自詡,若成員的工作內涵、權益都自己決定,很難不議決自肥,天下豈有這種制度?何況,超額教師的去留由校務會議決定並沒有法令依據。校務議案可以充分討論周慮,但若意見紛雜,應可由主席裁定議決。校長秉持勇氣與決心,本著學生第一、教育為先的原則,衡酌利弊,合理決議,避免讓校務會議淪為掣肘校務的競技場。據此,討論超額教師去留問題,校長更應以無比的擔當,以無私無畏的大家長風範,力挺優秀貢獻的教師。
◎教師自主!自戴緊箍咒?
儘管「後進先出」不公道,還好畢竟目前縣政府還是出面,以積分介聘方式安排到鄰近學校任教,超額教師還保住教職。然而以後也許不是超額介聘,而是直接停聘、解聘或資遣。如果老師再把教職當做鐵飯碗,就不免不知不覺了。
超額介聘還有飯吃,超額解聘則丟飯碗。過去有少數教師組織,汲汲營營於權益的爭逐,例如不做導護、不看午餐、寒暑假不研習、甚至拒絕週三進修等「外務」,進而希冀互選校長、決策校務等,想要有權無責的「專業自主」。難免給人仗恃鐵飯碗,專争淺薄權益的小鼻子小眼睛心態。
其實,近年少數教師團體的權益運動的獲利損益難料,台灣教師談權益竟像戴緊箍咒,越掙越難堪。例如,以往教師是派任制,縣府派了,法律上如同公務員、鐵飯碗,彼時教權會人士認為教師不應是公務員,所以喊出專業自主的口號,第一個爭取教師自行遴聘權,所以84年「教師法」公布以後,教師改成學校教評會遴聘,而教評會最初由老師組成,連校長都不得參加,教師聘期分為初聘一年、短聘二年及長聘五至七年。教權人士習慣於老師生涯終身保障的日子,卻又不願承受類似大學教授的專業研究或公務員的科層約制的壓力,只看自主,忽略專業,雖然得到初勝,但致命的回馬槍隨即而來!最不智的是把派任改成聘任,自廢武功還以為練成金剛不壞。
誰能想到,一向安穩的國、中小也面臨市場機制,當兩年短聘到期,學校減班、老師超額時,難道還要聘嗎?沒有顧客就沒有店員,沒有學生哪還有老師?現在學校超額了,也許老師要怪教育局、部,為何不趕快出面解決。教師法不是把遴聘、解聘權都下放給學校、給專業自主的老師了嗎?照說政府只負責覈實支薪或退休資遣的經費,超額解聘乃學校之事,政府其實沒有立場插手的。
目前縣市政府為了照顧現職教師,仍多扛起超額教師的協調介聘責任,若真計較法理,按照教評會的精神,甲校遴聘的老師應該只適任於甲校,乙校缺額應該由乙校遴聘,怎能以介聘強迫接受?據此,現職教師一旦超額便失去優勢,可能打入流浪教師行列。筆者提這個,是要凸顯兩點:一是過往教師權益之爭,真像自戴緊箍咒,越動越緊縮;二是老師不能再有鐵飯碗的固著心態,必須積極投入求新求變,肆應競爭的新態勢。
◎1/3老師丟飯碗!數字唬人?
少子化的情況急遽惡化,家長教育選擇權的時代已然到來,學校面臨生存競爭、優勝劣敗的考驗。過去私立高中、職為了招生而點燃戰火,教師面臨拉學生的業績壓力,國中、小還可隔岸觀火;今天,搶學生的烽火蔓延到國家教育的國中、小學來了。正常學校都得面對教師超額問題,因循苟且的學校甚至要被淘汰。
且看看數字怎麼說話:依據教育部的統計處的資料,94學年度國小學生人數是1,835,914人,到了104學年度剩1,244,102人,減少591,812人,減少32.24﹪;而國中學生將從94學年度的950,990人,到104學年度剩740,276人,減少210,276人,減少22.16﹪。國小教師人數94學年度是100,431人,到了104學年度剩67,732人,減少32,699人,減少32.56﹪;而國中教師數將從94學年度的48,429人,到104學年度剩37,698人,減少10,731人,減少22.16﹪。從上述資料可見,未來十年內光國中、小學將減少4萬3千多名教師,換句話說,三名老師就有一名將失去教鞭,這不是唬人的數字,是殘酷的事實!
而日前政府更放出所謂「八五專案」,即教學服務年資與年齡合計要達85,才能支領月退俸,若正式實施,則許多想退休的老師必然延退,舊的不去,減班超額的態勢將更嚴峻。今年的教師超額情形尚未完全明朗,而保守估計,淨超額(超額介聘之後仍多出者)每縣市至少超過50人,台澎金馬就超過1250人。教育部至今沒有拯救措施,似有袖手之意。
◎流浪教師!永遠流浪?
84年度開放多元師資培育,政府把師資培育當兒戲,是教改荒誕之最。幾乎毫無管制,三流校院都可以開設師資學程,成了粗糙的速成教師證製造廠,把師資培育當成學校廉價的推廣生意,於是台灣出現了「藏教師於民間」的教師氾濫怪象。政府無限制濫發教師證,讓人年年甄試競逐,身心煎熬卻求不到一份教職,從兒少到青壯,要非師資路上蹉跎虛躑,也許早在另個領域走出一片天,是政府決策誤人前途。試想,如果也開放醫師、律師「培育多元化」,搞短期速成,然後發給十幾萬張醫師、律師證,不啻叫這些人去擺地攤?不知當初力主開放師資培育的教改人士心中可有虧欠?當初做此不當決策的官員心中可有自咎?
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,包括師範院校正科、教育學程及學士後教育學分班畢(結)業的合格師資人數,到九十四年度已達133565人,只有82804人或聘教職,還有50761人待聘。
以目前台灣經濟萎縮、政府歲收日減、國家財政惡化的情況來看,教育經費也勢必跟著縮減,大幅提高教師編制、或是大幅降低班級人數,以減緩教師超額恐難樂觀,就算上述兩種措施可行,預估幅度不會太大。現職教師的飯碗都可能不保,超過五萬名流浪教師的前程,恐怕還是歸於流浪。
◎教師評鑑!如何落實?
回到教師超額問題。既然是生存競爭,就要有公平合理的遊戲規則。如果真的走到超額解聘,那就不是假借校務會議或老師互相表決的「民意」來決定誰犧牲了,因這零和之間是生死之別,一定要有公平客觀的辦法,讓留者心安,去者心服。大概可取的辦法如下:
一、落實成果導向的教師評鑑制度。這種評鑑講求教師績效及教師產能,包括產量、產值等,也要兼重過程與成果,不講究人情,不和稀泥,好就好、壞就壞,這和形成性評鑑不同,目的在給價值判斷、給等第給分數,以作為教師績效的依據。教育部正研擬「中小學教師進階辦法」,其中規畫教師將採換証制度,教育部中教司司長陳益興表示,「年資」、「專業服務」及「專業成長」將作為教師換証的指標。「專業服務」主要以教師評鑑為準,教育部原本規畫95年起將進行教師評鑑試辦計畫,執行3年,並暫時與不適任教師淘汰機制脫鉤,未來視試辦成果再評估是否與教師淘汰制度結合,但目前尚未定案。
二、訂定周延合理的教師積分制度。包括教學、行政特殊事蹟,研習、著作、教學檔案、比賽觀摩、班級經營及專長貢獻等。過去省政府時代對於教師的調動,甄試主任、校長甚至師鐸獎等教師獎勵資格,都有一套明確的積分標準可資依循,雖然辦法未必完善,但至少公正客觀。今後教師積分應強調教學成效、特殊殊貢獻,而目前教師兼任行政業務繁雜、壓力沉重,無寒暑假期,教師多視為畏途,所以對於行政奉獻績優者也應特予激勵。
◎小班教學!更待何時?
在教育經費規模不縮減的情況下,超額老師不必資遣,可以審酌學校特殊需求微調增編教師人力,或增設研發人員,像台中縣構想將數十名超額教師規劃調府,從事課程發展與教學輔導等工作;但是如果教育預算隨著減班而縮減,超額教師勢必得解聘,這對現職教師的衝擊就相當嚴重了。近年國家財政惡化,各項預算都在樽節剋扣,但站在強化教育品質、提升人力素質的角度,我們不樂見因為減班而縮減教育投資,過去我們曾有六、七十人的大班制,這種無法因應因材施教的克難環境,雖然也造就台灣的發展奇蹟,但是畢竟是過往克難時代的將就做法,俟環境許可,仍應力圖合理改善才是。
先進國家早已實施小班教學,班級人數約在20至25人,這種班級規模既有利於團體互動,也可從事個別化教學。十幾年前我們也推展「小班教學」,其實只是決策者心直口快的「創舉」,喊了才發現沒錢,殊不知班級人數每降一人國庫要多付幾十億,結果當然是班級人數沒能調降,只能發揮中國人玩弄詞彙的天賦,改口成「小班精神」教學,聊以畫餅充飢,玩了幾年不了了之。而現在倒是契機,落實小班教學此其時矣!
雖然目前許多小型學校學生不滿百,不利團體互動,投資效益有待評估;但都會地區班級人數超過30人者仍比比皆是(筆者學校每班人數達卅七、八)。如果政府只看到小型學校的單位成本,卻不見大型學的廉價投資,則是教育施政的盲點。政府考慮小型學校裁併轉型的同時,應該一併考量大型學校小班制的調整方案。如此,既能實現曩昔無法達成的小班教學目標,又可以調度教師人力,解決超額教師問題。
◎發展方案,解決教師超額!
總歸來說,超額教師問題未來十年勢必逐年加劇,可能的面對方案有二:
一是直接解聘,此涉及教師去留的「生死大計」,必須發展一套真正公正客觀而且可行的評鑑制度,兼重精神與實質的效度與信度,而且對資遣、解聘教師的權益應有合理而妥善的照顧。
二是留任超額教師,政府必須發展新的政策方案,可能途徑有四:(一)提高教師編制,(二)降低班級人數,(三)彈性微調收納多餘教師人力及(四)將超額人力用於教學研發或巡迴輔助。這四途可以擇一而行,也可以數者並行。以第一途徑為例,從班級數來推估,目前國小編制1.5,國中2.0,以94學年度10萬名國小教師為例,全台有60000多班,只要增加.1的編制成為1.6,教師需求就增加6000人,這不只解決了學校超額教師問題,還能提供流浪教師任教的機會。而其積極意義,是我們的單位教育投資增加,客觀條件有助於提升教學品質。
參考文獻:
陳益興(2005)。人口結構變遷的師資培育政策。教育部中等教育司。
教育部(2005)。師資培育數現況。教育部中等教育司。
「電死」&「迷網」!電視、網路沉溺的現況與輔導
寒假來了,父母傷腦筋也來了。最普遍的困擾是:怎麼讓孩子離開電視與電腦!
幽默作家侯文詠曾說:八點檔正值瘋狂時,八點二十分第一支廣告進來,台北翡翠水庫瞬間下降三公分,因為盯在螢幕前的三百萬人口同一時間如廁拉馬桶,這則誇張笑話,講的就是電視如何的宰制大家的生活;這是十幾年前的笑話了,現在筆者試著改成:某一晚間台北突然停電,翡翠水庫水位忽焉上升三公分,因為台北人都同時跑去投水「了斷」了!這個黑「笑話」有所本,金車教育基金會調查顯示,七成青少年會因網路斷線而沮喪或不安,也就是說,沒有網路的日子大家似乎活不下去。
◎電視&網路,青少年二大殺手
電視台語諧音「電死」,美國有人把螢光幕說成「第五面牆」(The Fifth Wall),多一面阻絕人際或親子溝通的障礙。而網路虛擬世界造成的「迷網」現象,可能要使網迷的新人類更像自閉兒(autism)了。
美國密西根大學調查,中小學生一年平均在校時間是900小時,而花在電視的時間則是1500小時,五成的兒童青少年房間有電視,邊吃晚飯邊看電視的家庭有六成六(曾志遠,2001),美國孩子每天守著電視機的時間,平均長達四個多小時;台灣也好不到哪裡去,主計處去年的調查報告也指出,15歲以上的國人每天看電視時間平均長達2小時多,隨年齡而增長,65歲以上者高達3小時多;而父母與6~12歲學童共同從事之日常活動,也以看電視佔最多,高達八成(主計處,2005)。
電腦網路未盛行前,由電視獨領風騷,扮演扼殺閱讀的頭號殺手;如今網路風行,後來居上,年輕人走入網路世界,老年人仍留在電視前,大家殊途同歸,都在螢幕前獨耗虛無空杳的悠悠時光。
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所公布2004年「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」,台灣地區上網人口已達1274萬人;12歲到15歲曾經上網使用網路的少年占92.93%,成為新興的網路主力;至於12歲以下的兒童上網人數則增加至106萬人(新聞局,2004)。金車教育基金會2005年的調查指出,七成四的青少年有網路沉迷的徵兆,這些徵兆包括網路斷線就會不安、上網時間總比預期長、上網時間愈來愈增加、依賴上網來撫平情緒以及遭遇問題就想上網等。前台北市議員謝明達、卓榮泰、柯景昇(1999)曾針對台北市數所中小學、使用過網路的青少年做調查發現:知道網路上有色情網站的青少年高達85%;這些曉得色情網站的青少年中,超過四成瀏覽過色情網站;六成是在家中瀏覽色情網站,其次為朋友家和學校;瀏覽色情網站後26%的青少年說不想讓任何人知道,63.5%會和朋友討論,但不讓家人、父母知道。
上列情況,還未探究到藏污納垢的「網咖」。許多家庭,電視與電腦常常是誘發親子衝突的媒介,也是今日腐蝕生活的二大元兇,對青少年來說尤其如此。
◎電視扼殺閱讀&想像力
電視成為主要休閒活動,排擠了閱讀、藝文、休閒運動等有益身心的活動,也影響到健康的家庭生活及親子關係的發展。美國的調查顯示,老師最支持關掉電視,因為教育現場的老師,深深了解電視如何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注意力。依照近年對腦波的了解,人的腦中有α波(alpha waves)與β波(beta waves),前者與類似催眠效果有關,後者則展現意識和思考。人在閱讀時,腦中產生活躍、快速的β波,一旦轉為看電視,腦中立刻就產生大量的α波。看電視的時間愈長,腦中的α波愈強,β波愈弱,腦部活動力大減,人就像被催眠一樣,思考力與注意力都下降(吳韻儀,1999)。可見,上述老師的主張有生理根據可以支持。
電視節目聲色花樣吸引兒童的注意,使兒童習慣於被動的接受外在刺激,而非自發的內在主動學習,一旦碰上難題,就尋求依賴,降低主動運思的能力。學者海利(Jane Healy)指出,電視對於閱讀不利,除了搶占了兒童看書的時間,還破壞了視覺系統的學習,看電視眼睛只盯著螢光幕,既不用擴大瞳孔,也不用來回移動,缺乏瀏覽活動,致使培養閱讀習慣所需要的搜尋、瀏覽、對焦的能力受損。
電視不只降低孩子的閱讀能力,也扼殺想像力。芝加哥大學生物心理學家勒維(Jerre Levy)指出,兒童看書時會自己創造出書中的情節,一面看書一面要想像出人物的形貌、揣摩他們的情緒、模擬他們的對話,還要創造出人物周遭的環境,想像書中情境。這種自我想像的創造力甚為珍貴,但是電視沒給這種創造過程留下餘地。看電視,使得孩童習慣於不用自己的想像思考能力,無怪乎看過電視童話者,對於畫面都感覺失望,因為沒有閱讀時的想像情境豐富多彩。
◎拆除「第五面牆」&開啟「另一扇窗」
對於電視的貽害,歐美開始發起「無電視週」(TV-Turnoff Week)活動,美、英、加拿大等地區數十個教育團體齊聲響應;美國也從1994成立「美國不要電視」(TV-Free America)組織(曾志遠,2001),把拒看電視當成公益推展,提醒電視對人的副作用,並鼓吹遠離電視,重新走出戶外,走入社區活動,或重拾書本,或增加親子互動與溝通。
台灣迷電視可能不下歐美,但尚未有這樣具體的組織。雖此,「關掉電視」也已經是普遍的覺醒與呼籲,統計學者柴松林說,他家沒買電視,幾十年來一樣過得好好的。儘管只要輕按遙控器電門就得了,只是處理電視留下來的空檔,父母要有智慧與決心。
聰明的父母應該拆除「第五面牆」,為孩子開啟「另一扇窗」。「關掉電視」的配套觀念如下:(一)親子共同規劃活動,(二)增加親子相處的時間,(三)開拓生活的視野,(四)改變孩子的學習型態,(五)減低物慾的刺激(林瓊楓,2005)。至於具體做法則是:父母可以提供活動替代方案,並讓孩子也有權利參與活動的選擇、規劃;關掉電視空出來的時間可以多做飯桌聊天,經營親子交流,也可以分擔家務體會父母辛勞,並訓練獨立自主的負責態度;關掉電視可以進行多元的活動,例如增加社交學習機會,走到戶外做體育休閒活動,也可以進行親子閱讀,培養動、靜態興趣,增進親子關係;屏卻電視被動吸收訊息的懶人模式,鼓勵孩子主動思考,積極解決問題,培養實際接觸與動手操作的學習態度。
電視節目無形中灌輸許多物質的、浮面的扭曲價值觀,不看何妨?若要看電視,一定要做好時間的安排與節目的選擇。千萬別當一進家門就拿遙控器、整晚讓電視開著的「反智」家庭。社會學習論的學者班都拉(Bandula)主張榜樣學習,父母應以身作則,不看電視給孩子示範;試想,小小居家,父母守在29吋螢幕前,卻要孩子靜心看書做功課,孩子就算人不在電視,心也絕不會在書本。
總之,建議父母要有決心,從小讓孩子在無電視污染的健康的環境中成長,孕育正確的生活態度與人生觀。
◎「迷網」青少年有「三多」&「三不」
大家開始對電視有所覺悟之際,另個更可惱的宰制者卻來勢洶洶,那就是電腦網路。許多青少年墜入網路繽紛世界中,游走在不當資訊、誘惑陷阱的叢林裡。
前些年常聽到學生家長沾沾自喜的說,孩子回家讀書打電腦,頗有既用功又先進之意;而近幾年聽家長提到電腦,多是搖頭苦嘆,對於孩子沉溺於電腦,三更半夜不睡覺,隔天起不了床甚為苦惱。學校的班親會,這類困擾是家長共同的痛。
金車的問卷顯示,「迷網」的孩子有「三多」,上網時間多、電子郵件多及虛擬對象多;也造成青少年「三不兩」現象,晚上不睡覺、上課不專心、假日不外出,及胖哥胖妹多、近視眼多(謝文華,2006)。有人認為網路沉迷是親子疏離的結果,但網路盛行帶來親子疏離也是事實,不管因果如何,網路洪禍確實已經波濤洶湧!
筆者觀察,目前國小中、低年級多還屬於電視族,高年級、國高中、大學則多是網路族。電視因為是單向傳播,而且節目時段固定,沉迷行為較有可逆性(reversible),只要家庭收視習慣良好,還算好管理;至於網路,因為是隨選與互動式的傳播溝通,網網相連何止天涯海角,電腦又是個別化的私密性工具,既不打烊又沒有時段性,瀏覽、E-mail、購物消費、聊天交遊、遊戲或找資料等幾乎無所不可為,小小滑鼠婆娑寰宇一線牽,怎不誘人?對於自制力較薄弱、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,已然成為其主要的休閒天地,也是逃遁現實壓力的重要出口。
◎網路輔導&網路分級並進
北市中學生權益促進會巫婉蓉說,孩子沉迷網路,問題在於家庭、學校和社會沒讓他們感到溫暖,認為要「找到更好玩的東西」吸引他們離開;北市家長協會符慧中說,家長學會「敲鍵盤」減少親子的「數位落差」,學校除資訊課程了教技術,還要加強學生的網路素養(謝文華,2006)。其實「迷網」已經是青少年的通病,除非孩子有正確的認知(cognitive)加上堅定的意志(will),要找到「更好玩」的東西實非易事;筆者接觸有電腦素養的家長,對於「迷網」子女照樣感到束手;而學校則是教愈多技能孩子沉溺愈深,有必要在電腦課程中增加網路素養的內容。
在美國,美國線上網路(America Online ;AOL)提供兒童專屬帳號,孩子只能到有人全天監控的聊天室和網友聊天,同時也只能連結到適合兒童的網站。國內也有Seednet推出親子上網服務,只要父母擁有Seednet撥接帳號,就可以為孩子建立兒童專屬帳號,透過這個帳號,無法連結到任何色情及危險網站。
政府也注意到此一問題,新聞局設立了「兒童少年安全上網」主題館,除了告訴父母怎麼樣守護自己的孩子正確又安全的使用網路,也提出如何遠離網路陷阱,並公布網路交友的自我保護「二要三不守則」:「家長要關心放心」、「親子要約法三章」、「不私下交往,交友要公開」、「不單獨與網友見面及提供個人隱私資料」、「不露相,不要將自己的私人資料,在網路上泄露給任何人」。新聞局甚至提出「網路分級」的構想,並唱出順口溜:「分級保護做得好,閱讀資訊沒煩惱;網路分級加過濾,快樂上網無憂慮」。近幾年,國內外廠商也紛紛研發能過濾網路內容的軟體,不過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」,負面網站的技術不斷推陳出新,網路世界門路互通、網網相連,哪裡能完全堵窒?
◎積極教育&消極約制兼顧
面對網路世界的引誘,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的認知,其內容包括:
一、父母的自我網路素養
家長應該與資訊科技同步成長,知曉如何因應孩子所面臨的各項網路危險,包括網路交友、網路沉迷、網路色情、網路灰(自殺)黑(暴力)、網路交易及詐欺等議題,並懂得如何為孩子上網安全作把關。
二、對孩子的網路教育內涵
網路是虛擬的世界,由於易於隱藏,掩飾的壞人更多,必須小心受騙上當。因此,網路行為更應格外謹慎,不要以為身分隱蔽,就挾怨詆毀謾罵或散布不當言論,以免吃上官司;網路互動應該注意,別在網路上洩漏私人的資料,包括姓名、地址、電話號碼、就讀學校、信用卡號碼及密碼等。不要輕易與網友見面或通電話;若父母同意見面,應該在公開場所並有大人陪同。不回覆粗俗、威脅或猥褻的電子郵件;網上交談出現不當內容也應馬上退出。網路上通知中獎了、或邀請加活動,千萬別輕信,或隨意傳送個人資料,以免上當。
小孩上網,父母、老師該如何輔導?筆者建議,包括積極與消極二個層面如下:
一、積極的網路教育輔導
1、建立正向的網路使用態度:學校電腦課程除了教技術,也要教電腦網路使用修養,讓孩子知道網路是工具而非玩具,告知網路對青少年之負面影響,網路世界之可能危害,沉溺網路是虛擲光陰、傷身敗德的行為,鼓舞陶冶堅毅的意志,學生畢竟須以課業為重,不必羨慕同儕之不良嗜好。2、輔導選擇安全健康的網站:老師、父母主動提供知性、感性、健康的網站,與孩子商討研訂,置於「好站報報」或「我的最愛」等處方便點選,引導孩子樂於運用好的網站。3、鼓勵建設性的網路專長作業:指導搜尋資料(庫)、收集剪輯、相簿、簡報之技巧,培養製作個人風格網站、日記、影音、漫畫等嗜好,並減少上機做無意義的瀏覽、遊戲浪費時間。4、父母陪同發堀網路世界之美:父母宜事先做功課,找好優質網站,並先窺究其堂奧、領略其精髓,然後陪孩子上網,伴同瀏覽與解說,開啟其興趣並體會網路之妙用。
二、消極的網路約制管理
1、親子「約法三章」。父母對於孩子網路使用不必以開明自詡,應該適當限制,而且力求明確,分為三方面:一是內容,不該連結的網站(如色情等),不該使用的範圍(例如亂張、貼亂消費等);二是時間,又分兩種,其一是上網的時段,例如一週中何時可用何時不可用、是否完成功課才用、及考試前時段之限制等;其二是時間的長度,每次半小時、一小時?建議每天最多一小時;三是違規之處置,上網的內容或時間逾越規定時如何,表現優良時如何等。網路世界引誘力甚強,往往非孩子所能自制,建議父母試以賞罰分明,明確執行。2、螢幕擺放明顯位置:現在瀏覽器都可以同時開啟數個畫面,孩子會利用切換畫面方式「欺敵」,當父母靠近時就把網頁切換或縮小化,最好將螢幕置於開闊的視線或家人出入空間,例如客廳或玄關、走道等處,降低因隱晦而犯規的機會。3、避免上網咖:現今家庭電腦普及,網咖青少年多為了逃避父母的視線,容易衍生網路偏差行為,應隨時掌握孩子的行蹤,杜絕網咖習慣。4、做孩子的網路安全檢查:經常檢視其網站瀏覽記錄,若發現不當應適度介入輔導。5、設立兒童專屬帳號:這是對年紀較小孩童(國小生)的網路管理方式,等於加一層安全防護網,但對大孩子恐怕約制不了。目前這類服務限於技術、政策問題仍不普遍,有待政府積極倡導。
三、嚴正的矯治措施
網路對青少年來說有時可比吸毒、賭博,一旦陷入難以自拔。這時靠教育輔導恐怕難以奏效,必須靠相當於「勒戒、矯治」的手段才能奏功。當孩子已經罹患「迷網症」,既已成癮而且症狀嚴重已然危害身心健康、生活與學業時,父母就必須採取斷然的矯治處方,以免愈陷愈深,方法是:
1、建立使用者密碼,孩子使用必須大人輸入密碼開機,也就是使用理由須經父母同意才可上網。2、設立定時斷電裝置,時間到自動關機,強制孩子使用時間不可過長。3、親師多合作,學校老師應到學區網咖巡視了解;而孩子通常比較在乎老師,若家長管不動,尋求老師(尤其導師)協助大多有一定效果。4、關心行蹤並限制零用錢,斷絕網咖留連機會,也防止網路不當消費。
◎結語:正面運用「傳播」&「資訊」
許多重新珍視過去美好閱讀時光的中壯年人,常常提到非常慶幸自己生在那個電視尚未誕生的年代;過幾年,想必也有人開始要說,慶幸自己生在那個電腦網路尚未誕生的年代,多少還有幾許閒工夫翻過幾本閒書,網路來了,上網時間總嫌不夠多,哪有閒工夫?電視、網路對孩子時間、精神的剝奪與排擠,造成人際幼稚、知識貧乏、思想淺牒化與判斷力不足。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」,父母、老師應當引導孩子運用電視網路之「傳播」與「資訊」的正面價值,讓孩子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而避免其危害。#
參考文獻:
主計處(2005)。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結果提要報告。
林瓊楓(2005)。關掉電視打開生活----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開啟另一扇生命之窗。台灣教育,2006/12,636期。
吳韻儀(1999)。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。<天下雜誌>特刊第27期。
謝明達、卓榮泰、柯景昇(1999)。春光何處有,近在彈指間「青少年對色情網站的看法」網路民調成果發表。
曾志遠(2001)。關掉電視可以洗滌疲勞轟炸後的身心。大紀元,2001/07/21。
謝文華(2006)。74﹪學子患網路成癮失調症。2006/1/5自由電子報生活新聞。
新聞局(2004)。守護您寶貝的網路空間—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成立。2004/11/30。http://info.gio.gov.tw
幽默作家侯文詠曾說:八點檔正值瘋狂時,八點二十分第一支廣告進來,台北翡翠水庫瞬間下降三公分,因為盯在螢幕前的三百萬人口同一時間如廁拉馬桶,這則誇張笑話,講的就是電視如何的宰制大家的生活;這是十幾年前的笑話了,現在筆者試著改成:某一晚間台北突然停電,翡翠水庫水位忽焉上升三公分,因為台北人都同時跑去投水「了斷」了!這個黑「笑話」有所本,金車教育基金會調查顯示,七成青少年會因網路斷線而沮喪或不安,也就是說,沒有網路的日子大家似乎活不下去。
◎電視&網路,青少年二大殺手
電視台語諧音「電死」,美國有人把螢光幕說成「第五面牆」(The Fifth Wall),多一面阻絕人際或親子溝通的障礙。而網路虛擬世界造成的「迷網」現象,可能要使網迷的新人類更像自閉兒(autism)了。
美國密西根大學調查,中小學生一年平均在校時間是900小時,而花在電視的時間則是1500小時,五成的兒童青少年房間有電視,邊吃晚飯邊看電視的家庭有六成六(曾志遠,2001),美國孩子每天守著電視機的時間,平均長達四個多小時;台灣也好不到哪裡去,主計處去年的調查報告也指出,15歲以上的國人每天看電視時間平均長達2小時多,隨年齡而增長,65歲以上者高達3小時多;而父母與6~12歲學童共同從事之日常活動,也以看電視佔最多,高達八成(主計處,2005)。
電腦網路未盛行前,由電視獨領風騷,扮演扼殺閱讀的頭號殺手;如今網路風行,後來居上,年輕人走入網路世界,老年人仍留在電視前,大家殊途同歸,都在螢幕前獨耗虛無空杳的悠悠時光。
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所公布2004年「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」,台灣地區上網人口已達1274萬人;12歲到15歲曾經上網使用網路的少年占92.93%,成為新興的網路主力;至於12歲以下的兒童上網人數則增加至106萬人(新聞局,2004)。金車教育基金會2005年的調查指出,七成四的青少年有網路沉迷的徵兆,這些徵兆包括網路斷線就會不安、上網時間總比預期長、上網時間愈來愈增加、依賴上網來撫平情緒以及遭遇問題就想上網等。前台北市議員謝明達、卓榮泰、柯景昇(1999)曾針對台北市數所中小學、使用過網路的青少年做調查發現:知道網路上有色情網站的青少年高達85%;這些曉得色情網站的青少年中,超過四成瀏覽過色情網站;六成是在家中瀏覽色情網站,其次為朋友家和學校;瀏覽色情網站後26%的青少年說不想讓任何人知道,63.5%會和朋友討論,但不讓家人、父母知道。
上列情況,還未探究到藏污納垢的「網咖」。許多家庭,電視與電腦常常是誘發親子衝突的媒介,也是今日腐蝕生活的二大元兇,對青少年來說尤其如此。
◎電視扼殺閱讀&想像力
電視成為主要休閒活動,排擠了閱讀、藝文、休閒運動等有益身心的活動,也影響到健康的家庭生活及親子關係的發展。美國的調查顯示,老師最支持關掉電視,因為教育現場的老師,深深了解電視如何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注意力。依照近年對腦波的了解,人的腦中有α波(alpha waves)與β波(beta waves),前者與類似催眠效果有關,後者則展現意識和思考。人在閱讀時,腦中產生活躍、快速的β波,一旦轉為看電視,腦中立刻就產生大量的α波。看電視的時間愈長,腦中的α波愈強,β波愈弱,腦部活動力大減,人就像被催眠一樣,思考力與注意力都下降(吳韻儀,1999)。可見,上述老師的主張有生理根據可以支持。
電視節目聲色花樣吸引兒童的注意,使兒童習慣於被動的接受外在刺激,而非自發的內在主動學習,一旦碰上難題,就尋求依賴,降低主動運思的能力。學者海利(Jane Healy)指出,電視對於閱讀不利,除了搶占了兒童看書的時間,還破壞了視覺系統的學習,看電視眼睛只盯著螢光幕,既不用擴大瞳孔,也不用來回移動,缺乏瀏覽活動,致使培養閱讀習慣所需要的搜尋、瀏覽、對焦的能力受損。
電視不只降低孩子的閱讀能力,也扼殺想像力。芝加哥大學生物心理學家勒維(Jerre Levy)指出,兒童看書時會自己創造出書中的情節,一面看書一面要想像出人物的形貌、揣摩他們的情緒、模擬他們的對話,還要創造出人物周遭的環境,想像書中情境。這種自我想像的創造力甚為珍貴,但是電視沒給這種創造過程留下餘地。看電視,使得孩童習慣於不用自己的想像思考能力,無怪乎看過電視童話者,對於畫面都感覺失望,因為沒有閱讀時的想像情境豐富多彩。
◎拆除「第五面牆」&開啟「另一扇窗」
對於電視的貽害,歐美開始發起「無電視週」(TV-Turnoff Week)活動,美、英、加拿大等地區數十個教育團體齊聲響應;美國也從1994成立「美國不要電視」(TV-Free America)組織(曾志遠,2001),把拒看電視當成公益推展,提醒電視對人的副作用,並鼓吹遠離電視,重新走出戶外,走入社區活動,或重拾書本,或增加親子互動與溝通。
台灣迷電視可能不下歐美,但尚未有這樣具體的組織。雖此,「關掉電視」也已經是普遍的覺醒與呼籲,統計學者柴松林說,他家沒買電視,幾十年來一樣過得好好的。儘管只要輕按遙控器電門就得了,只是處理電視留下來的空檔,父母要有智慧與決心。
聰明的父母應該拆除「第五面牆」,為孩子開啟「另一扇窗」。「關掉電視」的配套觀念如下:(一)親子共同規劃活動,(二)增加親子相處的時間,(三)開拓生活的視野,(四)改變孩子的學習型態,(五)減低物慾的刺激(林瓊楓,2005)。至於具體做法則是:父母可以提供活動替代方案,並讓孩子也有權利參與活動的選擇、規劃;關掉電視空出來的時間可以多做飯桌聊天,經營親子交流,也可以分擔家務體會父母辛勞,並訓練獨立自主的負責態度;關掉電視可以進行多元的活動,例如增加社交學習機會,走到戶外做體育休閒活動,也可以進行親子閱讀,培養動、靜態興趣,增進親子關係;屏卻電視被動吸收訊息的懶人模式,鼓勵孩子主動思考,積極解決問題,培養實際接觸與動手操作的學習態度。
電視節目無形中灌輸許多物質的、浮面的扭曲價值觀,不看何妨?若要看電視,一定要做好時間的安排與節目的選擇。千萬別當一進家門就拿遙控器、整晚讓電視開著的「反智」家庭。社會學習論的學者班都拉(Bandula)主張榜樣學習,父母應以身作則,不看電視給孩子示範;試想,小小居家,父母守在29吋螢幕前,卻要孩子靜心看書做功課,孩子就算人不在電視,心也絕不會在書本。
總之,建議父母要有決心,從小讓孩子在無電視污染的健康的環境中成長,孕育正確的生活態度與人生觀。
◎「迷網」青少年有「三多」&「三不」
大家開始對電視有所覺悟之際,另個更可惱的宰制者卻來勢洶洶,那就是電腦網路。許多青少年墜入網路繽紛世界中,游走在不當資訊、誘惑陷阱的叢林裡。
前些年常聽到學生家長沾沾自喜的說,孩子回家讀書打電腦,頗有既用功又先進之意;而近幾年聽家長提到電腦,多是搖頭苦嘆,對於孩子沉溺於電腦,三更半夜不睡覺,隔天起不了床甚為苦惱。學校的班親會,這類困擾是家長共同的痛。
金車的問卷顯示,「迷網」的孩子有「三多」,上網時間多、電子郵件多及虛擬對象多;也造成青少年「三不兩」現象,晚上不睡覺、上課不專心、假日不外出,及胖哥胖妹多、近視眼多(謝文華,2006)。有人認為網路沉迷是親子疏離的結果,但網路盛行帶來親子疏離也是事實,不管因果如何,網路洪禍確實已經波濤洶湧!
筆者觀察,目前國小中、低年級多還屬於電視族,高年級、國高中、大學則多是網路族。電視因為是單向傳播,而且節目時段固定,沉迷行為較有可逆性(reversible),只要家庭收視習慣良好,還算好管理;至於網路,因為是隨選與互動式的傳播溝通,網網相連何止天涯海角,電腦又是個別化的私密性工具,既不打烊又沒有時段性,瀏覽、E-mail、購物消費、聊天交遊、遊戲或找資料等幾乎無所不可為,小小滑鼠婆娑寰宇一線牽,怎不誘人?對於自制力較薄弱、心智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,已然成為其主要的休閒天地,也是逃遁現實壓力的重要出口。
◎網路輔導&網路分級並進
北市中學生權益促進會巫婉蓉說,孩子沉迷網路,問題在於家庭、學校和社會沒讓他們感到溫暖,認為要「找到更好玩的東西」吸引他們離開;北市家長協會符慧中說,家長學會「敲鍵盤」減少親子的「數位落差」,學校除資訊課程了教技術,還要加強學生的網路素養(謝文華,2006)。其實「迷網」已經是青少年的通病,除非孩子有正確的認知(cognitive)加上堅定的意志(will),要找到「更好玩」的東西實非易事;筆者接觸有電腦素養的家長,對於「迷網」子女照樣感到束手;而學校則是教愈多技能孩子沉溺愈深,有必要在電腦課程中增加網路素養的內容。
在美國,美國線上網路(America Online ;AOL)提供兒童專屬帳號,孩子只能到有人全天監控的聊天室和網友聊天,同時也只能連結到適合兒童的網站。國內也有Seednet推出親子上網服務,只要父母擁有Seednet撥接帳號,就可以為孩子建立兒童專屬帳號,透過這個帳號,無法連結到任何色情及危險網站。
政府也注意到此一問題,新聞局設立了「兒童少年安全上網」主題館,除了告訴父母怎麼樣守護自己的孩子正確又安全的使用網路,也提出如何遠離網路陷阱,並公布網路交友的自我保護「二要三不守則」:「家長要關心放心」、「親子要約法三章」、「不私下交往,交友要公開」、「不單獨與網友見面及提供個人隱私資料」、「不露相,不要將自己的私人資料,在網路上泄露給任何人」。新聞局甚至提出「網路分級」的構想,並唱出順口溜:「分級保護做得好,閱讀資訊沒煩惱;網路分級加過濾,快樂上網無憂慮」。近幾年,國內外廠商也紛紛研發能過濾網路內容的軟體,不過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」,負面網站的技術不斷推陳出新,網路世界門路互通、網網相連,哪裡能完全堵窒?
◎積極教育&消極約制兼顧
面對網路世界的引誘,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確的認知,其內容包括:
一、父母的自我網路素養
家長應該與資訊科技同步成長,知曉如何因應孩子所面臨的各項網路危險,包括網路交友、網路沉迷、網路色情、網路灰(自殺)黑(暴力)、網路交易及詐欺等議題,並懂得如何為孩子上網安全作把關。
二、對孩子的網路教育內涵
網路是虛擬的世界,由於易於隱藏,掩飾的壞人更多,必須小心受騙上當。因此,網路行為更應格外謹慎,不要以為身分隱蔽,就挾怨詆毀謾罵或散布不當言論,以免吃上官司;網路互動應該注意,別在網路上洩漏私人的資料,包括姓名、地址、電話號碼、就讀學校、信用卡號碼及密碼等。不要輕易與網友見面或通電話;若父母同意見面,應該在公開場所並有大人陪同。不回覆粗俗、威脅或猥褻的電子郵件;網上交談出現不當內容也應馬上退出。網路上通知中獎了、或邀請加活動,千萬別輕信,或隨意傳送個人資料,以免上當。
小孩上網,父母、老師該如何輔導?筆者建議,包括積極與消極二個層面如下:
一、積極的網路教育輔導
1、建立正向的網路使用態度:學校電腦課程除了教技術,也要教電腦網路使用修養,讓孩子知道網路是工具而非玩具,告知網路對青少年之負面影響,網路世界之可能危害,沉溺網路是虛擲光陰、傷身敗德的行為,鼓舞陶冶堅毅的意志,學生畢竟須以課業為重,不必羨慕同儕之不良嗜好。2、輔導選擇安全健康的網站:老師、父母主動提供知性、感性、健康的網站,與孩子商討研訂,置於「好站報報」或「我的最愛」等處方便點選,引導孩子樂於運用好的網站。3、鼓勵建設性的網路專長作業:指導搜尋資料(庫)、收集剪輯、相簿、簡報之技巧,培養製作個人風格網站、日記、影音、漫畫等嗜好,並減少上機做無意義的瀏覽、遊戲浪費時間。4、父母陪同發堀網路世界之美:父母宜事先做功課,找好優質網站,並先窺究其堂奧、領略其精髓,然後陪孩子上網,伴同瀏覽與解說,開啟其興趣並體會網路之妙用。
二、消極的網路約制管理
1、親子「約法三章」。父母對於孩子網路使用不必以開明自詡,應該適當限制,而且力求明確,分為三方面:一是內容,不該連結的網站(如色情等),不該使用的範圍(例如亂張、貼亂消費等);二是時間,又分兩種,其一是上網的時段,例如一週中何時可用何時不可用、是否完成功課才用、及考試前時段之限制等;其二是時間的長度,每次半小時、一小時?建議每天最多一小時;三是違規之處置,上網的內容或時間逾越規定時如何,表現優良時如何等。網路世界引誘力甚強,往往非孩子所能自制,建議父母試以賞罰分明,明確執行。2、螢幕擺放明顯位置:現在瀏覽器都可以同時開啟數個畫面,孩子會利用切換畫面方式「欺敵」,當父母靠近時就把網頁切換或縮小化,最好將螢幕置於開闊的視線或家人出入空間,例如客廳或玄關、走道等處,降低因隱晦而犯規的機會。3、避免上網咖:現今家庭電腦普及,網咖青少年多為了逃避父母的視線,容易衍生網路偏差行為,應隨時掌握孩子的行蹤,杜絕網咖習慣。4、做孩子的網路安全檢查:經常檢視其網站瀏覽記錄,若發現不當應適度介入輔導。5、設立兒童專屬帳號:這是對年紀較小孩童(國小生)的網路管理方式,等於加一層安全防護網,但對大孩子恐怕約制不了。目前這類服務限於技術、政策問題仍不普遍,有待政府積極倡導。
三、嚴正的矯治措施
網路對青少年來說有時可比吸毒、賭博,一旦陷入難以自拔。這時靠教育輔導恐怕難以奏效,必須靠相當於「勒戒、矯治」的手段才能奏功。當孩子已經罹患「迷網症」,既已成癮而且症狀嚴重已然危害身心健康、生活與學業時,父母就必須採取斷然的矯治處方,以免愈陷愈深,方法是:
1、建立使用者密碼,孩子使用必須大人輸入密碼開機,也就是使用理由須經父母同意才可上網。2、設立定時斷電裝置,時間到自動關機,強制孩子使用時間不可過長。3、親師多合作,學校老師應到學區網咖巡視了解;而孩子通常比較在乎老師,若家長管不動,尋求老師(尤其導師)協助大多有一定效果。4、關心行蹤並限制零用錢,斷絕網咖留連機會,也防止網路不當消費。
◎結語:正面運用「傳播」&「資訊」
許多重新珍視過去美好閱讀時光的中壯年人,常常提到非常慶幸自己生在那個電視尚未誕生的年代;過幾年,想必也有人開始要說,慶幸自己生在那個電腦網路尚未誕生的年代,多少還有幾許閒工夫翻過幾本閒書,網路來了,上網時間總嫌不夠多,哪有閒工夫?電視、網路對孩子時間、精神的剝奪與排擠,造成人際幼稚、知識貧乏、思想淺牒化與判斷力不足。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」,父母、老師應當引導孩子運用電視網路之「傳播」與「資訊」的正面價值,讓孩子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而避免其危害。#
參考文獻:
主計處(2005)。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結果提要報告。
林瓊楓(2005)。關掉電視打開生活----父母以身作則為孩子開啟另一扇生命之窗。台灣教育,2006/12,636期。
吳韻儀(1999)。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。<天下雜誌>特刊第27期。
謝明達、卓榮泰、柯景昇(1999)。春光何處有,近在彈指間「青少年對色情網站的看法」網路民調成果發表。
曾志遠(2001)。關掉電視可以洗滌疲勞轟炸後的身心。大紀元,2001/07/21。
謝文華(2006)。74﹪學子患網路成癮失調症。2006/1/5自由電子報生活新聞。
新聞局(2004)。守護您寶貝的網路空間—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成立。2004/11/30。http://info.gio.gov.tw
訂閱:
文章 (Atom)